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活,我有一個金點子-1565字作文
對于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中國人歷來認為人類是主人,而自然應該做奴隸。人類就要與天斗、與地斗,從而征服自然。曾幾何時,我們把征服自然的口號喊得震天響,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做出了種種蠢事。直到自然給予了人類懲罰,警告人類:征服自然必須停矣!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三萬里和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古代很多詩人對養育了我們五千年的母親河做出贊嘆。滾滾的江流,雄偉的景象,源源不斷地水流,都使古人贊嘆不已。但是,五千年后的今天,再去看看那曾經有著美麗面容的母親河,卻發現黃河出現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斷流。在電視新聞中,出現了觸目驚心的畫面:大型卡車從空曠平坦的河床上飛馳而過!黃河斷流成了影響黃河下游人民生活,乃至影響中國北方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黃河下游年年斷流造成工廠停工,油井停產,大面積禾苗枯死,莊稼絕收。1997年,黃河下游斷流竟達到了創記錄的226天!現在,整個華北已沒有一條常流河。黃河的泥沙造就了一條舉世聞名的懸河。黃河在20世紀末的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如今河底平均高出地面十多米。
黃河之所以出現斷流現象并成為懸河,就是人類肆意的利用資源,破壞自然,無限制的向自然索取,卻不懂得感激與回報。截水發電,生活用水,工業用水,浪費了大量水資源,而工業污水的排放,居民的生活垃圾,又污染了很多黃河流域的水,再加上人類的亂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使得斷流現象和泥沙淤積現象出現,造成了那令人不敢想象的景象。
舉目全國的水資源分布,長江以南及長江流域水資源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81%,而北方雖土地面積遼闊,但水資源僅占19%,人均占有量僅2250立方米。于是國家開始“南水北調”工程,將長江水引到黃河,分東、中、西三線進行。但現在,不僅北方大量缺水,南方水資源豐富的地方也出現了缺水現象。水的短缺也已成為束縛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瓶頸。而且治水的思路和方案不僅要考慮到全國的用水,更要同改善全國的環境問題結合起來。
把視線轉入一向不引人注目的西南地區,我們不難發現,在青藏高原的南部,有一條外流河——雅魯藏布江。在我國境內有2057公里,流域面積24080平方公里,是西藏最大的河流。它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為主,每年6~9月,江水暴漲,流入孟加拉國后,經常泛濫成災。這豐富的水資源豈不就這樣白白浪費了?
從美國不惜重金引水而開發了西部的事實,我們完全可以借鑒,如果從雅魯藏布江引水到黃河及其他地區,那全國性的缺水問題從根本上不就解決了嗎?我國西部地勢較高,這一優勢對引水有很大幫助,從高處向低處引水時,所采取的路線也要斟酌一番,既不能破壞生態平衡,也要使水能通向全國,還不能影響人們生活。所以可選擇人口較少的少數地區,將水引入黃河,再從黃河引到其他地區。同時,在引水過程中,絕對不能破壞生態,引水前是怎樣,引水后還要恢復成怎樣。
但僅僅依靠從雅魯藏布江引水還是不夠的。人們還要從自身做起,從其他方面進行節水,護水。第一個方面,為加強計劃生育。我國農村現有3000多萬人飲水困難,這是因為國家雖已進行了計劃生育,但有些農村仍在超生。據預測:在2030年前后我國人口將達到16億高峰,用水量將從現狀的4000億立方米增長到6650億立方米。這光靠引水是不行的。所以,國家必須加強計劃生育。第二個方面,為節約用水。我國現在農業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億立方米,全國城市缺水兩為1600萬立方米,每年因為缺水影響工業產值2000億元以上,影響城市人口約4000萬人。因此,必須節水,而怎樣節水呢?在農業上不能采用自由式灌溉等浪費水的方式,而應采用滴灌等方式;在工業上則采用循環方式,用過的廢水經處理后再利用;在生活上則應一水多用。我們每人節約1立方米的水,那全國就可節約13億立方米的水。第三個方面,為保護水資源。農業中不能將帶有農藥殘液的農藥瓶隨便丟進水中;工業上不能再利用的廢水處理后再排放;生活中不亂將垃圾丟進河流、湖泊等。只有從各方面進行,才能真正解決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人類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因為人類只是地球上眾多生命中的一員,因此,我們只有有分寸,有尺度的利用資源,才能讓自然為我們服務!所以,我們應與自然和諧相處,節約資源,保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