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滕王閣導游詞講解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年滕王閣導游詞講解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滕王閣導游詞講解篇一

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即從外面看是三層帶回廊建筑,而內部卻有七層,就是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加屋頂中的設備層。新閣的瓦件全部采用宜興產碧色琉璃瓦。正脊鴟吻為仿宋特制,高達3.5米。勾頭、滴水均特制瓦當,勾頭為“滕閣秋風”四字,而滴水為“孤鶩”圖案。臺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風雨橋。

循南北兩道石級登臨一級高臺。一級高臺的南北兩翼,有碧瓦長廊一級高臺朝東的墻面上,鑲嵌石碑五塊。

正中為長卷式石碑一幅,此碑由八塊漢白玉橫拼而成,約10米長、1米高,外圍以瑪瑙紅大理石鑲邊。此碑碑文為今人隸書韓愈《新修滕王閣記》。

由一級高臺拾級而上,即達二級高臺(象征城墻的臺座)。這兩級高臺共有89級臺階,而新閣恰于落成開放。由高臺登閣有三處入口,正東登石級經抱廈入閣,南北兩面則由高低廊入閣。正東抱廈前,有青銅鑄造的“八怪”寶鼎,鼎座用漢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下部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攢尖寶頂圓亭式鼎蓋。

滕王閣導游詞講解篇二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各位對江南三大名樓一定是耳熟能詳,可能大家都記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些分別是王勃的《滕王閣序》、崔顥的《黃鶴樓》,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可謂是千古流傳,膾炙人口人。今天我們就去游覽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南昌滕王閣。親身體驗一下王勃筆下的境界。

“滕閣秋風”牌樓是通向滕王閣景區的第一道門,也是景區中軸線上的第一道景觀。它聳立在景區東面,是座高大的二柱、彩繪、仿宋式大牌樓,高12米、跨度15米,正中是青石貼金橫匾二方,正面朝東“滕閣秋風”橫匾為宋蘇東坡墨跡,背面為文徽明手書的“勝友如云”。牌樓往西大約50米處是南北向展開的仿占街,牌樓的`豎向構圖與仿古街水平舒展的橫向構圖形成對比,同時又跟遠處高聳入云的主閣遙相呼應。當我們步入景區,主閣的天際輪廓線映人眼簾,這時牌樓起到了很好的框景作用,再加上仿古街對游客觀閣視線有屏蔽效果,避免了景區主要景觀一覽無余,營造出了一種“紅杏出墻來”的意味。

各位請看,這就是景區的東門,它是一幢五間歇山頂的建筑,墨綠色琉璃瓦蓋頂,當中一間是進入口,設內外兩道門扇。外門正對東面大牌樓,門首正中懸掛“雄州霧列”匾額;內門面向園區,門首正中為“地接衡廬”橫匾。園門是游客進入園區的主要人口。作為景區中軸線上的第二道門,它既起分隔景區內外空間的作用,又是內外空間的過渡區域。

請各位隨我由此進入園區,大家是否有眼前突然一亮的感覺呢?我們終于看到了主閣的雄姿。閣前廣場的設計也獨具匠心,它的寬闊襯托出了主閣的高聳,上出重霄的氣勢得到充分展現。廣場與主閣之間有一條南北貫通的干道,連接著南端的南門人口和北端的俯暢園。

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但唯獨滕王閣稱為“閣”,這是為什么呢?

在我國的傳統建筑中,樓是重屋,即二層以上的房屋。閣是傳統樓房的一種,原是架空的樓,由干欄建筑,即樹干為欄的木閣樓,演變而來。其實樓與閣在建筑形制上難以明確區分。人們常將“樓閣”二字連用。一般閣都帶有平座,四周設隔扇或欄桿回廊。恐怕最明顯的區別是它們使用功能的不同,樓的用途是廠“泛的,而閣僅限用于游憩遠眺、藏書、供佛等方面。如北京頤和園的佛香閣是佛閣,寧波的天一閣是藏書閣。滕王閣背城臨江,雄踞高岡,建筑風格具有較明顯的閣的特點。而且當初建造它,就是出于娛樂目的,為一歌舞場所,因此它的功能是游憩遠眺,屬閣的范疇,故稱其為“閣”是名副其實的。黃鶴樓、岳陽樓都是出于軍事的需要而建造的,所以它們都稱為“樓”。

滕王閣的揚名,的確與王勃的杰作《滕王閣序》大有關系,正所謂“文以閣名,閣以文傳”。但一處景觀之所以名垂千古,其原因絕不僅僅于此。全國與著名的詩歌和文章相聯系的建筑還有很多,有的已杳無蹤影,而滕王閣卻屢毀屢建,前后達29次之多,僅清代順治以后的1o代帝王就重建了13次,平均20多年就重建1次。之所以如此,其重要原因是繼王勃之后,歷代的宿儒學者、名工巨卿在滕王閣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使這座吳頭楚尾的西江名樓成為江南的重要人文中心之一。歷代名士在滕王閣留下了大量的詩文、繪畫、書法、篆刻等藝術珍品,如韓愈、自居易、杜牧、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朱熹、文天祥、辛棄疾等,或以文章紀事,或以詩詞抒懷,詩詞佳篇卷帙浩繁,僅《四庫全書》所收就達三部四十余卷;雖然五代水墨畫家李升的《滕王閣宴會圖》已湮沒失傳,但北宋郭忠恕的《王勃對客揮毫圖》和明代唐寅的《落霞孤鶩圖》已成為保留至今的稀世珍品。歷代名家的詩詞楹聯、書畫碑拓,經過一代代文人的收集整理出版,形成了瑰麗多姿的滕王閣文化體系。滕王閣還是歷代歌舞戲劇的重要演出場所,建成后幾乎所有的洪州都督、知府,每逢接官、送別、聚會、慶典,都要在此舉行規模不等的歌舞音樂演出會。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也曾在這里組織演出其不朽作品《牡丹亭》,開了滕王閣上演大型劇目的先河。

滕王閣也不愧是華夏文化的一個縮影,它兼收并蓄,雅俗共賞,這樣的景點在國人的心目中已深深扎根,所以它歷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

好了,接下來的時間就由各位安排了,大家好好欣賞,謝謝大家!

滕王閣導游詞講解篇三

各位朋友:

(車上的導游歡迎詞) 大家上午好!首先請允許我自我介紹下.我是江西九江旅行社的地接導游員,我姓朱名軍!和藝術人生的主持人同名!大家這次的江西之旅便由我負責!如何稱呼我,我感覺這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大家感覺應該怎么稱呼我?(給考官一個懸念,增強對自己的印象)小朱?呵呵,這個朋友講的不好!特別是把朱字拉的那么長!叫朱導?這個也不可以,這樣稱呼我在無形中把我和您的距離拉遠了!您是游客我是導游!看大家這樣的著急,那我可以提示下!來我們江西可以按照我們江西的叫法!(停頓下)老表?對,這位朋友講的非常好!離我們的正確答案只有一步之遙啦!呵呵,不難為大家拉!如果您認為您的年紀比我大,那您就稱呼我為表弟,如果認為您年紀比我小,就稱呼我為表哥!

中國有句話講的非常好!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我們相聚在這部車上是我們修來的緣分!我將會用我的優質服務和我的完美講解為您的江西之旅添磚加瓦!如果大家在旅游過程中有什么需要我提供幫助或者對我的服務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請您告訴我,我將盡我全力來為您解決!最后祝大家在江西旅游愉快!

(下車以后慢慢進入到景區)我們今天要參觀的景點是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有西江第一樓之稱的南昌滕王閣!現在我們大家跟隨我進入到整個景區!現在正對我們的就是滕王閣了!它為仿宋建筑風格,采用明三暗七的建筑風格!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是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元嬰在當時的洪洲(今南昌)為官期間建造的!當時建造這個建筑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李元嬰吃喝玩樂,欣賞歌舞!此人在離開洪洲到山東時被封為滕閣,故這個建筑就被命為滕王閣!它的高度為57.5米,由于歷史上的原因(戰爭,火災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重建成于1989年重陽節的第29代滕王閣,!在重建時主要參考了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所繪制的八副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并參照了宋代的李明仲的營造法式!滕王閣序使其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被歷史忘記,滕王閣又使滕王閣序在實在的載體中不斷流傳!

從遠處看,滕王閣和它的壓江挹翠兩亭象中國的”山”字,從空中俯瞰,滕王閣又象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鵬!有可能大家有點疑問,為什么我們江南三大名樓中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都是樓,為什么我們這里被稱為閣?答案就在我們的面前!大家請注意,在這個建筑下面有象征古城墻的兩層,高度為12米!平地起高樓,我們這里的建筑是在這兩層上建筑,所以就被稱為閣了!這兩層的臺階有89個,寓意著是在1989年重建!如果您有興趣可以數數看!

(1樓門口)大家現在看到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毛主席同志的親筆手書,在重建滕王閣的時候送給我們江西!在1989年和1989年來我們這里參觀時,在這里久久觀賞,并和我們的導游員一起吟誦了滕王閣序 !

(進入到1樓)現在我們到的位置就是這個建筑的第三層,也是我們滕王閣的序廳! 請看我們的正前方,有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是根據明朝的馮夢龍的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而創作的!它將不同的時間空間人物和故事集合在同一個畫面上,體現出歷史的厚重!它主要介紹我們滕王閣的來由!描寫的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號稱初唐四杰”的王勃在前往當時的交趾(現在的越南)探望被貶職的父親在江西馬當山處遇到大風,幸遇中原水神的幫助而抵到當時的洪洲,在不明白當時舉辦滕王閣高會主要目的(閻都督準備在此會上炫耀其女婿的文才)而在眾人的半推半就中寫下了生命的絕唱騰王閣序! 王勃寫完這個詩文離開洪洲在海上就遇海難! 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歷史上稱為"三王文章"。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

(進入到2樓)現在我們來到就是第4層”人杰廳”!這里主要描繪的是江西從先秦以來的歷代名人!一共有80位!雖然他們的時代,服飾,地位,年紀,職業,性格和人品不同,但和諧的統一在同一畫面!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就簡單介紹其中的幾位! 第一位是我們左邊的張天師,著道袍的這位!道教的始祖東漢的張道陵,雖然不是江西人,但是一生都和江西發生過極其密切關系。他創辦五斗米道”之前,做過九江令,創辦五斗米道”之后,又在龍虎山煉過丹。目前道家的影響在海外特別大,特別是日本韓國人對道家非常有興趣!第二位就是在張天師旁邊的和尚-慧遠和尚, 晉武帝太元六年(381年),慧遠和尚奉道安之命,來到廬山宣揚佛法。而廬山的清幽安寧、云霧繚繞、曲徑通峽的風景,在慧遠心中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奇幻的境界。時隔五年,慧遠在廬山創建東林寺并結白蓮社,自此一住三十余年,四處講學,直至圓寂那一天,而廬山的錦繡谷、石門澗等處處都有著他講經說法的痕跡。他以白蓮社為基地,畢生精力倡導凈土宗,著有《法性論》等經書15卷50本,逐漸開佛教一派山門——凈土宗。慧遠首結蓮社,使佛教取得了平民信仰的形式,開始在平民中傳播,可以這樣講:慧遠的最大貢獻是他將復雜的佛家進行了改造,走入到了老百姓家中! 在我們現在看到的拐角出就是有名的”徐孺下陳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江西豐城人。東漢時名士,滿腹經綸而淡泊名利,時稱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時候就很聰明。十五歲時來到今豐城、南昌、進賢三縣交界的櫧山,拜當時著名學者唐檀為師。和陳蕃關系非常好,平時不接待賓客的陳蕃,居然破例在太守府中為徐孺子特備一榻,徐來則張之,徐去則撤之,是為徐孺下陳蕃之榻”所由來!后來人們就把有貴賓來安排住宿稱為”下榻”.不知道在看的過程中有沒有看到有一位特別的人物在這里?(停頓下)有朋友已經指出來了,他就是嚴嵩,明朝人,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專國政達20xx年之久,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臣之一。為什么他的畫象在這里?主要是我們這里不以人品而以其文品來評論!王廷相語曾經這樣評論他的文才:詩思沖邃閑遠”,文致明潤宛潔”王世貞的評論他孔雀雖有毒,不能掩文章”,表示不能因人廢文,來肯定他 獨為迥出”的文學功力。

(3樓)這里是明層.我們到的第五層!在中廳有壁畫臨川夢,在公元1599年, 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排演了牡丹亭這出戲,開創了滕王閣上演戲曲的先河!滕王閣從此由一個歌舞戲臺變成戲曲舞臺!實現了功能的改變!在壁畫中的色彩以灰藍為基調,所有人物的眼睛全部是閉上的!烘托出夢境的感覺!中間的老者的頭微微向旁邊翹起,表示他不愿意同腐敗的統治當局同流合污!表現自己對黑暗現實的抨擊!他于1620xx年逝世,這恰好和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是同一年去世。由于湯顯祖在東方劇壇上的崇高地位,人們都稱湯顯祖是中國的莎士比亞”。 由于他生活在明未清初 ,我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民主自由的環境,而當時的政府是不會答應這個要求的!所以湯老先生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因為這些戲的內容都和夢有關系,又被稱為臨川四夢”。從作品的名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生活在現實中的不滿!!他的作品所提出的反封建禮教,宣揚個性解放,主張愛情自由的口號才更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思想意義,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古代愛情劇的思想和社會深度。

(4樓)7山1水自由選擇2-3個重點介紹)這里是地靈亭,我們到的第6層!主要是我們江西的聞名的7山1水!它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我們江西的地貌特征”7山1水2分田”!7山一水從左至右分別是江西大庾嶺梅關,龜峰,三清山,龍虎山,井岡山,廬山,鄱陽湖,石鐘山! 大庾嶺梅關,梅關古道始通于秦漢,是古代溝通中原與嶺南的五條交通要道之一。唐開元四年(公元720xx年),為適應當時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需要。張九齡又奉詔另鑿新道。前后用了二年的時間,開通了一條寬1丈,長30華里,兩旁廣植松梅的大道。現存的梅關古道約8公里,路面鋪砌青石的鵝卵石。

關樓拱門兩面嵌石刻,北為"南粵雄關",南為"嶺南第一關"。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陳毅曾在此領導了三年游擊戰爭,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梅嶺三章》。現在,當年陳毅活動過的地方,已被開辟為旅游景點。每年的新春前后,正是梅花初放的季節,兩邊的梅花盛開,爭相奪目,也正是走訪梅嶺古道的最佳時節。雖然初冬的涼風栩栩,但在這條千年古道上,至今仍然有著行人的足跡。古道、西風、瘦馬,仿佛時光倒流,夢回唐朝。現存的梅關古道共長約8公里,路面鋪砌青石及鵝卵石。據說在過去,這里是連接廣東和江西的唯一通道。如今這兩邊的村民要探親訪友,走的依然是這條古道。

龜峰,龜峰系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3a級旅游區。曾是電視連續劇《西游記》的外景拍攝基地。它位于弋陽縣城西南部,總面積136平方公里,自古以"三十六峰、八大景"著稱,享有"江南盆景"之譽。龜峰側看成峰,全看成景,無山不龜,無石不龜!故名!三清山,龍虎山,井岡山,廬山,鄱陽湖,石鐘山等地就不一一介紹了! 三清山,古有天下無雙福地”、江南第一仙峰”之稱,三清山位于江西上饒東北部,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雄踞于懷玉山脈群峰之上。三清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座山峰高聳入云,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境界而得名。在漫長的地質史中,三清山歷經了多次地質構造運動尤以大規模斷裂褶和巖漿活動的印支燕山運動為最成熟,從而形成了三清山今日的奇偉景觀,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三清山東險西奇、北秀南絕,兼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煙云、匡廬之飛瀑”的特點。龍虎山位于江西省鷹潭市郊西南20公里處。是中國道教發祥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整個景區面積200多平方公里。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獨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群構成了龍虎山風景旅游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三絕”。《水滸》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就以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蘿倒掛”這樣生動的文字描寫這里的景色。龍虎山原名云錦山。東漢中葉,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在此肇基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山因以名”。張天師在龍虎山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是我國一姓嗣教最長的道派,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張(張天師)”之稱,上清宮內伏魔殿的鎮妖井,就是施耐庵筆下梁山一百零八將的出處。該地歷時二千六百多年的春秋戰國崖墓群,以其分布廣、數量多、位置險、造型奇特、文物豐富面堪稱中國這最,世界一絕。被譽為天然考古博物館。井岡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東邊江西泰和、遂川兩縣,南鄰湖南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是江西省西南的門戶。解放后,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于1950年在茨坪設立了井岡山特別區,1959年成立省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設縣,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20xx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將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并組建新的井岡山市。全市現轄21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4.8萬余人,總面積為1308.58平方米。1920xx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井岡山,創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此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被載入中國革命歷史的光榮史冊,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井岡山的斗爭,從1920xx年10月到1930年2月為止,共計兩年零四個月,時間雖不長,但為全國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尤其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敢闖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三是黨管武裝的基本原則;四是血肉相連的干群關系;五是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廬山(略)。鄱陽湖古稱彭澤,面積達3914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一大淡水湖,它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江之水,下通長江,它南寬北窄,象一個巨大的葫蘆系在長江的腰上,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超過了黃河、淮河和海河三河的總流量,是長江水流的調節器。鄱陽湖煙波浩渺、水草豐美,湖中有大量長江流域的珍貴魚類漫游,每年還有許多珍貴的鳥類棲息在這里,使得鄱陽湖的風景顯得更加宜人。不僅如此,鄱陽湖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會聚之地,許多詩人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詩句,如王勃的漁舟唱晚,響彭蠡之濱”,蘇東坡的山蒼蒼、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繪的都是鄱陽湖的勝境。鄱陽湖的著名景點有石鐘山、大孤山、南山、落星湖等等。石鐘山,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位于中國第一大江長江與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交匯處;其南望匡廬,北鎮長江,江湖水分兩色,繪成一幅壯觀奇妙的《涇渭圖》。山上古建筑與碑、石刻相得益彰,互相輝映,集樓、臺、亭、閣等于一體,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這里石塊具有天然形成的皺、透、瘦、漏、丑等特點,千姿百態。而且石叩之有聲,觀之出奇。登臨其上,看長江滔滔,觀鄱湖浩淼,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正是由于這里奇峭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人文景觀,吸引了歷代眾多的文人學者前來探奇覽勝,著文賦詩;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宋代蘇東坡的《石鐘山記》而名揚天下。

(5樓)我們現在到了登高覽勝的最佳處,第7層,中廳是蘇老先生的手書《騰王閣序》,分為序文和詩文兩部分!詩文既是對序文的延續,也是對序文的概括!公元663年九月初九重陽節,洪州閻都督在新落成的滕王閣大宴賓客,當地知名人士都應邀出席。王勃正好路過這里,也應邀參加。因為他才十四歲,所以被安排在不顯眼的座位上。閻都督的女婿很會寫文章,閻都督叫他預先寫好一篇序文,以便當眾炫耀一番。大家酒酣之際,閻都督站起來說:今天洪州的文人雅士歡聚一堂,不可無文章記下這次盛會,各位都是當今名流,請寫賦為序,使滕王閣與妙文同垂千古,話畢,侍候的人將紙筆放在眾人面前。但是大家推來推去,沒有一個人動筆。后來推到王勃面前,王勃競將紙筆收下,低頭沉思。過了一會兒,王勃卷起袖口,揮毫即書。閻都督見是一個少年動筆,不太高興,走出大廳,憑欄眺望江景,并囑咐侍從將王勃寫的句子,隨時抄給他看。才過一會兒,侍從抄來《滕王閣序》的開頭囚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輕,地接衡廬。”這四句的意思是:滕玉閣所在之處過去屬南昌郡治,現在歸你洪州府。它的上空有冀、鞍兩墾,地面連接衡山、廬山兩山。閻都督看了,認為這不過是老生常談,誰都會寫,一笑置之。其實,這十六個字把南昌的歷史和地理的概況都交代清楚了,縱橫交錯,起筆不凡。接著,侍從又抄來了兩句,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匝越。”閻都督看了有些吃驚。他想,這少年以三江(指荊江、湘江和浙江)為衣襟,又將五湖(指太湖、都陽湖、青草湖、丹陽湖、洞庭湖)為飄帶,既控制著南方遼闊的楚地,又接引著東方肥美的越地,大有舉足輕重。扭動乾坤之氣。寫出這樣有氣魄的句子,不是大胸襟、大手筆是不可能的。 侍從接著抄上來幾句,更使閻都督吃掠: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原來,王勃在這里用了兩個典故。前一個典故是說,物有精華,天有珍寶,龍泉劍的光芒直射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之間。意思是洪州有奇寶。后—個典故是說,東漢時南昌人徐孺家貧而不愿當官,但與大守陳蕃是好朋友。陳蕃特地設一只榻,專供接待徐孺之用。意思是洪州有杰出的人才。

閻都督越看越有滋味,越看越欽佩,連聲稱贊妙!妙!妙文難得!”。王勃寫完后,走到閻都督面前,謙遜他說:出丑之作,望都督指教。”閻都督高興他說:你真是當今的奇才啊!”于是重新就座,凈都督把王勃奉為—上賓,并親自陪坐。但是他的女婿占著自己的記憶力非常強,當眾否定王勃的文章為原創!在閻都督女婿確定此序文沒有詩文的情況下,王勃提筆寫下了七言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5樓西廳)我們現在看到的磨漆畫《百蝶百花圖》是為了紀念喜好藝術的李元嬰!蝶畫一詞是近年來才有的,其方法是用蝴蝶的翅膀來作為整個圖畫的材料,其作品風格獨具一格,自成一派,稱之為藝術林宛的一支奇笆。其材取于自然,無一絲做作之筆,完全是手工剪切粘帖而成,任何一件作品都是舉世無雙的,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現還成為人們收藏的珍品。在唐朝有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由此看見其藝術價值!在畫面下部是用蛋殼拼成的南昌市花金邊瑞香!(離開房間到樓外)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是我們江西的母親江-贛江(因發源于贛州的章貢二水而得名!)南昌的八一大橋,南昌大橋,全亞洲目前最高的噴泉廣場-秋水廣場及其所在的南昌紅谷灘新城區!如果到了下午,咱們幸運的話,有可能還能夠體會王勃在寫《滕王閣序》時特殊的心情!

(6樓)我們大家現在來到了第8層!因為第9層是設備層,因此這是我們人所能到的最高處!大家會發現在這層中間有一個天井,在天井上方有一個華麗的旋藻,寓意者天圓地方!旋藻劃分為24個曲線,代表著一年24個節氣,一天24小時!在題匾上寫的是九重天”,指代我們的滕王閣的9層!在三面墻上描繪的是《大唐舞樂》,體現唐朝國富民強的景象!在這里有定時的歌舞表演,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我們在這里把時間統一下,現在是10:00,我們10:50在車上集合!在這個時間里面大家可以在這里參觀歌舞,也可以到象征古城墻的底座空間里看看歷代的滕王閣模型等等!

滕王閣導游詞講解篇四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因初

唐詩

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后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南昌滕王閣

導游詞

,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各位朋友:

(車上的導游

歡迎詞

) 大家上午好!首先請允許我

自我介紹

下。我是江西九江旅行社的地接導游員,我姓朱名軍!和藝術人生的主持人同名!大家這次的江西之旅便由我負責!如何稱呼我,我感覺這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大家感覺應該怎么稱呼我?(給考官一個懸念,增強對自己的印象)小朱?呵呵,這個朋友講的不好!特別是把朱字拉的那么長!叫朱導?這個也不可以,這樣稱呼我在無形中把我和您的距離拉遠了!您是游客我是導游!看大家這樣的著急,那我可以提示下!來我們江西可以按照我們江西的叫法!(停頓下)老表?對,這位朋友講的非常好!離我們的正確答案只有一步之遙啦!呵呵,不難為大家拉!如果您認為您的年紀比我大,那您就稱呼我為表弟,如果認為您年紀比我小,就稱呼我為表哥!

中國有句話講的非常好!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我們相聚在這部車上是我們修來的緣分!我將會用我的優質服務和我的完美講解為您的江西之旅添磚加瓦!如果大家在旅游過程中有什么需要我提供幫助或者對我的服務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請您告訴我,我將盡我全力來為您解決!最后祝大家在江西旅游愉快!

(下車以后慢慢進入到景區)我們今天要參觀的景點是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有西江第一樓之稱的南昌滕王閣!現在我們大家跟隨我進入到整個景區!現在正對我們的就是滕王閣了!它為仿宋建筑風格,采用明三暗七的建筑風格!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是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元嬰在當時的洪洲(今南昌)為官期間建造的!當時建造這個建筑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李元嬰吃喝玩樂,欣賞歌舞!此人在離開洪洲到山東時被封為滕閣,故這個建筑就被命為滕王閣!它的高度為57。5米,由于歷史上的原因(戰爭,火災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重建成于1989年重陽節的第29代滕王閣,!在重建時主要參考了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所繪制的八副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并參照了宋代的李明仲的營造法式!滕王閣序使其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被歷史忘記,滕王閣又使滕王閣序在實在的載體中不斷流傳!

從遠處看,滕王閣和它的壓江挹翠兩亭象中國的”山”字,從空中俯瞰,滕王閣又象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鵬!有可能大家有點疑問,為什么我們江南三大名樓中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都是樓,為什么我們這里被稱為閣?答案就在我們的面前!大家請注意,在這個建筑下面有象征古城墻的兩層,高度為12米!平地起高樓,我們這里的建筑是在這兩層上建筑,所以就被稱為閣了!這兩層的臺階有89個,寓意著是在1989年重建!如果您有興趣可以數數看!

(1樓門口)大家現在看到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毛主席同志的親筆手書,在重建滕王閣的時候送給我們江西!江x在1989年和1989年來我們這里參觀時,在這里久久觀賞,并和我們的導游員一起吟誦了滕王閣序 !

(進入到1樓)現在我們到的位置就是這個建筑的第三層,也是我們滕王閣的序廳! 請看我們的正前方,有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是根據明朝的馮夢龍的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而創作的!它將不同的時間空間人物和故事集合在同一個畫面上,體現出歷史的厚重!它主要介紹我們滕王閣的來由!描寫的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號稱初唐四杰”的王勃在前往當時的交趾(現在的越南)探望被貶職的父親在江西馬當山處遇到大風,幸遇中原水神的幫助而抵到當時的洪洲,在不明白當時舉辦滕王閣高會主要目的(閻都督準備在此會上炫耀其女婿的文才)而在眾人的半推半就中寫下了生命的絕唱騰王閣序! 王勃寫完這個詩文離開洪洲在海上就遇海難! 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歷史上稱為"三王文章"。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

(進入到2樓)現在我們來到就是第4層”人杰廳”!這里主要描繪的是江西從先秦以來的歷代名人!一共有80位!雖然他們的時代,服飾,地位,年紀,職業,性格和人品不同,但和諧的統一在同一畫面!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就簡單介紹其中的幾位! 第一位是我們左邊的張天師,著道袍的這位!道教的始祖東漢的張道陵,雖然不是江西人,但是一生都和江西發生過極其密切關系。他創辦五斗米道”之前,做過九江令,創辦五斗米道”之后,又在龍虎山煉過丹。目前道家的影響在海外特別大,特別是日本韓國人對道家非常有興趣!第二位就是在張天師旁邊的和尚—慧遠和尚, 晉武帝太元六年(381年),慧遠和尚奉道安之命,來到廬山宣揚佛法。而廬山的清幽安寧、云霧繚繞、曲徑通峽的風景,在慧遠心中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奇幻的境界。時隔五年,慧遠在廬山創建東林寺并結白蓮社,自此一住三十余年,四處講學,直至圓寂那一天,而廬山的錦繡谷、石門澗等處處都有著他講經說法的痕跡。他以白蓮社為基地,畢生精力倡導凈土宗,著有《法性論》等經書15卷50本,逐漸開佛教一派山門——凈土宗。慧遠首結蓮社,使佛教取得了平民信仰的形式,開始在平民中傳播,可以這樣講:慧遠的最大貢獻是他將復雜的佛家進行了改造,走入到了老百姓家中! 在我們現在看到的拐角出就是有名的”徐孺下陳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江西豐城人。東漢時名士,滿腹經綸而淡泊名利,時稱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時候就很聰明。十五歲時來到今豐城、南昌、進賢三縣交界的櫧山,拜當時著名學者唐檀為師。和陳蕃關系非常好,平時不接待賓客的陳蕃,居然破例在太守府中為徐孺子特備一榻,徐來則張之,徐去則撤之,是為徐孺下陳蕃之榻”所由來!后來人們就把有貴賓來安排住宿稱為”下榻”。不知道在看的過程中有沒有看到有一位特別的人物在這里?(停頓下)有朋友已經指出來了,他就是嚴嵩,明朝人,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專國政達20年之久,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臣之一。為什么他的畫象在這里?主要是我們這里不以人品而以其文品來評論!王廷相語曾經這樣評論他的文才:詩思沖邃閑遠”,文致明潤宛潔”王世貞的評論他孔雀雖有毒,不能掩文章”,表示不能因人廢文,來肯定他 獨為迥出”的文學功力。

(3樓)這里是明層。我們到的第五層!在中廳有壁畫臨川夢,在公元1599年, 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排演了牡丹亭這出戲,開創了滕王閣上演戲曲的先河!滕王閣從此由一個歌舞戲臺變成戲曲舞臺!實現了功能的改變!在壁畫中的色彩以灰藍為基調,所有人物的眼睛全部是閉上的!烘托出夢境的感覺!中間的老者的頭微微向旁邊翹起,表示他不愿意同腐朽的統治當局同流合污!表現自己對黑暗現實的抨擊!他于162024年逝世,這恰好和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是同一年去世。由于湯顯祖在東方劇壇上的崇高地位,人們都稱湯顯祖是中國的莎士比亞”。 由于他生活在明未清初 ,我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民主自由的環境,而當時的政府是不會答應這個要求的!所以湯老先生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因為這些戲的內容都和夢有關系,又被稱為臨川四夢”。從作品的名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生活在現實中的不滿!!他的作品所提出的反封建禮教,宣揚個性解放,主張愛情自由的

口號

才更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思想意義,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古代愛情劇的思想和社會深度。

(4樓)7山1水自由選擇2—3個重點介紹)這里是地靈亭,我們到的第6層!主要是我們江西的聞名的7山1水!它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我們江西的地貌特征”7山1水2分田”!7山一水從左至右分別是江西大庾嶺梅關,龜峰,三清山,龍虎山,井岡山,廬山,鄱陽湖,石鐘山! 大庾嶺梅關,梅關古道始通于秦漢,是古代溝通中原與嶺南的五條交通要道之一。唐開元四年(公元72024年),為適應當時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需要。張九齡又奉詔另鑿新道。前后用了二年的時間,開通了一條寬1丈,長30華里,兩旁廣植松梅的大道。現存的梅關古道約8公里,路面鋪砌青石的鵝卵石。

古道上,梅嶺是粵贛交界的一個隘口,秦時在此設關,叫梅關。梅關是南嶺上最重要的關隘之一,關上聳立的關樓,為北宋時筑。關樓拱門兩面嵌石刻,北為"南粵雄關",南為"嶺南第一關"。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陳毅曾在此領導了三年游擊戰爭,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梅嶺三章》。現在,當年陳毅活動過的地方,已被開辟為旅游景點。每年的新春前后,正是梅花初放的季節,兩邊的梅花盛開,爭相奪目,也正是走訪梅嶺古道的最佳時節。雖然初冬的涼風栩栩,但在這條千年古道上,至今仍然有著行人的足跡。古道、西風、瘦馬,仿佛時光倒流,夢回唐朝。現存的梅關古道共長約8公里,路面鋪砌青石及鵝卵石。據說在過去,這里是連接廣東和江西的唯一通道。如今這兩邊的村民要探親訪友,走的依然是這條古道。

龜峰,龜峰系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3a級旅游區。曾是電視連續劇《西游記》的外景拍攝基地。它位于弋陽縣城西南部,總面積136平方公里,自古以"三十六峰、八大景"著稱,享有"江南盆景"之譽。龜峰側看成峰,全看成景,無山不龜,無石不龜!故名!三清山,龍虎山,井岡山,廬山,鄱陽湖,石鐘山等地就不一一介紹了! 三清山,古有天下無雙福地”、江南第一仙峰”之稱,三清山位于江西上饒東北部,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雄踞于懷玉山脈群峰之上。三清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座山峰高聳入云,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境界而得名。在漫長的地質史中,三清山歷經了多次地質構造運動尤以大規模斷裂褶和巖漿活動的印支燕山運動為最成熟,從而形成了三清山今日的奇偉景觀,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三清山東險西奇、北秀南絕,兼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煙云、匡廬之飛瀑”的特點。龍虎山位于江西省鷹潭市郊西南20公里處。是中國道教發祥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整個景區面積200多平方公里。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獨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群構成了龍虎山風景旅游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三絕”。《水滸》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就以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蘿倒掛”這樣生動的文字描寫這里的景色。龍虎山原名云錦山。東漢中葉,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在此肇基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山因以名”。張天師在龍虎山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是我國一姓嗣教最長的道派,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張(張天師)”之稱,上清宮內伏魔殿的鎮妖井,就是施耐庵筆下梁山一百零八將的出處。該地歷時二千六百多年的春秋戰國崖墓群,以其分布廣、數量多、位置險、造型奇特、文物豐富面堪稱中國這最,世界一絕。被譽為天然考古博物館。井岡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東邊江西泰和、遂川兩縣,南鄰湖南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是江西省西南的門戶。解放后,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于1950年在茨坪設立了井岡山特別區,1959年成立省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設縣,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2024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將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并組建新的井岡山市。全市現轄21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4。8萬余人,總面積為1308。58平方米。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井岡山,創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此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被載入中國革命歷史的光榮史冊,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井岡山的斗爭,從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為止,共計兩年零四個月,時間雖不長,但為全國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尤其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敢闖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三是黨管武裝的基本原則;四是血肉相連的干群關系;五是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廬山(略)。鄱陽湖古稱彭澤,面積達3914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一大淡水湖,它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江之水,下通長江,它南寬北窄,象一個巨大的葫蘆系在長江的腰上,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超過了黃河、淮河和海河三河的總流量,是長江水流的調節器。鄱陽湖煙波浩渺、水草豐美,湖中有大量長江流域的珍貴魚類漫游,每年還有許多珍貴的鳥類棲息在這里,使得鄱陽湖的風景顯得更加宜人。不僅如此,鄱陽湖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會聚之地,許多詩人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詩句,如王勃的漁舟唱晚,響彭蠡之濱”,蘇東坡的山蒼蒼、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繪的都是鄱陽湖的勝境。鄱陽湖的著名景點有石鐘山、大孤山、南山、落星湖等等。石鐘山,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位于中國第一大江長江與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交匯處;其南望匡廬,北鎮長江,江湖水分兩色,繪成一幅壯觀奇妙的《涇渭圖》。山上古建筑與碑、石刻相得益彰,互相輝映,集樓、臺、亭、閣等于一體,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這里石塊具有天然形成的皺、透、瘦、漏、丑等特點,千姿百態。而且石叩之有聲,觀之出奇。登臨其上,看長江滔滔,觀鄱湖浩淼,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正是由于這里奇峭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人文景觀,吸引了歷代眾多的文人學者前來探奇覽勝,著文賦詩;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宋代蘇東坡的《石鐘山記》而名揚天下。

(5樓)我們現在到了登高覽勝的最佳處,第7層,中廳是蘇老先生的手書《騰王閣序》,分為序文和詩文兩部分!詩文既是對序文的延續,也是對序文的概括!公元663年九月初九重陽節,洪州閻都督在新落成的滕王閣大宴賓客,當地知名人士都應邀出席。王勃正好路過這里,也應邀參加。因為他才十四歲,所以被安排在不顯眼的座位上。閻都督的女婿很會寫文章,閻都督叫他預先寫好一篇序文,以便當眾炫耀一番。大家酒酣之際,閻都督站起來說:今天洪州的文人雅士歡聚一堂,不可無文章記下這次盛會,各位都是當今名流,請寫賦為序,使滕王閣與妙文同垂千古,話畢,侍候的人將紙筆放在眾人面前。但是大家推來推去,沒有一個人動筆。后來推到王勃面前,王勃競將紙筆收下,低頭沉思。過了一會兒,王勃卷起袖口,揮毫即書。閻都督見是一個少年動筆,不太高興,走出大廳,憑欄眺望江景,并囑咐侍從將王勃寫的句子,隨時抄給他看。才過一會兒,侍從抄來《滕王閣序》的開頭囚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輕,地接衡廬。”這四句的意思是:滕玉閣所在之處過去屬南昌郡治,現在歸你洪州府。它的上空有冀、鞍兩墾,地面連接衡山、廬山兩山。閻都督看了,認為這不過是老生常談,誰都會寫,一笑置之。其實,這十六個字把南昌的歷史和地理的概況都交代清楚了,縱橫交錯,起筆不凡。接著,侍從又抄來了兩句,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匝越。”閻都督看了有些吃驚。他想,這少年以三江(指荊江、湘江和浙江)為衣襟,又將五湖(指太湖、都陽湖、青草湖、丹陽湖、洞庭湖)為飄帶,既控制著南方遼闊的楚地,又接引著東方肥美的越地,大有舉足輕重。扭動乾坤之氣。寫出這樣有氣魄的句子,不是大胸襟、大手筆是不可能的。 侍從接著抄上來幾句,更使閻都督吃掠: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原來,王勃在這里用了兩個典故。前一個典故是說,物有精華,天有珍寶,龍泉劍的光芒直射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之間。意思是洪州有奇寶。后—個典故是說,東漢時南昌人徐孺家貧而不愿當官,但與大守陳蕃是好朋友。陳蕃特地設一只榻,專供接待徐孺之用。意思是洪州有杰出的人才。

閻都督越看越有滋味,越看越欽佩,連聲稱贊妙!妙!妙文難得!”。王勃寫完后,走到閻都督面前,謙遜他說:出丑之作,望都督指教。”閻都督高興他說:你真是當今的奇才啊!”于是重新就座,凈都督把王勃奉為—上賓,并親自陪坐。但是他的女婿占著自己的記憶力非常強,當眾否定王勃的文章為原創!在閻都督女婿確定此序文沒有詩文的情況下,王勃提筆寫下了七言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5樓西廳)我們現在看到的磨漆畫《百蝶百花圖》是為了紀念喜好藝術的李元嬰!蝶畫一詞是近年來才有的,其方法是用蝴蝶的翅膀來作為整個圖畫的材料,其作品風格獨具一格,自成一派,稱之為藝術林宛的一支奇笆。其材取于自然,無一絲做作之筆,完全是手工剪切粘帖而成,任何一件作品都是舉世無雙的,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現還成為人們收藏的珍品。在唐朝有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由此看見其藝術價值!在畫面下部是用蛋殼拼成的南昌市花金邊瑞香!(離開房間到樓外)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是我們江西的母親江—贛江(因發源于贛州的章貢二水而得名!)南昌的八一大橋,南昌大橋,全亞洲目前最高的噴泉廣場—秋水廣場及其所在的南昌紅谷灘新城區!如果到了下午,咱們幸運的話,有可能還能夠體會王勃在寫《滕王閣序》時特殊的心情!

(6樓)我們大家現在來到了第8層!因為第9層是設備層,因此這是我們人所能到的最高處!大家會發現在這層中間有一個天井,在天井上方有一個華麗的旋藻,寓意者天圓地方!旋藻劃分為24個曲線,代表著一年24個節氣,一天24小時!在題匾上寫的是九重天”,指代我們的滕王閣的9層!在三面墻上描繪的是《大唐舞樂》,體現唐朝國富民強的景象!在這里有定時的歌舞表演,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我們在這里把時間統一下,現在是10:00,我們10:50在車上集合!在這個時間里面大家可以在這里參觀歌舞,也可以到象征古城墻的底座空間里看看歷代的滕王閣模型等等!

-->

滕王閣導游詞講解篇五

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滕王閣。

滕王閣位于沿江路,一共有九層,它高五十七米,是古代最高的建筑;它非常的雄偉、壯觀。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們就會想起古代詩人王勃寫的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麗詩句。

滕王閣的歷史悠久,早在幾千年前就建好了,直到現在一共修建過二十九次,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滕王閣是1962年修建成的。

滕王閣的表面顏色是紅墻綠瓦,還有黃色、藍色、白色的花紋,這些花紋像云朵似的,造型非常漂亮,線條非常柔和。走進滕王閣,你會看見許多又粗又圓的紅柱子頂著滕王閣,這些紅柱子真像一根根紅蠟燭。滕王閣里還有許多雕刻的工藝品,隨處可見,這些工藝品非常精致,完美無暇。

滕王閣的左邊還有一個專門拍照的地方,這兒拍的可不是普通的照,拍的是古代宮里的人,我就拍過一張格格的照片呢!

滕王閣周圍綠樹環繞,鮮花朵朵,爭奇斗艷;高大的綠樹像草原的哨兵一樣,挺立在這兒。

看到美麗的滕王閣,我仿佛就是一位為滕王閣題詞的詩人,為滕王閣作詩。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滕王閣周圍成了等的海洋,光的世界;而滕王閣呢,則成了一座五彩繽紛、異彩奪目的名樓。

作為一名南昌人,我為自己的城市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滕王閣導游詞講解篇六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簡單的自我介紹下。我是南昌旅行社的地接導游員,我姓王,大家這次的江西之旅便由我負責!如何稱呼我,我感覺這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來我們江西可以按照我們江西的叫法!(停頓下)老表?對,這位朋友講的非常好!離我們的正確答案只有一步之遙啦!呵呵,不難為大家拉!如果您認為您的年紀比我大,那您就稱呼我為表弟,如果認為您年紀比我小,就稱呼我為表哥!

中國有句話講的非常好!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我們相聚在這部車上是我們修來的緣分!我將會用我的優質服務和我的完美講解為您的江西之旅添磚加瓦!如果大家在旅游過程中有什么需要我提供幫助或者對我的服務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請您告訴我,我將盡我全力來為您解決!最后祝大家在江西旅游愉快!

(下車以后慢慢進入到景區)我們今天要參觀的景點是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有西江第一樓之稱的南昌滕王閣!現在我們大家跟隨我進入到整個景區!現在正對我們的就是滕王閣了!它為仿宋建筑風格,采用明三暗七的建筑風格!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是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元嬰在當時的洪洲(今南昌)為官期間建造的!當時建造這個建筑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李元嬰吃喝玩樂,欣賞歌舞!此人在離開洪洲到山東時被封為滕閣,故這個建筑就被命為滕王閣!它的高度為57.5米,由于歷史上的原因(戰爭,火災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重建成于1989年重陽節的第29代滕王閣,!在重建時主要參考了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所繪制的八副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并參照了宋代的李明仲的營造法式!滕王閣序使其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被歷史忘記,滕王閣又使滕王閣序在實在的載體中不斷流傳!

從遠處看,滕王閣和它的壓江挹翠兩亭象中國的”山”字,從空中俯瞰,滕王閣又象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鵬!有可能大家有點疑問,為什么我們江南三大名樓中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都是樓,為什么我們這里被稱為閣?答案就在我們的面前!大家請注意,在這個建筑下面有象征古城墻的兩層,高度為12米!平地起高樓,我們這里的建筑是在這兩層上建筑,所以就被稱為閣了!這兩層的臺階有89個,寓意著是在1989年重建!如果您有興趣可以數數看!

(1樓門口)大家現在看到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毛主席同志的親筆手書,在重建滕王閣的時候送給我們江西!在1989年和1989年來我們這里參觀時,在這里久久觀賞,并和我們的導游員一起吟誦了滕王閣序 !

(進入到1樓)現在我們到的位置就是這個建筑的第三層,也是我們滕王閣的序廳! 請看我們的正前方,有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是根據明朝的馮夢龍的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而創作的!它將不同的時間空間人物和故事集合在同一個畫面上,體現出歷史的厚重!它主要介紹我們滕王閣的來由!描寫的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號稱“初唐四杰”的王勃在前往當時的交趾(現在的越南)探望被貶職的父親在江西馬當山處遇到大風,幸遇中原水神的幫助而抵到當時的洪洲,在不明白當時舉辦滕王閣高會主要目的(閻都督準備在此會上炫耀其女婿的文才)而在眾人的半推半就中寫下了生命的絕唱騰王閣序! 王勃寫完這個詩文離開洪洲在海上就遇海難! 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歷史上稱為"三王文章"。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

(進入到2樓)現在我們來到就是第4層”人杰廳”!這里主要描繪的是江西從先秦以來的歷代名人!一共有80位!雖然他們的時代,服飾,地位,年紀,職業,性格和人品不同,但和諧的統一在同一畫面!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就簡單介紹其中的幾位! 第一位是我們左邊的張天師,著道袍的這位!道教的始祖東漢的張道陵,雖然不是江西人,但是一生都和江西發生過極其密切關系。他創辦“五斗米道”之前,做過九江令,創辦“五斗米道”之后,又在龍虎山煉過丹。目前道家的影響在海外特別大,特別是日本韓國人對道家非常有興趣!第二位就是在張天師旁邊的和尚-慧遠和尚, 晉武帝太元六年(381年),慧遠和尚奉道安之命,來到廬山宣揚佛法。而廬山的清幽安寧、云霧繚繞、曲徑通峽的風景,在慧遠心中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奇幻的境界。時隔五年,慧遠在廬山創建東林寺并結白蓮社,自此一住三十余年,四處講學,直至圓寂那一天,而廬山的錦繡谷、石門澗等處處都有著他講經說法的痕跡。他以白蓮社為基地,畢生精力倡導凈土宗,著有《法性論》等經書15卷50本,逐漸開佛教一派山門——凈土宗。慧遠首結蓮社,使佛教取得了平民信仰的形式,開始在平民中傳播,可以這樣講:慧遠的最大貢獻是他將復雜的佛家進行了改造,走入到了老百姓家中! 在我們現在看到的拐角出就是有名的”徐孺下陳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江西豐城人。東漢時名士,滿腹經綸而淡泊名利,時稱“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時候就很聰明。十五歲時來到今豐城、南昌、進賢三縣交界的櫧山,拜當時著名學者唐檀為師。和陳蕃關系非常好,平時不接待賓客的陳蕃,居然破例在太守府中為徐孺子特備一榻,徐來則張之,徐去則撤之,是為“徐孺下陳蕃之榻”所由來!后來人們就把有貴賓來安排住宿稱為”下榻”.不知道在看的過程中有沒有看到有一位特別的人物在這里?(停頓下)有朋友已經指出來了,他就是嚴嵩,明朝人,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專國政達20xx年之久,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為什么他的畫象在這里?主要是我們這里不以人品而以其文品來評論!王廷相語曾經這樣評論他的文才:“詩思沖邃閑遠”,“文致明潤宛潔”王世貞的評論他“孔雀雖有毒,不能掩文章”,表示不能因人廢文,來肯定他“ 獨為迥出”的文學功力。

(3樓)這里是明層.我們到的第五層!在中廳有壁畫臨川夢,在公元1599年, 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排演了牡丹亭這出戲,開創了滕王閣上演戲曲的先河!滕王閣從此由一個歌舞戲臺變成戲曲舞臺!實現了功能的改變!在壁畫中的色彩以灰藍為基調,所有人物的眼睛全部是閉上的!烘托出夢境的感覺!中間的老者的頭微微向旁邊翹起,表示他不愿意同腐敗的統治當局同流合污!表現自己對黑暗現實的抨擊!他于16xx年逝世,這恰好和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是同一年去世。由于湯顯祖在東方劇壇上的崇高地位,人們都稱湯顯祖是“中國的莎士比亞”。 由于他生活在明未清初 ,我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民主自由的環境,而當時的政府是不會答應這個要求的!所以湯老先生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因為這些戲的內容都和夢有關系,又被稱為“臨川四夢”。“從作品的名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生活在現實中的不滿!!他的作品所提出的反封建禮教,宣揚個性解放,主張愛情自由的口號才更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思想意義,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古代愛情劇的思想和社會深度。

滕王閣導游詞講解篇七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對江南三大名樓一定是耳熟能詳,可能大家都記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些分別是王勃的《滕王閣序》、崔顥的《黃鶴樓》,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可謂是千古流傳,膾炙人口人。今天我們就去游覽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南昌滕王閣。親身體驗一下王勃筆下的境界。

“滕閣秋風”牌樓是通向滕王閣景區的第一道門,也是景區中軸線上的第一道景觀。它聳立在景區東面,是座高大的二柱、彩繪、仿宋式大牌樓,高12米、跨度15米,正中是青石貼金橫匾二方,正面朝東“滕閣秋風”橫匾為宋蘇東坡墨跡,背面為文徽明手書的“勝友如云”。牌樓往西大約50米處是南北向展開的仿占街,牌樓的豎向構圖與仿古街水平舒展的橫向構圖形成對比,同時又跟遠處高聳入云的主閣遙相呼應。當我們步入景區,主閣的天際輪廓線映人眼簾,這時牌樓起到了很好的框景作用,再加上仿古街對游客觀閣視線有屏蔽效果,避免了景區主要景觀一覽無余,營造出了一種“紅杏出墻來”的意味。

各位請看,這就是景區的東門,它是一幢五間歇山頂的建筑,墨綠色琉璃瓦蓋頂,當中一間是進入口,設內外兩道門扇。外門正對東面大牌樓,門首正中懸掛“雄州霧列”匾額;內門面向園區,門首正中為“地接衡廬”橫匾。園門是游客進入園區的主要人口。作為景區中軸線上的第二道門,它既起分隔景區內外空間的作用,又是內外空間的過渡區域。

請各位隨我由此進入園區,大家是否有眼前突然一亮的感覺呢?我們終于看到了主閣的雄姿。閣前廣場的設計也獨具匠心,它的寬闊襯托出了主閣的高聳,上出重霄的氣勢得到充分展現。廣場與主閣之間有一條南北貫通的干道,連接著南端的南門人口和北端的俯暢園。

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但唯獨滕王閣稱為“閣”,這是為什么呢?

在我國的傳統建筑中,樓是重屋,即二層以上的房屋。閣是傳統樓房的一種,原是架空的樓,由干欄建筑,即樹干為欄的木閣樓,演變而來。其實樓與閣在建筑形制上難以明確區分。人們常將“樓閣”二字連用。一般閣都帶有平座,四周設隔扇或欄桿回廊。恐怕最明顯的區別是它們使用功能的不同,樓的用途是廠“泛的,而閣僅限用于游憩遠眺、藏書、供佛等方面。如北京頤和園的佛香閣是佛閣,寧波的天一閣是藏書閣。滕王閣背城臨江,雄踞高岡,建筑風格具有較明顯的閣的特點。而且當初建造它,就是出于娛樂目的,為一歌舞場所,因此它的功能是游憩遠眺,屬閣的范疇,故稱其為“閣”是名副其實的。黃鶴樓、岳陽樓都是出于軍事的需要而建造的,所以它們都稱為“樓”。

滕王閣的揚名,的確與王勃的杰作《滕王閣序》大有關系,正所謂“文以閣名,閣以文傳”。但一處景觀之所以名垂千古,其原因絕不僅僅于此。全國與著名的詩歌和文章相聯系的建筑還有很多,有的已杳無蹤影,而滕王閣卻屢毀屢建,前后達29次之多,僅清代順治以后的1o代帝王就重建了13次,平均20多年就重建1次。之所以如此,其重要原因是繼王勃之后,歷代的宿儒學者、名工巨卿在滕王閣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使這座吳頭楚尾的西江名樓成為江南的重要人文中心之一。歷代名士在滕王閣留下了大量的詩文、繪畫、書法、篆刻等藝術珍品,如韓愈、自居易、杜牧、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朱熹、文天祥、辛棄疾等,或以文章紀事,或以詩詞抒懷,詩詞佳篇卷帙浩繁,僅《四庫全書》所收就達三部四十余卷;雖然五代水墨畫家李升的《滕王閣宴會圖》已湮沒失傳,但北宋郭忠恕的《王勃對客揮毫圖》和明代唐寅的《落霞孤鶩圖》已成為保留至今的稀世珍品。歷代名家的詩詞楹聯、書畫碑拓,經過一代代文人的收集整理出版,形成了瑰麗多姿的滕王閣文化體系。滕王閣還是歷代歌舞戲劇的重要演出場所,建成后幾乎所有的洪州都督、知府,每逢接官、送別、聚會、慶典,都要在此舉行規模不等的歌舞音樂演出會。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也曾在這里組織演出其不朽作品《牡丹亭》,開了滕王閣上演大型劇目的先河。

滕王閣也不愧是華夏文化的一個縮影,它兼收并蓄,雅俗共賞,這樣的景點在國人的心目中已深深扎根,所以它歷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

滕王閣導游詞講解篇八

各位團友,我們現在來到了江西最著名的歷史景點滕王閣,滕王閣呢是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并稱為為“江南三大名樓”的宏偉建筑。現在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來領略這西江第一樓。滕王閣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為南方現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筑。因為滕王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于山東省滕州故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后他調任江南洪州,又建筑了一豪閣,也依舊把這個建筑叫做“滕王閣”,這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江西滕王閣。我們所能一眼看到的滕王閣是三層樓,而實際上滕王閣是九層。這是為什么呢,其實是因為它是仿宋建筑風格,采用“明三暗七”的建筑風格。所謂“明三暗七”,就是從外面看只有三層帶回廊建筑,其實里面一共有七層,再加上兩層地下室一共九層。真真是古代之豪閣。今之的滕王閣之所以是仿宋建筑是1942年,古建大師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據“天籟閣”舊藏宋畫繪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在第29次重建之時,建筑師們以此作為依據。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之際,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閣于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勝利落成,這不僅僅給古城南昌增色添輝,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紛至沓來的中外游人。滕王閣是南昌的驕傲,是豫章古文明的象征,乃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之瑰寶。

現在我們來到了大門口,滕王閣青瓦紅柱,飛檐走壁,雄偉壯觀。兩旁怒吼的雄獅,昂首甩尾,栩栩如生。充分展現了名樓的氣派。踏過石階,我們來到了一樓的大門口由東抱廈的正門入閣,門前紅柱上懸掛著一幅4.5米長的不銹鋼拱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乃毛澤東同志生前手筆。而此佳句則是出自唐代著名初唐詩人王勃,他的《滕王閣序》滕王閣能夠流芳百世的原因之一。邁步進入一樓,一樓呢是整個滕王閣的第三層,也就是序廳。在這里陳列著的是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騰王閣》,這是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而創作的,以浮雕的形式記錄著滕王閣的由來。

再到第二層,這里是一個暗層,此層陳設的主題是“人杰”,正廳的墻壁上,是大型丙烯壁畫《人杰圖》,畫高2.55米,長20多米,畫面上生動地描繪了自先秦至明末的江西歷代名人,這些人雖然時代不同,服飾不同,地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素質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和諧統一在同一的畫面之中。

現在我們到達的第三層是一個回廊四繞的明層,也是閣中一個重要層次。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額,均系清順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閣時所擬匾額。東廳兩側陳列有“鑾駕”禮器,面北耳廳陳列以“物華天寶”著稱的江西工藝展品,北耳廳為一茶座,是閣中品茗、小憩之地。中廳屏壁有2.8米× 5.5米的丙烯壁畫《臨川夢》,取材于湯顯祖在滕王閣排演《牡丹亭》的故事。在公元1599年, 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排演了牡丹亭這出戲,開創了滕王閣上演戲曲的先河。滕王閣從此由歌舞戲臺轉變為戲曲舞臺。再來到第四層,第四層與第二層建筑上看是相似的,也是一個暗層。此層主要體現“地靈”的主題。正廳的墻壁上,是丙烯壁現《地靈圖》,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觀精華。

登上五樓,我們可以看到中廳正中屏壁上,鑲置用黃銅板制作的王勃的《滕王閣序》碑,近10平方米,乃是蘇東坡手書,經復印放大,由工匠手工鐫刻而成。而西廳東壁懸掛磨漆畫《百蝶百花圖》,選此題材,乃是根據滕王李元嬰愛蝶、繪蝶之雅事,用以紀念滕王李元嬰。五樓也是最高的明層,登高攬勝的最佳處,在這里可以去到走廊體會一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

最后登上第六層,也就是實際上的第九層,我們看到的西廳稱為“仿古展演廳”,是一座小型戲臺,戲臺上陳列有極為珍貴的古樂器復制件,深寓歌舞興閣之意。大廳南北東三面墻上,嵌有大型唐三彩壁畫——《大唐舞樂》。同時這一層也有歌舞表演,在此大家可以觀看大型文藝演出。

好了,各位團友,至此我的解說也就完畢了,大家可以抓緊時間參觀自己感興趣的景點,一個小時后我們將在一樓出口集合前往下一個景點,希望大家在滕王閣能有個美好的回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大学生一级毛片绿象| 波多野结衣动态图|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乱色美www女麻豆|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欧洲动作大片免费在线看|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看| 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日产国产欧美韩国在线| 国产乱妇乱子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达达兔午夜起神影院在线观看麻烦 |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 久久躁狠狠躁夜夜AV| 色五五月五月开|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2019中文字幕|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激情图片在线视频| 日本被强制侵犯亚洲系列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女人被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jizz国产视频|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夫妇当面交换中文字幕小说|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4hu四虎永久免在线视| 本子库全彩无遮挡无翼乌触手| 国产女人的高潮国语对白|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粗大挺进尤物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