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員工獻血倡議書范文(通用6篇)
鼓勵員工獻血倡議書(11篇)。 我們會特意將自己的倡議給寫下來。寫倡議書時我們要注意我們的用詞,你有寫過倡議書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鼓勵員工獻血倡議書范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篇: 鼓勵員工獻血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
你好!
由大連市紅十字會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將在我校拉開序幕。在此,我們誠摯地向您發出邀請:讓我們履行公民的義務,本著關心社會、關愛他人的精神積極參加到光榮的無償獻血隊伍中來,捐一份熱血,獻一片愛心。
殷紅的血液是生命的源泉,健康的血液是送給患者最溫暖的禮物。當您獻出一袋承載這愛心的血液時,您可能就拯救了一個瀕危的生命,挽回了一個隱疾病摧殘而可能破碎的家庭。
獻血對獻血者本身也是有很多好出的,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獻血者的最好寫照:
(1)您知道嗎?每次獻血所抽取的200~400毫升血液,僅占人體血液總量的 5%~10%,血液自身具有很旺盛的代償能力,間隔半年以上的獻血,不但絕對無損健康,相反還可以增進血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有益身心健康。
(2)獻血可促進、改善心理健康:健康的情緒可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溝通大腦以及其他器官,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有益于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抵抗力的提高。而獻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同時,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凈化,心靈得到慰藉,工作也生活更加充實。
(3)人體血液中鐵含量超過10%易患癌癥,所以獻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癥的發生率。
(4)獻血可延年益壽:按規定獻血,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還會刺激人體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終保持青春時期一樣旺盛的造血狀態,收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并能防止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
這種既可以救死扶傷,又對自己有益的 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無償獻血是國際紅十字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從二十世紀30年代建議和提倡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現了無償獻血制度。 1998年10月1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在我國實行無償獻血的制度,提倡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
愛心獻血,感恩社會。無償獻血是公民的義務,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深知生命的可貴,我們誠感自己所擔負的社會責任。無償獻血不僅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奉獻。獻血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它需要的僅僅是忍受剎那刺痛的勇氣。當承載著愛心的血液挽救了那些瀕危的生命,挽回了那些瀕臨破碎的家庭, 你還會去在意那瞬間的刺痛感么?試過,才會發現奉獻其實一點都不難。試過,才會發現施與比受贈會更加的幸福。
同志們,青年朋友們,讓我們“奉獻、友愛、進步、互助”的志愿精神與實際行動牢牢結合在一起,心系天下,關愛生命,就從我們身邊做起。
來吧!讓我們勇敢的伸出臂膀,請不要吝嗇那一抹紅;
來吧!讓我們輕輕的閉上眼睛,請不要吝嗇那一分鐘,生命因此而精彩,就從獻血開始。。。。。。
附獻血安排和注意事項。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二〇xx年二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 鼓勵員工獻血倡議書
區機關各部門及廣大愛心人士:
無償獻血是一種奉獻,也是一份責任。當你想到自己的血液可以救回一個生命時,這種感覺是多么溫暖。
你知道嗎?每次獻血所抽取的200-400毫升血液只占人體血液總量的5%-10%。我們的身體具有非常旺盛的新陳代謝能力,獻血最好以半年為周期,這樣不但不會有損健康,相反還可以增加身體的新陳代謝。倘若獻血者累計獻血量達800毫升即可享受終身免費無限量用血。獻血者的配偶、直系親屬在獻血者最近一次獻血5年內享受2倍免費臨床用血,5年后等量免費臨床用血。本篇文章來自。獻血者累計獻血量在800毫升以內的,獻血者本人可享受5年內3倍免費臨床用血。獻血者的配偶、直系親屬在獻血者最近一次獻血5年內享受2倍免費臨床用血,5年后等量免費臨床用血。
20xx年x月xx日(星期三),xx血液中心獻血車開進柳北。
朋友們,積極行動起來吧,作為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我們應該成為獻血行動的積極響應者,伸出你的手臂,獻上你的愛心,加入到無償獻血這一光榮的隊伍中。
朋友們,來吧!讓我們以實際行動一起為生命加油!
小提示:獻血前一晚,保持充足睡眠,忌飲酒、忌食油膩食物。獻血當天,早餐充足,飲食清淡,多飲開水,忌飲烈酒,本篇文章來自。保持愉快好心情。獻血后,請注意休息,切記,不要劇烈運動。已有獻血證的朋友記得屆時攜帶。
第三篇: 鼓勵員工獻血倡議書
全院職工:
2024年新年剛剛來臨,遵義地區血庫部分血液告急,臨床用血十分緊張。為緩解我市醫療急救用血的緊張,保障用血安全,進一步發揮醫院職工應急獻血的模范表率作用,我們呼吁大家都來積極獻血。
因為血液的源流,生命才得以不息;因為愛心的奉獻,生命更以旺盛;生命呼喚血液,愛心需要奉獻。為此,我院黨委擬在2024年1月10日上午9:00開始,在第三住院樓前開展無償獻血活動,請各黨總支(黨支部)積極組織人員參加。
請您勇敢地伸出臂膀,托起他人生命的太陽!我們真誠期待著您的行動!
2024年1月7日
第四篇: 鼓勵員工獻血倡議書
親愛的中寰醫院全體員工、各位朋友們:
生命呼喚血液,愛心需要奉獻。今天,我們以江西中寰醫院工會委員會和共青團江西中寰醫院委員會的名義向我院所有員工及所有有愛心的朋友發出倡議:讓我們以履行公民義務為光榮,本著關心社會、關心他人的精神積極參加到光榮的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捐一份熱血,獻一片愛心。
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近日來,由于南昌市各高校學生已放假回家,加上氣溫不斷攀升,街頭獻血人數銳減,南昌市臨床供血日趨緊張。南昌市血站及市公民無償獻血領導小組向我院正式發出無償獻血活動的函;醫院研究決定,定于 xx年7月9日在我院開展無償獻血活動,希望大家大力弘揚“人道、博愛、互助”精神,積極伸出援助之手,參加到無償獻血活動中來,為保障我市醫療急救用血,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朋友們,讓我們以實際行動,關愛生命,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勇敢的伸出臂膀,托起生命的希望!
(請參加無償獻血的員工先到各科室、部門報名,7月5日12:00前把名單報行政部)
倡議人:
7月3日
第五篇: 鼓勵員工獻血倡議書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血,是生命之河,在現代醫療活動中,離不開用輸血去搶救和治療傷病員。血液可以挽救和重鑄那些處于痛苦和危急之中的同胞生命,他們是多么渴望和需要得到人們的無私幫助。當你登上獻血車,坐上采血椅,獻出一袋承載著愛心的血液時,你可能就挽救了一條瀕危的生命。同時,一定量的獻血也有益于身體健康。
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為積極響應世界獻血活動的號召,滿足臨床用血需求,宣傳和傳播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中華民族美德,團省委、省衛生廳、省教育廳、省紅十字會、省學聯將于20xx年6月14日(本周四)上午在我校大學城校區行政樓廣場前聯合開展“親青熱血匯——每位獻血者都是英雄”20xx年廣東大學生無償獻血主題活動。屆時,廣東省著名主持人王鵬將與大家一起參與活動。活動當天,每位獻血者都會有獻血證、參與活動證明、營養品和紀念品發放,專人為獻血者現場留影,并將照片貼于“英雄榜”進行線上線下宣傳。
在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為了讓更多的人點燃生命的希望,請伸出你我手臂,讓生命的色彩流淌出來!心系天下,關愛生命!讓我們共同參與,一起托起生命的太陽!
活動詳情:
一、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世界獻血者日)上午9:00-11:30
二、活動地點:
華南師范大學大學城校區行政樓廣場
三、采血單位:
廣州血液中心
四、石牌校區有意向獻血的師生乘車前往大學城時間地點
時間:20xx年XX月XX日上午8:20
地點:石牌校區教工俱樂部
五、大學城有意向獻血的師生于9點在政樓廣場前集合
六、報名方式
1、學生報名方式:
各學院團委要安排一名帶隊負責人組織工作,于20xx年XX月XX日中午12點前將帶隊人聯系方式及有意參加無償獻血的學生名單發送至 XXXXX
2、教職工報名方式:
各單位部門工會主席請組織好參加無償獻血的本單位教職工的報名工作。請于20xx年XX月XX日中午12點前將帶隊人聯系方式及有意參加無償獻血的教職工名單發送至 XXXXX
七、獻血須知:
1.獻血者需滿足以下條件:年齡在18周歲以上,男生體重≥50千克,女生體重≥45千克;半年內沒有做手術,且三年內沒有輸血;體溫、皮膚、五官、四 肢、胸腹部等體格正常者。
2.獻血前應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清淡;獻血前三天不要服用藥物;同時切忌空腹獻血。
3.獻血者請攜帶獻血證、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護照、有身份證號碼的駕駛執照等有效身份證件。
4.初次獻血者可閱讀相關獻血宣傳材料,學習一些血液生理知識,可減輕心理壓力,降低獻血反應發生的幾率。
八、宣傳組織工作:
各單位,各學院要積極開展無償獻血的宣傳工作,號召廣大師生積極參與無償獻血活動,其中“感動南粵校園”20xx廣東大學生年度人物、大學生“自強之星”、福彩公益獎“福彩之星” 勛章志愿者等獲獎學生,黨員、團干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第六篇: 鼓勵員工獻血倡議書
市全體市民:
近期,受嚴寒天氣的影響,遵義地區出現罕見“血荒”,然后我市庫存血液也異常緊缺,各類庫存血液已達最低庫存警戒線,不能滿足臨床用血,A型、O型血甚至出現零庫存現象。那些躺在病床上等待用血的生命岌岌可危,病人家屬心急如焚。
殷紅的血液是生命的源泉,健康的血液是送給患者最溫暖的禮物。當您獻出一袋承載著愛心的血液時,您可能就會拯救一個瀕臨垂危的生命,挽回一個因疾病摧殘而可能破碎的家庭。
在此,倡議我市廣大市民,能伸出您的雙手,奉獻您的大愛之心,挽救瀕臨垂危的生命。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相信,因為您的參與,會給這個嚴寒的"冬季帶來大愛的溫暖。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們期盼您的參與!
獻血時間:中午不休,周六、周日不休!
獻血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