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如何寫好讀后感
昨天,有個媽媽把孩子寫得讀后感發給我,讓我幫忙參謀參謀。我認真看過了,孩子寫得很認真,在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中,應該算寫得好的了。在我們的寒暑假中,老師一般都會布置孩子在家里大量閱讀整本書,并寫讀后感,那如何指導孩子們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幾點參考吧!
一、讀懂原文抓中心
讀后感的“感”是讀中產生的,孩子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的深刻。如果有必要的話,在讀書之前,我們可以讓孩子了解一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等。
二、讀感結合有側重
讀是感的前提,感是讀的結果,寫讀后感一般分成兩部分內容,前一部分是讀的內容,后一部分是感的內容。一般在開頭,都需要用少量的文字先概括所讀作品的內容。這是因為,你所讀的作品并不一定是其他讀者所熟悉的,做一點精簡的介紹,不僅使讀者對作品有所了解,即使對于熟悉這篇作品的讀者來說,也能起到激發思索的作用。感的部分是讀后感的重點,而一本書可“感”的點很多,面對一本書,我們必須認真選擇一個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最善于寫的一個或幾個點來寫,千萬不要面面俱到。
孩子們寫讀后感,常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復述原文,沒有做到簡明扼要。要寫出優秀的讀后感,必須是受到書本內容或情感出發,而引起自己對生活、學習、思想等實際問題的思考。抓住書本中的精華,突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這樣才容易寫得充實真切,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