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前的最后瘋狂,4分鐘發射16枚核彈,爆炸當量超二戰之和
蘇聯解體前的最后瘋狂,4分鐘發射16枚核彈,爆炸當量超二戰之和
引言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在十月革命后建立,它的建立在人類歷史上顯得格外重要。蘇聯在斯大林的領導下,實行重工業化使得蘇聯飛速進步成為了超級大國。兩極分化下的世界,一端是蘇聯,另一端是美國。可是,外強中干,著重于發展軍事使得國家發展嚴重不平衡,最終瓦解。
蘇聯為何而強
蘇聯在冷戰時期,作為第二大經濟體是有原因的,正因為這些原因才使得他能夠抗衡美國。以美國代表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代表的社會主義相互仇視,相互對抗,無論是美國成立了北約組織,而蘇聯針尖對麥芒的建立了華沙條約集團。兩大陣營的成員相互支持下,世界就開始呈現兩極化。而對于蘇聯的物資方面,蘇聯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雖然環境較為惡劣,但是有著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石油資源,都能夠很好地為蘇聯的軍事化以及工業化提供條件。
雖然二戰時期,蘇聯受到德國侵略以后,工業中心轉移到東側,因此二戰結束后,蘇聯的工業體系保存完整,并沒有因為戰爭而受到損失,加上一些戰后,愿意來到蘇聯工作的回國的專家,促使蘇聯的重工業水平飛速發展,遠超其他國家。二戰結束后就制造出了核武器。蘇聯在成立了華沙條約聯盟后,蘇聯更是加大投入軍事力量,防止美國進行正面對決,是自己不處于下風。"沙皇"氫彈,可以說是蘇聯核力量的代表,爆炸當量可以達到5000萬噸。最初的設計是想把它的當量達到1.7億噸,但是最后為了人類生存的環境考慮,減少了噸量。
"沙皇"氫彈的威力就如此可怕,但是也只是蘇聯核武器的冰山一角。據一些西方媒體估計,蘇聯的核彈頭數量可以達到27000多枚,甚至戰略核彈頭這種可以搭載在遠程導彈上的都有11000多枚,品類繁多的核彈頭可以應對各種情況,保衛蘇聯的領土,或者打擊自己的假想敵——美國。蘇聯著重發展的軍事產業,使得自己的軍事儲備都十分優秀。蘇聯的重工輕農,戰時政策下,使得自己的軍事實力達到世界第一。
最后的瘋狂
蘇聯國家經濟不穩定的發展以及政策的問題,最終面臨解體。阿富汗戰爭持續了10年之久,使得蘇聯本就不穩定的政治經濟面臨崩潰。多個附屬的東歐國家發生政變,一時間后院起火,蘇聯政府為了穩住局勢,準備用一場軍事演習來震懾其它蠢蠢欲動的宵小之輩。蘇聯在1989年制定了一場名為"河馬一號"的軍事演習。這場演習想要展示自己的本國的軍事實力,以及打擊別國的快速能力以及火力。準備通過核艇"葉卡捷琳娜"號發射"輕舟"戰略導彈,展示自己國家的軍事能力。而然,不知道是不是偶然,還是特殊情況,"葉卡捷琳娜"號發生了泄漏事故,迫不得已演習取消。
隨后,在1990年的11月,蘇聯重啟"河馬二號"演習行動,由"新莫斯科夫斯克"取代原先的"葉卡吉琳娜"號。在1991年的8月份,河馬二號軍事演習正式開始,演習地址定位巴倫支海。在北方艦隊司令最高指令下達后,16枚"輕舟"導彈快速發射,以14秒一枚的速度,高速發射,形成接連不斷的火力,最后在224秒的時間內打完了所有的戰略導彈。完美的火力彈幕,給全球的軍隊上了一課,什么叫做精準彈幕。按照原先的計劃,中間的12枚全部自行銷毀。
16枚"輕舟"導彈上搭載的是蘇聯標準的彈道導彈分彈頭,但是這每一個分彈頭的爆炸當量都有47.5萬噸,總量合計為760萬噸,甚至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噸量綜合。這次的軍事演習完美的向外界表達了蘇聯的軍事實力,也讓一部分宵小之輩不敢輕舉妄動。因為這次所攜帶的武器,完全可以輕而易舉的擊潰一個中等國家,像這次核潛艇在蘇聯的軍事儲備中,只能算是一般。因為,它還有一百多艘這樣噸位甚至更高噸位的潛艇。
結語
強大的軍事實力沒有辦法挽救千瘡百孔的蘇聯,"八一九"事件的爆發,成為了壓倒蘇聯的最后一根稻草,隨后蘇聯正式解體,蘇聯的解體帶來了無數國際影響。強大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就此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員,只留下它的部分精神以及軍事結晶給予俄羅斯。強大的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參考文獻
《蘇聯首枚原子彈試爆述論》,《軍事歷史研究》,2013年第2期
《勃列日涅夫年代: 蘇聯走向衰亡的關鍵性轉折時期》 ,《東歐中亞研究》 1998年第1期
〔俄〕瓦·博爾金:《戈爾巴喬夫沉浮錄》,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