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茶館讀后感范文:老舍《茶館》讀后感
小學生茶館讀后感范文:老舍《茶館》讀后感
《茶館》主要講得是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后、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三個時代一個叫裕泰茶館的生活場景。很多小朋友閱讀之后都有自己的感受,下文分享了400字小學生茶館讀后感,一起參考下吧~
正文:
400字小學生茶館讀后感:老舍《茶館》讀后感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劇作之一,我讀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想。
《茶館》的故事發生在清朝末期的北京,那個時期非?;靵y,軍閥混戰、敵寇入侵,裕泰茶館里卻是熱熱鬧鬧,那里聚集了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的人,掌柜王利發為了適應當時革命的浪潮,不斷改良茶館的經營,把茶館開了下去,但最終還是被軍閥霸占,成了他的歌舞廳,王利發便上吊自盡了。
茶館本是給人歇腳、喝茶的地方,在《茶館》中,它被描寫成一個縮小的社會,提鳥籠的有錢人、賣蟈蟈的窮人、算命的先生、專橫無理的士兵、奸詐狡猾的商人都聚集在這里,人物描寫得非常生動,有正直善良的王利發、常四爺,也有奸詐狡猾的劉麻子、吳祥子等,他們之間的交流與沖突都體現了舊社會的封建與腐朽,就像常四爺的經典對白:“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呀?!?/p>
當時的社會局勢動蕩,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茶館里每天都有悲慘的事情發生,這讓我體會到,我們能擁有現在美好的生活,非常不容易,裕泰茶館里的那些人,不正是為這樣的生活而奮斗的嗎?既然如此,我們更應該珍惜這幸福時光、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同時也要不停磨練自己,就像裕泰茶館的改良一樣,接受失敗、知難而上,這樣才會更上一層樓。
這篇劇作也讓我體會到了那時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是多么困難,談國事談多了就會掉腦袋,他們能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使我更佩服勞動人民的堅忍不拔,我要向他們學習。
作文評語:
本篇作文以茶館讀后感作文為題目,400字共分為5段,第一段直接進入主題,最后一段抒情,概括全文表達主旨~文章很有說服力,也發人深思.從寫作上來說,情節生動,文章有波瀾,讀起來深受教益。
作文注釋:
本文中出現了“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知難而上”“堅忍不拔”詞語~你知道意思嗎?
三教九流:舊指宗教或學術上的各種流派。也泛指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本是古代中國對人的地位和職業名稱劃分的等級,按照等級的不同來審視規范道德行為,化解單一的道德規范引發的潛在社會矛盾,此詞本無褒貶。而在古代白話小說中,往往含有貶義。
各行各業: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
知難而上:指明知道困難重重卻便要向前走,敢于迎難而上。知難而上指的是一種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質,我們要加以學習和發揚知難而上的精神。
堅忍不拔:形容信念堅定,意志頑強,不可動搖。
——現在為大家介紹下《茶館》這部話?。?/p>
《茶館》,中國話劇名,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劇中故事全部發生在北京城一個茶館里,茶館里人來人往,會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老舍先生抓住了這個場景的特點,將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五十七個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濃縮在茶館之中,展現了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后、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三個時代的生活場景,概括了中國社會各階層、數個勢力的尖銳對立和沖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歷史命運;此劇亦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經典劇目之一,后被改編為同名電影、電視連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