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原文及翻譯注音

10065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采桑子原文及翻譯注音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采桑子原文及翻譯注音篇一

宋代:歐陽修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西湖風光好,荷花開后清香繚繞,劃船載著酒宴來賞玩,用不著旌旗儀仗,自有紅花為幢綠葉為蓋隨船而來。

彩畫游船駛進了荷花叢的深處,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煙霧夾著微雨,在一片音樂歌聲里,船兒載著醉倒的游客歸去。

①西湖:指潁州(今安徽省阜陽市)西湖。歐陽修晚年退休后住在潁州,寫了一組《采桑子》(十首)。

②旌(jīng)旗:古代旌旗儀仗。

③幢(chuáng):古代的帳幔。

④蓋:古代一種似傘的遮陽物。

⑤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⑥笙(shēng):簧管樂器。

采桑子原文及翻譯注音篇二

宋代: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中隨風飄蕩,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著湖水。

游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才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這份安謐。回到居室,拉起窗簾,等待著燕子的來臨,只見雙燕從蒙蒙細雨中歸來,這才拉起了簾子。

⑴群芳過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景佳勝。

⑵狼籍殘紅:殘花縱橫散亂的樣子。殘紅,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亂的樣子。

⑶濛濛:今寫作“蒙蒙”。細雨迷蒙的樣子,以此形容飛揚的柳絮。

⑷闌干:橫斜,縱橫交錯。

⑸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樂聲停止。去:離開,離去。

⑹簾櫳:窗簾和窗欞,泛指門窗的簾子。

采桑子原文及翻譯注音篇三

清代:納蘭性德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現在才知道那時我錯了,心中凄涼迷亂,眼淚默默落下,滿眼看到的都是春風,事物卻非于從前。

后來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勉強說后會有期,像這樣別離,梨花落完了 ,月亮已經在天的西方。

(1)才道:才知道。語本晏幾道《醉落魄》詞:“心心口口長恨昨,分飛容易當時錯。”又宋劉克莊:《憶秦娥》:“古來成敗難描模,而近卻悔當時錯。”

(2)凄迷:凄涼迷亂。

(3)紅淚,形容女子的眼淚。當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靈蕓,薛姑娘不忍遠離父母,傷心欲絕,等到登車啟程以后,薛靈蕓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淚流在玉唾壺里,染得那晶瑩剔透的玉唾壺漸漸變成了紅色。待車隊到了京城,壺中已經淚凝如血。

(4)滿眼春風百事非:句出于李賀《三月》詩“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又宋趙彥端《減字木蘭花》詞:“滿眼春風,不覺黃梅細雨中。”

(5)無計:無法。“歡期”:佳期,指二人重會相守之期。

(6)落盡梨花月又西:唐鄭谷《下第退居二首》之一,“落盡梨花春又了,破籬殘雨晚鶯啼。”又宋梅堯臣《蘇幕遮》詞:“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容若此句撇開前人,用“月字”獨創出凄迷冷艷的意境。梨花同月若梅花惹雪,別是一種肌骨。

采桑子原文及翻譯注音篇四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蒼天卻不老,重陽節年年都會來到。今天又逢重陽,戰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樣明媚。卻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美,如宇宙般廣闊的江面天空泛著白霜。

重陽: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歲歲:年年。

今又重陽:此重陽是指詩人在戰地重逢的重陽,1929年的重陽。

戰地:這里指閩西農村根據地,當時這里外有敵人包圍,內有地主民團的擾亂。

黃花:指菊花。

分外:格外。

勁:強勁。

不似:不類似,不像。

勝似春光:是說秋風比春光更美,是主觀感受。

寥廓:指宇宙的廣闊,也指廣闊高遠。

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此詞作于1929年的重陽節(10月11日)。當時,毛澤東在上杭縣城的臨江樓上養病,重陽佳節來到,院子里的黃花如散金般盛開。此時毛澤東已經離開紅四軍的領導崗位,毛他的夢想和現實再一次發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詞。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自戰國楚宋玉《九辯》以來,“悲秋”就成為中國古典詩賦的傳統主題。而前人以“九九重陽”為題材的詩章詞作,更借凄清、蕭瑟、衰颯的秋色狀景托怨情、興別恨,少有不著一“悲”字者。諸如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牧的“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蘇軾的“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悲”等,或敘寫羈旅他鄉的孤寂清冷,或敘寫羈旅他鄉的孤寂清冷,或寄寓傷時憂國的凄愴痛楚,或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悶,或抒發獲罪被貶的萬端感慨,皆“婉轉附物,招悵切清”。毛澤東的這首詞卻脫盡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掃衰頹蕭瑟之氣,以壯闊絢麗的詩境、昂揚振奮的豪情,喚起人們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獨步詩壇。

此詞以極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難老”開篇,起勢突兀,氣勢恢宏。“人生易老”是將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當努力進取,建功立業,莫讓年華付流水。“天難老”卻是將宇宙人格化。寒來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難老”并非“不老 ”,因為“新陳代謝是宇宙間普遍的永遠不可抗拒的規律”(毛澤東《矛盾論》)。“人生易老”與“天難老”,一有盡,一無窮;一短促,一長久;一變化快,一變化慢。異中有同,同中有異,既對立又統一。這并非“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一古老格言的簡單趨附,而是立足于對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認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諦和永恒真理,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光輝,具有極強的審美啟示力。“歲歲重陽”承首句而來,既是“天難老”的進一步引申,又言及時令,點題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今又重陽”是“歲歲重陽”的遞進反復,年年都有重陽節,看似不變,其實也在變,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節,此地別有一番風光。

古有重陽登高望遠、賞菊吟秋的風習。在歷代詩文中,重陽節與菊花結下了不解之緣。而身逢亂世的詩人,往往借寫菊花表達厭戰、反戰之情,即菊花是作為戰爭的對立面出現的。但毛澤東筆下的“黃花”卻是和人民革命戰爭的勝利聯系在一起的。這“黃花”既非供隱士高人“吟逸韻”的東籬秋叢,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懷”的庭院盆景,而是經過硝煙炮火的洗禮,依然在秋風寒霜中綻黃吐芳的滿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質樸卻生機蓬勃,具有現實與象征的雙重性,帶有賦和比的特點。詞作者是懷著欣悅之情來品味重陽佳景的。黃花裝點了戰地的重陽,重陽的戰地因此更顯得美麗。“分外香”三字寫出賞菊人此時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勝利可喜,黃花也顯得異常美麗;黃花異常美麗,連她的芳香也遠勝于往常。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詩情、畫意、野趣、哲理于一爐,形成生機盎然的詩境,既歌頌了土地革命戰爭,又顯示了作者詩人兼戰士的豪邁曠放的情懷。盡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戰斗、戰場、解放全人類的崇高事業聯系在一起的,他們并不嘆老懷悲,蹉跎歲月,虛擲光陰,而是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為革命而戰,一息尚存,奮斗不止。

下片承“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的意脈,寫憑高遠眺,將詩的意境向更深更闊處開拓。歲歲有重陽,秋去又秋來,“一年一度秋風勁”,這個“勁”字,力度極強,寫出秋風摧枯拉朽、驅陳除腐的凌厲威猛之勢,筆力雄悍,極有剛健勁道之美。此情豪邁異于東風駘蕩、桃紅柳綠、鶯語燕歌、溫柔旖旎的春日風光。但勁烈的西風、肅殺的秋氣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傷,而是振奮。詩人的感情、戰士的氣質決定了他的審美選擇:“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天朗氣清,江澄水碧;滿山彩霞,遍野云錦,一望無際,鋪向天邊,極寫景色之瑰麗。

整首詞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詩情畫意、野趣、哲理于一爐,形成生機盎然的詩境,既歌頌了土地革命戰爭,又顯示了作者詩人兼戰士的豪邁曠放的情懷。以壯闊絢麗的詩境、昂揚振奮的豪情,喚起人們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

采桑子原文及翻譯注音篇五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

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日落波平。愁損辭鄉去國人。

乘舟避難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獨的浮云。穿梭在連綿的煙塵之中,回首中原已淚滿襟。

碧山對著水邊的平地有絲絲涼意,看著楓樹葉和蘆葦根。太陽落山了水波平靜了怨恨離開了家鄉。

彭浪磯:在江西省彭澤縣長江南岸。

扁舟:小舟。

汀洲:水中或水邊的平地。

上闋寫自己背井離鄉,像“旅雁孤云”一般凄苦,回首中原戰火紛飛,不覺涕淚沾巾。

起首二句敘事即景自寓身世經歷。乘一葉扁舟,到江南去避難作客,仰望那長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飄蕩的浮云,不禁深感自己的境遇正復相類。兩句融敘事、寫景、抒情為一體,亦賦亦比亦興,起得渾括自然。“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兩句寫回首北望所見所感。中原失守,國士同悲。這兩句直抒情懷,略無雕飾,取景闊大,聲情悲壯。

下闋寫眼前蕭條的秋色,更增添了旅人辭鄉去國的愁思。

過片“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兩句,收回眼前現境。薄暮時分,泊舟磯畔,但見江中的碧山正為暮靄所籠罩,磯邊的汀洲,蘆根殘存,楓葉飄零,滿眼蕭瑟冷落的景象。這里寫磯邊秋暮景色,帶有濃厚的凄清黯淡色彩,這是詞人國家殘破、顛沛流離中的情緒的反映。“日落波平,愁損辭鄉去國人”,兩句總收,點明自己“辭鄉去國”以來的心情。日落時分,往往是增加羈旅者鄉愁的時刻,對于作者這樣一位倉皇避難的旅人來說,他的寂寞感、凄涼感不用說是更為強烈了。漸趨平緩的江波,這里恰恰反托出了詞人不平靜的心情。

全篇以景寄情,動靜交錯,色調蒼暗。用“扁舟”、 “旅雁”、“孤云”、 “汀洲冷”、 “楓葉蘆根”等典型的深秋景物,烘托出詩人的凄楚情懷,同時也流露出了對國事的忡忡憂慮,唱出了時代的悲涼之音。

《采桑子·彭浪磯創作背景

這首詞題為“彭浪磯”,是在靖康之變后,詞人離開故鄉洛陽南下避難,經江西彭浪磯往兩廣途中創作的。

采桑子原文及翻譯注音篇六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百花凋零之后西湖的景致依然很美,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飛揚的柳絮好似細雨迷蒙。垂落的楊柳縱橫交雜,在和風中隨風飄蕩,搖曳多姿。笙簫歌聲漸漸消歇,游人也已盡興散去,才開始覺春日空寂。回到居室,等待著燕子的來臨,只見雙燕從蒙蒙細雨中歸來,這才放下簾櫳。

注釋群芳過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景佳勝。狼籍殘紅:殘花縱橫散亂的樣子。殘紅,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亂的樣子。濛濛:今寫作“蒙蒙”。細雨迷蒙的樣子,以此形容飛揚的柳絮。闌干:橫斜,縱橫交錯。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樂聲停止。去:離開,離去。簾櫳:窗簾和窗欞,泛指門窗的簾子。

這是歐陽修晚年退居潁州時寫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寫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懷。雖寫殘春景色,卻無傷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輕快的筆墨描繪了潁州西湖的暮春景,創造出一種清幽靜謐的藝術境界。而詞人的安閑自適,也就在這種境界中自然地表現出來。情景交融,真切動人。詞中很少修飾,特別是上下兩片,純用白描,卻頗耐尋味。

這首詞是歐陽修晚年居住的潁州西湖的暮春景象,從而表現了作者異常的、幽微的心理狀態。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藉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這首詞上闋是說,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的西湖依然是美麗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飄舞,柳枝在和風中隨風飄蕩,在和煦的春風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著湖水。

西湖花時過后,殘紅狼籍,常人對此,當是無限惋惜,而作者卻贊賞說“好”,確是異乎尋常的。首句是全詞的綱領,由此引出“群芳過后的”湖上一片實景,籠罩在這篇實景上的是寂寞空虛的氣氛。落紅零亂滿地,楊花漫空飛舞,使人感覺春事已了。“垂柳闌干盡日風”與上二句相聯系,寫出了欄畔翠柳柔條斜拂于春風中的姿態;單是這風中垂柳的姿態,本來是夠生動優美的,然而著以“盡日”二字,聯系白居易《楊柳枝》“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來體會,整幅畫面上一切悄然,只有柳條竟日在風中飄動,其境地之寂靜可以想見。在詞的上闋里所接觸到的,只是物象,沒有出現任何人的活動。眼前的是自然界,顯得多么令人意興索然。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下闋前兩句是說,游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才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這份安謐。“笙歌散盡”,虛寫出過去湖上游樂的盛況;“游人去后,始覺春空”,點明從上面三句景象所產生的感覺,道出了作者的復雜微妙的心境。“始覺”是頓悟之詞,這兩句是從繁華喧鬧消失后清醒過來的感覺,繁華喧鬧消失,既覺有所失的空虛,又覺得獲得寧靜的暢適。首句說的“好”即是從這后一種感覺產生,只有基于這種心理感覺,才可解釋認為“狼籍殘紅”三句所寫景象的“好”之所在。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末兩句是說,回到居室,拉起窗簾,等待著燕子的來臨,直到雙燕從蒙蒙的細雨中歸來,才放下了簾子。

最后兩句,寫室內景,從而使人揣想,前面所寫的一切,都是詞人在室外憑欄時的觀感。末兩句是倒裝。本是開簾待燕。“雙燕歸來”才“垂下簾櫳”。著意寫燕子的活動,反襯出室內一片清寂氣氛。“細雨”字還反顧到上闋的室外景。落花飛絮,著雨更顯得春事闌珊。這首詞從室外景色的空虛寫到室內氣氛的清寂,通首體現出詞人生活中的一種靜觀自適的情調。

這首詞是歐陽修潁州西湖組詞《采桑子》十首的第四首。諸詞抒寫作者以閑退之身恣意游賞的怡悅之情,呈現的景物都具有積極的美的性質,如“芳草長堤”、“百卉爭妍”“空水澄鮮”等等。獨此首賞會的是“狼籍殘紅”。整組詞描寫的時節景物為從深春到荷花開時,“狼籍殘紅”自然是這段過程中應有的一環。如果說諸詞表現了詞人作為閑人對各種景物的歡然會意,本詞卻不自覺的透露出來他此時的別樣情緒。作者這時是以太子少師致仕而卜居潁州的。他生平經歷過不少政治風浪,晚年又值王安石厲行新法,而不可與爭,于是以退閑之身放懷世外,這組詞總的是體現了他這種無所牽系的閑適心情。但人情往往也有這樣的矛盾,解除世事的紛擾固然覺得輕快,而脫去世務又感到空虛。本詞“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卻是極其微妙的反映出這種矛盾的心情。結尾“垂下簾櫳”兩句,乃極靜的境界中著以動象,覺余情裊裊,表現出對春的流連眷戀意識,不免微露悵惘的情緒。

這首詞,上片描繪載酒游湖時船中絲竹齊奏、酒杯頻傳的熱鬧氣氛。下片寫酒后醉眠船上,俯視湖中,但見行云在船下浮動,使人疑惑湖中別有天地。整首詞寓情于景,寫出了作者與友人的灑脫情懷。下片寫醉后俯視湖水,只見白云朵朵,飄于船下。船在移動,云也在移動,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飄飛。“空水澄鮮”一句,本于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云日相暉映,空水共澄鮮”,言天空與湖水同是澄清明凈。這一句是下片的關鍵。兼寫“空”、 “水”,綰合上句的“云”與“舟”。下兩句的“俯”與“仰”、“湖”與“天”,四照玲瓏,筆意俱妙,雖借用成句,而恰切現景,妥貼自然,如同己出。“俯仰留連”四字,又是承上啟下過渡之筆。從水中看到藍天白云的倒影,他一會兒舉頭望天,一會兒俯首看水,被這空闊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懷疑湖中別有一個天宇在,而自己行舟在兩層天空之間。 “疑是湖中別有天”,用“疑是”語,是就其形貌來說。說“疑”者非真,說“是”者誠是,“湖中別有天”的體會,自出心裁,給人以活潑清新之感。

“殘霞夕照”是天將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盡的時候。“夕陽無限好”,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詩人歌詠過這一轉瞬即逝的黃金時刻。歐陽修沒有直寫景物的美,而是說“霞”已“殘”,可見已沒有“熔金”、“合璧”那樣絢麗的色彩了。但這時的西湖,作者卻覺得“好”。好就好在“花塢蘋汀”。在殘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種在花池里的花,長在水邊或小洲上的蘋草,無一字道及情,但情卻寓于景中了。“十頃波平”,正是歐陽修在另一首《采桑子》里寫的“無風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鏡,而且這“鏡面”浩渺無邊。“野岸無人舟自橫”,這句出自韋應物《滁州西澗》詩“野渡無人舟自橫”。作者改“渡”為“岸”,說明“舟自橫”是由于當日的游湖活動結束了,因此這“無人”而“自橫”的“舟”,就更襯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靜沉寂。

“西南月上”,殘霞夕照已經消失。月自西南方現出,因為不是滿月,所以雖在“浮云散”之后,這月色也不會十分皎潔。這種色調與前面的淡素畫圖和諧融洽,見出作者用筆之細。“軒檻涼生”,這是人的感覺。直到這時才隱隱映現出人物來。至此可知,上片種種景物,都是在這“軒檻”中人的目之所見,顯然他在這里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了。這里,作者以動寫靜,一切都是靜悄悄的,一點聲音也沒有,使人們仿佛置身紅塵之外。

“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水面風來”,既送來蓮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來他喝醉了酒,就這么長時間地悄無聲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這位潁州西湖的“舊主人”懷著無限深情,譜出了一曲清歌。

歐公在此詞中借嘯傲湖山而試圖忘記仕途的坎坷不平,表達了視富貴如浮云的情趣。詞中用語平實卻極有表現力。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采桑子原文及翻譯注音篇七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

納蘭性德〔清代〕

那能寂寞芳菲節,欲話生平。夜已三更。一闋悲歌淚暗零。

須知秋葉春花促,點鬢星星。遇酒須傾,莫問千秋萬歲名。

花草香美的美麗時節,人怎能在寂寞中禁過呢?因而與友人話起了生平夜至三更,禁不住彈唱一曲,悲歌低吟淺唱,竟引得清淚暗流。要知道春花秋葉,季節更替地催促時光流轉,恍惚間鬢角已添了白發,索性今朝2酒今朝醉,不再去操心那深厚的虛名。

采桑子:又名《丑奴兒》《羅敷媚》《羅敷艷歌》等。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另2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芳菲節:指春天。一闋(què):一曲。零:滴落。秋葉春花促:歲月催人老之意。促:短促,時間緊。點鬢(bìn)星星:鬢邊白發雜生。語出左思《白發賦》“星星白發,生于鬢垂”。星星:形容白發星星點點地生出。傾:這里是一飲而盡的意思。

上片寫春天讓人寂寥落寞,情思涌起,于是慨寂高歌,暗自垂淚。詞以疑問語氣開篇,“那能寂寞芳菲節,欲話生平”。在芳菲時節,姹紫嫣紅、滿城春色的勝景。但是此篇中,詞人的心情似與佳景甚不相合十“寂寞芳菲節”。十邊是鶯啼燕語、百花盛開,—邊是煢寂獨處,形影相吊,兩相比襯之下,詞人的內心確實是寂寞惆悵。因此,在這個時候,“欲話生平”自寂是再也不能了。詞人自二十二歲起,便擔任康熙侍衛,扈從鑾駕南巡北征。侍衛十職十分辛勞,容若“性耐勞苦”,恪盡職守旦夕不懈,但是讓詞人痛苦的并不是辛勞,而是違背理想和本性。他在八年的光陰中,熟練的'弓馬只能用于擔任警衛和奉陪狩獵,杰出的詩才也只能用于涂寫那些言不由衷的應燥篇章。值此如水春夜,他卻獨自不成寐,想到這乏味的人生唯有“淚暗零”而已。

下片寫秋日落葉春日繁花年復十年地催促著人逐步邁向衰老,抒發世俗的感慨。“須知秋葉春華促,點鬢星星。”詞人風華之年,盡在枯燥的鞍馬間度過,寂而時光荏苒,秋葉飄零,春花盛開,年復十年地催促著人由少到老,除了徒增白發之外,了無生趣。“遇酒須傾.莫問千秋萬歲名。”結篇處,詞人宕開十筆,說遇到美酒當前,就應該十醉方休,不要戮力去追求千秋萬歲的俗世功名。既寂理想渺茫,人世如風,等不到“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時候,那么何妨有酒就干,任誕放達,身后名定不如生前十杯酒。結處化李白《行路難》中名句:“且樂生前酒十杯,何須身后干載名。”頗得太白逍遙超脫之風。

全詞雖寫春,感慨人生,輕嘆歲月,但意境蒼涼,抒發了人生無常,轉瞬即逝,年華似水,不勝今昔的慨嘆。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采桑子原文及翻譯注音篇八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泝流。

《采桑子·秋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詞作。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全詞以意融景,一系列景象有機地融成一幅飽含秋意、秋思的風景畫,畫中有人,人外有秋,秋內有思,秋風秋雨關秋思,離情別恨聯秋怨,寫得婉約蘊藉,韻味悠長。

深秋時節,梧桐樹下,轆轤金井旁,落葉滿地。樹木入秋而變,人見秋色而愁。長長的簾子掛在玉鉤上,手扶垂簾,眼望窗外細雨,舊愁之上又添新愁。

閨中的思婦獨守著瓊窗,想到韶華漸逝,心愿難成,怎不雙眉緊皺,愁在心頭。回首邊地,征人久無音訊。想要寄書信,可是黃河寒波滔滔,溯流難上,思婦只能在孤獨寂寞中苦苦守望。

⑴釆桑子:詞牌名。此詞調在《草堂詩余》、《花間集補》中作“丑奴兒令”,《類編草堂詩余》中注曰:一名“羅敷令”。

⑵轆(lù)轤(lú):一種安在井上絞起汲水斗的器具,亦即汲取井水用的滑車。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這里指宮廷園林中的井。梧桐:一種落葉喬木,葉柄長,葉大,質地輕而韌。

⑶幾樹:多少的樹。樹,這里指梧桐樹。驚秋:《詞林萬選》中作“經秋”。有兩種理解,一說吃驚秋天的到來,二說秋風驚動了梧桐樹。

⑷晝雨:指白天下的雨。晝,白天。新愁:指悲秋之愁。《詞林萬選》、《嘯余譜》等本中均作“和愁”;《全唐詩》、《歷代詩余》、《花間集補》、《古今詞統》等本中均作“如愁”,《古今詞統》注中云:“如”一作“和”。

⑸百尺:這里為約指,極言其長。蝦須:因簾子的表狀像蝦的觸須,所以用“蝦須”作為簾子的別稱。《類編草堂詩余》注中云:“蝦須,簾也。”玉鉤:玉制的鉤子。

⑹瓊窗:雕飾精美而華麗的窗。春斷:《詞林萬選》中作“夢斷”。春斷,這里指情意斷絕,即男女相愛之情斷絕。春,指男女相愛之情。雙蛾:《花草粹編》、《花間集補》等本中均作“雙娥”。即指美女的兩眉。蛾,蛾眉,指婦女長而美的眉。皺:起皺紋,指皺眉。

⑺回首:回望。邊頭:指偏僻而遙遠的地方。

⑻欲:想要。寄:寄托。鱗游:游魚,這里借指書信。古人有“魚傳尺素”之說,古樂府《飲馬長城窟》中記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人遂以“雙鯉”或“魚信”代指書信。

⑼九曲:形容黃河河道的迂回曲折,這里代指黃河。九,泛指多數。曲,蕭本二主詞中作“月”。泝(sù)流:倒流。泝,同“溯”,逆流而上。

上片寫景,先點出“轆轤”、“金井”、“梧桐”三物,不單是寫實,也都有寓意。轆轤是井上汲水的工具,汲水是女子之事,故井邊常常是女子的懷人之所。轆轤的循環滾動又與思念的輾轉反復相通,搖著轆轤,情思纏綿,往往是詩詞之中女子思情的象征。古代的井邊多種梧桐。古代詩人常用梧桐金井說明時已至晚秋。如李白《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中有詩句:“去國客行遠,還山秋夢長。梧桐落金井,一葉飛銀床。”“一葉知秋”,秋來梧桐葉兒黃,故梧桐是常見的悲秋意象。這三者位置相關,意義相通,常常被聯系到一起來寫女子的秋思,如吳均的“玉欄金井牽轆轤”(《行路難》),王昌齡的“金井梧桐秋葉黃”(《長信秋詞》),與這里的“轆轤金井梧桐晚”,都是同一個意思。不過,李煜的表達更精巧一些,他在句中強調了一個“晚”字。“晚”可以指黃昏,暗示了從早到晚的期盼,有“黃昏望絕”之意。“晚”也可以指秋深,突出梧桐葉黃隕落的形象,令人聯想歲華流逝、青春不再而引出悲哀。故接下來的“幾樹驚秋”,本來是寫人在驚秋,卻道以“樹驚秋”;寫情就更婉轉,更深沉,并使蕭瑟的秋景與女子的傷情融合到了一起。“晝雨如愁”引出人物。說是“晝雨”,可見是下了一天還沒有停的雨。而這雨是小雨,絲雨,紛紛揚揚,飛飛灑灑,就如同彌漫在人心中的憂愁一樣,無邊無際,無休無止。“百尺蝦須在玉鉤”,是說精美的竹簾掛在鉤上,暗指人的遙望,下啟“回首邊頭”,景物描寫也就由室外轉入了室內。

下片抒情,以“瓊窗”承接上片的“百尺蝦須”,過渡十分自然。這里的“春斷”,要分作兩層意思來理解。一是說春去秋來,時光流逝,歲華漸老,青春不再復返,故日“斷”。一是說遠人無消息,任憑思念,深情不得傳達,“腸斷白蘋洲”(溫庭筠),“春斷”也就是“情斷”。這兩層意思相輔相映,都在表現思念之深,于是而有“雙蛾”之皺,有“回首”之舉,有“欲寄”之事,更用一連串的動作寫出思念之切。由皺眉,到遙望,到“欲寄鱗游”,思念的感情漸進深化,寫出女子終于決定要以主動的訴說去打動對方的心,以喚回心愛的人。可是,“九曲寒波不泝流”。山高水寒路曲折,縱使信寫出,何人可傳寄?何處可投遞?無奈之極。可越是無奈,越見情深。

全詞以意融景,一系列景象有機地融成一幅飽含秋意、秋思的風景畫,畫中有人,人外有秋,秋內有思,秋風秋雨關秋思,離情別恨聯秋怨,寫得婉約蘊藉,回味悠長。后人馬致遠之《天凈沙·秋思》頗得其婉約韻致。

采桑子原文及翻譯注音篇九

[清代]納蘭性德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后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

我喜歡的并不只是雪花輕舞飛揚的姿態,還有它那不懼寒冷的精神。無根卻似有根,有著人間富貴之花不可比擬的高潔之姿。

謝道韞去世后有誰真正了解、憐惜它呢?漂泊天涯,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聲中任西風吹向無際的大漠。

采桑子:詞牌名,詞名由樂府相和歌辭《采桑曲》(陌上桑)變來,它本是大曲的“摘遍”。又名“丑奴兒”、“丑奴兒令”、“羅敷艷歌”、“羅敷媚”。雙調,上下片各四句,押三平韻,各二十二字,共四十四字,用中呂宮。

癖(pǐ)愛:癖好,特別喜愛。

輕模樣:雪花輕輕飛揚的樣子。此謂對于雪花的偏愛。

根芽:比喻事物的根源、根由。

富貴花:指牡丹或者海棠之類的花。周敦頤《愛蓮說》:“牡丹,花之富貴者也。”陸游《留樊亭三日王覺民檢詳日攜酒來飲海棠下比去花亦衰矣》詩:“何妨海內功名士,共賞人間富貴花。”

謝娘:晉王凝之妻謝道韞有文才,后人因稱才女為“謝娘”。謝道韞曾詠過雪花。《世說新語·言語》載:謝安見雪因風而起,問子侄輩何物可比,有答以“撒鹽空中差可擬”者,謝道韞則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悲笳(jiā):悲涼的笳聲。笳,古代軍中號角,其聲悲壯。

瀚海:沙漠,此指塞外之地。

該詞寄托了天涯行役之苦,如雪花之漂泊無依般,體現了詞人心中的清高孤傲無人同與的悲涼之感。詞中詞人拋開了詠雪的成規,把雪花當作跟牡丹一樣的“花兒”來歌詠,營造一種新奇的錯位,表現了詞人天馬行空、自由揮灑而獨出機杼的高超才調。

決句倒卷而出。先設想一種責詰,然后對此責難作出答復:自己所愛者不只是雪花的輕倩飄灑,而且更是她那種冰雪精神。再躍進一層,雪花似花非花,她以無根為有根,其六出之姿,空靈瑩潔,若有若無,絲毫沒有人間富貴花——牡丹那種深根、茂葉和豐腴的體態。這,既是詞人的審美選擇,又是他對于富貴門閥種種束縛的逆反心態的反射。

下片以謝娘關合雪花。晉王凝之的妻子謝道溫有文才,后代常以謝娘借指才女。又一說,謝娘常用來泛指自己所思念的女子。納蘭詞中多次出現“謝橋”、“謝家庭院”,其《采桑子·謝家庭院殘更立》的下片更有“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的描述。蜘絲馬跡,似以第二解為宜。詞從詠雪轉到謝娘,其連接點應是雪花的輕盈嫵媚、瑩潔玲瓏,它令詞人聯想到和某一女子的純潔、朦朧的輕憐密愛。以下一轉,又從雪花的飄灑聯想到自己的天涯飄泊。然后宕開,讓這份相思羈旅的悲愁,融入寒月悲笳,浩蕩西風,蔽日黃沙的龍荒瀚海之中。

在這里,愛情的憾恨與人生的憾恨合成為一體。愛情得到升華,它決不僅僅意味著某人某事的男歡女愛,它還是一種生命追求的審美化。故而“既輕盈倩麗,又沉郁蒼涼”。

這決詠雪詞,寫得穎異別致,“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超逸了歷來詠雪詩詞曾經有過的意象格局,神韻天縱。詞中對于塞外的茫茫飛雪,別具視角眼界,其中隱含著詞人自己的意態情懷:深切的身世心性之慨,在其中若隱若現,一種濃郁的凄楚蒼涼,回蕩其間。此詞景象闊大,氣韻沉厚,情境深邃,是納蘭性德邊塞詞的又一卓異之作。

信息流廣告 網絡推廣 周易 易經 代理招生 二手車 網絡營銷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文化遺產 查字典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抖音代運營 易學網 互聯網資訊 成語 成語故事 詩詞 工商注冊 注冊公司 抖音帶貨 云南旅游網 網絡游戲 代理記賬 短視頻運營 在線題庫 國學網 知識產權 抖音運營 雕龍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學教程 常用文書 河北生活網 好書推薦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人才網 考研真題 漢語知識 心理咨詢 手游安卓版下載 興趣愛好 網絡知識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標交易 單機游戲下載 短視頻代運營 寶寶起名 范文網 電商設計 免費發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經典范文 優質范文 工作總結 二手車估價 實用范文 愛采購代運營 古詩詞 衡水人才網 石家莊點痣 養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 銅雕 詞典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版 chatGPT官網 勵志名言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文玩 朋友圈文案 語料庫 游戲推薦 男士發型 高考作文 PS修圖 兒童文學 買車咨詢 工作計劃 禮品廠 舟舟培訓 IT教程 手機游戲推薦排行榜 暖通,電采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應 ps素材庫 短視頻培訓 優秀個人博客 包裝網 創業賺錢 養生 民間借貸律師 綠色軟件 安卓手機游戲 手機軟件下載 手機游戲下載 單機游戲大全 免費軟件下載 網賺 手游下載 游戲盒子 職業培訓 資格考試 成語大全 英語培訓 藝術培訓 少兒培訓 苗木網 雕塑網 好玩的手機游戲推薦 漢語詞典 中國機械網 美文欣賞 紅樓夢 道德經 網站轉讓 鮮花 社區團購 石家莊論壇 書包網 電地暖
主站蜘蛛池模板: 777色淫网站女女|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激情电影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 91精品免费看|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久久亚洲综合色| 欧美一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小视频| 爱看精品福利视频观看| 男女无遮挡毛片视频播放 |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日韩欧美在线看|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日本熟妇乱人伦XXXX|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图| 日日操夜夜操天天操| 成人免费视频试看120秒| 好男人社区在线www| 天堂网在线www|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视频| 日本午夜大片a在线观看| 日本丰满www色| 小草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 国产三级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日本孕妇大胆孕交| 天堂在线最新资源| 内射白嫩少妇超碰|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