《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0篇
【熱】《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0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9月1日晚上8點,吃過晚飯后我就開始在電視機前等待著,因為我每年都要看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
我對中國在疫情中的擔當感到驕傲自豪,同時也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進一步地了解和認識,以及學習并掌握了預防措施。
這堂課為我們講述了許多預防病毒的常識,比如疫情期間做到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人多的地方盡量少去,肉煮熟才能吃,衛生習慣應常記在心中。就算疾病來臨也不用慌張,有發熱的情況就前往定點醫院就診,盡量保護好自己。
除此之外,節目還邀請了援鄂醫療隊醫生,防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社區防控人員以及中小學生代表上臺為我們分享抗疫事跡,展示了特殊時期先進典型的勇敢、擔當、無私奉獻!我看完后覺得很感動。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疫情爆發期間我不能開學復課,不能跟好朋友出去玩,就連出門扔個垃圾也要戴口罩,但家里依然是安全的港灣,看完節目我才明白那是因為有一群人,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奮不顧身的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們就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有他們在,我再也不怕病毒的來襲了。
作為一名學生,雖然我不知道他們都是誰,也無法向他們一樣奮戰在抗疫一線,但我能做到聽老師和父母的話,在家好好待著,勤洗手、戴口罩、不給別人添麻煩。而且在他們身上我學習了很多道理,為了將來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的信任和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長大以后有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這場疫情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面對這場不期而至的“人生大課”,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會以此來警醒自己的。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每年得開學第一課我都會如期觀看,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嘍!
今年得開學第一課是圍繞“英雄永不朽”得主題,一共有四課,分別是:第一課“愛國”,第二課“勇敢”,第三課“團結”,第四課“自強”。這四個詞都是當年抗日戰爭得戰士們留下得閃亮點,我們應當把它們繼續傳承下去。
幾個故事,我都深有感觸,其中,我印象最深得是《放牛郎王二小》。“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得卻不知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得孩子王二小......”鳳凰傳奇唱完了這首歌之后,何老師告訴我們,王二小為了保護逃難得鄉親們,鬼子叫他帶路得時候,他很順從,但他轉了一個大圈子,把敵人帶入了八路軍得包圍圈,鬼子知道上當了,把王二小兇狠地殺死,他才年僅13歲,便犧牲了。
王二小得原型是來自河北省平山縣南滾龍溝村得一個閻富華得孩子,他是兒童團團長,他為了保護弟弟,鄉親們,報紙和電臺,把傷亡減到了最小,警報笛響得時候,大家亂成一團,紛紛逃跑,哥哥對弟弟說:“不要一個人單獨行動,跟著電臺,和大家一起走,鬼子來了,我不放心。”弟弟跑著跑著,想起了哥哥,便繞了一圈,走到山頂,看見哥哥被鬼子抓住,鬼子叫他帶路,他故意繞來繞去地拖延時間,為大家爭取寶貴得撤離時間。然后又把鬼子帶到武裝梯隊得埋伏區,槍聲“啪啪啪”地響,鬼子這才知道上了當。這時得閻富華一把抱住鬼子得大腿,誓死一博。但因人小,力不從心,兇殘得鬼子將長茅從他得后背穿到前胸,摔下了懸崖。他保護了鄉親們和電臺,自己光榮得犧牲在懸崖下,鬼子被打得一個不留,多虧了閻富華這位當知無愧得小英雄,他得勇氣令人欽佩!
愛國、勇敢、團結、自強是我們得先烈留下得優點,我們要把這些中華民族得偉大使命傳承下去,好好讀書,為祖國爭光!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今天,是星期四,我們上晚自習的在教室里看了開學第一課,看后我感觸頗多,里面的很多人都令我十分感動。
在這三節課中,介紹了王亞平、付麗娟、廖智等人的故事,其中,令我最感動的就是付麗娟和廖智了。
付麗娟而付麗娟在她13歲時就實現了一個干凈利落的跳傘動作,成為空軍跳傘運動大隊最小的隊員。她從小就對軍營和藍天有著很大的熱情。原以為跳傘很瀟灑,卻沒料到想要跳傘之前必須做十分辛苦的訓練。她一度無法承受,但想著自己的夢想,她咬牙堅持到了最后。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成功了。是啊,就像那首歌《真心英雄》中說的那樣,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想要實現夢想就應該付出辛勞。
她和我們一樣大,可是,我們相比之下,卻不如付麗娟,如果,讓我們去做那些高強度的訓練,我想,我們一定會承受不了,堅持不下來,很早就會被淘汰掉,可是,付麗娟做到了,她為了自己的夢想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她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是我們最值得學習的。
還有一個人,也很讓我敬佩,她就是廖智。在經歷過汶川大地震后,她失去了雙腿,她曾一度陷入絕望,不接受假肢,不接受勸解,活在自己的巨大失望當中。然而,她的生命中缺少不了舞蹈,她也忘記不了翩翩起舞的快樂。所以,她開始訓練,不斷的失敗,不斷的站起,最終,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通過他們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要有夢想,有了夢想才能有前進的動力,才會有方向,朝著那個方向去努力,而且,我們還要有堅持不懈的意志力,夢想的實現并非一朝一夕,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努力和堅持、汗水甚至淚水,不拋棄、不放棄。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時間老人慢悠悠地走著。盼啊盼啊終于把八點鐘給盼來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看起了《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一共有三堂課。第一堂課是宇航員王亞平為我們上的,她告訴我們:有夢想就有動力。第二堂課是章子怡姐姐為我們上的,告訴我們:有夢想就要堅持。第三堂課是著名鋼琴家郎郎給我們上的,告訴我們:有夢想就能出彩。
第二堂課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廖智,一名特殊的舞蹈老師。她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在廢墟里整整掙扎了26個小時,被救了出來。她失去了雙腿,她覺得這打破了自己的舞蹈夢想。可當她戴上假肢,練習舞蹈動作的時候,驚訝的發現,自己連走路都沒有學會就學會了跳舞。之后,廖智姐姐還為我們表演了精彩的輪椅舞。我覺得廖智姐姐比正常人跳的都好呢!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第三堂課就是說一位媽媽對孩子的愛。鄭亞波,一名普通的加油站員工,兒子小威三歲時患有智力低下和自閉癥。于是,鄭亞波便帶著小威四處去看病。但每一位醫生都對她說:“你放棄吧!”但她始終沒有放棄。一位鋼琴老師對鄭亞波說:“練鋼琴可以使大腦變聰明。”于是,鄭亞波便把小威帶到琴行去上課。但一節課結束,老師便對她說:“你放棄吧!”鄭亞波想:我可以自己從網上找鋼琴的資料,自己學,然后把學到的知識教給小威呀!于是,鄭亞波便利用業余時間學習鋼琴。但小威是智力低下的孩子,學個duoraimi都要幾個小時的時間。這條鋼琴道路上遇到了許許多多的挫折,但最終挫折還是被戰勝了。現在小威已經能彈出許多首中外名曲了。我想:這全都靠鄭亞波的努力和堅持。
是啊,夢想就像一架飛機,只要有夢想就能飛翔!我也有夢想,我一定要為我的夢想而奮斗,而努力。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CCTV為我們奉獻了《開學第一課》,我們多多少少了解了什么是美。
《開學第一課》這期的主題是美在你身邊,主持人撒貝宇說得對: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美,只是因為你還沒有發現而已。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人,他們抱怨在生活中找不到美,其實,美就存在于我們身邊。
黎明,當我們還在酣睡時,我的父親早已悄悄起身,在廚房為我準備早餐,等我起床,熱氣騰騰的早餐早已擺在桌上。
匆匆地走在去往學校的路上,腳下的路也在匆匆后退著,心里想著該如何渡過這漫長的一天。卻沒有人注意到,這時的路已經變得十分干凈,遠處還有清潔工那忙碌的身影。
父親為了讓我的早餐有營養,便不惜昨日工作的辛苦,早早起床準備早餐。清潔工為了讓我市能在第一時間變得干凈,在人們都酣睡時,已經開始工作了,大家說:這是不是生活中的美?
在街上,你有時也許會發現,有人在把自己手中的食品袋扔手垃圾箱的同時,也會將桶外的垃圾隨手扔進去。
在公交車上,有人給老人讓座;走在校園里,有向老師問好的聲音,這也是美。 身邊美好的事處處存在,只是我們缺乏對美的認識和理解。
其實,生活中的美隨處可見,只要我們用心去尋找、去體會,就會發現,原來,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來源于生活,善于發現生活的美,善于從生活中得到啟示,你會感到生活中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就在你身邊,你會覺得生活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
就我們而言吧,考試及格了,成績提高了、作文進步了,這就是成功,應該感到高興,也應該把它歸于美。
只要你擁有善于發現的雙眼,你就會發現,“美”就在你身邊!“美”就在我們身邊。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6
這一刻,我等了很久。當《開學第一課》的美體字在電視屏幕上閃動時,我的心情激動萬分,心想:“這一場以‘生活中的美’為主題的節目終于要開始了!”
熟悉的上課鈴打響了!三位主持人一邊微笑著向大家問好一邊宣布節目開始。首先上場的是歌星韓庚,他的歌聲不落窠臼,令人印象深刻。第二個上場的是“神九”上的女航天員劉洋,她向咱們訴說了在太空中的感想:“地球在太空看是多么的美麗,它如一葉藍黃相間的置身于遼闊宇宙中的扁舟,散發著迷人的色彩。他是孕育咱們的星球,也是咱們唯一的家”
我在短片中看到了姚明,這位身高2米26的巨人呼吁咱們保護野生動物。在短片中,我看到了健壯的獅子、巨大的犀牛、矯健的獵豹、敏捷的斑馬??這些迷人的精靈正在慢慢滅絕,咱們應該好好保護他們。
令我吃驚不已的還有音樂天才劉大成,他給咱們表演了吹水管、注射器、花生殼、梳子等等。他的表演讓大家驚嘆不已,無不佩服得五體投地。我好想悟出了些什么:一個封閉的物體,在上面鉆幾個空,使里面氣流貫通,就能使其發出聲音!
出乎我意料的是奧運會上的游泳冠軍焦劉洋和葉詩文也來到了!她們倆每次訓練都要在游泳池里游8000到10000米!我徹底震撼了,奧運冠軍每天都要進行如此艱苦的訓練,這得多辛苦啊,他們居然把這都當成了家常便飯!葉詩文說她有時會在游泳池里哭,但還是咬咬牙堅持了下來。聽到了這些,我陷入了沉思:“如果讓我來,我能有這種堅持到底的毅力嗎?我能否象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
神九上天、“蛟龍”下海,這是探索美;野生動物們的多樣性則代表著生物美;大成用奇特的“樂器”吹出美妙音樂,這則是音樂美美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只要你有一顆會發現的心。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7
時間過得非常快,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迎來了金秋時節。在這個季節中,大家最關心的“開學第一課”終于來了,我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終于可以看到這個節目了,全國中小學生統一觀看的節目“開學第一課”!
今年開學第一課錄制地點在武漢,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內心還是比較意外的,但后來又覺得是情理之中。今年湖北武漢經歷了一場巨大的“戰役”,舉全國之力幫湖北度過難關,從中我看到了中國的團結的抗疫精神。舞臺布置比較簡單,沒有過多的繁華設計,符合了今年的開學主題。
今年抗疫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90后”抗疫群體。
以前有人說“90后”是垮掉的一代,可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9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而國家發展的希望一代。當我看到他們的種種事跡以后,我的內心是非常感動的,因為他們的基因里寫著責任和擔當,血液里留著家國情懷。幾乎每一代人都會說新一代人不好,但新一代人不僅沒有垮,反而發展成屬于他們時代的鮮明性格,這次的戰疫就是很好的說明。
開學第一課讓我們重溫了這段抗疫的經歷,雖然早在開學之前就已經學習過相關的內容,但每次學習都會被震撼。我們小學生應該學習這些精神,將之作為我們學習的`動力,爭取早日為祖國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現在的人太過于浮躁,做一件事沒有認真做下去,短期內看不到效益就要放棄,缺少堅持奮斗的毅力。作為當代小學生,一定要摒除這種浮躁的心理,學習不可一日而棄,好成績都是靠平時點滴積累的。
看完開學第一課以后,我對以后的學習有了更清晰的規劃,首先是要樹立正確價值觀,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然后學習不能只看表面成績,而是讓自己接受更多的知識,做一個自強上進少年;再之后就是遵紀守法,在能力范圍內主動幫助他人;最后就是聽父母的話,勤儉節約,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這才是新時代少年應該具備的品質。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8
每個人都有五彩斑斕的理想:醫生、老師、軍人、警察……而這些理想也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豐富而變化;從小時相當奧特曼到現在的軍人;從小時的多啦A夢到現在的科學家……理想一直在變化之中。但是,如果你不付諸行動,任何理想都是空想!
想必大家都知道邁克爾·喬丹吧,他是美國的籃球運動員,而他年輕時只是一個給籃球運動員們端水、拿衣的副手!他年輕時,就懷有一個遠大的理想,那就是成為一名舉世矚目的籃球運動員。但是,由于他的資歷不夠,只被籃球隊錄用為一個為運動員端水的副手,但是他的理想沒有破滅,他不會屈身于只當別人的副手,他每次參加籃球賽(去幫忙)時,他都仔細觀察運動員們的動作和技巧,然后回去仿照著他們的動作練習,十年如一日。最終,隊長發現了他這匹千里馬,把他提拔了起來。但是,他沒有驕傲和滿足,他的理想是響譽全國!他努力,他奮斗,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創造了籃球界不朽的傳奇!
從喬丹的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理想在其中起的作用,因為有了理想,才使他不斷努力和奮斗,最終走向了成功!所以,我們不需要擔心理想的遙不可及,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不斷奮斗,就能實現。而且,要敢想,如果你連想都不敢想,怎能做呢?還有,實現理想還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比如:多讀書,積累豐富的課外知識,積極鍛煉身體,為實現理想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理想是要靠行動實現的,成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所以,請同學們抓緊時間,努力學習,為了自己的理想奮斗吧!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
前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其實說怎么怎么好看是假話,但是沒辦法,只好看完。但是令我想不到的是,我被深深的感動了
整個節目以班級的形式展開班會。其中影象最深的是李連杰的那一場。不僅僅是他的主題演講,是和SHE聯合的游戲:手指抬人。規則看起來很簡單:拿兩個手指,6個人抬起一個小姑娘。可真的那么容易嗎?如果是一個人,是絕對抬不起來的。可奇跡發生了,在大家一起的努力下,居然成功抬起了小姑娘。 作文網
看到這里,想起一個無關緊要的報道:04年海嘯時,李連杰就在現場,水到了他的脖子,可他幸運的逃了出來。回去以后創建了“壹基金”:每人捐一元錢。李連杰是有那種死里逃生的感覺,所以他更懂得珍惜。 作文網
回到那個游戲。其實這個游戲的原理就是把一個人的重量平均分開,每人所承擔的力量并不多,但是匯聚起來就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足以抬起小姑娘。這證明了什么呢?
有人說:“很簡單,證明了需要大家一起做才能成功,中學生作文《開學第一課》。”
真的是這樣嗎?不,其實它反映了一個現在所需要面對的問題:承擔。的確,現在不怎么需要董存瑞這類為國家犧牲的人了。但是這就可以當做借口來逃脫一些自己有必要承擔的責任嗎?不是的,每個公民都有自己的義務,雖然不是維護社會秩序之類的,但是請別無視了那些所謂的“小事”。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承擔。
看見教室里有垃圾,把它扔進垃圾桶。看似無關緊要的事,很多人不以未然。但是這個細小的動作,代表了你對班級的愛。你做為班級的一份子,自然有必要承擔班級的清潔工作。這難道不是嗎?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那教室,學校乃至整個上海都會變的更加美麗。當人們懂得愛是承擔時,社會會變的更美好。大家一起努力,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原來愛是如此簡單。行動起來吧!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0
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都截然不同,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的嚴厲,無時無刻管著孩子,不給一點自由的空間,這樣的方式很可能培養出十分內向的孩子,不然就是不敢去想象的孩子;有的家長對孩子太過寵愛,這樣就漸漸的變成了溺愛,如果像這樣的嬌生慣養,一定會培養出許多壞習慣,孩子變得說一不二,想怎樣就怎樣,如果有一天獨自走上社會,有誰會滿足你如此之多的需求?但是如果這兩種巧妙的結合,各取一點、融合其中,就會變成一個完美的教育方式,而我家就是這樣的。
媽媽,用“嚴母”這個詞來代替,再好不過了。她對我的學習、生活等等的一系列東西要求都很嚴格。平常還經常讓我多看課外書。當時的我還不懂這其中的道理,只知道一味埋怨,可現在我終于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爸爸,用“慈父”這個詞來代替,再好不過了。他平常對我無微不至,每天都會詢問我開心嗎?為什么開心?同時他會抓住我的每一個一點進行表揚與激勵,使我更有上進心,更加渴望進步!
媽媽的教育,猶如山一樣,表面只是靜靜的,可在背地里,她無數次的在鼓勵我,通過其他的方法,以前,我沒能體會到這種教育的方式,可現如今,我已經徹底明白了這種在狂風中依然穩定而沉著的方法;爸爸的教育,猶如水一樣,每次都能給我巨大的正能量和向前沖的動力,讓我無時無刻都充滿信心。他們經常告訴我,做事要小心謹慎、做人要誠實、不可以說謊、要學會寬容、友善、學會尊老愛幼,懂得知恩圖報、知道無功不受祿……雖然有時候聽到這已經重復幾百遍的話覺得很煩,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什么呢?以前的我總很天真的認為,父母照顧自己的兒女是很應該的,在普通的事。現在坐下靜靜想想,這是一種十分偉大的精神,這也許是一種責任,一種對孩子的愛,不容置疑。
父母的教育決定了我的一生,我們要去虛心接受這份有時讓我們很煩的東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