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下的腳步——影片《張思德》觀后感-1389字作文
在這里要評一部電影。說評一部電影,不如說是去評一個人。他是個普通人。他是個平凡的士兵。他是個為人民利益奮斗,并為其獻出生命的平凡卻不普通的共產黨員。雖然個子并不高大,卻有著似乎永遠也用不完的精力和那份對一切事物的熱情。
他善良、憨厚并且忠誠。他也曾用他充滿熱血的胸膛說道:“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著前線就在腳底下。”是呀,他對一切的工作、事物,哪怕微之甚微,也要用全部熱情去對待,用全部精力去做好它。他,就是張思德。抗日戰爭年代,張思德在毛澤東主席身邊當警衛員。即使如此,他也沒有因此而感到半點優越感,而是像往常一樣,做事總是那么負責、一絲不茍,并且是那樣的風風火火,總是要用跑步去完成。在這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兢兢業業、埋頭苦干,沒有半句怨言。這正是一個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好黨員、好士兵的體現。
他滿懷愛心,默默無聞地為人們奉獻著自己的一切,總要在自己有限的工作崗位上做得更多、更好。他用自己樸實、勤勞的雙手努力去實現“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他讓一個受了刺激的小男孩得到了一份真誠的父愛,讓他健康成長;他幫助一個因貪污而入獄的戰友,讓他重新找到了迷失的自我,并又樹立起改過自新、從頭再來的信心和勇氣;他還幫過一個老人家去追她的豬。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證實他所說的話:“將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對人民的最大貢獻,就是為人民服務。”正因為他一心為民,忽視自身利益,淡薄功名,所以當別人坐上各個“長”的大椅時,他卻還是個戰士,還是個工作在人民群眾里的普通黨員。
別人因此笑話他,他卻不當一回事,還是那股干勁,永遠是跑步著出現在人們面前,又是跑步著離開人們的視線。那個似乎永遠不會疲憊的身影啊!最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張思德被調到了燒煤隊工作,當了那里的隊長。雖然這項工作十分辛苦,還總于“臟”字聯系在一起,可張思德卻全然不顧,還是任勞任怨、埋頭苦干。在他的帶領下,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但是天有不測風云,讓這樣年輕,這樣優秀的黨員離開了他已眷戀,并為之全心全意奮斗了的世界。
在一次下雨引起的山體滑坡中,張思德同志犧牲了。在他短暫但有意義的一生里,我想他做到了,他做到了“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哪怕他還能活更久,他也是會一如既往、毫無怨言地工作下去。直至他死去。當然,在另一個世界的張思德是不會有什么遺憾的,或許他唯一的遺憾,是只為人民服務了這短短的幾年罷。看過電影,走出了影院,想著這幾代人中,那些真誠地為人民所工作,甚至獻出了自己生命的人們,恐怕是不勝枚舉的。
或許對于張思德這個名字你還很陌生,其實他和焦裕祿、孔繁森一樣,都是為黨為民的大為者,是中國歷史道路上的一座座永不倒的豐碑。就僅僅為民這一點,我們就該向張思德、焦裕祿、孔繁森這些先輩一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張思德所在的抗日戰爭時期,在焦裕祿、孔繁森所處的大雪封山的環境里,都能將舍己為民的精神品質,或者說是這種責任感表現得如此強烈,更何況我們這些處在21新世紀里的人們,不管是大人,還是和我一樣的學生,都要或多或少地學會為別人去著想,為別人去服務。不論多少,只求一顆真切和赤誠的心。
在工作上,也該去學習張思德那樣,對一切工作都表現出自己的熱心,用勤奮、務實和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張思德打過仗、紡過線、燒過煤,無論是一線戰斗還是在后方做服務工作,都是從一個角度出發,那就是一切從黨和人民的需要出發。這也正應證了一句話:工作只有分工不同,而沒有貴賤之分。這種思想與信念都值得我們這新一代,以及所有人去學習、去效仿、去實踐。根據現在的情況,就更需要這種精神了,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社會因素,是人們已經漸漸淡忘了前輩留下的優良品質和傳統美德。比如社會上因貪污受賄而入獄的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