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后感 作文500字
一塊石頭聳立花果山,蹦出一只猴子,在東土大唐到西天路上上演了一部《西游記》。
最初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年幼無知,只是單純的當(dāng)故事看,時隔數(shù)年,我偶然看見這本書,便取下來,重溫一遍。
這本書好久未看,再看時,心中卻有些觸動,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唐三藏,白龍馬,五人組成的取經(jīng)隊伍,走過萬水千山,斗敗各路妖魔,最終到達(dá)極樂世界,五圣一念成佛。
孫悟空我認(rèn)為是《西游記》的主角,不怕天地,不怕漫天神佛,即使當(dāng)年許下諾言也是被逼的,被解救出來后,衷心對唐三藏,即使三被驅(qū)逐也無悔,豬八戒來花果山請孫悟空,救出三藏后又不念舊情,護(hù)送三藏到西天。
唐僧是這本書的第二主角,以慈悲為懷,心無雜念,也不會明辨是非,唐僧哄騙悟空把金箍戴上,出家人以慈悲為懷,卻在念緊箍咒的時候毫不留情,悟空雖本性放蕩,卻也是豪爽,悟空寧可三被驅(qū)逐,也衷心于唐僧。孫悟空本性是自由的,卻被唐僧緊箍咒控制。唐僧對孫悟空的行為讓我厭惡,又對大圣的忠誠敬佩。
唐僧卻得一念成佛,我不希望唐僧成佛,唐僧卻也是通過了考驗,我才明白佛與人的觀點(diǎn)有時是不一樣的,相比它的四位徒弟,我更喜歡徒弟,想起一個故事,姥姥為孩子講《牛郎織女》,孩子說王母娘娘是壞人,姥姥笑著說,她不是壞人,只是因為人與神站不到一塊。
佛不是至高無上的,無論人與佛,都生活在世界中,不求成佛,每人都可以像綠林好漢一樣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不求成佛,但求活成自己的佛,被認(rèn)可,活出自己的樣子以面對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