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游戲戰艦起航 聯想拯救者Y9000K首測
去年,拯救者橫空出世為聯想打響翻身仗,極佳的性價比、出色的性能表現以及全新的設計給人留下深刻印象。2019年初,隨著英偉達更新RTX 20系移動級獨立顯卡,聯想也在第一時間推出了拯救者。最近幾天我一直在把玩這款新產品,所以接下來我還是從體驗著手,跟大家聊聊這款拯救者系列的新產品。
·全新的設計的外觀
先說外觀。
毫無疑問,拯救者采用了全新的模具設計,要知道去年期間才亮相的拯救者也是使用了全新模具,半年時間兩款新模具,一方面可以看出聯想的誠意,另一方面不得不說聯想是真的有錢。
拯救者外觀設計引人關注的地方在于頂蓋側邊的“”logo,字母“O”中間的“Y”字形部分配置了背光,可以隨鍵盤背光一起調整。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中國人往往講究“對稱美”,聯想這次的設計可以說是劍走偏鋒,不按常理出牌,不過也是很新鮮的嘗試。我身邊不少處女座小伙伴表示非常想把logo挪到中間,但這幾天看慣了之后我覺得這樣的設計還是很有特點的,起碼在現階段的游戲本市場里顯得獨樹一幟。
聯想拯救者游戲本
·為玩家考慮的屏幕設計
拯救者配置了一塊17.3英寸顯示屏,由于屏幕尺寸比較大,所以并未采用窄邊框的設計,這樣可以保證屏幕的安全,擁有更高的可靠性。
采用17.3英寸顯示屏
去年一年,游戲本廠商都在給用戶灌輸高刷新率屏幕的概念,到今年可以說是水到渠成了。像這樣的專業游戲本自然不會落下,在顯卡控制面板里可以看到刷新率的選項,另外屏幕分辨率最高為1920×1080。其實單靠刷新率在游戲中有時還是可能會出現畫面撕裂的現象,所以給玩家上了雙重保險——G-Sync+,實際體驗中毫無畫面撕裂現象發生,這也使得性能更強的RTX獨顯能夠充分發揮出圖形性能。
刷新率、顯示屏
在實際應用中,有不少小伙伴表示看不出60Hz和有啥區別。說實話我在初期的體驗時也基本看不出啥區別。不過此前使用過一段刷新率顯示屏,現在又回歸到60Hz之后,嗯……這種差異還是很明顯的,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顯示器
60Hz顯示器
現階段游戲本屏幕的素質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準,拯救者采用了IPS廣視角面板,在色域測試上達到了97% sRGB色域,NTSC和也有較好的表現,所以整個屏幕的顯示效果無需擔心。另外拯救者采用了霧面屏,對游戲玩家來說比較重要,少了一些時尚感,但無反光對玩家來說是最實用的設計。
97% sRGB色域
拯救者顯示屏的色彩還原精確度表現不亞于顯示器。平均值為0.68,絕大部分 E值在1以下,聯想對這塊屏的調校相當到位。
色彩還原情況
不知道為什么最近又流行起來了將屏幕設置在機身上方的這種設計,最近有很多游戲本又開始走這樣的設計模式。這種設計使得顯示屏的開合角度能夠達到180°,在某些使用場景下,比如配合支架站立使用時會有更好的體驗。
屏幕設置在機身上方,擁有180°開合角度
作為一名游戲玩家,我對筆記本電腦的主要需求有三點,屏幕體驗好一些、鍵盤手感好一些、再就是硬件性能好一些。就這幾天的體驗來說,第一點上拯救者做的相當不錯,如果以10分為標準來打分的話,我愿意給9.5分,剩下0.5分主要是如果能夠采用窄邊框設計就更完美了。
·舒適的鍵盤手感
所以聊完屏幕體驗,接下來再聊聊鍵盤。
拯救者采用了全尺寸鍵盤設計,配有RGB背光,帶有獨立的數字鍵區。按鍵鍵程略短,按鍵壓力較小,所以整體手感比較軟,長時間使用不會感覺到疲勞。
拯救者鍵盤手感偏軟
這樣的方向鍵設計如果出現在游戲本上,我就只能呵呵了
另外要表揚一下聯想的是,拯救者延續了那樣的標準大尺寸方向鍵設計。雖然控制方向主要是用“WASD”鍵,但有些游戲也偶爾也需要方向鍵來控制,像上面這些設計模式就不太適合游戲本。
延續了大尺寸的方向鍵
我對鍵盤背光的要求是有就行,不會太過強求什么RGB炫彩背光,因為實在是懶得調。這次拯救者的鍵盤控制軟件是海盜船iCUE提供的,可以自主定制各種不同方案,我比較喜歡下面這種“浮夸型”的。
背光模式
鍵盤手感其實由兩部分組成,一方面是按鍵的敲擊手感,另外一方面其實是腕托承托感覺。大尺寸筆記本的好處就在于腕托部分有足夠的空間,玩游戲時手腕放在上面非常舒適。另外觸控板采用了傳統的左右按鍵分離設計,整體的操控精確度會更好一些。此外的觸控板面積不大,不過并不影響操控。
左右鍵分離
·豐富的功能擴展
拯救者的接口設計干練又全面。左右兩側各分部一個雷電3接口和1個USB 3.1接口(支持關機充電),此外左側還配置有1個3.5mm耳機麥克風插孔。另外右側還可以看到聯想筆記本一直傳承下來的一鍵恢復快捷鍵。
左側接口
右側接口
拯救者的接口主要排布在尾部。包括Mini DP、HDMI、以太網口、2個USB 3.1接口,其中一個是達到的傳輸速度的USB 3.1 Gen2規格的接口。另外還配有電源插孔以及安全鎖孔。整體接口排布非常合理,且主要接口位于機身尾部,可以保證網線、視頻線這些比較粗的連接線不影響到用戶使用。
尾部接口
·CPU/GPU雙拷溫控良好
我個人對游戲本的散熱并不是太關注,因為既然決定了用筆記本玩游戲,我一般就會接受它們普遍較高的發熱量。拯救者采用了散熱系統。內部采用了雙風扇四熱管散熱設計,其中三根為8mm復合式高效散熱管。尾部和左右兩側共有四個出風口,底部風扇區域采用了圓形大孔+細密蜂窩小孔的散熱格柵設計,并且增大了風扇鰭片面積。
底部散熱設計
內部埋有低音炮
內部接口
拯救者底蓋拆卸起來非常的方便。底部11顆螺絲擰掉就可以把蓋板取下來。底面板使用了兩種材質打造,前端為金屬材料,散熱區域為復合材料。在散熱區域的腳墊中間印有字樣,對應位置的內部埋有低音炮,只有在17.3英寸機型上才有所搭載。
此外通過拆解可以看到內部的結構設計。由于機身尺寸比較大,所以內部空間不會顯得局促,主板面積較大,散熱結構的面積也非常大,能夠保證不錯的散熱效率,下半部主要由電池、硬盤等部件構成。
CPU+GPU雙拷機
我使用AIDA 64和對機器進行了雙拷測試,開啟FPU壓力測試,CPU平均溫度基本在83℃左右,GPU溫度大概在75℃左右,對游戲本來說這樣的溫度表現非常不錯。另外在測試過程中未發現有降頻現象,CPU功耗跑滿45W,主頻基本能保持在2.8GHz到4.1GHz,整體表現極佳。
熱源分布上來說,拯救者主要發熱元件靠鍵盤頂部,主要交互區域沒有熱源分布,所以散熱體驗極佳。
另外在細節方面,為了增加整體的個性化,拯救者在出風口也設計了背光,同樣可以通過海盜船iCUE軟件進行方案調整。
出風口處也設計了背光
·升級RTX 2060獨立顯卡
拯救者作為首批RTX 20系獨顯游戲本,其最大亮點當然是搭載了最新顯卡,而新顯卡帶來的游戲性能提升自然值得關注。我個人對于游戲本的性能要求是比較高的,因為除了玩一些硬件要求不高的網游之外,還會時常玩一些單機游戲,其對硬件性能的要求都比較高。新的RTX 20系獨顯自然是現階段最好的選擇。
本次我拿到的這款拯救者配置了英特爾酷睿i7 處理器,16GB DDR4內存、固態硬盤+2TB機械硬盤,同時還配備了 RTX 2060獨立顯卡。
首先要說的是,從去年開始聯想推進機械硬盤向2TB升級,這一舉動值得點贊。這么多年來筆記本電腦硬盤在普及1TB之后就再沒有動靜了,即便現在的2TB機械硬盤價格已經非常低了,但筆記本廠商還是在使用1TB容量,聯想推動2TB機械硬盤普及可以說是很好的事情。
英特爾酷睿i7 處理器
接下來看看主要硬件的測試情況。英特爾酷睿i7 處理器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游戲PC處理器了,6核心12線程加上高睿頻的設計使其在應對游戲時能提供強勁的多線程和高主頻效能。不過眾所周知的是,英特爾第八代移動級處理器在不同模具下的跑分有較大差異,就酷睿i7 來說, R15多核跑分能夠在1000分以上才算是不辱這顆6核12線程處理器的性能。
英特爾酷睿i7 處理器跑分
去年之所以拯救者成為游戲筆記本市場里的一匹“黑馬”,最重要原因就在于這款產品的處理器跑分最高能上到1300多分,是去年游戲本里跑分最高的產品,沒有之一。此外,拯救者依舊支持Fn+Q高性能模式切換,在開啟Fn+Q的情況下,我手上的這款拯救者多核跑分達到1232分,單核168分,表現同樣出色。
固態硬盤性能強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固態硬盤。近年來聯想筆記本從輕薄本到游戲本都開始配置性能出色的固態硬盤,這款拯救者作為開年的旗艦自然也不會做什么以次充好的事情。這塊固態硬盤實測三次隊列深度為1的Seq 32讀取速度/s,寫入速度/s,性能出色。
顯卡基本信息
接下來再說說最重要的部分。
拯救者作為首批RTX 20系獨顯游戲本,能否給人們留下一個好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就我這幾天的體驗來看,這款產品起碼在外觀設計、散熱、屏幕、鍵盤等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RTX 20系顯卡究竟怎樣呢?
我所體驗的這款產品搭載了 RTX 2060獨顯,同時采用了獨顯直接輸出至屏幕而不經過核顯的方式,避免了獨顯經過核顯再輸出到屏幕的過程,有效降低了性能損失。但由于獨立顯卡一直工作,整體功耗又會增加,并不利于整機的續航。
考慮到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聯想為拯救者量身定制了Dual- GFX增強顯示功能。該功能可使用戶自主切換游戲本顯卡的輸出模式,達到性能與功耗的平衡。在使用拯救者玩游戲或運行高性能應用等場景時,拯救者會以純獨顯進行最大化的性能輸出,從而提升游戲、應用體驗;而在外出輕辦公或需要更長續航時間的場景時,可切換至節能模式,此時機器將處于核顯+獨顯混合模式,兼顧續航與性能,充分滿足用戶的使用場景需求。本次我們評測時間較為緊湊,所以只測試RTX 2060獨顯狀態下的性能表現,后續我們會詳細體驗Dual- GFX增強顯示功能的差異,敬請期待!
RTX 2060這塊顯卡擁有1920個流處理器,而GTX 1060只有1280個。采用顯存,顯存容量6GB,位寬,頻率。相對GTX 1060來說參數規格上主要變化在于顯存以及流處理器個數上。
另外全新的RTX 20系顯卡具備光線追蹤、DLSS抗鋸齒以及NAS高級著色三大新功能。先來看看軟件的性能測試結果,隨后再看看實際游戲中有何表現。
軟件測試我主要使用的是的三個模式,FSE模式是為了與GTX 10系跑分做對比,Port 是新增的專門針對光線追蹤功能的測試,而Time Spy則是針對DX 12性能進行測試。
FSE性能測試
FSE項目最能看出RTX 20系顯卡與GTX 10系顯卡的差異。RTX 2060獨顯圖形分數高達7168分,上一代同級別的GTX 1060 6GB顯存版獨顯跑分為5394,性能提升近1800分,提升幅度還是比較大的。
光線追蹤性能測試
Port 是專門針對RTX 20系顯卡的光線追蹤功能進行的測試,目前其實還沒有縱向可對比的成績,RTX 2060移動版跑分為3227分整,桌面級RTX 2060顯卡的光線追蹤跑分大概在3700-3900之間,相差不大。
DX12性能測試
·游戲體驗
拯救者針對游戲做了不少專業化的定制,包括鍵盤背光、外觀設計、散熱設計等,不過我覺得與游戲最直接的關聯的兩個特點是顯示屏以及RTX 2060顯卡,一個關系到游戲時的視覺體驗,一個關系到游戲時的性能體驗,而且二者都關系到畫面的流暢度,所以我從這兩個方面選了三款游戲進行體驗:刷新率方面選擇《絕地求生》,我之前使用60Hz刷新率顯示屏玩這款游戲的時候,如果不開垂直同步,畫面撕裂非常頻繁且明顯,所以我想看看拯救者的表現如何。另外一款會選擇《戰地V》,因為目前唯一有光線追蹤效果的就只有《戰地V》了,其它游戲還沒有更新。最后一款選擇《古墓麗影:暗影》,這款游戲本來也應該有光線追蹤,但目前還沒有更新,不過它代表了目前主流游戲對硬件性能的要求,所以選擇這款游戲測試還是比較有參考性的。
首先來看《絕地求生》。
測試環境是在1920×1080分辨率下的最高畫質進行的,不過實際游玩中大家一般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調整畫質。《絕地求生》這款游戲如果使用60Hz刷新率顯示器加上高性能顯卡玩的話,一旦流暢度超過,那么畫面撕裂現象會非常明顯,可能不少玩家都或多或少注意到了這一點。
調整到最高畫質
畫面流暢度以上
我用拯救者體驗這幾天徹底感受到了的順滑,一方面RTX 2060獨顯能夠保證游戲在高畫質下以平均以上的流暢度運行,另一方面高刷新率保證畫面不會被撕裂,整體的游玩體驗非常順滑。
平均流暢度
《戰地V》最高畫質對硬件要求比較高,不過雖然是RTX 2060移動版顯卡,但1920個流處理器那可是實打實的,所以開啟最高畫質應該沒什么問題。
最高畫質測試《戰地V》
《戰地V》畫面恢宏,描畫了二戰戰場細節
通過測試可以看到,在未開啟光線追蹤的情況下,最高畫質平均流暢度大概在101 fps,可以說是相當流暢的運行環境。而且得益于刷新率,畫面毫無撕裂現象。
平均流暢度
光線追蹤效果開啟之后,整體流暢度大概會折半,基本在左右,最高能達到,最低,所以想要嘗試光線追蹤效果的話,目前RTX 2060移動級獨立顯卡可以說是門檻。
開啟光線追蹤后平均
最后再來看看《古墓麗影:暗影》的測試情況。原本這款游戲也是 RTX 20系顯卡發布會上宣傳的重點,但目前并未更新光線追蹤補丁,所以暫時還不支持光線追蹤效果,以它為參照主要是代表了目前主流游戲對硬件的需求。
最高畫質開啟DX12《古墓麗影:暗影》
如果加入光線追蹤的話相信效果更好
畫面運行流暢
由于游戲自帶幀數繪制軟件,所以我并未多此一舉單獨繪制幀數圖。從測試結果來看,平均幀數達到沒問題,除了有少許幀數波動外,整體運行情況非常流暢。
平均流暢度,過程中略有波動
【編輯點評】
總體來看,聯想拯救者很好的發揮了CPU和GPU性能,這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在整機厚度只有21.95mm,CPU核心溫度控制在80℃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
除此之外我認為拯救者在屏幕素質、個性化設計兩個方面做的非常不錯,鍵盤背光、出風口上的燈效、頂蓋logo燈效做的都很“含蓄”,不是那種跑馬燈般的“土豪”氣質,這一點我個人是非常喜歡的。
拯救者首批擁有RTX 2060、RTX 2070、RTX 2080三個配置的產品,定價從元、元到元,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可能有些貴,不過畢竟是一款17.3英寸的大屏游戲本,并且配有成本較高的G-Sync技術,以及顯示屏,再加上整體采用了高端配置,所以這個價格相對而言是較為合理的一個定價。
目前全系已經全網開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訪問:了解更多詳情。
本文屬于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超級游戲戰艦起航 聯想拯救者首測///708/.html
///708/true中關村在線///708/.去年,拯救者橫空出世為聯想打響翻身仗,極佳的性價比、出色的性能表現以及全新的設計給人留下深刻印象。2019年初,隨著英偉達更新RTX 20系移動級獨立顯卡,聯想也在第一時間推出了拯救者。最近幾天我一直在把玩這款新產品,所以接下來我還是從體驗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