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大班位置關系教案 位置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位置關系教案篇一
1、感知55坐標格的空間位置關系。
2、能用語言清楚、準確地表達坐標的具體位置,學習坐標的書面記錄方式。
3、對數學活動感興趣,喜歡使用數學語言。
1、幼兒用書。
2、1~5的數
1、感知5×5坐標格的空間位置關系。
2、能用語言清楚、準確地表達坐標的具體位置,學習坐標的書面記錄方式。
3、對數學活動感興趣,喜歡使用數學語言。
1、幼兒用書。
2、1~5的數字卡片兩套。
1、設置故事情景,激發幼兒對認識坐標的期待。
2、鼓勵和支持幼兒的種種想法,當有幼兒說到告訴客人小獅子的家住在2樓時,教師追問你怎么知道是2樓,你是怎么數的?(從下往上數)
師:我們在旁邊標上數字,好嗎?從下往上分別是1、2、3、4、5,1表示第一層樓,2表示第二層樓。。。。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小獅子住在2樓,可是2樓有那么多房間,到底是哪一個單元呢?(幼兒說出第一個單元時)教師追問你是怎么知道是第一個單元的?你是怎么數的?(從左往右數的。)
師:我們在下面標上數字,好嗎?從下往上分別是1、2、3、4、5,1表示第一單元,2表示第二單元。。。。
3、正確表達小獅子家的位置,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說出小獅子家的位置,小獅子的家住在1單元2樓。
1、教師扮演客人要去x小動物家,請幼兒集體回答,
師:大象的家住在幾單元幾樓呀?(重音放在“單元”和“樓”上。)
2、教師扮演客人去x小動物的家,請個別幼兒回答。
師:我要去小兔的家,他的家住在幾單元幾樓呢?
2、鼓勵和支持幼兒的種種想法。當幼兒沒有寫下來的時候,教師可引導幼兒說:聾啞人雖然不會講話也聽不見,但他的眼睛是健康的,能看得見,而且還認識數字呀!
3、請一名小朋友嘗試在黑板上寫下來,教師鼓勵他的想法,并適時引導規范的書寫規范的書寫方式,即先寫單元數,再寫樓層數,中間用逗號隔開,兩邊用括號括起來。
4、再請幾名幼兒分別寫出另外幾種小動物的坐標位置,進一步鞏固坐標的書面表達方法。
1、教師幫助幼兒理解題目的要求。
2、教師指導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3、幼兒之間相互檢查,交流討論。
大班數學課設計??復習2、3的加減法
大班數學活動說課稿:小兔子回家(長度守恒)
大班位置關系教案篇二
1、嘗試在兩個小動物之間接通路徑,了解不同的路徑組合。
2、通過操作卡片,與同伴合作安排不同的路徑。
3、在合作時聽取同伴意見,協商解決實際問題。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路徑卡片若干
1、情景引入:
——教師出示兩本最喜歡看幼兒畫報圖畫書:問你們平時最喜歡看幼兒畫報的那一個版面?(迷宮)
——出示兩個孩子熟悉的迷宮圖讓孩子描述怎樣走迷宮?
教師小結:迷宮的路徑很復雜,進去之后很難出來,有的時候還有一些機關,一般情況下只有一個路徑可以到達,而且迷宮都有一個起點和終點。
2、出示操作路徑圖卡,個別幼兒示范連接兩地、三地之間的路徑。
路徑一:起點和終點。教師擺放一個起點和終點讓幼兒想辦法把路徑連起來。
路徑二:連接三地之間的路徑
3、幼兒操作路徑圖卡,連接三地之間的路徑。
分組練習,每4人一組并討論完成練習操作。
分角色來讓幼兒走一走,試一試。看能不能通到兩個朋友的家。
4、操作幼兒用書,并完成練習。
活動前孩子都有走迷宮的經驗,對于走平面迷宮我班的孩子已沒有什么難度,這個活動區別于迷宮的就是它連接的地點很多,而不是單一的起點和終點,就是說這個活動中難度就是連接的地點越多,難度就越大。
這個活動對于我班的孩子還是有挑戰性的,孩子探索的興趣還是挺濃的,孩子經過多次的嘗試基本上都能完成操作練習。不過在實踐操作練習的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引導孩子探索如何用最少的路徑圖板將固定的另一方連起來,多提供一些動物圖卡給孩子進行情景演示,提醒孩子可以連接多幾個地點,這樣能進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維,讓孩子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怎樣走最近等。活動后能跟孩子一起小結,讓孩子說說自己是怎樣連接的?如看圖卡的接口有幾個?引導孩子用什么快捷的方法連接,這樣給孩子的學習有一個提升的過程,同時也無形引導孩子怎樣總結經驗。
大班位置關系教案篇三
1、用海綿紙做紅、綠兩種手鐲。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
3、水彩筆。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新課
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鉛筆?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對了,我們都要用右手。我們的右手很能干,給它戴上紅手鐲,那左手就戴上綠手鐲。今天我們就來區分左和右。
(二)、發現自身的左右
1、啟發幼兒發現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戲:看誰做得對。
讓幼兒跟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開始速度可以較緩慢,隨后游戲的速度由慢變快。如:“舉起你的右手(戴紅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綠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三)、嘗試以客體為中心辨別左右
1、請5—6名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有是誰。
2、游戲: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聽教師的指令作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的差異。
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四)、操作活動
1、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涂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讓幼兒區分左右,加深對左右空間方位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左右是一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的相對概念。
大班位置關系教案篇四
一年級北師大版本數學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前后
1.使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和游戲中,體驗前、后的位置與順序。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培養學生關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明確知道位置前后
一、初步體驗前后
師:今天陽光明媚,森林里正在進行著一場激烈有趣的運動會呢,你們想去看一看嗎
二、森林運動會
活動一:百米賽跑
認識運動員
師:緊張的百米賽跑就要開始了。看一看有哪些運動員參加比賽。(課件出示圖1)
師:我們先來猜一猜,誰會得冠軍?說出你猜測的理由。
1.說說每兩只小動物前后關系。
師:激烈的跑步比賽繼續進行,( 出示圖2)說一說小動物們現在的位置。
根據學生的描述,教師將動物卡片貼在黑板上的跑道上。
2.說一說幾個小動物前后關系。
師: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小動物說一說前后都有那些動物?。
讓學生自由發言。根據自己的喜好說一說其中一個小動物,
3.討論前后位置相對性。小白兔和小松鼠比,( )在( )的前面,( )在( )后面。
活動二:卡丁車賽
1.師:看完緊張的百米賽跑,我們再來看看更加激烈刺激的卡丁車大賽
讓學生認真觀察畫面,幫小動物解決問題
1號車排第( )
4號車在( )號車的后面,在( )號車的前面。
2.師:你能幫賽車隊員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設計意圖:為了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在這里設計了森林運動會這一充滿了童趣的情境。小動物和童話是6、7歲的孩子最熟悉最感興趣的事物。讓學生在興趣的陪伴下自主地進行探究活動。通過幫小動物提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習從數學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大班位置關系教案篇五
1.區分左右關系。
2.發現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的差別。
1.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筆。
2.每位幼兒右手貼一標記。
3.紙蝴蝶人手一只。
1.啟發幼兒發現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胳膊、肩膀、眉、眼、耳、鼻孔、腿、腳等)
2.游戲:看誰做得對。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如:“摸右耳”、“舉左手”、左手摸右肩“、“左手摸頭”,右手叉腰”等。
3.游戲:蝴蝶飛飛。幼兒人手一只蝴蝶,當教師說“蝴蝶停在左肩上(或其它部位)”,幼兒就把蝴蝶放在左肩上,。教師檢查,幼兒全放對了,游戲繼續進行;如果幼兒把蝴蝶放錯了,請個別幼兒來幫助糾正。
4.請幼兒說說自己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1.請一組5—6個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又是誰。
2.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聽老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和以客體這中心區分左右的差異,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活動后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1.請幼兒翻開幼兒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涂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課后反思:
在上本課之前我先給幼兒在右手上系上一個彩色的蝴蝶結,然后引導幼兒來進行區分左右。左右對于幼兒來說要準確區分有一定難度,活動中半數幼兒能夠區分的很清楚,但還有許多小朋友讓他反復按口令來區分還是容易分錯。針對這一情況可請家長在家里對于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摸底檢查和教孩子區分左右。平時還可利用玩游戲形式幫助孩子區分左右,加深記憶。
大班位置關系教案篇六
1、通過教學使學生以不同的地點為觀測點判斷方向。
2、在學生學會確定任意方向的基礎上,使學生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3、“做一做”呈現了兩名學生合作判斷對方所在方向的活動情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為什么在描述兩個城市位置關系的時候會有兩種方式。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第22頁例3和做一做
1、觀察書上插圖
小組討論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識說一說這些城市的位置關系。
(2)討論后每組選出一名同學在班內匯報。
2、匯報討論結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圖上的位置。
(2)確定以誰為觀測點。
(3)用語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體位置。
(以北京為觀測點,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為觀測點,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答疑解難
(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解答,能在組內解決的在小組內解決,努內解決不了的老師解答。)
二、復習鞏固
1、完成做一做
(1)組織學生做游戲(可兩人一組也可四人一組)
(2)讓每個學生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來,人人開口說一說。
1、完成練習第1、2兩題
2、當堂匯報
(北京在哈爾濱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爾濱在北京的備偏東的方向上。)
(學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離約是900米。)(小剛)
(你家在學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
大班位置關系教案篇七
《誰的位置動了》這節活動課,幼兒比較難理解,為了引導幼兒能夠清楚區分左和右,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我將本節活動課,設計成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歡愉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1、區分左右關系。
2、發現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
3、發現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4、發現以上兩者之間的差別。
1、用海綿紙做紅、綠兩種手鐲。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
3、水彩筆。
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鉛筆?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對了,我們都要用右手。我們的右手很能干,給它戴上紅手鐲,那左手就戴上綠手鐲。今天我們就來區分左和右。
1、啟發幼兒發現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戲:看誰做得對。
讓幼兒跟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開始速度可以較緩慢,隨后游戲的速度由慢變快。如:“舉起你的右手(戴紅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綠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蓋”。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1、請5—6名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有是誰。
2、游戲: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聽教師的指令作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的差異。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1、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涂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讓幼兒區分左右,加深對左右空間方位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左右是一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的相對概念。
大班位置關系教案篇八
1.明確方位詞語“左右”表示的意思,能夠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
2.通過生活中經驗認識自身的“左右”,以自身的左右為標準,描述物體的位置,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本課教學目標是明確方位詞語“左右“的意思,能用準確的語言表述物體的位置,初步體會位置與順序的相對性,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建立左右的標準,左、右標準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能準確地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
課件、水果卡片。
(一)謎語引入,激發興趣出示謎語: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能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揭示謎底:雙手。
(二)聯系左右手,認識左右方位詞
1.讓學生在小組內舉例說一說生活中左手可以做什么?右手可以做什么?
【設計意圖:注重從學生的實際經驗出發,利用生活實例讓他們初步區分左右。】
1.教師板書漢字:“左、右”,學生說一說怎樣區分兩個字。
2.教師借助ppt介紹“左、右”漢字的演變。左和右,是兩個象形字,就像兩只伸出來的手形一樣。后來,人們在手形下面加一個“工”字,表示左手,意思是說左手可以輔助做工。在手形下面加一個“口”字,表示方位名詞,與左相對,凡是在左手的一邊就叫“左邊”,在右手的一邊就叫“右邊”。
【設計意圖:追根溯源,了解在文字發展史的基礎上來理解表示方位的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