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補拙-778字作文
爸爸經常在我的面前說:“勤能補拙”。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來查《現代漢語詞典》才知道“勤能補拙”的意思是:勤奮就能補充自己笨拙的地方,還讀了一些例子。
錢穆老師是一位儒家大師,他從鄉村教師成為一個儒家大師,給我們許多啟示。
錢穆老師少年失去依靠。父親41歲去世,他家就落入貧困,17歲就停學在家,開始了鄉村教書生活,先在家鄉的無錫小學,再到廈門中學,然后轉到蘇州教師范。課余時間,廣泛的讀中國的經典文學,經常對古書考證,用現代的知識理解古文。按照他自己的說法,這18年里“雖居窮鄉,未嘗敢一日廢學”。即使是吃飯,上廁所的時候,仍然拿書象平常一樣。夏天為了防止蚊子的叮咬,他常常把雙腳放入水桶中,刻苦誦讀。他仿效古人的學習方法,一三五讀詩經,二四六讀歷史;早上讀詩經、晚上讀史書,中間廣泛的博覽群書,如此十年,終于打下深厚的文學根底。就這樣,錢穆老師從鄉村教師成為一個儒家大師,這就是勤能補拙。
胡適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是母親把他撫養長大,讀書的時候,他很勤奮,十天去學校,他八九天是第一個進教室,勤學好問,自己成了一位有名的中國新詩創業者。
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朱熹。他的書法很好,然而小時候他的字寫得并不好,一次偶然的機會,父親帶他到桃園賞花,看到美麗如畫的桃花,突然想起李白的《贈汪倫》,朱熹的爸爸叫他寫“桃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朱熹卻很貪玩,不把爸爸的話放在眼里,錯把“桃花”寫成“挑花”,他爸爸看了很生氣,罰朱熹把“桃花”寫一千遍。朱熹寫過后,對書法產生了興趣,一但有時間就拿其它的字來練寫,勤學苦練,字寫得越來越好,后來就成為有名的教育家和書法家。
我還想起許多有關勤學的詩句和偉人說過的話?!叭鼰熁鹞甯u,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疤觳懦鲇谇趭^”;“我成功是因為我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等等。
現在,互聯網快速發展,我的爸爸給我申請了QQ,昵稱“勤思達”。爸爸說:“作為學生,首先要勤奮,然后再思考,最后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因此叫‘勤思達’,希望你能認識到這點”。這話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
通過勤奮學習,才能增加自己的知識,才能補充自己笨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