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化學習優秀案例②│上海師范大學附屬青浦實驗學校 :“童話”校園節
青浦區教育局持續推進項目化學習推動義務教育育人方式改革,各學校在教學中通過設計真實、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團隊溝通與合作等重要的終身學習能力,進一步積累區域項目化學習實踐經驗。本期開始,我們將陸續推出項目化學習區級優秀案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的好經驗、好做法。
“童話”校園節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青浦實驗學校 王惠怡
一
驅動性問題
本項目以“為學校設計一個校園節日”為驅動性問題,讓學生自主設計、組織、實施和參與屬于自己的節日,基于兒童的立場,打造兒童喜歡的童話般的文化節,給每個孩子童話般的童年,加深學生對校園的文化認同。
子問題和任務群:
1.傳統節日有哪些?“節日”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如何完成一份節日策劃書?
3.如何進行海報以及校歷的設計?
二
項目目標
1.學習傳統節日知識,了解節日的概念,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校園節日海報以及節日策劃書。
2.在項目過程中開展生生互動,加強學生合作溝通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整合、反思與重建的能力。
3.加深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同。
三
實施過程
(一)志趣相投,形成校園節日創意小組
“你希望有什么校園節日?”2023年4月10日,學校公眾號正式發布校園節日征集令,面向全體師生展開校園節日征集。學生們紛紛說出了自己對于校園節日的憧憬。
校園節日活動征集截圖
最終學校共收到307份征集表,占學生總數的90%。隨后學校根據學生設計的節日活動,完成分組,形成了涵蓋閱讀、體育、音樂、自然、美術學科的五個大組和若干個小組。與之相對應的學科教師也進入項目組,根據KWL表調研,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經過思考與討論,最終所有小組共同總結出節日設計作品至少要滿足以下三個要求:
1.一個富有童話趣味的名字
2.一個與節日主題對應的校園吉祥物“小琮寶”形象
3.一張體現節日基本信息的海報
這三點要求既是引領學生深入項目的鑰匙,又是學生們自我評價的標尺。
(二)從想法到策劃,完成校園節日策劃繪
最終任務的達成需要將其拆解成若干個子任務。學校將總驅動性問題拆分為多個活動:
1.解析完成節日策劃的要素,并完成初稿繪畫
為了了解節日有哪些基本元素,學生打開課本,在書上尋找答案。一年級學生結合課本內容,知道了在過年前后人們的活動。
一年級課文《春節童謠》
二年級學生通過對課文《傳統節日》的學習,進一步了解了7個傳統節日的習俗,知道了這些節日背后的意義。
二年級課文《傳統節日》
通過學習,學生了解了節日是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有特定的時間,同時也要有特定的活動。
學生們創意無限,結合童話的主題,首先確立了各自的節日名稱。例如閱讀小組以《愛麗絲夢游仙境》為靈感設計了“漫游書境節”,體育小組設計了“森林運動會”……隨后,各小組對自己的節日活動做了細致規劃,并在討論中不斷豐富策劃。
2. 討論策劃繪的合理性,并完成修改
完成策劃繪后,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交流節日策劃書中環節設計的合理性。一二年級學生梳理信息的能力較弱,教師提供了梳理方法,引導學生橫向可以從人員分工、場地安排、活動名稱、規則公約等方面梳理,縱向可以從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進行梳理。學生修改后的策劃書均比初稿清晰明了。
3.根據策劃書,進行海報設計
學生們搜集了解海報設計的要點,并根據各自的節日名稱,結合童話的主題,紛紛展開設計。有的學生和家長一同參與,讓家長協助調整自己的設計;有的向美術老師請教,了解配色的相關知識;還有的向數學老師請教,調整“小琮寶”的大小比例……
校園節日海報
4.校園節日投票
完成最終海報設計后,學校將所有小組的海報進行了集中展示,各小組選派代表進行介紹,通過校園遴選的方式,選出2023年5大校園節日,分別是:漫游書境節、森林運動會、自然探秘節、勞動創美節、小小藝術+,還有2個年級節和9個班級節。年級節這天也設立為零作業節。
校園節日投票
(三)成果展示,2023校歷的誕生
節日遴選以后,學校組織各小組組長一同參與設計2023學年校歷。本階段旨在提高學生對學校集體活動的規劃能力,這是一件極富有挑戰的任務,其中既蘊藏著對有限時間、空間、材料等的合理分配,又富含各小組的配合和合作。在數學老師的協調下,大家根據自己的節日特點,將一學年的時間進行合理分配,完成了最終的校歷設計。
校園節日并非固定,是可以變化的。學校將根據2023學年節日的開展情況,對2024學年校園節日進行調整,例如繼續保留或者替換,節日的級別也可以根據受歡迎程度進行上調或下調。
校歷
(四)總結回顧,提煉成長關鍵詞
此階段,教師帶領同學們回顧了整個項目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每一位同學都表達了參與本次活動的感受和體驗,最后每個小組就項目過程中的成長用一些關鍵詞來進行總結和回顧。
漫游書境組:收獲
在項目開始階段,大家各自暢所欲言,交流自己喜歡的書本,在溝通過程中,進一步激發了各自閱讀的興趣。《愛麗絲夢游仙境》也是大家最終一致決定的“共讀”的一本書。孩子們希望讀書節就是一次奇幻冒險的童話旅行,將春天留在童話般的校園。
森林運動會:解難
運動會的項目有很多,如何根據大家的喜好、體質水平確立合適的比賽項目是需要大家解決的問題。大家在問卷、訪談和請教體育老師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了首屆森林運動會的比賽項目。
小小藝術+:合作
藝術展演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全校拉票的過程中,組長協調項目組成員結合各自藝術特長,以邊唱邊演的方式推薦主題節日,就像節日名稱里的“+”,不同的藝術形式組合在一起,就能產生童話般的藝術效能。
勞動創美節:挑戰
作為新校第一屆學生,給童話般的校園留下什么,對組員來說是個挑戰。小組在老師的陪同下參觀新校,根據新校的建筑特點,走訪區內其他學校、上網搜集信息,通過系列活動的設計,為新校創造美麗的風景。
探秘自然節:改變
在校歷的設計中,探秘自然節和漫游書境節都選擇在了3月到4月,最后自然節的組長改變了節日的時間,將2023年的主題改變為冬季主題,將啟動日改到了立冬,保證了兩個節日的順利開展。
二
展望與反思
此次項目式學習活動,學生們親自參與了學校節日的設計,真真切切體會到自己是校園的小主人,感受到校園童話生活的美好。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審美、動手、思考、表達、探究等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們用實踐去解決驅動性問題,真正走向綜合性學習,而這些,也都與學校“方圓”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在實踐中,我們也發現了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學生們參與設計的節日在實施過程中如何保證實施、如何替換和增補新的節日……這些問題,都有待于我們去進一步探尋。
稿件來源:區教育局基教科、上海師范大學附屬青浦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