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的憂郁》讀后感
《樓蘭的憂郁》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樓蘭的憂郁》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樓蘭的憂郁》讀后感1
樓蘭,不,現在已經應稱之為古樓蘭了——由于人們的亂砍亂伐,早已從地球版圖中消失……
曾經是“馬蹄達達,駝鈴聲聲,商賈使節絡繹不絕”的樓蘭古城,如今會變成這個樣子,都是由于人破壞環境的行為造成的。3000年以前的樓蘭,有人在“沙漠、狂風開始無休止的吞噬樓蘭”之時對國王提出“對‘砍樹者’進行‘罰馬’、‘罰牛’”的建議。只是,這個建議提得太晚了:樹木,已經砍光;沙海,已經來襲。即使最后國王同意了這個政策,但是時間不等人,曾經輝煌一時的樓蘭,終究逃脫不了被掩埋的命運。
但,出現這種悲劇的地方,僅僅只有樓蘭嗎?在寧夏、青海、甘肅中東部出現的“環境質量急轉直下”問題說明了什么?在“絲綢之路”上的樓蘭、尼雅、古皮山等城鎮的滅亡真的一點啟示都沒有給我們帶來嗎?一個地方沒了,還有其他地方可去,那個地方沒了,可以再往遠處走……但等到整個地球都荒漠化后,我們往哪里走?“生存的家園”到底在何方?保護生態環境,迫在眉睫!土地荒漠化、溫室效應、水資源缺乏、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環境問題,一個接一個的向我們發起攻擊。而我們呢?不但不迎戰,反而“助紂為虐”:能抵擋住99%的紫外線被人類的化學用品變得出現漏洞;世界上70%的人喝不到安全水……我們就真的.甘心讓樓蘭的悲劇重演嗎?
共同擁有一個地球的人類,該覺醒了!讓我們像書中所說的“沙坡頭固沙組織”那樣盡力保護地球吧!
《樓蘭的憂郁》讀后感2
讀了《樓蘭的憂郁》這篇文章,我臉上陣陣發燒,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三千多年前古樓蘭的消亡;講了寧夏由“黃河兩岸,沃野千里”變成了“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東”的變化;還講了青海湖水位連年下降、甘肅中東部地區“萬丈后土,寸草不生”。這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難道還不能提醒我們要保護環境嗎?
如果我們每個人少扔一張廢紙,多種一些花草,領養一個小樹,告別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飯盒,讓小手帕快回來,和衛生紙說再見,我相信如果我們這樣做,就一定不會讓樓蘭的悲劇重演。
如今,保護環境的口號喊得響響的,但還有許多破壞環境的行為映入我們眼簾。現在我號召全體公民:“不要打空旗,要用實際行動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讓樓蘭的悲劇盡早結束?!?/p>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人生總會遭遇某種誘惑,我們常常被急功近利所蒙蔽,只顧著去捕獲眼前的利益,卻忽視了身后的陷阱甚至災難;也告訴我們如果人類繼續破壞環境,沙漠就不會停下他那要踩覆人類繁華的腳步。
我們的家園靠我們來建設,當然也需要我們來保護,我們要讓地球媽媽停止哭泣,恢復以前年輕美麗的容貌。讀了《樓蘭的憂郁》這篇文章,我臉上陣陣發燒,心里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