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一顆明珠-619字作文
我的家鄉華安,雖然沒有繁華熱鬧的街道;沒有參天的大廈;沒有耀眼的霓虹燈;但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土樓——二宜樓。
二宜樓位于華安縣東部的仙都鎮大地村,距離華安縣26公理。二宜樓背依杯石山、蜈蚣山,前面對著九龍山,右靠虎行山,左起獅子山。二宜樓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秋天開始修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建成,前后歷時30年。修建者是仙都大地蔣氏第十四代蔣士熊。二宜樓以設計科學、規模宏大、布局合理而聞名天下,是不容置疑的“居民瑰寶”、“土樓之王”、“神州第一樓”。
二宜樓具有三大奇觀。一奇是建筑設計十分合理。二宜樓屬于雙環樓組成,全樓的所有空間,生活所需要的場所一應俱全,樓內各個單元不但能分隔,而且又能相互溝通。這種布局形式在土樓中是鳳毛麟角。二奇是二宜樓是座文化藝術寶庫。瞧,樓內的楹聯、壁畫、彩繪、木雕共996件,件件精美、氛圍濃烈、意含深刻。看,壁畫《第一家》宣揚了唐朝的郭子儀的忠貞愛國故事,沒有造反之心,力求社會安定,表達了樓主要求后代要建功立業,光宗耀祖。三奇是二宜樓防衛功能構思巧妙。大家看,它在大門設置了奇特的“門頂漏斗”,如果敵人用火燒時,便可泄水漏沙把大火撲滅。二宜樓還有一條地下排水溝,上面蓋著花崗石,可以通向樓外的小溪邊,平時作為排水溝,遇到危險的時候,人們掀開長石板,就可以從溝里逃走。
我站在二宜樓里,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石壁,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古代修筑二宜樓的勞動人民。單看這數不清的方磚,一塊就有好幾斤重,靠著多少勞動人民的雙手、肩膀、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壯觀雄偉的二宜樓。我愛美麗的華安,熱愛這里的土地,愛這里的人們,但我更愛家鄉的二宜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