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5篇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5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有朋友曾經問我:“愛國應從何做起?”看了中央二臺的《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答案。
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分別講述了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四個關于愛的故事。其中一位藏族老人的故事讓大家頗受感動。這位名叫次仁曲珍的老人今年九十九歲了,自從西藏自治區成立那年政府給她一面五星紅旗后,這位老人每天都要升國旗降國旗,以表達她對祖國的熱愛。
看過這個故事,我想不只是我,全國的孩子們都會被她的行為深深感動。的確,從我們古代的萬里長城,到去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神七”升空,哪個不是祖國和人民的榮耀!紅領巾,這是我們全國少年兒童的榮耀,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可是現在,我們的學校內,不戴紅領巾的少先隊員大有人在。大掃除中,紅領巾甚至成為了同學手中的抹布!難道全體少先隊員的榮耀,就是這么被尊重的?對榮耀的不尊重,又豈能是愛國的行為?
戰爭年代,為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是愛國;錢學森爺爺為了新中國的核事業從美國回到中國是愛國;袁隆平爺爺默默培育雜交水稻,造福億萬人們是愛國;藏族老大媽天天升國旗是愛國;我們少先隊員天天佩戴紅領巾是愛國;學校升國旗時我們面對五星紅旗敬禮也是愛國;我們在車上給老人讓座,為社會和諧出一份力也是愛國……
愛國不是一句句空洞的口號,愛國是點點滴滴的行動,將對祖國的愛融匯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我們就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
記住一句話:愛,讓中國更美麗!美麗的中國讓我們更可愛。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今天我在網上看了《開學第一課》。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的感受是:小丫班主任說的沒有錯,是呀!潛力是無限的,只要你自己肯去挖掘,就一定有無限的潛力。林妙可班長很大膽很直爽,我非常喜歡她。現在有很多人一上臺就特別緊張,但是她看起來很輕松。于丹老師告訴我們知識守護生命!對,沒錯。就像地震時,只要知道自己怎樣逃離,那么久沒有危險。我們一定要記牢知識守護生命。李中俊她去學校的路上,滑了一跤,掉到了天坑里,但是,李中俊她不放棄,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成功了。是啊!只要永不放棄,就一定能成功,我相信勇氣。還有一名奧運冠軍,她在訓練的時候左膝蓋有問題,當時醫生就勸她不要在訓練了。可是,她仍然不放棄,最后,終于獲得金牌,成為奧運冠軍。堅持,堅持,再堅持!堅持就是勝利!林浩小班長很可愛,他也很大膽,我們都應該向她學習,在地震時,林浩是班長,他就救了兩名同學。他的班長當得非常稱職!我一定要向林浩學習,他是大家的英雄。還有姚明他們,只要有團隊就一定會打贏籃球。
一位70多歲的老人收養了4個小女孩,在2007年,發生了洪水,他們只能爬到5米高的葡萄架上,在90分鐘后,通過他們的努力,終于都爬到葡萄架上了。這就是堅持,團隊的精神。小朋友朗誦了生命歌,我們一定要記牢啊!這些人朗誦的《生命》真是好感動!朗誦的真有感情,還有一名老太太和老爺爺在這朗誦,都這么大年紀了,朗誦的還這么好!最后小朋友們吹了《我和你》的曲子。《開學第一課》就這樣結束了!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每當看到五星紅旗在風中飄揚,我的心中就仿佛涌起一團跳動的火焰!這火焰帶給我光明,帶給我溫暖,帶給我力量,指引著我前進的方向!
開國大典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見證了東方古國的崛起,中國再也不是那個帝國主義在東方架起幾門大炮就可以征服的貧窮積弱的國家了!中華兒女從此站起來,挺直脊梁站立在世界的東方!
奧運賽場shang不斷升起的五星紅旗昭示著體育強國的誕生,炎黃子孫再也不是所謂的“東亞病夫”,我們靠著自己的頑強拼搏,刻苦訓練,在世界體育賽場上過關斬將,爭金奪銀,譜寫著屬于中國的傳奇!
朝鮮戰場上甘嶺上飄揚的五星紅旗打破了美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以致于美軍上將克拉克在中美停戰協議上簽字時沮喪地說:“我們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他還自嘲:“我是美國建國兩百多年來第一次在失敗協議上簽字的將軍。”是呀,當毛澤東主席決定在朝鮮戰場和美國人決一死戰的時候,當五星紅旗插遍朝鮮戰場的時候,中國就已經昂首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亞丁灣海口艦上烈烈飄揚的五星紅旗,讓身在萬里之外的中國漁民感覺盡管祖國遠在天涯,但是母親的溫暖卻近在咫尺!盡管海盜船引擎的轟鳴在耳邊呼嘯,但是飄揚著五星紅旗的海口艦就是海盜們無法逾越的天險!
五星紅旗,您讓我自豪!兩千年前,漢代陳湯豪邁地說:“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兩千年后,我自豪地說:“紅旗所指,所向披靡!未來的環球,必將是紅旗的世界。”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也是我中學生活的第一天,雖說不是第一次踏進羅山的校園了,但未免還是有些欣奮與陌生。一大早,我們辦完了開學典禮,便回教室等待時間一分一秒向九點奔去,為什么是九點呢?告訴你,因為今天九點有開學第一課呀!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幸福”。幸福是什么?是久別的親人突然相逢?是戰火年代的一片安祥?我沒有準確的答案。不過在看完這開學第一課后,我終于有了不少答案。
當我看到年僅十歲的盲童劉浩就嬴得國際兒童鋼琴大賽三等獎時,我驚呆了,他告訴我,努力后的成功就是幸福。當我看到來自重慶篤枰鄉的同齡人,為自己將離開自己的班主任——他這個教會了農村孩子跳時尚舞蹈的年輕老師而落淚時,我知道了,付出和分享就是幸福。20歲的彭佩杰5歲喪父、喪母,由附近村子里的劉芳英撫養,但更不幸的是,1999年,養母竟癱瘓在窗,養父也離開了家,母女倆相依為命。可彭佩杰沒放棄,硬是照顧了養母整整xx年……
她告訴了我,感恩就是幸福。
兒童幸福成長宣言,也告訴了我:
我要成長,快樂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我要樂觀,每天發現一件新的美好事情,學會對壓力說沒關系。
我要自信,相信并發現自己獨特的價值。
我要超越,只跟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贏。
我要感恩,珍惜身邊人、身邊事,每天想三個值得感激的理由。
我要分享,就像生日蛋糕,和你一起分享的人越多,快樂越多。
我要寬容,原諒別人的無心之過。
我要溝通,把自己的心事說出來,也做別人的開心果。
我要關愛,和長輩交朋友,和同伴交朋友,和動物交朋友,和自然交朋友。
我要贊美,幫助別人發現優點,也通過別人發現自己的優點。
我要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
我要奉獻,幫助別人能讓自己更快樂。
這些,都是幸福!我終于知道幸福到底是什么!=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夢想是什么?在賣火柴小女孩的眼里,夢想是飄香的烤鵝,是祖母溫暖的雙臂。在袁隆平爺爺的眼里,夢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創造。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就圍繞“夢想”這一主題,告訴我們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要堅持,有夢就能出彩。
在第一節課中,我們看到了在太空為我們授課的王亞平阿姨,也看到了13歲跳傘隊員付麗娟,在知道了她們的經歷后,我也懂得了有夢就有動力的意義。又通過沖浪紙飛機這個游戲,更讓我明白夢想的動力就是你成功的動力,也是你遠走高飛的動力。
在第二節課中,我們認識了堅持影視夢想,走向世界舞臺的章子怡老師,又認識了地震中失去雙腿,堅持舞蹈夢想的最美舞者廖智,她們的故事讓我懂得堅持夢想,努力拼搏,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愈行愈遠,最終走向成功的舞臺。
在第三節課中,我們又認識了為夢想努力、替補也能出彩的鋼琴家郎郎老師;11年自學鋼琴培育智障孩子的加油站女工鄭亞波。談到鋼琴,我也是個鋼琴愛好者,我也有一個追夢的經歷:上幼兒園時,老師給我們上音樂課,不用磁帶,而是用鋼琴,從鋼琴里迸發的聲音是那么美妙,因此,彈鋼琴這個夢想早已在我心中生根發芽。經過四年努力和拼搏,我現已通過鋼琴七級。我感到,堅持夢想,所帶給自己的是煥發光彩的'精彩人生!
除此之外,還有劉冬、譚維維、王廣、周星馳、曾毅、玲花、黃綺珊、趙南、楊培安、蕭煌奇、傅強、方榮、潘其華等給我們帶來了圓夢的經歷,好聽的歌曲、神奇的魔術......讓我們對夢想的領悟更深一層。
每個人都有夢想,無論貧富貴賤,在生活的路上,我們都要克服困難,朝著夢想一路向前。讓我們乘著夢的翅膀起飛吧!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6
《開學第一課》中有精通中國武術,又熱衷于慈善事業的李連杰;有因被電擊而失去雙臂的楊孟衡和劉偉,一位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中山大學,一個能用腳熟練地彈鋼琴;有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之一的馬云;有出色的演員章子怡……其中最令我感動的還是那位勇敢地試飛英雄李中華。
李中華是一名優秀的試飛員。在2009年國慶節前,中國自己研制的殲十戰斗機要試飛,李中華就是試飛者之一。當他在進行最危險的低空大秒速試飛時,突然發生了意外,機身受損,飛機失控下墜。油箱漏油!如果油濺在發動機上……可李中華卻勇敢地沉著地完成了任務,安全駕機回到了地面。
聽到了這件事,我真的為李中華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在飛機發生事故時他完全可以跳傘棄機,可他并沒有這么做,也許連想都沒有這么想。那么的千鈞一發那么的轉瞬即逝那么的果敢優秀!要是我早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跳傘逃命,哪能撐到最后。
李中華真令人佩服,對照我自己,我覺得非常慚愧。我是個非常膽小的人,連一個人在家都會膽戰心驚,更別提那么危險的任務了。記得那一次學活力板,好不容易能兩腳同時踩上板,可是一個顫抖,一腳踩空,“嘭”的一聲,我整個人重重地摔倒在地!用力撐地的右手疼得我眼淚在眼眶里直打滾……我一下子把活力板扔在一邊不學了,任憑媽媽怎么勸……
《開學第一課》告訴我:堅強、努力、執著,才能實現夢想。傷痕越多,我們就應該越堅強,飽嘗失敗的人才能綻放光芒!明天我一定能“降伏”我的“殲十戰斗機”——活力板!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7
2009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愛國,去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夢想,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幸福。
雖然我沒有看完,但是感觸不少。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能創造一個快樂的課堂。我想,快樂可能就是一種幸福。要怎么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感覺到幸福,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就是如何讓她們覺得快樂了。
要讓學生們覺得快樂,首先要自己覺得快樂,只有自己快樂了,發自內心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感受到課堂的快樂。所以,我得先尋找自己的快樂。
人也許隨遇而安也是一種快樂,一種樂觀的快樂。樂觀了,自然就快樂了。比如,,老師打電話給某學生家長,說他表現不怎么好。如果是一個樂觀的孩子,他會認為,老師也在關注自己,所以自己應該表現得好一些。一個樂觀的老師,他的孩子應該也是積極,自信的,從而也是快樂的。
我一直試圖讓自己覺得快樂些,不去想大班額,不去想超課時,不去想自己受到的是不公平的待遇,不去想自己的學生有多少個“石頭”。從事情的反面去考慮,去盡量放松自己。放松不代表不負責任,我一直是憑自己的良心教書,我從來不在乎我教好學生對我自己有什么好處,而是在意自己是否對孩子們的未來盡力了,是否對得起他們叫的那聲“老師”!!!
一年級的孩子,要他們快樂的學習,我想應該在活動教學法上面多下功夫了。多設計課堂活動,多思考問題教學,要求學生養成“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多思”的習慣。
我希望我能是快樂的,也希望我得孩子們也能是幸福的。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明天我要給孩子們上好我們的開學第一課了。
快樂帶來幸福感,因為幸福而快樂!!!不希望孩子們被巨大的教學質量壓力而失去了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8
小時候大人總是對我說:以后你要成為一個律師.為很多很多的人工作。
于是我就偏執的認為,這就是夢想。后來我才明白,其實夢想,大多是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多么多么優秀的孩子,總認為,為社會服務這樣重大的任務不會落在自己的身上。我想我或許只要自己過得很好這就是對社會最好的貢獻。原諒我的自私,我確實更愛我自己。
從小我都為了這個別人替我設定的夢想不停努力,現在回想起來竟會有陣陣失落。我是乖巧的孩子,至少從前是。
我總是沒有替自己想過太多。
我朝著父母替我定下的目標不斷努力,始終忘了那樣其實不適合自己。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會被說成是叛逆,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被視為倔強。因此常常迷失了自己。
一直以來有一個夢想。有一間很干凈的花店。每當太陽升起時,陽光總是會灑在簡約的木質地板上。
為了有各種目的來到這里買花的人們介紹所想要的花。品種、傳說、養殖方法……不知道為什么,看著別人幸福,自己就會感覺被幸福所包圍。我夢想可以為周圍的每個人在她們人生最重要的婚禮上,送上自己親手編制的捧花,見證她們最幸福的時刻。——或許這是一個很可笑的夢想,但你不可否定一個十五歲的女子最真實的感情。年少時候的夢總是干凈而美好的。
或許這個夢想會在很久很久的以后實現,但等待,又何妨?不要為了一點小小的挫折而放棄你的夢。這樣你才是最可笑的人。
我有很多很多的夢想。或許很偉大,或許很卑微,或許很簡約,或許很明媚……
永遠不要放棄你的夢,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人生究竟會有怎樣的轉折。好好的愛自己,好好的去感恩這個社會,你得到的一定不會少于你所期盼的。
夢是永遠的。相信你也不會那么輕易的放棄自己所夢想得到的什么,不要說自己是一個爛人,不要說自己永遠都做不了什么,沒有嘗試過的人生,那并不是人生。
請記住:愛自己,愛自己的夢。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
曾經讀過這樣一則故事:在一個小山村里,有一對殘疾夫婦,女人雙腿癱瘓,男人雙目失明,《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幸福原來就是一種樂觀的態度。春夏秋冬:播種、管理、收獲……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觀察世界,男人用雙腿丈量生活。時光如水,卻始終未沖刷掉洋溢在他們臉上的幸福。
當有人問他們為什么幸福時,他們異口同聲地反問:“我們為什么不幸福呢?”男人說:“我雖然雙目失明,但她的眼睛看得見啊!”女人說:“我雖然雙腿癱瘓,但他的雙腿能走路啊!”
這就是幸福,一種樂觀豁達的胸懷,一種左右逢源的人生佳境!
擁有了這種胸懷,心靈猶如有了源頭活水,時時滋潤靈動的眼睛,去發現幸福,發現美,欣賞美:姹紫嫣紅、草長鶯飛是美;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是美。荷敗菊謝就大煞風景了嗎?為什么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殘荷聽雨聲”,“菊殘猶有傲霜枝”的優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車水馬龍高樓大廈的繁華熱鬧;在鄉村,有小橋流水麥浪滾滾蛙聲一片的淳樸寧靜:幸福原來就是一種樂觀的態度》。這就是樂觀,這就是幸福。
擁有了這種胸懷,心靈則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紛爭之外,感到寧靜與滿足。身居高位,鐘鳴鼎食掌印管符,可謂榮華富貴。人在陋室,“可以調素琴,閱金經”,逗蟲魚養花鳥,自怡心性淡泊明志。擁有一份平常的工作,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和安逸。“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先天的驕傲;“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浸潤,更能使你出類拔萃卓而不群;即便是遇到挫折“行到水窮處”,也要坦然地迎難而上,瀟灑地“坐看云起云涌”。這就是樂觀,這就是幸福。
擁有樂觀的人生態度是幸福的支柱。而幸福是樂觀抵達的目的地,要想自己幸福,就要首先具備樂觀的精神。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關鍵是看你用什么樣的眼光看待它:擁有一個正確的視角,你會發現生活原來如此的美好。讓我們像那對夫婦一樣,擁有這種生活態度,去發覺美,發覺幸福吧。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0
“對得起國家和親人,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觀看完《開學第一課》,這句話就一直縈繞在我耳邊。成龍小時候便極具正義感,看到小朋友被欺負,二話不說就幫忙打抱不平。他說:“我想要當英雄。”他開始了自己的追夢旅程,從最開始的跑龍套,到現如今的“中國名片”,其中的辛苦,我們無法體會。我們只知道他為了拍好作品,為了弘揚中華文化,曾斷鼻三次,從十五米的樹上摔落,耳朵飆血開顱手術后枕頭都在滴血。他笑著告訴我們:“我忙拍戲,早上打石膏,下午繼續拍攝”如此心酸的事情,他卻說得平淡無奇。他說:“只要對得起國家和親人,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反觀我們,蹭掉皮的小事都要抱怨不休,又怎能算得上是了不起的人?我們是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文化需要我們來傳播,需要我們夾弘揚,但現實卻是,許多中華文化已逐漸被我們摒棄,我們確應反思一下。
我在追尋自己夢想的同時,也看到了助力孩子們的上學夢。一張“大眼晴”的圖片感染了億萬人,從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中,我們看出她對學習的熱切渴望。“小光頭”張天義即使生活十分拮據,卻仍把愛心人士捐的善款分給同桌,即使自己生活困難也要幫助身邊的人。“大鼻涕”胡善輝衣服破爛不堪,但我們只記住了他認真、忘我的樣子。這組照片背后的攝影師解海龍說:“我在他們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他們的夢想,那就是,我要上學。”解海龍的照片帶給他們幸運的同時,也帶給他們力量與前進的動力。
看完后我心中百感交集,感慨萬千。之前我定會想我們生活在這么好的環境中,更應該努力學習。但現在,更多的是想要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他們比別人更刻苦,應當更好的學習環境。看著他們的教室從泥土房到寬敞明亮的大教室,孩子們手拿充滿書香氣息的書本臉上的笑容一天天曾多,這些都是改革開放的縮影。但仍有想要讀書卻沒書可讀的孩子在等著我們,我會像解海龍爺爺那樣去幫助他們,讓每個心懷夢想的孩子都有書可讀,這就是我的夢想。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1
祖國即將迎來六十華誕之際,中央臺和教育部組織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愛你中國。
長城腳下,名人班級,演繹了一曲愛國主義的經典。看了這一課,我們受到了深深的愛國主義教育。長城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象征,巍峨的長城讓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們就是要用愛,建設新時期的長城。
在王小丫、于丹老師的帶領下,喜羊羊班長,楊利偉、李連杰等人,一起分享著愛的力量。
是啊,愛是可以分享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李連杰叔叔息影一年,投身到志愿者的行列中去。在現場,李連杰叔叔倡議大家,拿起手機,為災區捐出一元錢,媽媽和我立刻響應,獻出自己的愛心。
團結,是中華人民生生不息的法寶。你看,一個同學躺在椅子上,六位同學每人伸出兩根指頭,就能把他抬起來,這就是團結的力量,這就是合作的力量。中華十三億人口,每人伸出一根手指,就可以產生無窮的力量。
這個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一根筷子和十雙筷子”的故事,再一次告訴我們團結的重要性,再一次告訴我們合作就會誕生興旺。
愛還是承擔。來自沈陽13歲的孩子馬鵬飛,4歲時就開始燒水做飯,擔負起了照顧失明奶奶的重任,而馬鵬飛還沒有因此耽誤學習。為了能精心照顧奶奶,每天馬鵬飛從家到學校4公里的路程,都是跑著去跑著回。每天早上馬鵬飛5點起床,做好早飯,喂奶奶吃完飯,準備好涼白開水后再去學校。貼在馬鵬飛床頭的作息時間表密密麻麻寫滿他這一天的事情,直到深夜22:30,馬鵬飛才能上床睡覺,至今已經堅持了9年。看完他的故事,我被深深感動了。我的生活實在是太幸福了,我也該為爸爸媽媽承擔些事情了。
愛是榮耀,“太空人”楊利偉的講述了他在太空中看到我們的家園時,被深深打動,那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心情。那種自豪之情也感染了我們。
看完這一課,我被一種偉大的力量震撼了,那就是愛!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2
今年開學的日子,我們又相聚在了電視機前,準時收看了《開學第一課》。
節目開始了,TFBoys隊的隊員們出現在了我們的眼簾,唱著歌,跳著舞,酷斃了!
接著我們蟬聯愛的撒貝寧老師來到了舞臺中央,告訴我們這次主題是《父母教會我》。還請來了第一課班主任——張泉靈老師。
張泉靈老師說我們這一課要學習的是“孝”。孝?是要用孝心來回報我們的父母嗎?張泉靈老師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這個字,請上了我們孩子最崇拜最喜歡的童話作家大王——鄭淵潔,讓他給我們講了一段故事,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許多,就是說身教比言傳更重要,長大了要回報給父母。
這一節課讓我感動是何紅濤叔叔帶著他的父親何遂立75歲的老人騎著摩托車來到各地游玩,圓他父親的愿望,真是位孝子。
在這兒,我也想起了我的爸爸,奶奶一年前中風了,我爸爸不得不每天跑到奶奶家給她做飯洗衣,不管狂風下雨都沒停過,一直堅持到現在,我的爸爸也是位孝子,我也要向我爸爸學習。
第二課的班主任是何炅老師。他告訴我們,最美的詞是“愛”,并請上了以前的歌手秦勇,他為了照顧患了病的兒子,才不得不走出了演藝圈。十七年來一直把患病的兒子撫養這么大,我的心里又被感化了,眼睛也不禁紅潤了,這讓我明白愛要及時表達,不以等待!愛會讓我們攜手挑戰困難。
第三課班主任是王小丫老師,她告訴我們,“禮”很重要。并用也請上了香港明星——容祖兒。她告訴我們,大家要文明。文明禮貌要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在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中,我知道了,我們要孝順自己的父母,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些事都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3
終于又開學了,這個學期我們有了新的教室、新的桌子和新的椅子。有了這些當然還有新的《開學第一課》啦!告訴你們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特別好看,特別幽默。你們看了沒有?什么!居然沒看。沒事兒,我來講給你們聽。告訴你們這一期里面來了許許多多的明星:有周筆暢啦,有鋼琴家朗朗啦、總之全是明星。這期的《開學第一課》一共有三節課,我先講第一堂課:“有夢就有動力”。
“有夢就有動力”這堂課的夢想老師竟然是航天員王亞平老師。王亞平姐姐說她從小的夢想不是當航天員。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沒想到她的教師夢和航天夢竟然一下子全都實現了。在十年前她入了空軍,就在一天,去空軍都在用電視機觀看“神舟五號”起飛的直播,十、九、八……三、二、一起飛!楊利偉叔叔就坐著“神舟五號”起飛了。楊利偉叔叔成了王亞平姐姐的偶像。后來,有一個十三歲就入空軍的一個姐姐。她每天都忍受著訓練的痛苦,她每天早上都要長跑幾十米。還要訓練跳傘的姿勢,這個姿勢就是用一小部分的腹肌頂在一塊很小的板凳上,再把腳放高,把手放高。特別痛苦。還有王亞平姐姐在訓練時最痛苦的是儀心機訓練。儀心機就是把一個人放在一個小屋子里,然后屋子開始轉,在屋子里的人會感覺自己身上的壓力是自身的七到八倍,普通人是承受不了的,只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才能通過這個考試。
以上就是《開學第一課》里的第一堂課。怎么樣,大家都了解了航天員了吧!這讓我明白了:夢想是一種不小的動力,讓你不斷燃燒內心的小宇宙,激發對美好生生不息的渴望,這一種力量,會讓你無懼風雨,無畏風險,不斷地前進、前進。所以我以后要想付麗娟姐姐一樣,只要有夢想就會有十足的動力讓你沖向終點。我的夢想是把語文學好,我相信我能實現這個夢想的!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4
晚上,我和媽媽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它總共分為五個篇章,其中讓我最感動的是第四節課——“文以載道”。
給我們上課的是一位已九十六歲高齡的許淵沖老爺爺。他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特別是中國古詩詞的翻譯方面,更有獨特的。他白發蒼蒼,臉上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老年斑,瘦長的手臂上,一根根青筋清晰可見。他拄著棕色的拐杖,慢慢地走到了舞臺中央。
許爺爺認真地給我們講起了課。雖然老人家年事已高,但講起話來,聲音洪亮有力:“同學們,中國古詩詞有三美。意美、形美、音美。”再以《登鸛雀樓》為例,具體闡述了這三美。然后,許爺爺又講述了自己對事業的執著,并且將一生都奉獻給翻譯事業的故事,帶領每一位同學感悟詩詞與外語的結合之美。他從起初的二十六個英文字母背不全,不會讀,到如今成為了世界聞名的翻譯家。過程中碰到了種種困難,但他始終堅持,從不放棄,一直堅持著要把中國的古詩詞發揚光大,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詩詞,了解中國文化,創造了“翻譯美”。2023年,他獲得了國際翻譯界的最高獎項“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家。同時他也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許爺爺曾把《詩經》《楚辭》《李白詩選》《宋詞三百首》等等翻譯成英文、法文,并在國內外出版。
許爺爺還給我們講了,他現在每天還堅持翻譯一頁書,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點。他那執著的精神,對中國文學的熱愛,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像許爺爺一樣,堅持不懈,執著追求,實現自己的理想!
“詩以言志,文以載道”帶領我們學習了古代文化之美。許爺爺將詩詞翻譯成外語,讓驕傲的中華文化走出了國門,向全世界傳遞著文化的共鳴。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5
青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在愉快的暑假中我們又順利的進入了新的學年——六年級。收看了今年的第十一屆開學第一課感觸深刻。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圍繞著夢想、奮斗、探索、未來這四大部分進行的。向我們探討了夢想的崛起、奮斗的重要、探索的力量和未來的美好。我發現了這四個篇章分別都有著大大小小的聯系:因為有了夢想所以才為之不斷地奮斗,在奮斗中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前進,才有了美好的未來。令我為之贊嘆的是奮斗這一篇章。
在奮斗這一篇章中有兩位嘉賓,一位是世界上心算能力最厲害的人之一王桐晶,作為珠心算國家隊的成員,她曾經獲得個人全能三連冠。在各種數字的干擾下15組六位數字閃現而過,王桐晶姐姐迅速做出了答案而且沒有任何錯誤。她在臺上說:如果真的要有秘訣的話那就是苦練。這句話是我非常震驚,難道不是嗎?在別人放松休息的時候,你只要比別人多努力一點就離成功越近一步。王桐晶姐姐這幾年做的卷子可以平鋪滿100多間教室。她在臺上說:計算機再強它也是人類制造出來的,如果我們人類想要不停地挑戰我們人腦的極限的話那么我覺得我們就不應該放棄挑戰自己。
接下來的這位老師他的命運可以說和他的奮斗息息相關而且也和時代緊密相連。他就是——俞敏洪老師。俞老師一上場就說所謂的奮斗其實核心就是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你要定一個目標,第二個是你要為它付出努力。通過這樣的兩個要素你才能夠逐漸的取得進步。接下來俞老師就講了個自己的例子。俞老師高考時的理想是考一個當地的大專學校可是連考了兩次都名落孫山,俞老師并沒有放棄夢想而是不斷的奮斗,越挫越勇。最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有的時候在痛苦和失敗中間在你的持續不斷地努力中間你才能夠最后取得真正的成功。
通過這個我明白了:奮斗可以戰勝困難和挫折,也可以造就幸福的人生。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