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讀后感600字(孔融讓梨的讀后感300字)
孔融讓梨讀后感
《三國演義》中的孔融是一個非常有思想的人物,他在很多場合都表現出了自己的寬容和博愛。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讓梨的故事,這個故事也一直被人們傳頌。讀完這個故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融所傳遞出來的思想。
孔融的背景
孔融生于漢靈帝時期,家境富裕,同時也是一位才華出眾的人物。他年輕時曾經受到過各種良好教育,在政治、文化和軍事方面都有著很高的造詣。
孔融讓梨
據《三國演義》記載,當時有一個名叫劉備的人來到洛陽城門口要見漢獻帝,但是由于身份不夠高貴而被拒之門外。此時,孔融正在城門口吃梨子,看到劉備進去不久就出來了,就問他為什么。劉備告訴他實情后,孔融便把自己正吃著的最后一個梨子讓給了劉備,并說:“人無高低,只要心存仁愛,一樣可貴。”
孔融的思想
孔融讓梨的故事表現了他非常寬容和博愛的思想。在他看來,人們應該心懷仁愛,不應該因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看不起別人。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被平等對待,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我的感受
讀完這個故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融所傳遞出來的思想。在當今社會上,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因為別人的身份地位而對他們產生偏見或歧視。但是從孔融讓梨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每個人都應該被平等對待,并且我們也應該學習孔融一樣寬容、博愛地待人處事。
結語
總之,《三國演義》中的孔融是一個非常有思想、有智慧、有膽略并且非常善良的人物。尤其是他讓梨的故事,更是被人們傳頌不衰。我相信,只要我們都能夠像孔融一樣,心懷仁愛、平等對待每一個人,就一定能夠建立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