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木求魚是什么意思(緣木求魚的意思翻譯及寓言故事)
【拼音】
yuán mù qiú yú
【含義】
緣:沿著,順著;緣木:爬樹。爬上樹去找魚。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對,做事達不到目的。
【用法】
用于貶義。
【示例】
《蔡廷鍇自傳·逃難返故鄉》:“且獄內煙、賭甚盛,本人親拿獲數案,如此欲求政治修明,何異緣木求魚。”
【出處】
①《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p>
②《后漢書·劉玄傳》:“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采珠?!崩钯t注:“求之所非,不可得也?!?/p>
【近義詞】
①刻舟求劍 ②水中撈月
【反義詞】
①順藤摸瓜
【故事】
戰國時候,齊國國君齊宣王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孟子勸他放棄武力,采用仁慈的政治措施。
孟子說:”大王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呢?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齊宣王笑了笑,卻不說話。
孟子便說:”是為了肥美的食物不夠吃嗎?是為了輕暖的衣服不夠穿嗎?還是為了艷麗的色彩不夠看呢?是為了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嗎?還是為了身邊伺候的人不夠使喚呢?這些,您手下的大臣都能夠盡量給您提供,難道您還真是為了這些嗎?”
宣王說:”不,我不是為了這些?!?/p>
孟子說:”那么,您的最大愿望便可以知道了,您是想要擴張國土,使秦、楚這些大國都來朝貢您,自己君臨中原,安撫四方落后的民族。不過,以您現在的做法來實現您現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p>
宣王說:”竟然有這樣嚴重嗎?”
孟子說:”恐怕比這還要嚴重哩。爬上樹去捉魚,雖然捉不到魚,卻也沒有什么后患。以您現在的做法來實現您現在的愿望,費勁心力去干,一定會有災禍在后頭。”
宣王說:”可以把道理說給我聽聽嗎?”
孟子說:”假定鄒國和楚國打仗,大王認為哪一國會打勝呢?”
宣王說:”當然是楚國勝?!?/p>
孟子說:”顯然,小國的確不可以與大國為敵,人口很少的國家的確不可以與人口眾多的國家為敵,弱國的確不可以與強國為敵。海內的土地,方圓千里的共有九塊,齊國不過占有其中一塊罷了。想用這一塊去征服其他八塊,這跟鄒國和楚國打仗有什么區別呢?大王為什么不回過來好好想一想,從根本上著手呢?”
“現在大王如果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上來做官,天下的農民都想到您的國家來種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國家來做生意,天下旅行的人都想到您的國家來旅行,天下痛恨本國國君的人都想到您這兒來控訴。果真做到了這些,還有誰能夠與您為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