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讀書格言大全合集80句
孟子讀書名言
【第1句】: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第2句】: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第3句】: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第4句】: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第5句】: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第6句】: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第7句】: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
【第8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第9句】: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第10句】: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第11句】: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第12句】: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第13句】: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第14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第15句】: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第16句】: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第17句】:諸侯之寶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第18句】: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第19句】: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第20句】: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第21句】: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第22句】:定天下者,在乎仁政為一者也。
【第23句】: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第24句】: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第25句】: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第26句】: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第27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第28句】: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第29句】: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第30句】: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第31句】: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第32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第33句】: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
【第34句】: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第35句】:飽食、暖衣而無書教,則近于禽獸。
學者孟子讀書名言
【第1句】: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第2句】: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第3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第4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第5句】: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第6句】: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
【第7句】: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第8句】: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第9句】: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
【第10句】: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第11句】:飽食、暖衣而無書教,則近于禽獸。
【第12句】:定天下者,在乎仁政為一者也。
【第13句】: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第14句】: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第15句】: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第16句】: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第17句】: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第18句】: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第19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第20句】: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第21句】: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第22句】: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第23句】: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第24句】: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第25句】: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第26句】: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第27句】: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第28句】: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第29句】: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第30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第31句】: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第32句】: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第33句】: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第34句】: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第35句】: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關于讀書的孟子名言名句精選
【第1句】: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第2句】: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第3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4句】: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5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6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第7句】: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第8句】: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第9句】: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第10句】: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第11句】: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第12句】: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第13句】: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讀書名言
【第1句】: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第2句】: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第3句】: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第4句】: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第5句】: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第6句】: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第7句】: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
【第8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第9句】: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第10句】: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第11句】: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第12句】: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第13句】: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第14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第15句】: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第16句】: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第17句】:諸侯之寶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第18句】: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第19句】: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第20句】: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第21句】: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第22句】:定天下者,在乎仁政為一者也。
【第23句】: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第24句】: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第25句】: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第26句】: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第27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第28句】: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第29句】: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第30句】: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第31句】: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第32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第33句】: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
【第34句】: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第35句】:飽食、暖衣而無書教,則近于禽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