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詩詞共舞
“詩言志,詞抒懷”,古詩詞作為中國文學大花園中的奇葩,多少年來一直被人們所詠誦,所贊嘆。那一首首拍案叫絕的好詩佳句,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豐碑。
我就有幸接觸了古詩詞。從一開始的不情愿,到后來的如饑似渴,讓我感悟了中國詩詞的美之所在。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詞,似春日里的花兒,競相開放,爭奇斗艷,給人一種無法用言語來表述的美感。
起初,我是在母親的逼迫下,背誦那些“無聊”的文字。可漸漸我發現,詩詞真的很美!不需要那些華麗的詞藻,也無需過份的贊美,便可將她的美感展現的淋漓盡致。象李白的《行路難》,首先通過金樽清酒,玉盤珍饈能以下咽,拔劍而起,四顧茫茫的動作刻畫,烘托表現了李白的苦悶。接著以黃河冰塞川,太行雪滿山表現了世路的坎坷艱難。茫茫此心,又豈是美酒可以慰藉的?之后的一場美夢恰是李白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久郁的李白,拔劍難平而寫“行路難”的連聲感嘆,李白又筆鋒一轉,把思路推向一個豁然開朗的視野,也是后人世代相傳的佳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詩人的心飛向未來,相信自己總有一天可以實現理想。如此短小而又精悍的文字,一波三折,給后人留下無盡的想象。瑰麗的語言、遼闊的境界,澎湃的激情,也體現了李白的詩歌特有的豪放飄逸的風格。這不正是一篇現如今一票難求的佳作嗎?
當一首首好詩詞,從我的喉嚨傾瀉而出,那種喜悅感,也是發自內心的,別小看那些拗口難讀的詩詞,她們,可是富有著無與倫比的美感呢!象李煜的《烏夜啼》,把胭脂淚,也就是古代美人流下臉頰的攜著紅色胭脂的淚滴,比喻成暮春那即將凋零的花瓣。呵!一個多么形象的比喻!既寫出了花的美感,又寫出了花瓣飄零的動感。多么恰當啊!再象李清照的《一剪梅》,根本無需透徹理解其意,單讀著,就如欣賞那美麗的舞蹈,聆聽那悅耳的歌聲一樣美。
詩詞之美,美在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詩詞之美,美在用心靈能真誠體悟,那思,那景,那愁……都沁人心脾,在血液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