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范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范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范文1
我愛讀書,我曾經被笑面人這本書中的情節所吸引,為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而喝彩,對三國演義中劉備和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深感敬佩,為賣火柴的小女孩感到憤憤不平,對白雪公主中惡毒的皇后咬牙切齒但是,令我記憶最深刻的就要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在今年的圖書交易博覽會上我讓媽媽給我買的,因為我早就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海倫凱勒是一個盲人,她非常了不起,我想通過這本書詳細地了解一下這位偉大的女性。所以,一拿到這本書我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海倫凱勒曾經是一個非常健康的孩子,她給她的家庭帶來了無窮的歡樂。可是當她十九個月大的時候,一場災難降臨了,海倫突然高燒不退,等高燒退去之后,可惡的病魔卻奪去了她的視覺和聽力。也許大家都不會相信,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竟然考上了哈佛大學,而且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創建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她不僅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而且還將自己所經歷的痛苦和幸福記錄下來,給后世以勉勵。
海倫凱勒寫這篇文章,就是因為自己看不見多姿多彩的世界,卻又是那么想看一眼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所以她非常羨慕那些有一雙明亮眼睛的朋友,希望他們能好好珍惜。讀完了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一下子長大了,和海倫相比,我擁有健康的體魄,我是一個多么幸福的人啊!所以,我發誓,今后,我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時間,好好地學習,好好地生活,勇敢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和挫折,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這樣才不會辜負了我們所擁有的明亮的眼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這也是我讀這本書的最大的感受。我建議那些還沒讀過此書的人們抓緊去閱讀它吧,相信它一定會帶給你無限的精神食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范文2
世界不總是光明的,只是人類常常用光明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罷了。當一個人面對著黑暗時,總是更向往光明的出現。她一歲半時被一場橫來的猩紅熱奪去了一切。沉重的磐石就這樣落在這個小小的女孩肩上,她便是享譽世界的海倫·凱勒。
人常說,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在海倫七歲時,她遇見了她,安妮·沙利文。這是一場美的邂逅,也是命中注定。這個眼中裝有一切愛與善良的女人甘愿成為了海倫人生中的一道階梯。她帶來了外面的世界,更為她帶來了光明。她將世間人性的美好承載在她柔弱的身軀中,并傾全相授,為海倫鋪出了一條康莊大道。只怕是“蠟炬成灰淚始干”都不足以形容這份付出。
海倫的成長,并不僅僅是外界的支持,還有自身的堅忍不拔。她一步步的成長,踩著奮斗的汗水;踏著心酸的風雨。正是一步步的堅持不渝,才有了以后的傲視群雄。人人看到的只是身前的輝煌,可曾有人在意背后的付出?但就是這樣一個堅強的女子,也有著對光明的向往。記得海倫在書中寫道:“第二天,有視覺的第二天,我將在黎明前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跡。我將懷著敬畏之心,仰望壯麗的曙光全景……”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愿望,對于海倫來說卻是如登天般艱難。海倫向往光明,卻置身于黑暗。但她并未因此嗒焉自喪,不彷徨,不迷惘,反而堅定的前進。最終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瑰麗的`傳奇。
海倫一次次的迎接黎明,因為她相信,對于那些真正看得見的人,每日的黎明一定是一個永遠重復的美景。海倫相信世間存在光明,正因為她相信,所以她創造了光明。她為數以億萬的殘疾人投去了一分光明。她說過,信心是一種心境,有信心的人不會在轉瞬之間就消沉沮喪。對于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
海倫將每一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后一天,竭盡所能做所能做的事,因此,她的一生并無遺憾。或許,她唯一未能實現的愿望就是用三天來感受著世間的一切,為自己編織一個很美很美的夢。又或許,它已實現。海倫的光明藏在她的心靈之中,所以她并不感到黑暗;海倫的光明藏在她的頭腦之中,所以她并不感到迷惘。海倫的一生奉獻給了全人類,所以,苦難成就了海倫,海倫成就了全人類。她所留下的寶貴財富,為數以萬計的在黑暗中航行的人們指明了方向。感謝她吧!海倫,這個偉大的女子,教會了我們愛與奉獻,教會了我們勇氣與信心,教會了我們找到光明,并為之前行。
身體的殘疾不等同于心靈的殘疾,只有心中有光明,你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航路。
那么,擁有光明的我們應該生活的更加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范文3
濟南進入3月,春天來了!舉辦了“我最愛的書分享活動”。看完一本書,特別喜歡里邊的內容,會向周圍的人講書里的故事,各種的推薦,希望周圍的人都能感受一下這本書的魅力。總有一本書,值得回味,值得收藏。下面來看看來自網友的讀后感:
從小到大,我們從書中認識了很多杰出的作家,有幽默風趣的馬克·吐溫;有文筆過人的托爾斯泰;還有獨具色彩的儒勒·凡爾納……但我今天從書中相遇的作家卻是最與眾不同的一個。海倫·凱勒是一位殘障的作家與教育家,她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她在一歲的時候,一場大病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后來在老師、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考入了哈佛大學,開始了寫作的路程。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自傳體的書中,面對失去光明與聽力的現實,海倫勇敢地接受了挑戰,她用勇氣與自己的觸覺,在大千世界里成長學習,用行動扭轉了命運的軌道。她還當選了美國二十世紀十大英雄形象,獲得了“總統自由獎章”。也許這些成就對一個殘疾人來說已經是個奇跡了,但是海倫身殘志堅的精神與品質才是一個真正的奇跡。
海倫希望自己有三天的光明。第一天,她要看人,看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莎莉文太太,是老師讓她有了了解世界的能力。海倫愛她的老師、親人與朋友,她要看到他們的臉龐。第二天,她要看到大自然的神奇與壯麗,還要看世界的歷史與文化,這些會讓海倫不再感到黑暗。第三天,海倫有許多東西要看,她已無法規劃目標了,她想看到的,是周圍的一切。三天的光明對我們正常人來說是多么微不足道,但海倫卻對這些十分滿足。是啊,對于一個盲人來說這是多么重要,但作為一個正常人,我們卻這么不珍惜,對于周圍的一切都習以為常。
我曾問過自己:當一個人面對一個超乎想象的困境,能堅持下去,從黑暗中找到光明嗎?顯然沒有多少這樣的人,但是海倫·凱勒卻做到了,當看到這本書時,我們不應該只感到驚奇與崇敬,更應該學會她的奮斗精神,學會如何去戰勝挑戰與風雨,學會如何戰勝自我。同時我們也應該去關愛身邊的殘障人士和困難群體。因為世界給了我們勇氣、信心、理解、尊重與愛。所以我們在傳承它們的同時,也要讓身邊的生命和世界更美好、更光明。假如給一個黑暗中的人三天光明,會怎樣?我們無從考證,但通過這次感悟,我們更應體會并銘記生命的品質與分量。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范文4
最近,我讀了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要講的是作者在小時候因高燒變成了盲聾人,整個人變得很暴躁,她的父母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名叫莎莉文,老師與她一起學習、玩耍,視她為朋友,她也慢慢得快樂起來,樂觀起來,最后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讀后,我深有感觸,海倫凱勒的樂觀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把我感動了。不嘗試,不努力就會遠離成功。讀完后,我聯想到了自己。每次遇到困難,我都不去嘗試,這本書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嘗試,才能取得成功。
海倫凱勒是盲聾人,都有那么多成就,所以我要向她學習,不斷嘗試,取得成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范文5
什么是人生?人生的價值是什么?《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告訴了我這一切。
書的作者是美國盲聾啞女作家和教育家海倫凱勒。她用頑強與自信拼搏了一生,譜寫出了一曲海倫憧憬于生活的頌歌!
海倫和我們一樣,出生在一個美滿的大家庭里,沉浸在童年生活里的海倫是多么幸福啊,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她一歲半的時候,病魔纏上了她,使她這個可愛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殘疾人。她看不見、聽不著、說不出,眼前一片漆黑、耳邊一片靜寂,恐懼感臨上心頭……
在和煦的陽光照耀下,那綴滿繁花的枝條在風中微微顫動,幾乎垂到長滿青草的綠地上。那些美麗的花兒,只要輕輕一碰,仿佛就會紛紛掉落。世上何曾有如此絕妙的美景!而這一切,海倫卻什么也看不見!
海倫的啟蒙老師,安妮·莎莉文的到來就此改變了她的一生。莎莉文老師教海倫識字、唇讀,慢慢的,海倫會說一些十分簡單的話了,雖然很簡單,但這都來自于海倫和莎莉文老師不屑的努力。盡管海倫是殘疾人,但就憑著她對知識的渴望與憧憬,讓她在最短的時間里學習了數學、自然、地理、英國史、英國文學、拉丁文、拉丁文作文、德文、德語、法語等,而她學的都是那么一絲不茍、認認真真。
文章的結果幾乎令我尖叫了起來,因為她考上了哈佛大學。
我不像海倫一樣是殘疾人,我不會經歷像海倫那樣的生活與考驗。那么,我人生的道路應該是怎樣的呢?我的理想、目標應如何樹立呢?面對著海倫不屈不饒的一生,我又該怎樣面對往后的生活呢?面對著一連串的問號,我陷入了沉思。在以前的日子里,我浪費了許多時間,做事磨磨蹭蹭地,浪費掉的時間都可以看一本一萬多頁的故事書了,如果可以把浪費掉的時間利用上,我可以學習多少新的知識呀!如果可以,我愿意彌補我以前的過錯,并在往后的日子里,像海倫一樣為人生而奮斗;為生活而挑戰困難;為了我自己而更加珍惜我自己,做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使者!
當我讀完整本書的最后一個字時,不知為什么,我由衷地嘆了一口氣,可能是我在為海倫悲慘的生命而感到感慨,也可能是我在為她驚人的毅力所征服。她的一生沒有白費,她用一生的時間重新塑造了屬于自己的繽紛童年與人生!
“我努力求取知識的目的在于為社會為人類貢獻一點力量——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范文6
寒假里,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它是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海倫.凱勒在十九個月大的時候就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而導致雙目失明,成了一個聾啞人,真是太可憐了。她經常想,如果能給她三天的光明,使她能和正常人一樣,她將干什么。做為一個雙目失明的聾啞人,海倫也并沒有選擇放棄,而是選擇了堅強的面對生活,勇敢的迎接挑戰。最終,她成功了,并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的學業。那是我們多少孩子向往的學校呀。海倫經常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一個人在他成年后能失明幾天,聾上幾天,那他們會更加珍惜生命的價值,因為只有在患病的時候,才更能體會到健康的可貴,才會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光。我也嘗試著閉上眼睛,去感受一下海倫的生活。沒有光明,沒有聲音,也沒法用言語表達,只能依靠手來觸摸,真是太可怕了。而海倫所經歷的困難和挫折更是我們無法忍受的。
讀了這篇文章,我更加覺得自己是多么幸運,多么幸福。我做為家里的獨生女,從小就被爸爸媽媽視為掌上明珠,整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像個"小公主"。我擁有健康的身體,擁有聰明的頭腦,可以看到一切美好的事物,可以看清書本上的每一個字。我現在所擁有的生活是海倫.凱勒多么向往的呀.可我卻沒有更好地珍惜,不認真學習,不好好觀察,在生活和學習中,稍遇到點困難就會退縮、抱怨,感覺現在做什么事情都是被父母逼著做的。唉,真是太慚愧了。一位失明,而且又聾又啞的人都能做到這么好,何況我們健全的孩子呢。我一定要學習海倫那種堅強,永不放棄的精神,好好學習,學會自強自力,決不辜負老師和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范文7
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們帶來光明的人。她在他生活的八十八個春秋里,卻熬過了八十七年無光、無聲的孤獨歲月。然而,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竟畢業于哈佛大學,并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創造這一奇跡,全靠她那顆堅強勇敢的心。
“要是每一個人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當成最后一天該多好啊!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然而人利用的時間和享受的時間卻是有限的。”這是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里提到的。我想,如果每一個人每天都這樣想,那他一定不會懶懶散散,消磨時光,而是干一些有意義的事,這樣效率也大大提高。
我和我們班孫書楊比,學習比我好,體育比我好,自主能力比我好,國際象棋也比我好。我仔細的思考了為什么我們的差距或這么大。原來,孫書楊會珍惜時間,而我不會,因此,我要好好珍惜時間,來珍惜生命。
“苦難是成功的一塊墊腳石”,正是苦難鑄就了海倫·凱勒堅強的性格。雖然曾經不知所措,但她醒悟了,變得樂觀起來,甚至心理上比一些正常人還要健康。
海倫·凱勒憑著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而我呢,有著良好的條件,卻缺乏那種堅韌不拔的毅力。
所以,我認為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比無憂無慮的人更加堅強,更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范文8
學習了《海倫·凱勒》這篇課文以后,我對海倫·凱勒傳奇的一生產生了好奇,于是我便一口氣讀完了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后,我對海倫。凱勒敬佩不已,她的勇敢、堅韌、執著深深地震撼了我。
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因為發燒生了一場大病而導致又聾又啞,這讓她從此生活在一個無聲無色的世界中,可是她并沒有被困難嚇倒,沒有向命運屈服,她克服了許多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她不甘心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次又一次地創造了奇跡,學習并熟練掌握五國語言,她以優異的成績進入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大學——哈佛大學,她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十大英雄偶像。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從頭到尾,字里行間無不讓人感到海倫。凱勒對生活的熱愛,無不讓人感受到她對生活的熱情。書的末尾寫了如果有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去看人,看看他們的容貌,看看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第二天她要去博物館看看人類的進化和歷史的變遷,看看那栩栩如生的名畫;第三天想要過一下正常人的平常一天。讀到這里,我流下了眼淚,為海倫的不幸難過,也為自己的不懂事而自責,相對于海倫,我不知幸福多少倍,我有著健康的身體,爸爸媽媽給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而我卻沒有好好地珍惜,不懂得去好好把握現在,不懂得去勤奮學習。她多么渴望能擁有三天的光明,讓她看到她想看到的一切,這么簡單的要求卻讓她感到遙不可及,而她卻始終樂觀、開朗,不斷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這本書給了我自信,讓我目標更加明確,海倫告訴了我要保持積極的心態,樂觀向上,不向困難屈服,珍惜現在的一切,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范文9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它寫的是海倫·亞當斯從成長的經歷,他只有19個月的光明,他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和一個妹妹叫梅爾德里德,還有一個家庭老師那就是莎莉文小姐,他有兩個好朋友。從1到5章,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漫漫求學路》這篇文章。
里面的主人公海倫和她的父母踏上了去巴爾摩的旅程,為的是給海倫找到治眼睛的方法。路途中海倫很開心,但她的父母卻憂心忡忡,終于到了巴爾的摩,他們去找到了奇澤姆醫生,奇澤姆醫生對的病無能為力,但建議海倫還可以接受教育。海倫·凱勒的父母帶著她又到華盛頓見到了了貝爾博士,這次見面成了海倫一生的轉折點,從此她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好老師,從黑暗走向了光明。
我讀了這篇文章的感受:
我們應該愛護自己的眼睛,眼睛是心靈的一扇窗戶,我們永遠不要讓窗戶關閉。
遇到任何困難和問題時都應該勇敢面對,積極想辦法找到正確的途徑去解決。人還要有一上進心!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范文10
莎莉文小姐的童年時代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故事。
莎莉文小姐也是盲人,小時候脾氣很壞,莎莉文的媽媽很早就去世了,親戚覺得她脾氣暴躁,沒人愿意收留她,最后親戚們決定把她送到救濟院去。那里的條件很差,吃的面包都發霉了,老鼠在宿舍亂竄。莎莉文常常坐在蘋果樹下,想象著離開救濟院,去上學。
一次,考察團來救濟院檢查,莎莉文喊著說:“團長,我要上學!”,但團長只是問了她幾個其它問題就走了。幾天后,與莎莉文同宿舍的一位老人告訴她了一個好消息:你可以上學了!
莎莉文上學了,但第一天她就撞翻了一排桌椅,校長決定把她送回救濟院,她感到很害怕!第二天早上,莎莉文看到床邊站著一個人,“別害怕,我是你的義母,校長同意你留下了!”,聽到她親切地說,莎莉文高興極了!
這以后,莎莉文的義母就一直陪著她,畢業典禮時,義母為她縫制了一件飽含愛的禮服。
我懂得了每個人、每一樣物品都需要愛的滋養。生活中,如果您常常在生氣時,用別的東西出氣,那么請您想一想,我們要對每一件物品付出愛,假如我們付出愛,別人也會用愛回報。
請大家都獻出一點愛,讓世界成為愛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