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讀后感
《遙遠的救世主》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遙遠的救世主》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遙遠的救世主》讀后感1
讀完了《遙遠的救世主》,原本熱切渴望尋找的心卻象潑了一盆涼水,驀然冰涼了。這個世界真的是沒有救世主,前段大量對于道的描寫,在小丹的去世后轟然崩塌。用什么去解釋她的死亡,使命感也許是最自然的,可是她確實自殺了。丁元英沒有去阻攔,他認為他理解她,因為她不能無用的活著,但是作為彼此相愛的人,愛就是錦上添花嗎?不是責任不是義務不是生死相依?所謂的道或者自然就可以任意放逐生命?自殺有著千萬種理由,但是不管哪種自殺都是自私的,是一種逃避。現實社會的海子自殺,留給他老母親多大的創傷,這是誰可以彌補的?小說中小丹的自殺,讓她的父母又怎么釋懷。
我們暫且不評價丁元英對()小丹是兩個孤獨人的惺惺相惜還是小丹那種女性對超乎自己的男性的'崇拜,但是丁元英知道了結果卻不說一句話,是一種自私的表現,或許他認為自己是神了,但是沒有人的烘托,神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
《遙遠的救世主》讀后感2
電視劇《天道》就是從《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已經很老了,小說完稿于20xx年,但現在讀來,小說依舊讓人有很多思考。整本書,從佛教、人生價值、強勢弱勢文化以及在市場、職場、人心等等方面的描寫,都刻畫的非常深入,這是我第二次讀,但這一次我沒有把它當成小說,而是當成一場修行。
由小說的立意來反思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從佛學和價值理論來思考我自己的未來。
比如“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跟佛經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再比如“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如果說,過去上學讀書,是一場文化救贖,那經歷了市場和人生洗禮的現在,就該要思考繼續等待被救贖(上班、打工等),還是努力尋找自救的問題了(理想、理財等)。如果想從弱勢上升到強勢,不僅是經濟獨立這一個方面,還要從思想上上升一個臺階,看問題要本質,多往前看三步。要繼續學習,繼續用功,才能把丟失的時間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