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獵人觀后感
荒野獵人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荒野獵人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荒野獵人觀后感1
這部影片大概情節可以說很簡單,就是一個部落在森林里打獵,結果被另一個部落追殺,而主人公受傷后,伙伴為了不讓其拖累他們逃走的進度,派三個人找個隱蔽的地方先躲起來。三個人中一個是主人公的兒子,另外一個是貪婪的軍人,另一個是和主人公兒子年齡相仿的善良少年。軍人為了趕緊逃命,于是與主人公商量要殺了他,以免連累自己的兒子,正要開槍的時候,碰見了主人公的兒子,結果他兒子激動的與軍人起了爭執結果被軍人殺害。而后軍人編了謊言帶著少年回到自己的部落。而主人公親眼見到兒子被殺死,開始了與死神掙扎,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困難,但最終回到村子殺了仇人。
主人公受難過程為影片的主體部分,從最開始被熊抓傷了全身,身上到處都是傷口。不斷的發燒,傷口化膿,兒子被殺,被伙伴拋棄后。憑著一股仇恨,剛開始是爬,在后來能慢慢拄著棍子走,每一步對他來說如此艱難。帶著滿身的傷,又被另外一個部落追到兩次。一次從水中逃走,卻被沖下來高高的山崖,一次從斷崖下摔下,幸虧被大樹擋著,才沒有被摔死。如果心中一點點的脆弱與退縮,那就只能必死無疑了。
看著主人公的遭遇,在心疼的同時,也看到了那份對于生命的執著。不拋棄、不放棄,我想這個是影片帶給我最大的感受,一種堅毅的精神力量感動著我。 在短短一個多小時內,仿佛自己也親身陪著主人公經歷了那些苦難,看到最終報仇后的快感。
有時候看一部電影就是這樣,很多東西你是無法經歷的,但是電影能帶我們進入豐富多彩的人生,以及不同的感受。美好的或者殘忍的,讓我我們平凡的人生可以在那一個小時的時間里,逃出自己的生存狀態,去痛苦著影片人中的痛,去感動著他們的`感動,快樂著他們的快樂。
荒野獵人觀后感2
電影主要是鏡頭語言的藝術,單就這個層面而言,The Revenant是成功的。廣袤的洛基山脈敦樸而凝重。影片初始,就仿佛打開一個宏大敘事的卷軸,廣角和全景鏡頭下黑松與白雪凜然對峙。突然,一支利箭鉆破結冰的空氣,幾乎可以在屏幕前嗅到那股寒冷的血腥。
岡薩雷斯應該是個懂得講故事的人,影片開篇就制造了一個戲劇沖突,以皮毛商人和印第安人的遭遇戰展開敘事,并迅速交待了幾個主要故事人物。
然后,戰敗、逃亡順理成章,鏡頭語言簡潔,情節交代充分。緊接著,另一個戲劇沖突,也是本片主要的沖突之一——男主與棕熊的肉搏,長鏡頭到底一氣呵成。影片到這里,無論鏡頭表現力,還是敘事方法,以及沖突設置無疑都是成功的。尤其是之后男主負傷,數次出現的仰角鏡頭,鉆天的冷杉(白楊?)枝梢搖動旋轉,如高高直立的天神召喚一顆無助瀕死的亡魂。將自然、宗教,以及脆弱的靈魂和人的瀕死感用鏡頭巧妙地連結在一起,極具張力而語鏡深邃。
隨著劇情的進一步發展,男主負傷遭棄,孩子被殺,荒野求生,最終復仇。故事主體框架下,慢慢顯現出結構的單薄。首先鏡頭語言似乎表現出更多自然的美好,而大自然的無私與殘酷,人與自然的對立和共存,這對矛盾沒有得到有效地挖掘。
而且,既然故事放在與印第安部落沖突的歷史背景下,可以表現和升華的地方應該還有更多,但影片本身卻幾乎演繹成為一部荒野生存教科書。男主用力的痕跡也很明顯,但始終在心理共鳴上隔著那么薄薄一層。我們跟隨情節緊張,跟隨情節揪心,跟隨情節祈禱或慶幸。但我們始終平靜,沒有壓抑到窒息地呼吸,沒有血脈賁張地憤怒,沒有幾欲掉淚的酸楚。我們只是平靜地看著一幕幕鏡頭上演,一如那片古老而沉默的土地。
荒野獵人觀后感3
有一個片段我特別想為《荒野獵人》記下來。
格拉斯(小李)被眾人拋棄后費力地爬到兒子身旁,力氣耗盡絕望地頭枕著兒子的軀體躺下,望空。攝影機距離小李極近,他的呼氣在鏡頭上凝結成白霧,他的臉在白霧里漸漸模糊。之后鏡頭剪切,變成格拉斯望向天空他眼里看到的主觀鏡頭——茫茫雪松,灰白天空,冷冽的雪霧非常緩慢地從天而降,漸漸向下向地面迷漫。四野空寂,沒有聲響。再之后,鏡頭切換到正在抽煙的菲茨杰拉德(Tom Hardy),他手里那只煙斗冒出白色煙霧。
在這個整體的剪輯片段里,除了格拉斯因為爬行和發現他兒子之后的人為聲音,出現的都是自然聲,或者靜默,整體非常肅然。這個片段的第一次剪切把格拉斯的內心情緒非常完美的外化了,把感情投射到了他所處的殘酷自然環境之中,變成可見可感的視覺語言。第二次剪切則在完成敘事推進的同時,從同一事件的受害者自然過渡到了加害者,形成鮮明的視覺對比,增加了敘事的緊張度,從反面再次完成了對格拉斯的情緒烘托。
如果小李終于拿到他的小金人,我覺得至少有50%的功勞要歸功于岡薩雷斯。劇本對格拉斯的刻畫、種種電影語言的使用,都最大程度地發揮了小李表演的長處,也就是他肢體語言的動感和表演的舞臺性,而小李相對短板的細膩情感表現則幾乎都采用了以上片段中的環境投射法,不僅沒有暴露短處,反而增加了視覺藝術性,對整個表演的效果做出了極大的提升。
荒野獵人觀后感4
剛剛看了《荒野獵人》,自我感覺并非一部經典好片,但卻十分值得一看。
故事劇情可以說是幼兒動畫片劇情的復雜程度,20字遍可概括所有劇情。影片本身并沒有什么深刻的內涵思想。然而由于本片的取材選景和高超的拍攝技巧讓片子變得很美很美,血腥不是重口,反而烘托出那一份自然。一個簡單的故事平鋪在一個空曠,美麗,雄壯,自然的環境下顯得如同藝術品一般,本片的取景簡直無可挑剔,整部電影就是沉浸在各種類型景致之中。
實話實說,劇情上看這絕對算的上一部爛片,但她太美了,太美了,也只有在這種環境下演繹這種在一般環境下視為破事的事,才讓人感覺毫無違和感,反而十分恰當,美麗的加拿大風光讓這個故事深刻。從這個角度看,這是一部好片,值得一看。
倘若你熱衷與那些大眾口味的電影,你幾乎會對這部電影無愛的,可是美到這樣的電影,你已經不能把它看做一個娛樂項目,而應該把它看做一個視覺上的洗禮。這并非什么天花亂墜的特效,而是自然之美。倘若你能這樣看待這部電影,它還是十分值得一看的。
最后,加拿大風光已經讓本人如癡如醉。倘若,倘若有機會,必去體驗一番。北美確實美麗,地廣人稀,原始的自然風貌…嘻嘻,美到廢話都多了。
荒野獵人觀后感5
小李子多少次與影帝錯別,終將拿到貴冠。這種精神引領我不得不欣賞這個作品!
這個片子小李子的角色也深切體現出了堅韌不拔的精神!很符合他本人的性格!看美國大片尤其十九世紀這個時期背景的片子,很多都選擇原始森林,山川,河流,季節多為冬天!最初看《冰與火》時那種跟不上字幕速度的郁悶已然被這五彩斑斕湖光什剎所駐足~看慣了韓劇的泡沫,國產劇的廝殺,印度劇的舞美愛情,偶爾來看一看這個歷史并不悠久國度拍出來的片子,別有一番蘊意!
一個簡短的故事敘述long long ago。156分鐘作為一個節點,把里面體現主題精神的片段無限擴大化,真正讓這種精神沁入骨髓震徹靈魂!多少人在去寺廟教堂前混沌不堪,出來時那種靜逸的心情精神矍鑠!當你面對這種影片時,是感覺壓抑還是覺得洗禮,各中緣由不言而喻!享受不同國度文化給我們熏陶,最終的目的都是純潔升華的!那一片青松,蜿蜒的河流,無暇般白雪,還有你靜靜的等候日出日落,多么的美。好喜歡朱自清描寫的景色,我不敢比擬,只能用簡短的話語歸結這段如廝如夢中落筆!
荒野獵人觀后感6
在前天晚上,因為我作業完成的非常好。所以讓我看了一部叫做《荒野獵人》的電影,電影講述了休·格拉斯是一名皮草獵人,在一次打獵途中被一頭熊毆打成重傷后被同行的乘船船長安德魯·亨利救下,船長雇傭了兩個人約翰·菲茨杰拉德和吉姆·布里杰來照顧他。約翰·菲茨杰拉德根本無心照顧格拉斯,一心只想著將格拉斯的財產占為己有,于是殘忍的殺害了格拉斯的兒子,并說服吉姆·布里杰將格拉斯拋棄在荒野等死。兩人原以為格拉斯就會這樣離世,但格拉斯憑借堅強的毅力在野性的蠻荒之地穿行了好幾個月,終于回到了安全地帶并開始了復仇。
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不想看,太血腥,因為這個獵人和熊搏斗,被熊咬的渾身都是傷,氣管被咬破,最后肉都腐爛了。
但看著看著,覺得好看了,約翰·菲茨杰拉德想要殺他,但他的兒子看見了,要保護他,但是狠心的約翰·菲茨杰拉德把他的兒子也殺死了,獵人就要殺死約翰·菲茨杰拉德為兒子報仇。但是在報仇的過程中,他憑借著自己頑強的精神和生命力,最后復原并殺死了約翰·菲茨杰拉德。
這片電影告訴我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會取得勝利!
荒野獵人觀后感7
星期六和一一去看《荒野獵人》,實際是自己想看,一直知道這個影片不適合一個不到8歲的孩子,可是自私的我依然把孩子拉到影院。
影片很血腥、暴力,講訴了人對自然的無度掠奪,人與人之間金錢、利益、欲望的無休止的膨脹。種族歧視,人性的對物質無窮無盡的索取,一切都是人性中的無盡的欲望,不惜無盡的鮮血,付出生命的代價。
總認為孩子看不懂這么艱澀、難懂的影片,但是孩子確實看懂了,并且以她的角度解讀了影片,孩子不理解人為什么為了金錢寧可喪失生命,真正震撼孩子的是主人公為了活下來,發揮了人所擁有的一切潛能。
活下來,報仇,當活下來成為信念時,一切都不值一提,主人公刨開馬肚子,取出馬的內臟,鉆進馬的肚子,度過寒冷的夜晚,連我的有些受不了,問孩子害怕么?孩子并不害怕,整個影片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我第一次正視了一個孩子的承受能力,但是最后我們依然沒有看到結局,孩子怎么都不看了,我們在正義即將戰勝邪惡的那一刻,離開了影院。
一部獲獎影片,并不是人人都能深刻理解,人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就像瘋狂動物城,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和厭惡的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