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手下的謀士是什么水平?關羽敗走麥城有出來幫忙嗎?
關羽手下的謀士是什么水平?關羽敗走麥城有出來幫忙嗎?
說到三國時期的謀士們其實還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批人了,他們的一些計策可以說是決定了很多三國歷史的走向,諸葛亮,郭嘉等人,但是這些都是名人,我們也不妨看看那么不算出名的,其實關羽在鎮守麥城的時候手底下也是有很多謀士的,那么這些謀士的水平到底怎么樣呢?話說在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他們有沒有幫忙呢?下面就著這些問題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關羽之前沒有留守一方,其實是不需要太多謀士的,而直到守荊州的時候,謀士的作用其實才開始比較關鍵,這時候他手下有哪些人呢?
有關平、廖化,糜芳、傅士仁、王甫、趙累、潘俊等人,而馬良雖然一開始是留在關羽身邊,但不久就去了蜀中。
而要說這些人的水平,其實不得不單獨拿出來王甫說上一說。
公元212年,劉備令關羽鎮守荊州,而諸葛亮要隨劉備入川,所以臨走之前為關羽留下了很多謀士,比如馬良王甫等人。
說到王甫,原來效力劉璋手下,劉備占領益州后,王甫便投降了劉備,劉備便讓王甫在關羽帳下效力,但由于關羽手下有馬良這樣的謀士,因此對于這樣一位投降來的謀士,關羽并沒有看在眼里,殊不知,其實這也是讓這個算是厲害的謀士失去了展現才華的機會。
畢竟在這期間,他曾經提出三大建議,都可算是不錯的謀略,但是可惜沒有被采用。
其一,東吳啟用呂蒙為大都督,王甫就已經察覺到了或許東吳啟用呂蒙的用意就是奪回荊州,于是王甫建議關羽立刻加強對東吳的防范,并且建議關羽多修烽火臺,以備戰時之需,然而關羽剛愎自用,既沒有采納這個建議,更沒有把呂蒙放在眼里。
后面的事情,大家就知道了,也留下了白衣渡江這個典故。
其次,就是關羽出兵攻打樊城,此時荊州的守將是潘俊,此人雖然有點才能人,然而王甫卻覺得他有反心,早晚會背叛關羽,建議關羽換掉此人,只可惜關羽依舊沒有聽從,此事與第一件合起來,基本上導致了荊州失守的敗局。
由此可見,王甫是有才能的,而他的才能在這時候展現在了看人的眼光,和對戰略的分析之上,如果得以重用,或許他有可能成為一個被人稱贊的頂級謀士。
有了一二,自然還有第三,這一次,關羽終于為自己的自負付出了血的教訓,那就是王甫的建議是在關羽敗走麥城之機,王甫建議走大路,然而關羽卻認為走大路會遭到東吳的伏擊,于是選擇了走小路,然而最終卻遭到了東吳的伏擊,而關羽也最終戰死。
在三國這樣一個時代之中,綻放出來許多的厲害謀士,但是,也有許多人被埋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下,他們不是沒有才能,而只是少了一些運氣,又或者缺乏一個識人善用的明主罷了。
這也是為什么自古便說千里馬不難得,難得的是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