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通用11篇)
2023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通用11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3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通用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1
前幾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讓我感到十分激動,讓我懂得了愛是承擔,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還是榮耀。
愛是分享,于丹老師說:"把自己的煩惱分給別人一半,自己的煩惱就會減去一半,把自己的快樂分
給別人一半,自己的快樂就會增長一倍。"對于這句話,我深有體會。有一次,我上課時思想開小差,被老師批評了一頓,當時我悶悶不樂,回家后,我把煩心事向媽媽傾訴,講出來后,心里感到無比輕松。還
有一次,我在學校獲了獎,我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喜訊告訴了媽媽,看到媽媽那欣慰的笑容,我比原來更快樂。
愛是承擔,承擔就是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在家里幫媽媽擦桌子,掃地,洗碗等之類的活。看到媽媽因此能得到片刻的休息,我就已經很高興了!
愛是榮耀,看到這個,我就想起一首兒歌:"我愛萬里長城,我愛國旗,我愛白鴿,我愛爸爸、媽媽,我愛老師和同學,你要問我愛什么,我最愛我的祖國。"
希望我們的祖國明天會更好!
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2
盼了又盼,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終于播出了,今年的節目內容主要為青少年描述了關于我們祖國從建國至今的70年變化,向青少年們傳遞祖國一直在奮斗、一直在成長的拼搏信念。
我看完之后感觸頗多,時光過隙,歲月如梭。時光就像是一頭往前飛奔的白馬,帶領著我們不斷向前,從1949年建國至今,70年的風風雨雨,祖國由開始的落后到現在的強大,也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祖國70年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70年前的我們吃不飽、穿不暖、住的是泥磚方、走的是泥路,而70年后的我們不僅吃得飽,還吃得好,不僅穿得暖了,還穿得時尚,住的是樓房,走的是水泥瀝青路,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祖國為我們所帶來的。
踏過了當初的荊棘與泥濘,嘗過了那時的艱辛和苦酸,我們中國在發展的路上一直都走得謹慎小心,一步一個腳印,至今天功成名就,仍能不忘初心,旨在為百姓謀福利,帶領人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這樣的國家,如果能讓我不愛她呢?
我無法預料明天的世界,明天的祖國,明天的我會是什么模樣的,但我知道,無論明天的我是什么模樣的,我都會一樣地愛你。
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3
昨天晚上,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
在主持人撒貝寧、王小丫的開場白后,首先出場的是童話大王鄭淵潔,講述了他和父親、兒子之間的故事。鄭淵潔把家里唯一的一臺電視機送給父親看,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兒子從中得到了啟示:要孝順長輩。并在吃飯時把父親挾給他吃的大蝦仍然挾還給父親吃。雖然只是小小的舉動,讓我體會到他們家庭的溫馨。
看了這個故事以后,我覺得自己在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好。以前我吃飯時候從不考慮到長輩,只管自己把喜歡的菜統統吃光。
聽了這節課后,我知道要做一個有孝心、會感恩的孩子。父母培養我很辛苦,要報答大人們的養育之恩,在學習上、生活上不要媽媽操心,在家里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長輩們多休息休息,不要惹他們生氣。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懂得了小孩子除了要像鄭淵潔和他的兒子一樣有孝心以外,還要有愛心,因為愛可以改變人的一生。還要講禮儀,要做一個五千年文明的傳承人。
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4
在8月31日,老師在留作業時,有一項叫做《開學第一課》觀后感,這時大家都非常興奮,有的同學在想開學第一課的道理,有的同學在構思,而我卻在想內容,我早就迫不及待的想看開學第一課了。
終于到了9月1日晚上8點,《開學第一課》開始了,看完以后,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王源做無殼孵化小雞的這個實驗。
準備塑料杯在它的二分之一偏下的位置用打火機燙出一個直徑一厘米的小洞,然后用脫脂棉把這個洞塞住,再加,大概40毫升左右的抑菌水,拿大概扯成正方形的保鮮膜,鴨蛋做模型,把他扯到將破未破的狀態,再放在透明的碗里,用藥勺往里添加1點點乳酸鈣再加入大概兩毫升的蒸餾水,雞蛋正下方扎一個洞,沿著赤道剪開以后,用手掰開,但是王源失敗了,他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后,最后成功了,然后將12個小洞最后放入保溫箱中,王源還給這只小雞起名小幸運。
看完開學第一課,王源的堅持是很值得我學習的,因為王源在最關鍵的時候——掰蛋殼時第一次失敗了,第二次也沒有成功,在第三次還是一樣,時,他并沒有放棄又一次一次的實驗,最終把那顆幸運的小雞蛋打入了塑料杯里!
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5
臨近節目播出,我和小伙伴早早地守候在屏幕前面,既有用傳統方式收看的,也有用新型媒體觀看的。
本次節目內容共分“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載道”、“絲綢新路”五大板塊。其中第一節課為同學們講述了前輩們為了傳承、保護漢字而堅守一生的故事,我們的“漢字”已經“走出去”,并且在世界上非常流行,這就是我們的驕傲所在。第二課指出武術傳承與發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成為維系這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魂、和承載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武術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符號。第三節課講述了棋士柯潔勇于面對輸贏的勇氣,并在科技中尋找到了圍棋新的視野與思路的故事。第五節課記錄了中華民族一步一步走來的輝煌歷史,講述的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堅定腳步。
今年央視的《開學第一課》,將關注的目光對準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通過本次節目的觀看,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傳統文化就在他們身邊,依然會影響他們當下的生活。
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6
9月1日,我們在教室里看了《開學第一課》,在八達嶺長城隆重開講,這節課的中心思想是“我的夢·中國夢”。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征,其文化內涵中飽含著中國人民“勤勞、樸實、堅韌、向上”的精神和“友誼、和平”的夢想。由教育部、中央電視臺和八達嶺長城傾力打造的《開學第一課》面向全國3億中小學生,以現場課堂的形式,講述個人與國家“大愛”的夢想。 特邀嘉賓老師李連杰、馬云、李中華、章子怡分別用演講的方式向孩子們講述夢想成真的心路歷程;而作為輔導老師的龐清、佟健、房祖名、張靜初、陳然、韓庚、王心凌等人,則以課間操、游戲和表演與孩子們融為一體。
最讓我感動的是來自玉樹的才仁旦周是地震時最小的志愿者,為救援隊當翻譯拯救生命;無臂的楊孟衡和劉偉給了人們更多感動;來自舟曲遇難女孩父親和校長的講述讓人們更加珍視生命的含義和學習的夢想。 開學第一課告訴了我從世博會到亞運會,從長城到中國,從我的夢到中國夢,夢想就是希望。在經歷了2010喜悅與磨難交織的8個月后,開學了。開學第一課告訴孩子們,堅強、努力,從長城出發,實現夢想。
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7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分為孝、禮、愛、強這四節課,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愛”的主講人——秦勇。
昨天,還是黑豹樂隊主唱的秦勇,在今天已經是他的兒子“大珍珠”的“父王”了。他說,1996年大珍珠出生了,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四年后,大珍珠被診斷出“重度感失調癥”,很長一段時間大珍珠不會說話,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秦勇感到天快塌下來了,秦勇說,“既然改變不了過去,那就用愛改變將來的樣子。”
秦勇努力當好大珍珠的父親并不容易,僅系鞋帶這個簡單的工作就需要比別的孩子多幾千倍的`時間……得知騎自行車是對感官協調能力的訓練,秦勇陪著兒子開始了漫長的練習,當大珍珠終于可以穩穩地坐上自行車騎上一小段時,向來堅強的秦勇也忍不住落下了男兒淚,“從那天起我就堅信,他什么都可以學會。”
啟蒙我們的人有很多:我們的同學,精心栽培我們的老師,但是,還有兩位一直守護在我們身邊的人——父母。
父母用他們對我們的愛教會我們要尊敬長輩,孝敬長輩,而我們也應該用我們的愛來孝敬父母,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8
馬云你們知道嗎?他是阿里吧吧和淘寶網的總經理,他在長城下許過誓言,我一頂要把阿里吧吧做好,也有人給馬云說,你要是做好了淘寶網,我的名字倒過來叫,可是后來淘寶網和阿里吧吧都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著是因為他的努力,他堅持了,他跌倒過無數次,可是沒一次他的都堅強的爬了起來,是因為那堅持不懈的精神鼓舞了他,要知道每一個成功的背后都有無數的失敗,無數的汗水。
劉偉,他是一個失去雙臂的殘疾人,他10歲時因電線桿漏電失去了雙臂,10歲的他開始感到自卑,每當他想到自己沒有雙臂時都會傷心的哭起來,他13歲每那年在窗前聽到了一種很憂美的鋼琴聲聽到后馬上堅定起來,他就一定要練鋼琴找到一個鋼琴老師每天教他練琴,
因為沒有雙臂只可以用腳,所以比其他人學的難,別人1天可以練一首歌,他4天練一首歌,可是他不斷努力終于在22歲那年得到了成功。
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夢想,但是有一部分沒有實現,因為沒有努力,如果努力,事情都可以實現。
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9
孝,我想大家對這個字都不陌生吧!孝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要盡到孝順的義務,就在《開學第一課》,何洪濤叔叔為我們講述了《騎著摩托去旅行》的故事。
六年前,何洪濤有一個計劃,他為了實現這個計劃,自己改造了一輛摩托車。他父親75歲了,一輩子忙活種地,沒去過什么地方,連洛陽市都沒去過,何洪濤為了讓他父親高興,想趁他父親腿腳還利索,帶他去旅行,一輛改造后的舊摩托車、一本地圖冊,他們就開始了一次次的旅行。先是河南,后來到陜西、山西,越走越遠,讓他父親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竟然開到了北京。六年十幾萬公里,父子倆游覽了多個省份的名勝古跡。
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大半輩子,我們一定要孝順他們,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分擔一些家務。比如媽媽打掃房間的時候,幫她掃掃地;洗衣服的時候,幫他晾晾衣服,洗澡之前,幫她燒上水等。盡孝不在錢多少,關鍵要趁早,盡孝要從小事做起,有些事你現在不做,以后就沒機會了。這讓我想起一句名言:孝,樂其心,不違其志。
我們要學習何洪濤叔叔的這種精神,我們要孝順父母。
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10
每年都看《開學第一課》,每次都叫我感動得稀里嘩啦。
今年的主題是——美就在身邊。第一位老師是我最敬佩的國家首位女宇航員劉洋,她給我們回憶了她在太空里有趣的活動,大屏幕上她那飄飄然的樣子很是可愛。她說她被浩瀚的宇宙震撼了。但是新奇的太空環境掩飾不了她對地球的依戀:“當我們真正遠離了地球才更能體會到地球的美麗和珍貴,遠離了地球才意識到我們對這顆星球是多么的依賴、多么的熱愛,我愛這里明媚的陽光,愛這里清新的空氣,愛這里純凈的水……更愛這里生活著的我們的人類。”這溫馨的話語一直溫柔縈繞在我的耳邊。
我猛然放眼我生活了十年的地球,看到瓦藍的天空中飄著姿態萬千的白云,碧綠的大草原上奔馳著剽悍的駿馬,遠處的高山上傳來打柴人嘹亮的山歌,山腳下清澈的湖水上微泛著點點金光……我生活的小村莊呢,綠樹環繞,鳥語花香,農民運動場上空飄蕩著老人孩子愉快的笑聲。
今天的第一課,好像一下打開了我欣賞美的眼睛,讓我深深熱愛上了美麗的地球——我的家!
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00字11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看到了付麗娟老師為了當一名女飛行員,她從十五歲開始就離開了家鄉,開始飛行員的訓練。跳傘、六千米長跑等等這樣的訓練對于一個年僅15歲的小女孩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可付老師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憑借著堅強的意志完成了這種枯燥的訓練,終于飛上了屬于自己的藍天……
夢想是什么?在女飛行員付麗娟眼里,夢想就是架著飛機熬翔在藍天;在廖智老師的眼里,夢想就是舞臺,就是一支支優美的舞蹈;在著名鋼琴表演家朗朗眼里,夢想就是一串串優美動聽的音符在十指間流淌……
看了這堂課,我認識到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想,人生因為有夢想而出彩。而要想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光靠興趣是不夠的,它需要一定的天賦,更需要努力和堅持,就像愛因斯坦說的那樣: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如果說夢想是一顆耀眼的明珠,那么,困難就是實現夢想的一雙眼睛。用這雙眼睛點亮黑暗,克服困難,就能成功,成功地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