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掛職事跡簡述

8590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2024年掛職事跡簡述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掛職事跡簡述篇一

今年2月18日,中國農業銀行河南省分行在西平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的董心奎結束任期,離開西平。西平縣干部和群眾的代表來到農行河南省分行,希望再派一個像董心奎這樣躬身為民辦實事的好干部。

掛職得掛心 當官要為民

2000年9月,時任農行河南省分行農村金融研究所所長的董心奎受河南省委組織部的派遣,到西平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

董心奎到任的第二天一大早,就一頭扎到鄉鎮和農戶家中了解情況。當了解到鄉鎮財政困難,農民負擔過重的現實后,他在縣委常委會上提出發揮當地優勢,找準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使農民增收。

西平縣是河南省小麥生產大縣,但農民祖祖輩輩種植的小麥由于品種單一,增產不增收。董心奎提出從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優質小麥入手。他的想法得到縣委一班人的支持。他把培育出了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9023”的河南省農科所傅為剛博士請到西平,研究試種“9023”。

秋后對“9023”小麥實行單收、單打,沒想到平均畝產

達到500公斤,比普通小麥增產150公斤,每公斤售價比當地普通小麥高出1角8分錢,2萬畝小麥比當地小麥品種增產300萬公斤,農民增收180多萬元,當年西平縣就被確定為全省小麥良種基地縣。2002年,全縣擴大播種面積47萬畝,全縣增產小麥4700多萬公斤,農民增收5000多萬元。2002年5月,全省優質小麥觀摩會在西平縣召開,西平縣被確定為國家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年底和外商簽訂了小麥出口協議,從而實現了我國小麥歷史上的第一次出口。

兩年多來,董心奎不做“走讀”干部,牢記“掛職得掛心,當官要為民”,撲下身子為民辦實事。他為發展當地經濟不辭勞苦,先后引進農業科技、農產品深加工等項目5個,形成產值2億多元,實現財政增收300多萬元,安排農村剩余勞力400多人。

澆花澆到根上 幫扶幫到心上

2002年6月4日,是西平縣軸承廠下崗職工陳靜最難忘的日子。陳靜和丈夫離異,左眼患病作了手術,右眼視力也不好,孩子正在讀中學,書雜費都是向親戚們東借西湊的。正當陳靜面對陰沉的天而暗暗落淚時,沒想到縣委副書記董心奎帶領工會干部走訪來到家中。當了解到陳靜曾評為地區“三八紅旗手”和縣“優秀共產黨員”時,董心奎鼓勵她失業不失志,戰勝眼前的暫時困難。臨走時,董心奎留下了200元錢。陳靜眼含熱淚地說:“黨組織沒忘俺下崗職工,話都說到俺

心里去了。這些錢俺先補交黨費?!甭犃岁愳o的話,董心奎也被感動了,對隨行的工會同志說:“澆花要澆到根上,幫扶得幫到下崗工人心上,咱黨組織啥時候也不能冷落了下崗工人啊!”

過后,為幫助陳靜徹底解困,董心奎在縣醫院為她找了一份打掃衛生的活。陳靜十分珍惜,不怕臟不怕累,埋頭苦干,深受醫務人員的贊揚,成為西平縣下崗職工再就業的模范。

董心奎就是這樣時刻將群眾冷暖放在心上,他無論是到工廠還是到農村布置檢查工作,都要過問困難職工和貧窮農戶的情況,為當地黨組織出謀劃策,幫困難職工解困和貧窮農戶脫貧。

2002年9月的一天,董心奎來到環城鄉檢查工作。他了解到王店村有個叫魏孟舉的孩子,父母雙亡,跟著爺爺一起生活,因家境貧窮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為此,他來到王店村小學,當場把3000元錢交給村黨支部書記手里,作為魏孟舉讀完中學的學雜費。

兩年多來,董心奎走訪了上百家農戶和職工家庭,先后幫扶了6個困難家庭,資助5個貧困學生和兩個孤兒。擺個樣子 不如躬下身子

董心奎在學習黨的十六大報告體會中寫道:“我們為人民做事不能圖形式、擺樣子,擺個樣子群眾蔑視你,躬下身

子群眾信服你?!眱赡陙硭怯靡粋€共產黨人躬身為民的形象,感染和帶動了周圍的一群人。

楊莊高中搬遷工程是西平縣83萬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大事。老楊莊高中處在小洪河滯洪區,受地理位置影響,老師外流嚴重,教育質量下滑。西平縣曾兩次成立搬遷指揮部,都因資金和征地困難而擱淺。董心奎主持楊莊高中搬遷工作后,為籌措資金,他帶領教育局長、高中校長六上鄭州,籌措資金1000多萬元,解決了啟動資金;為規劃設計,他和主管副縣長兩下京滬,土建40萬元的設計費用只花11萬元;為解決征地問題,他和常務副縣長、政法委書記一起到農民家里座談協商。

2001年3月12日9時,楊莊高中搬遷工程正式開工。清理施工現場連續6天6夜,董心奎每天都撲在現場十一二個小時,一身土兩腳泥。他心跳過速,大夫讓他住院,他只讓大夫在每天的早飯前輸一小時液,拔了針頭趕到工地時還不到早晨八點。

如今,一個占地216畝、投資近5000多萬元、總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的現代化高中已矗立在西平縣城。西平縣以楊莊高中搬遷為切入點,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合理調整中小學布局,并實行教師聘用制和推行學校后勤服務社會化等項改革,使西平縣教育發展步入快車道。西平縣的教育改革經驗得到全省教育界的關注,成為豫南教育的新亮點。

掛職事跡簡述篇二

掛職干部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今年x月x日,中國農業銀行河南省分行在西平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的董心奎結束任期,離開西平。西平縣干部和群眾的代表來到農行河南省分行,希望再派一個像董心奎這樣躬身為民辦實事的好干部。

掛職得掛心當官要為民

20xx年x月,時任農行河南省分行農村金融研究所所長的董心奎受河南省委組織部的派遣,到西平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

董心奎到任的第二天一大早,就一頭扎到鄉鎮和農戶家中了解情況。當了解到鄉鎮財政困難,農民負擔過重的現實后,他在縣委常委會上提出發揮當地優勢,找準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使農民增收。

西平縣是河南省小麥生產大縣,但農民祖祖輩輩種植的小麥由于品種單一,增產不增收。董心奎提出從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優質小麥入手。他的想法得到縣委一班人的支持。他把培育出了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9023”的河南省農科所傅為剛博士請到西平,研究試種“9023”。

秋后對“9023”小麥實行單收、單打,沒想到平均畝產達到500公斤,比普通小麥增產150公斤,每公斤售價比當地普通小麥高出1角8分錢,2萬畝小麥比當地小麥品種增產xxx萬公斤,農民增收180多萬元,當年西平縣就被確定為全省小麥良種基地縣。20xx年,全縣擴大播種面積xxx萬畝,全縣增產小麥4700多萬公斤,農民增收5000多萬元。20xx年x月,全省優質小麥觀摩會在西平縣召開,西平縣被確定為國家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年底和外商簽訂了小麥出口協議,從而實現了我國小麥歷史上的第一次出口。

兩年多來,董心奎不做“走讀”干部,牢記“掛職得掛心,當官要為民”,撲下身子為民辦實事。他為發展當地經濟不辭勞苦,先后引進農業科技、農產品深加工等項目5個,形成產值2億多元,實現財政增收300多萬元,安排農村剩余勞力400多人。

澆花澆到根上幫扶幫到心上

20xx年x月x日,是西平縣軸承廠下崗職工陳靜最難忘的日子。陳靜和丈夫離異,左眼患病作了手術,右眼視力也不好,孩子正在讀中學,書雜費都是向親戚們東借西湊的。正當陳靜面對陰沉的天而暗暗落淚時,沒想到縣委副書記董心奎帶領工會干部走訪來到家中。當了解到陳靜曾評為地區“三八紅旗手”和縣“優秀共產黨員”時,董心奎鼓勵她失業不失志,戰勝眼前的暫時困難。臨走時,董心奎留下了d{2,3}元錢。陳靜眼含熱淚地說:“黨組織沒忘俺下崗職工,話都說到俺心里去了。這些錢俺先補交黨費。”聽了陳靜的話,董心奎也被感動了,對隨行的工會同志說:“澆花要澆到根上,幫扶得幫到下崗工人心上,咱黨組織啥時候也不能冷落了下崗工人?。 ?/p>

過后,為幫助陳靜徹底解困,董心奎在縣醫院為她找了一份打掃衛生的活。陳靜十分珍惜,不怕臟不怕累,埋頭苦干,深受醫務人員的贊揚,成為西平縣下崗職工再就業的模范。

董心奎就是這樣時刻將群眾冷暖放在心上,他無論是到工廠還是到農村布置檢查工作,都要過問困難職工和貧窮農戶的情況,為當地黨組織出謀劃策,幫困難職工解困和貧窮農戶脫貧。

20xx年x月的一天,董心奎來到環城鄉檢查工作。他了解到王店村有個叫魏孟舉的孩子,父母雙亡,跟著爺爺一起生活,因家境貧窮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為此,他來到王店村小學,當場把3d{2,3}元錢交給村黨支部書記手里,作為魏孟舉讀完中學的學雜費。

兩年多來,董心奎走訪了上百家農戶和職工家庭,先后幫扶了6個困難家庭,資助5個貧困學生和兩個孤兒。

擺個樣子不如躬下身子

董心奎在學習黨的十六大報告體會中寫道:“我們為人民做事不能圖形式、擺樣子,擺個樣子群眾蔑視你,躬下身子群眾信服你。”兩年來他正是用一個共產黨人躬身為民的形象,感染和帶動了周圍的一群人。

楊莊高中搬遷工程是西平縣xxx萬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大事。老楊莊高中處在小洪河滯洪區,受地理位置影響,老師外流嚴重,教育質量下滑。西平縣曾兩次成立搬遷指揮部,都因資金和征地困難而擱淺。董心奎主持楊莊高中搬遷工作后,為籌措資金,他帶領教育局長、高中校長六上鄭州,籌措資金1000多萬元,解決了啟動資金;為規劃設計,他和主管副縣長兩下京滬,土建xxx萬元的設計費用只花xxx萬元;為解決征地問題,他和常務副縣長、政法委書記一起到農民家里座談協商。

20xx年x月x日9時,楊莊高中搬遷工程正式開工。清理施工現場連續6天6夜,董心奎每天都撲在現場十一二個小時,一身土兩腳泥。他心跳過速,大夫讓他住院,他只讓大夫在每天的早飯前輸一小時液,拔了針頭趕到工地時還不到早晨八點。

如今,一個占地216畝、投資近5000多萬元、總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的現代化高中已矗立在西平縣城。西平縣以楊莊高中搬遷為切入點,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合理調整中小學布局,并實行教師聘用制和推行學校后勤服務社會化等項改革,使西平縣教育發展步入快車道。西平縣的教育改革經驗得到全省教育界的關注,成為豫南教育的新亮點。

掛職事跡簡述篇三

今年2月18日,中國農業銀行河南省分行在西平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的董心奎結束任期,離開西平。西平縣干部和群眾的代表來到農行河南省分行,希望再派一個像董心奎這樣躬身為民辦實事的好干部。

掛職得掛心 當官要為民

2000年9月,時任農行河南省分行農村金融研究所所長的董心奎受河南省委組織部的派遣,到西平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

董心奎到任的第二天一大早,就一頭扎到鄉鎮和農戶家中了解情況。當了解到鄉鎮財政困難,農民負擔過重的現實后,他在縣委常委會上提出發揮當地優勢,找準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使農民增收。

西平縣是河南省小麥生產大縣,但農民祖祖輩輩種植的小麥由于品種單一,增產不增收。董心奎提出從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優質小麥入手。他的想法得到縣委一班人的支持。他把培育出了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9023”的河南省農科所傅為剛博士請到西平,研究試種“9023”。

秋后對“9023”小麥實行單收、單打,沒想到平均畝產達到500公斤,比普通小麥增產150公斤,每公斤售價比當地普通小麥高出1角8分錢,2萬畝小麥比當地小麥品種增產300萬公斤,農民增收180多萬元,當年西平縣就被確定為全省小麥良種基地縣。2002年,全縣擴大播種面積47萬畝,全縣增產小麥4700多萬公斤,農民增收5000多萬元。2002年5月,全省優質小麥觀摩會在西平縣召開,西平縣被確定為國家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年底和外商簽訂了小麥出口協議,從而實現了我國小麥歷史上的第一次出口。

兩年多來,董心奎不做“走讀”干部,牢記“掛職得掛心,當官要為民”,撲下身子為民辦實事。他為發展當地經濟不辭勞苦,先后引進農業科技、農產品深加工等項目5個,形成產值2億多元,實現財政增收300多萬元,安排農村剩余勞力400多人。

澆花澆到根上 幫扶幫到心上

2002年6月4日,是西平縣軸承廠下崗職工陳靜最難忘的日子。陳靜和丈夫離異,左眼患病作了手術,右眼視力也不好,孩子正在讀中學,書雜費都是向親戚們東借西湊的。正當陳靜面對陰沉的天而暗暗落淚時,沒想到縣委副書記董心奎帶領工會干部走訪來到家中。當了解到陳靜曾評為地區“三八紅旗手”和縣“優秀共產黨員”時,董心奎鼓勵她失業不失志,戰勝眼前的暫時困難。臨走時,董心奎留下了200元錢。陳靜眼含熱淚地說:“黨組織沒忘俺下崗職工,話都說到俺心里去了。這些錢俺先補交黨費?!甭犃岁愳o的話,董心奎也被感動了,對隨行的工會同志說:“澆花要澆到根上,幫扶得幫到下崗工人心上,咱黨組織啥時候也不能冷落了下崗工人??!”

過后,為幫助陳靜徹底解困,董心奎在縣醫院為她找了一份打掃衛生的活。陳靜十分珍惜,不怕臟不怕累,埋頭苦干,深受醫務人員的贊揚,成為西平縣下崗職工再就業的模范。

董心奎就是這樣時刻將群眾冷暖放在心上,他無論是到工廠還是到農村布置檢查工作,都要過問困難職工和貧窮農戶的情況,為當地黨組織出謀劃策,幫困難職工解困和貧窮農戶脫貧。

2002年9月的一天,董心奎來到環城鄉檢查工作。他了解到王店村有個叫魏孟舉的孩子,父母雙亡,跟著爺爺一起生活,因家境貧窮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為此,他來到王店村小學,當場把3000元錢交給村黨支部書記手里,作為魏孟舉讀完中學的學雜費。

兩年多來,董心奎走訪了上百家農戶和職工家庭,先后幫扶了6個困難家庭,資助5個貧困學生和兩個孤兒。

擺個樣子 不如躬下身子

董心奎在學習黨的十六大報告體會中寫道:“我們為人民做事不能圖形式、擺樣子,擺個樣子群眾蔑視你,躬下身子群眾信服你?!眱赡陙硭怯靡粋€共產黨人躬身為民的形象,感染和帶動了周圍的一群人。

楊莊高中搬遷工程是西平縣83萬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大事。老楊莊高中處在小洪河滯洪區,受地理位置影響,老師外流嚴重,教育質量下滑。西平縣曾兩次成立搬遷指揮部,都因資金和征地困難而擱淺。董心奎主持楊莊高中搬遷工作后,為籌措資金,他帶領教育局長、高中校長六上鄭州,籌措資金1000多萬元,解決了啟動資金;為規劃設計,他和主管副縣長兩下京滬,土建40萬元的設計費用只花11萬元;為解決征地問題,他和常務副縣長、政法委書記一起到農民家里座談協商。

2001年3月12日9時,楊莊高中搬遷工程正式開工。清理施工現場連續6天6夜,董心奎每天都撲在現場十一二個小時,一身土兩腳泥。他心跳過速,大夫讓他住院,他只讓大夫在每天的早飯前輸一小時液,拔了針頭趕到工地時還不到早晨八點。

如今,一個占地216畝、投資近5000多萬元、總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的現代化高中已矗立在西平縣城。西平縣以楊莊高中搬遷為切入點,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合理調整中小學布局,并實行教師聘用制和推行學校后勤服務社會化等項改革,使西平縣教育發展步入快車道。西平縣的教育改革經驗得到全省教育界的關注,成為豫南教育的新亮點。

掛職事跡簡述篇四

今年2月18日,中國農業銀行河南省分行在西平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的董心奎結束任期,離開西平。西平縣干部和群眾的代表來到農行河南省分行,希望再派一個像董心奎這樣躬身為民辦實事的好干部。

掛職得掛心 當官要為民

xx年9月,時任農行河南省分行農村金融研究所所長的董心奎受河南省委組織部的派遣,到西平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

董心奎到任的第二天一大早,就一頭扎到鄉鎮和農戶家中了解情況。當了解到鄉鎮財政困難,農民負擔過重的現實后,他在縣委常委會上提出發揮當地優勢,找準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使農民增收。

西平縣是河南省小麥生產大縣,但農民祖祖輩輩種植的小麥由于品種單一,增產不增收。董心奎提出從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優質小麥入手。他的想法得到縣委一班人的支持。他把培育出了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9023”的河南省農科所傅為剛博士請到西平,研究試種“9023”。

秋后對“9023”小麥實行單收、單打,沒想到平均畝產達到500公斤,比普通小麥增產150公斤,每公斤售價比當地普通小麥高出1角8分錢,2萬畝小麥比當地小麥品種增產300萬公斤,農民增收180多萬元,當年西平縣就被確定為全省小麥良種基地縣。xx年,全縣擴大播種面積47萬畝,全縣增產小麥4700多萬公斤,農民增收5000多萬元。xx年5月,全省優質小麥觀摩會在西平縣召開,西平縣被確定為國家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年底和外商簽訂了小麥出口協議,從而實現了我國小麥歷史上的第一次出口。

兩年多來,董心奎不做“走讀”干部,牢記“掛職得掛心,當官要為民”,撲下身子為民辦實事。他為發展當地經濟不辭勞苦,先后引進農業科技、農產品深加工等項目5個,形成產值2億多元,實現財政增收300多萬元,安排農村剩余勞力400多人。

澆花澆到根上 幫扶幫到心上

xx年6月4日,是西平縣軸承廠下崗職工陳靜最難忘的日子。陳靜和丈夫離異,左眼患病作了手術,右眼視力也不好,孩子正在讀中學,書雜費都是向親戚們東借西湊的。正當陳靜面對陰沉的天而暗暗落淚時,沒想到縣委副書記董心奎帶領工會干部走訪來到家中。當了解到陳靜曾評為地區“三八紅旗手”和縣“優秀共產黨員”時,董心奎鼓勵她失業不失志,戰勝眼前的暫時困難。臨走時,董心奎留下了200元錢。陳靜眼含熱淚地說:“黨組織沒忘俺下崗職工,話都說到俺心里去了。這些錢俺先補交黨費?!甭犃岁愳o的話,董心奎也被感動了,對隨行的工會同志說:“澆花要澆到根上,幫扶得幫到下崗工人心上,咱黨組織啥時候也不能冷落了下崗工人??!”

過后,為幫助陳靜徹底解困,董心奎在縣醫院為她找了一份打掃衛生的活。陳靜十分珍惜,不怕臟不怕累,埋頭苦干,深受醫務人員的贊揚,成為西平縣下崗職工再就業的模范。

董心奎就是這樣時刻將群眾冷暖放在心上,他無論是到工廠還是到農村布置檢查工作,都要過問困難職工和貧窮農戶的情況,為當地黨組織出謀劃策,幫困難職工解困和貧窮農戶脫貧。

xx年9月的一天,董心奎來到環城鄉檢查工作。他了解到王店村有個叫魏孟舉的孩子,父母雙亡,跟著爺爺一起生活,因家境貧窮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為此,他來到王店村小學,當場把3000元錢交給村黨支部書記手里,作為魏孟舉讀完中學的學雜費。

掛職事跡簡述篇五

更多精彩范文點擊主頁搜索

掛職干部先進事跡

文 章來源

課件 w w 5k 8

今年2月18日,中國農業銀行河南省分行在西平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的董心奎結束任期,離開西平。西平縣干部和群眾的代表來到農行河南省分行,希望再派一個像董心奎這樣躬身為民辦實事的好干部。

掛職得掛心 當官要為民

2000年9月,時任農行河南省分行農村金融研究所所長的董心奎受河南省委組織部的派遣,到西平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

董心奎到任的第二天一大早,就一頭扎到鄉鎮和農戶家中了解情1

更多精彩范文點擊主頁搜索

況。當了解到鄉鎮財政困難,農民負擔過重的現實后,他在縣委常委會上提出發揮當地優勢,找準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使農民增收。

西平縣是河南省小麥生產大縣,但農民祖祖輩輩種植的小麥由于品種單一,增產不增收。董心奎提出從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優質小麥入手。他的想法得到縣委一班人的支持。他把培育出了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9023”的河南省農科所傅為剛博士請到西平,研究試種“9023”。

秋后對“9023”小麥實行單收、單打,沒想到平均畝產達到500公斤,比普通小麥增產150公斤,每公斤售價比當地普通小麥高出1角8分錢,2萬畝小麥比當地小麥品種增產300萬公斤,農民增收180多萬元,當年西平縣就被確定為全省小麥良種基地縣。2002年,全縣擴大播種面積47萬畝,全縣增產小麥4700多萬公斤,農民增收5000多萬元。2002年5月,全省優質小麥觀摩會在西平縣召開,西平縣被確定為國家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年底和外商簽訂了小麥出口協議,從而實現了我國小麥歷史上的第一次出口。

更多精彩范文點擊主頁搜索

兩年多來,董心奎不做“走讀”干部,牢記“掛職得掛心,當官要為民”,撲下身子為民辦實事。他為發展當地經濟不辭勞苦,先后引進農業科技、農產品深加工等項目5個,形成產值2億多元,實現財政增收300多萬元,安排農村剩余勞力400多人。

澆花澆到根上 幫扶幫到心上

2002年6月4日,是西平縣軸承廠下崗職工陳靜最難忘的日子。陳靜和丈夫離異,左眼患病作了手術,右眼視力也不好,孩子正在讀中學,書雜費都是向親戚們東借西湊的。正當陳靜面對陰沉的天而暗暗落淚時,沒想到縣委副書記董心奎帶領工會干部走訪來到家中。當了解到陳靜曾評為地區“三八紅旗手”和縣“優秀共產黨員”時,董心奎鼓勵她失業不失志,戰勝眼前的暫時困難。臨走時,董心奎留下了200元錢。陳靜眼含熱淚地說:“黨組織沒忘俺下崗職工,話都說到俺心里去了。這些錢俺先補交黨費?!甭犃岁愳o的話,董心奎也被感動了,對隨行的工會同志說:“澆花要澆到根上,幫扶得幫到下3

更多精彩范文點擊主頁搜索

崗工人心上,咱黨組織啥時候也不能冷落了下崗工人啊!”

過后,為幫助陳靜徹底解困,董心奎在縣醫院為她找了一份打掃衛生的活。陳靜十分珍惜,不怕臟不怕累,埋頭苦干,深受醫務人員的贊揚,成為西平縣下崗職工再就業的模范。

董心奎就是這樣時刻將群眾冷暖放在心上,他無論是到工廠還是到農村布置檢查工作,都要過問困難職工和貧窮農戶的情況,為當地黨組織出謀劃策,幫困難職工解困和貧窮農戶脫貧。

2002年9月的一天,董心奎來到環城鄉檢查工作。他了解到王店村有個叫魏孟舉的孩子,父母雙亡,跟著爺爺一起生活,因家境貧窮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為此,他來到王店村小學,當場把3000元錢交給村黨支部書記手里,作為魏孟舉讀完中學的學雜費。

更多精彩范文點擊主頁搜索

兩年多來,董心奎走訪了上百家農戶和職工家庭,先后幫扶了6個困難家庭,資助5個貧困學生和兩個孤兒。

擺個樣子 不如躬下身子

董心奎在學習黨的十六大報告體會中寫道:“我們為人民做事不能圖形式、擺樣子,擺個樣子群眾蔑視你,躬下身子群眾信服你?!眱赡陙硭怯靡粋€共產黨人躬身為民的形象,感染和帶動了周圍的一群人。

楊莊高中搬遷工程是西平縣83萬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大事。老楊莊高中處在小洪河滯洪區,受地理位置影響,老師外流嚴重,教育質量下滑。西平縣曾兩次成立搬遷指揮部,都因資金和征地困難而擱淺。董心奎主持楊莊高中搬遷工作后,為籌措資金,他帶領教育局長、高中校長六上鄭州,籌措資金1000多萬元,解決了啟動資金;為規劃5

更多精彩范文點擊主頁搜索

設計,他和主管副縣長兩下京滬,土建40萬元的設計費用只花11萬元;為解決征地問題,他和常務副縣長、zd委書記一起到農民(本文權屬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請登陸網絡.m查看)家里座談協商。

2001年3月12日9時,楊莊高中搬遷工程正式開工。清理施工現場連續6天6夜,董心奎每天都撲在現場十一二個小時,一身土兩腳泥。他心跳過速,大夫讓他住院,他只讓大夫在每天的早飯前輸一小時液,拔了針頭趕到工地時還不到早晨八點。

如今,一個占地216畝、投資近5000多萬元、總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的現代化高中已矗立在西平縣城。西平縣以楊莊高中搬遷為切入點,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合理調整中小學布局,并實行教師聘用制和推行學校后勤服務社會化等項改革,使西平縣教育發展步入快車道。西平縣的教育改革經驗得到全省教育界的關注,成為豫南教育的新亮點。文 章來源

課件 w w 5k 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风间由美中出黑人|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乱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色天使色婷婷丁香久久综合| 性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日本一道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体验试看120秒|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潮流水|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白医生的控制欲| 国产熟睡乱子伦午夜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 欧美特黄一片aa大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网站 | 高清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高h全肉动漫在线观看最新|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免费播放高清|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草草影院地址ccyycom浮力影院37| 天堂新版8中文在线8|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性刺激久久久久久久久| 很黄很刺激很爽的免费视频| 亚洲人jizz|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