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驢技窮典故故事|黔驢技窮釋義
黔驢技窮
【釋義】
黔:今貴州省一帶。形容有限的本領已經用完,沒有什么可以顯露的本事了。
【出處】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
‘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典故】
古時候,黔這個地方沒有驢,有一個黔人外出,在北方見到了驢,感覺比較新鮮,便買了一頭運送到黔地。但這個人又不知道驢的用處,就暫時把它放養在山腳下。
山上有一只老虎,它也沒有見過驢。
第一次看見驢的時候,老虎嚇得不敢移動。它從未見過如此龐大的動物,以為驢是什么神獸,不敢上前招惹。
過了一段時間,老虎再次下山偷偷觀察,和驢的距離近了一點點,但還是不敢輕舉妄動,不知道驢到底是何方神圣。
又過了幾天,老虎在觀察驢的時候,驢突然仰天長叫,聲音很大,老虎以為驢要把自己吃掉,嚇得掉頭就跑。
又過了一段時間,老虎已經習慣了驢的叫聲,認為驢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于是膽子又大了一些,又向驢走近了一些,甚至還會在驢的面前走來走去,但還是不敢靠前。
后來,經過多次的觀察,老虎想要試試驢到底有什么本事,便故意去招惹它。驢見老虎冒犯自己,很是生氣,抬腳就踢。老虎心想:原來這個龐然大物只會這么點本領。于是,老虎猛地撲上去咬住了驢的喉嚨,美美地吃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