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15篇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1
<<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上面寫的是一個小孩的故事,這個小孩叫雷伊,但他的爸爸從不叫他雷伊,總叫他小子,所以,他為此非常生氣,非常恨他的爸爸。但這只是一時的氣話,他很愛他的爸爸,因為他非常幽默,他的爸爸經常為他而辛苦掙錢。
好了,現在說正文:雷伊很喜歡一個作家,他的名字就是叫漢修,雷伊非常喜歡他出的書,有一次,他一下熬夜看了漢修先生新出的《乞丐熊》,他開始認為這本書非常搞笑,誰知道,這本書的內容越來越曲折,但越來越吸引人,使他愛不釋手。
后來,他自己編了一本書,名字叫:十尺小蠟人。這是他第一次編書,因為他平時不肯寫日記,所以這本書還沒有編,就結束了。他知道自己的水平還不夠好,就堅持每天寫日記。后來,他的作文得了第三名,一位作家和他聊起天來,這位作家非常喜歡雷伊,他的《卡車的一天》雖然排在了第三名,但是,他這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我喜歡這本書,他可是勝過了所有的作文書。作文書都是示范的,而這本書可是讓大家實踐的,可以讓自己更加勇敢,敢寫,敢做。我明白了,寫作文首先要敢想,第二要敢寫,不怕別人看自己的文章,最后,要會寫,不會寫就是白想了,要適當的加以幽默。
我喜歡這本書!I like this book!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2
寒假里,老師給我們發了一本書,名字叫《親愛的漢修先生》,它以日記的形式,描寫了主人公雷伊給漢修先生寫信的全過程。
這本書主要寫了雷伊在小學三年級時讀了一本課外讀物,他很喜歡那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便寫信同他聯系。沒想到漢修先生給他回信了,并且讓他回答10個問題,當然,是用日記書信的格式。在心中,雷伊說出了他父母離異的實情、自己轉學后的不適應以及他內心的孤獨。通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往來,雷伊學會了應該如何面對生活,理解了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體會到了父母對他的關愛。
雷伊渴望父愛,渴望被別人注意,渴望朋友。從起初他并不喜歡寫作到后來覺得寫作其實并不太討厭,而且懷念那些寫信的時光,再到后來喜歡上寫作,每天堅持寫日記,到最后能獲得榮譽入圍獎。
正是那些關愛、鼓勵、欣賞雷伊的人,正是他們使雷伊小小的心靈逐步成熟、自信,鼓起無限的希望和夢想。
《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這些,一本好書有著深刻的多重內涵,值得我們反復去讀。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3
我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被書中的小主人公——鮑雷伊所深深吸引。在信中,雷伊說出了他父母離異的實情、自己轉學后的不適應以及他內心的孤獨。通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往來,雷伊不但學會了應該如何面對生活,理解了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體會到了父母對他的關愛,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要成為名作家的決心。
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雷伊媽媽──堅強而有愛心的人。對孩子的教育首先是尊重孩子,平等對話交流。她教育雷伊“不能一輩子光會期待別人而不懂得回報,要學會報恩和感恩”。漢修先生,一個極富有責任和愛心的人,對一個小孩子的信能堅持回,而且不斷地給予指導。甚至起初還不太喜歡寫作,討厭寫額外的作業。這個形象讓我覺得異常親切,他仿佛就是我。他從并不喜歡寫作到后來覺得寫信并不難,而且懷念那些寫信的時光,再到后來喜歡上寫作,每天堅持寫日記,到最后能夠獲得榮譽入圍獎。這其中有高明的作家漢修先生的幫助,也有他那慈愛母親的鼓勵,他們給了鮑雷伊成長的關愛,也不禁讓我感動、欽佩。
讀完這本書,讓我回味無窮,只要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就沒有做不成的事。相信看了這篇作文的讀者,也同樣會覺得受益非淺。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4
現在我讀二年級了,媽媽叫我每天寫作文,我常常不知道該寫什么,因此真的感覺好煩、好枯燥。正在這時,媽媽向我推薦了由貝芙莉·克萊瑞寫的《親愛的漢修先生》,我滿懷期待地讀起這本書來,希望它能把我從枯燥救出來。
《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男孩——鮑雷伊的寫作成長經歷:先第一次寫信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而且還有錯別字。后來,文章越寫越長,從感覺沒事好寫,到不太討厭寫信,再到喜歡上寫作,真是太神奇了。盡管他在寫信時,語言很通俗,像聊天講話一樣,但展示出了鮑雷伊的真實想法。到最后,他寫了一篇題目是《卡車上的一天》的文章,居然還獲得年度小作家征文比賽榮譽入圍獎。
讀完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淡淡的憂傷。鮑雷伊的爸爸和媽媽最終沒有在一起,讓我感覺很遺憾。媽媽既要工作,又要管這個家,很辛苦。對鮑雷伊來說,父親的關愛是那么少,只是停留在小時候的記憶中,點點記憶在他印象中是那么深刻、那么難忘。我感覺有點心酸,多么希望他能像我一樣有一個完整而又溫馨的家,有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讀完這本書,更讓我覺得凡事貴在堅持。書中的鮑雷伊幾年如一日,天天堅持寫,終于有所收獲。我想,俗話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其實寫文章并不這么可怕,只要天天堅持,寫出周圍發生的真實事件,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就行了。我也要學會堅持!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5
我覺得《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是青少年名著讀本中的.精品,他告訴我們很多深刻的道理。
它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貝芙莉克萊瑞,《親愛的漢修先生》是她寫的最成功的作品。
這本書中寫了一位叫鮑雷伊的小男孩,他在二年級時讀了一本課外書,他非常喜愛,并且給這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寫信,與他交流自己的感受。到了六年級的時候,為了更好地完成老師的作業,他和漢修先生的聯系更加密切了,且把自己父母離異的原因和自己內心的孤獨以及轉學之后的種種不適應都告訴了漢修先生。漢修先生不斷的鼓勵他,鼓勵他克服生活中的困難,鼓勵他多多寫作。
在漢修先生的幫助下,鮑雷伊漸漸對文學長生濃厚的興趣,且文章越寫越好。他的一篇寫他和爸爸坐卡車外出旅游的文章得到了小作家征文榮譽入圍獎,這更加堅定了他寫作的信心,對生活更加的樂觀。
通過閱讀這個故事,我看到了能克服生活困難和家庭不幸的鮑雷伊,他朝著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不斷拼搏奮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許多不如意,我們也要學習鮑雷伊那樣,堅強的面對挫折,其實生活正如他媽媽說的那樣:“不管事情有多糟,但是人生還是能走下去的”。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6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叫鮑雷伊。以寫信和日記的形式反映這個小男孩的內心。
他的爸爸是一名貨車司機,和她的媽媽離婚了,幾個月來看他一次。他還有一只小狗,名字叫“土匪”。他每天都會給漢修先生寫一封信,就養成了寫日記的好習慣。
他非常單純、可愛。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是對漢修先生的尊重和崇拜,通過交流,同時使他們有了一個好文筆。漢修先生給他提了10個問題:1、你是誰?2、你長什么樣?3、你的家庭是什么樣子?4、你住在哪里?5、你有寵物嗎?6、你喜歡上學嗎?7、誰是你的朋友?8、你喜歡那個老師?9、你有什么煩惱?10、你有什么愿望?這10個問題體現了漢修先生對鮑雷伊的無限關心,兩個人互相說說心里話,交流自己的內心世界,我覺得他們雖然相隔千里,卻用筆架起了友誼橋梁。
這本書我讀了好幾遍,雖然頁數不多,但非常有意義。就是描寫一個普通孩子,質樸的語言,但還是獲得了國際大獎。
書的封面上寫著:這本書勝過所有的作文書。在讀書的過程中多積累、多運用、閱讀后寫讀后感,這本書才算讀完,才能對自己有意義。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7
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的主人公叫鮑雷伊,他是一位男孩,他從小學二年級起就堅持給漢修先生寫信。漢修先生是一位作家,大家都很喜歡他的作品。
爸爸媽媽離婚以后,鮑雷伊就跟著媽媽生活,他們家有一條狗,名叫“土匪”,土匪跟著爸爸,爸爸為了開車不再打瞌睡,就和土匪聊天。鮑雷伊和媽媽住在一棟房子里,是以前別人的度假小屋,后來有人在前面蓋了公寓,媽媽說至少它能遮風避雨……
鮑雷伊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很多的煩惱和難題。鮑雷伊把這些告訴了漢修先生,漢修先生幫鮑雷伊解決了難題,比如中午有人偷吃他的午餐,不會寫日記……
老師要求學生問作家十個問題,漢修先生也反過來問了鮑雷伊十個問題,并在媽媽監督下一一作了回復,在反復的交流下,不僅使鮑雷伊受到了鼓舞,還使他增加了信心,寫作水平提高很多,其實鮑雷伊的父母也都是非常愛護和關注他的生活和學習的,對鮑雷伊付出很多。書信中漢修先生也提到了要多讀書,多思考,勤加練習寫作才能提高寫作水平,我以后也要多讀書。
讀完以后,我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以后爭取也嘗試給作家寫信,或者找一個筆友書信往來,這樣不僅可以吐露心扉,還可以提高表達和寫作水平。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8
這個月我們班師生共讀了一本書——《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是美國作家貝芙莉·克萊瑞寫的,原書是外文的,經過翻譯后成為中國漢字,據老師介紹這本書還獲得過很多獎項呢。我對這本書很感興趣,下面我先把書中的大概內容講給大家。
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書中的主要角色,他們分別是:漢修先生·鮑雷伊、媽媽、法蘭德林先生和一只名叫“土匪”的小狗。書的內容寫的是鮑雷伊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讀了一本課外書,書的名字叫《狗兒快樂秘訣》,讀完這本書后,主人公鮑雷伊很崇拜作者漢修先生,他便寫信與漢修先生聯系,一直到他小學六年級。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他和漢修先生的聯系漸漸地更加密切了。他多次在信中向漢修先生表明自己父母離婚的實情,理解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在漢修先生的鼓勵和幫助下,后來鮑雷伊還在參加學校作文競賽中得了榮譽入圍獎,這就更加堅定了他長大以后成為一名大作家的信心。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鮑雷伊是個自立的孩子。在父母離婚的情況下,他還能自己照顧自己,并且努力學習,在作文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我要學習他的這種勇氣和精神,逐漸培養自立能力。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9
學校里有一個圖書館,架子上有好多的書,每次同學們都不會去借那一本《親愛的漢修先生》,那本書就孤獨地放在了書架上,我想可能是沒有拼音的原因吧!
這次看完書,我就把那一本《親愛的漢修先生》借來了。我在封面看到這本書是國際大獎小說,想一定很好看了!就迫不及待地讀起來,這本小說竟然和別的小說不一樣,上面都是日記和書信。很快,我把這本書看完了,一開始感覺上面一點意思也沒有,只是寫了一個男孩的成長過程。
后來又仔細地回憶了一下里面的內容,才知道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里面的人物有鮑雷伊、爸爸、媽媽、士匪、法蘭德、林先生、漢修先生這些人,我對他們的想法是:鮑雷伊像他這樣的生活,肯定長大了后會成為一個大作家;爸爸雖然很喜歡孩子,但是有很多事情要做,是一個心里很好的人;
媽媽會用平等交流的口語和孩子說話,是值得家長學習的榜樣;漢修先生讓本來不太喜歡寫日記和書信的鮑雷伊喜歡上寫作的人。我希望小朋友們有時間都來看看這本書。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10
這階段,我閱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
當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時,就被鮑雷伊日記和給漢修先生的信給迷糊住了,這本書的主人公是鮑雷伊.主要講了鮑雷伊二年級時,讀了一本好書,他很喜歡作者漢修先生,便與他聯系,漢修先生為了讓他表達能力好,先在通信中要求雷伊回答他十個問題。雷伊很不理解,大發雷霆,最后在媽媽的督促下完成了。升六年級時,他的日記只能寫一點點字,便向漢修先生請教,每天堅持寫日記。在他的日記中寫到:每天的午餐都會被偷,不是蛋糕沒了,就是三明治沒了,因為他媽媽在快餐店上班,可以給雷伊好吃的,所以有人會偷,法蘭格林先生知道了,建議他裝一個午餐報警器就好了,裝了以后效果好多了。通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往來,雷伊不但學會了如何面對生活和理解了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體會到父母對他的愛,還練就了一手好文筆。一篇描寫他和爸爸坐卡車出游的作文使他獲得了小作家征文的榮譽入圍獎,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要成為一名作家的決心。
在生活中,我就是一個不愛主動看書的孩子。就拿暑假前馬老師讓我們每天都看作文書并摘錄好段來說吧,一開始我總是抱著完成任務的態度來抄寫,抄寫的也很少,當我看完這本書以后,我才明白,要想寫好作文,必須要多看多寫,這樣才能寫出優美的文章。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11
在一天天的盼望中終于收到了紅泥巴俱樂部郵來的《親愛的漢修先生》。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讀起來,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使它獲得1984年的紐伯瑞兒童文學金獎,是什么使得王博把它作為第一本書推薦給大家閱讀。
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孩子──鮑雷伊。我想這本書之所以獲獎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描述了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孩子──鮑雷伊。
雷伊渴望父愛,渴望被別人注意,渴望有朋友。
還有他對于父母的離異由不理解到理解;對丟午餐的事件,由起初的怨恨到想辦法抓住小偷,再到最后對小偷的寬容。
與其說漢修先生是一位作家,倒不如說他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
最令我感動的人物──雷伊的媽媽。雷伊媽媽的形象是最令我感動的。一個單身母親帶孩子是不易的,而一個貧困的單身母親就更難,而作為一個這樣的母親還能夠正確地引導教育孩子,讓他客觀地理解和看待父母離異的問題。
除了漢修先生和媽媽以外,文中還有一些人物對雷伊的成長也起著關鍵的作用。他們對孩子們成長的關愛與鼓勵,也不時令我感動著,欽佩著……像時刻關注他提醒他的法蘭德林先生、把漢修的新作第一個給雷伊看的圖書管理員、理解學生的睿智的校長、負責任的爸爸、欣賞雷伊,鼓勵雷伊的女作家,正是他們使雷伊小小的心靈逐步成熟、自信,激發起無限的希望和夢想。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12
在一天天的盼望中終于收到了媽媽給我郵購的《親愛的漢修先生》。回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讀起來,想知道是什么使它獲得了1984年的紐伯瑞兒童文學金獎。
一遍很快就讀完了,不免有些失望,除了感受到一個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外,似乎沒有留下什么。我很不甘心,于是靜下心來又細細地讀了一遍。這一遍的閱讀使我深深的感動了。
雷伊媽媽的形象是最讓我感動的。一個單身母親帶孩子是很不容易的,而一個貧困的單身母親就更不容易了。作為這樣的母親還能夠正確地引導教育孩子,讓他客觀地理解和看待父母離異的問題,樂觀堅強地面對人生的挫折,就更是難能可貴了。
“我每次望著海浪,都會覺得不管事情看起來有多糟,人生還是可以走下去的。”媽媽對人生堅強的態度對小雷伊產生了強烈的影響,使他從起初的不喜歡寫作,討厭寫額外的作業,再到后來喜歡上寫作,每天堅持寫日記,到最后能夠獲得榮譽入圍獎。這一步步的成長和轉變,使小雷伊小小的心靈逐步成熟、自信,鼓起無限的希望和夢想。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13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書——《親愛的漢修先生》。
這本書的主人公鮑雷伊有一只小狗叫“土匪”,名字很奇怪吧!剛開始的時候,我也很奇怪,因為沒有人給他自己的狗起這么奇怪的名字。如果去遛狗,別人還以為喊他是“土匪”呢?原來,“土匪”剛來的時候,脖子上沒有拴項圈,而是系了一條紅絲巾。他們以為是搶來的,所以就叫它“土匪”。
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我被狗嚇得發燒的事情。那天,我從大姨家下樓去上課。突然,從大樹旁邊竄出來一只大黑狗。我害怕極了,趕緊往后躲。誰知后邊又來了一只灰白相間的大狗。我沒辦法走出去,嚇得都要哭了。好容易看到旁邊一條小路,我趕緊跑出,可那只大黑狗卻緊追不舍……
第二天,我還很害怕。在送表哥去澳大利亞的聚餐上,我還鬧了肚子,沒能吃飽飯。我對那兩只狗恨之入骨!它們折磨我難受幾天,沒能去上學。可是,那幾天作業特別多,語文描紅練習、語文補充習題……病好上學后,我所有的時間都在補作業。
讀了這本書以后,我對狗的感覺好些了,可是還是對那兩只狗不能原諒!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14
這個寒假老師推薦了一本書,叫《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是在1984年獲得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的作品。他講的是一個名叫鮑雷伊的男孩經歷了父母離異、生活發生變化的故事。我們的主人公鮑雷伊因為在二年級時讀過一本漢修先生寫的書,非常喜歡,所以經常和漢修先生寫信聯系,把自己遇到的困惑講給漢修聽,漢修也通過書信對他進行解答。
雷伊在六年級的時候轉學了,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雷伊與漢修先生的溝通更加密切了。在漢修先生的無私幫助下,雷伊學會了從容面對生活,理解了父母親為什么無法共處的原因,也了解了爸爸媽媽對他的愛。與此同時,他的作文《卡車上的一天》還獲得了學校舉辦的小作家征文比賽的榮譽入圍獎,這和漢修先生給他寫的寫作技巧和建議,以及雷伊每天堅持寫日記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這本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人物要屬雷伊的媽媽了。
一個單身母親帶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而一個貧窮的單身媽媽就更加難了。作為這樣的母親還能夠正確地引導教育孩子,讓他樂觀堅強地面對人生的種種挫折,更是難能可貴。讀了這本書,我要向雷伊那樣,也堅持寫日記,不怕成長路上的坎坎坷坷,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棟梁。
親愛的漢修先生讀后感15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好書,叫《親愛的漢修先生》。
書里的主人公叫鮑雷伊,他是一個父母離異的小學生。一次,老師布置了給作家寫信的作業。鮑雷伊給著名作家漢修先生寫了信,后來又向他請教寫好的方法。漢修先生告訴他堅持寫日記是能提高水平的好方法,慢慢的,鮑雷伊的寫作水平提高了,還在學校的活動中和大作家一起吃飯。
鮑雷伊的信和日記一開始還有錯別字,后來,他雖然改正了,但大白話還有很多,但是他堅持寫信和寫日記,最后,他的寫得更好了,讀著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他寫的信和日記都表達了他真實的情感,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樸實感人。這讓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堅持不斷練習,最終才能成功。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這一章了:鮑雷伊參加學校活動的《卡車上的一天》只得了榮譽入圍獎,他有點失望。但四天后,圖書館館長妮莉小姐告訴鮑雷伊,第二名的是抄襲的,因此第二名的作者被取消了活動資格,叫他補第二名的缺,他很激動能和大作家一起吃飯。在和作家貝喬女士吃飯的餐館里,貝喬女士夸他寫得很好。我想,這是他堅持寫信,寫日記的結果。想到自己有時候把寫日記只是當成了一項作業,只是以完成作業為目的而寫日記,當然就寫得不好了。所以,寫日記可以把日記當成一個遠方的知心朋友,應該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寫作水平才能提高。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也想看《親愛的漢修先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