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古語名句(古語勵志語錄經(jīng)典短句)
【1】、 行道不系今古,直揮筆為文。一(唐)李商隱《上崔華州書》
【2】、 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dāng)自強(qiáng)。一(唐)李成用《送人》
【3】、 德音流千載,功名重山岳。一(南朝·宋)范曄《后漢書。》
【4】、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杜牧《赤壁》
【5】、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清)鄭燮《題竹石》
【6】、 子曰:“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孔子:《論語·泰伯第八》
【7】、 勢治者則不可亂,而勢亂者則不可治也。——《韓非子·難勢》
【8】、 生不知死,死不知生;來不知去,去不知來。一《列子·天瑞》
【9】、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唐)黃巢《題菊花》
【10】、 君無術(shù),則弊于上;臣無法,則亂于下。——《韓非子·定法》
【11】、 年益壯,志益大。——(唐)劉禹錫《唐故衡州刺史呂君集紀(jì)》
【12】、 花余歌舞歡娛外,詩在經(jīng)營慘淡中。一(宋)辛棄疾《鷓鴣天》
【13】、 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宋)蘇洵《管仲論》
【14】、 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fēng)。——(宋)朱淑真《黃花》
【15】、 人情卻似飛絮,悠揚(yáng)便逐春風(fēng)去。——(宋)晏幾道《梁州令》
【16】、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jì)》
【17】、 離家自是尋常事,報國慚無尺寸功。一(明)于謙《春日客懷》
【18】、 聰明反被聰明害。——(明)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醉太平》
【19】、 至誠如神。釋義:真誠的最高境界有如神靈。一《禮記·中庸》
【20】、 強(qiáng)必治,不強(qiáng)必亂;強(qiáng)必寧,不強(qiáng)必危。——《墨子·非命下》
【21】、 酒逢知己干杯少,話不投機(jī)半句多。——(明)佚名《名賢集》
【22】、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明)劉基《梁甫吟》
【23】、 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后。——(漢)韓嬰《韓詩外傳》
【24】、 世人歷險應(yīng)如此,忍耐平夷在后頭。——(清)鄭燮《弄潮曲》
【25】、 貧人愁貧貧不去,病人愁病病不療。——(清)陳確《君莫愁》
【26】、 安危相易,禍福相生,緩急相摩,聚散以成。一《莊子·則陽》
【27】、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孔子:《論語·憲問第十四》
【28】、 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猶非也。——《晏子春秋·不合經(jīng)術(shù)者》
【29】、 詞義及賢達(dá)姓名,不敢穢用也。——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治家》
【30】、 美不美,鄉(xiāng)中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一(明)吳承恩《西游記》
【31】、 以仁安人,以義正我。——(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32】、 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險尤傷氣骨多。一(宋)陸游《讀近人詩》
【33】、 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可以知長短。——孟子《孟子·粱惠王上》
【34】、 生而辱不如死而榮。——(漢)司馬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35】、 寧為蘭摧玉折,不作瓦礫長存。一(唐)劉知幾《史通·直書》
【36】、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南朝·宋)鮑照《代白頭吟》
【37】、 豪杰交游滿天下,逢兇化吉天生成。一(明)施耐庵《水滸傳》
【38】、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一(戰(zhàn)國)商鞅《商君書·更法》
【39】、 野花不種年年有,煩惱無根日日生。一(元)柯丹丘《荊釵記》
【40】、 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唐)李世民《經(jīng)破薛舉戰(zhàn)地》
【41】、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一《荀子·勸學(xué)》
【42】、 欲知宰相能否,但視天下安危。——(清)申涵煜《省心短語》
【43】、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一《荀子·榮辱》
【4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孔子:《論語·述而第七》
【45】、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一(清)曹雪芹《紅樓夢》
【46】、 一言出口,駟馬難追。——(宋)歐陽修《筆說·駟不及舌說》
【47】、 身賢者賢也,能進(jìn)賢者亦賢也。——(漢)劉向《說苑·臣術(shù)》
【48】、 人惟患無志,有志無有不成者。——(宋)陸九淵《語錄·下》
【49】、 知善非難,行善為難。——(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蘧伯玉》
【50】、 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xiāng)。——(三國·魏)曹丕《雜詩二首》
【51】、 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韓非子·喻老》
【52】、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jié)。一(宋)蘇軾《留侯論》
【53】、 不云乎:“五中心無為也,以守至正。”——魏源:《魏源集學(xué)篇》
【54】、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論語·憲問第十四》
【55】、 行不茍合,義不取容。——(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56】、 寧有瑕而為玉,毋似玉而為石。一(明)張居正《辛未會試錄序》
【57】、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唐)白居易《續(xù)座右銘·并序》
【58】、 立業(yè)建功,事事要從實(shí)地著腳。一(明)洪自誠《菜根譚·修身》
【59】、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唐)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60】、 人才難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清)梁佩蘭《金臺吟》
【61】、 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一(宋)梅堯臣《讀邵不疑學(xué)士詩卷》
【62】、 人間歲月堂堂去,勸君快上青云路。——(宋)辛棄疾《菩薩蠻》
【63】、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宋)歐陽修《踏莎行》
【64】、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宋)文天祥《酹江月》
【65】、 一卒畢力,百人不當(dāng)。——(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張宗傳》
【66】、 但得官清吏不橫,即是村中歌舞時。——(宋)陸游《春日雜興》
【67】、 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孟子:《孟子·盡心上》
【68】、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論語·子宰第九》
【69】、 夕陽芳草本無恨,才子佳人自多愁。——(宋)晁補(bǔ)之《鷓鴣天》
【70】、 團(tuán)圓莫作波中月,潔白莫為枝上雪。——(唐)溫庭筠《三洲詞》
【71】、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唐)劉禹錫《烏衣巷》
【72】、 圖官在亂世,覓富在荒年。一(南朝·陳)徐陵《答諸求官人書》
【73】、 思理為妙,神與物游。——(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
【74】、 兵弱于外,政亂于內(nèi),此亡國之本也。——《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
【75】、 事之難易,不在小大,務(wù)在知時。一《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
【76】、 今年歡笑復(fù)明年,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77】、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東家笑我狂。——(宋)陸游《大風(fēng)登城》
【78】、 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明)李開先《寶劍記》
【79】、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
【80】、 子曰:“君子上達(dá),小人下達(dá)。”——孔子:《論語·憲問第十四》
【81】、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白居易《長恨歌》
【82】、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荀子·議兵》
【83】、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
【84】、 三秋庭綠盡迎霜,唯有荷花守紅死。——(唐)溫庭筠《懊惱曲》
【85】、 識時務(wù)者在乎俊杰。——(晉)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86】、 古來多被虛名誤,寧負(fù)虛名身莫負(fù)。——(宋)晏幾道《玉樓春》
【87】、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宋)司馬光《續(xù)詩話》
【88】、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宋)陸游《卜算子·詠梅》
【89】、 成事自來輸有志,不教勛業(yè)鏡中看。——(元)王惲《送劉侍御》
【90】、 不可竊人之美,以為己力。——(北朝·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
【91】、 明鑒,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漢)賈誼《新書》
【92】、 如冰之清,如玉之潔。——(三國·魏)曹植《光祿大夫荀侯誄》
【93】、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_(唐)崔護(hù)《題都城南莊》
【94】、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唐)劉禹錫《浪淘沙》
【95】、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96】、 男兒不展風(fēng)云志,空負(fù)天生八尺軀。——(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97】、 早知如此掛人心,悔不當(dāng)初莫相識。——(元)無名氏《舉案齊眉》
【98】、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9】、 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云霄萬里人。——(唐)高適《送桂陽孝廉》
【100】、 失眾必敗,得眾必成。——(唐)陸贄《奉天論前所答奏未施行狀》
【101】、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一(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102】、 惟有才行是任,豈以新舊為差。——(唐)吳就《貞觀政要·公平》
【103】、 賢才出,國將昌;子孫才,族將大。一(宋)張載《正蒙·動物篇》
【104】、 易樂者,必多哀;輕施者,必好奪。——(隋)王通《中說·王道》
【105】、 有百折不撓,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之風(fēng)。——(漢)蔡邕《太尉喬玄碑》
【106】、 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dāng)初,費(fèi)盡人間鐵。一(宋)辛棄疾《賀新郎》
【107】、 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一(元)白樸《喜春來·題情》
【108】、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dú)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一(宋)晏殊《蝶戀花》
【109】、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110】、 居近識遠(yuǎn),處今知古,惟學(xué)矣乎?——王通:《文中子中說·禮樂篇》
【111】、 處逸樂而欲不放,居貧苦而志不倦。——(漢)王充《論衡·自紀(jì)》
【112】、 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yuǎn)路漫漫。一(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113】、 智者不為愚者謀,勇者不為怯者死。一(唐)陳子昂《明必得賢科》
【114】、 故人故情懷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見。一(唐)王勃《寒夜懷友雜體》
【115】、 世上萬般愁苦事,無如生離死別情。——(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116】、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117】、 梅先菊后何須校,好似人生各有時。——(宋)趙抃《次韻郁李花》
【118】、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周易·系辭下》
【119】、 莫道玉關(guān)人老矣,壯志凌云,依舊不驚秋。一(宋)京鏜《定風(fēng)波》
【120】、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論語·為政第二》
【121】、 不共春風(fēng)斗百芳,自甘籬落傲秋霜。——(明)馮夢龍《醒世恒言》
【122】、 當(dāng)官之法,唯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一(宋)呂本中《官箴》
【123】、 天無涯兮地?zé)o邊,我心愁兮亦復(fù)然。——(漢)蔡琰《胡笳十八拍》
【124】、 苦心人,天不負(fù);有志者,事竟成。——(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125】、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一(唐)杜甫《題柏學(xué)士茅屋》
【126】、 高節(jié)人相重,虛心世所知。——(唐)張九齡《和黃門盧侍御詠竹》
【127】、 不信乾坤長混沌,只憑忠義任風(fēng)波。——(清)陳壁《和西頑行腳》
【128】、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129】、 目失鏡則無以正須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韓非子·觀行》
【130】、 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戰(zhàn)國·楚)屈原《漁父》
【131】、 戴盆望天,事不兩施。——(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第五倫傳》
【132】、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孔子:《論語·里仁第四》
【133】、 尊賢任能,信忠納諫,所以為安也。一(漢)王符《潛夫論·思賢》
【134】、 登高使人意遐,臨深使人志清。——(南朝·梁)蕭統(tǒng)《昭明文選》
【135】、 天地?zé)o全功,圣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列御寇:《列子·天瑞篇》
【136】、 小善亂德,小才耗道。——皮日休:《皮子文藪·書·鹿門隱書六十篇》
【137】、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征圣》
【138】、 落紅滿路無人惜,踏作花泥透腳香。——(宋)楊萬里《小溪至新田》
【139】、 自古已來,身居富貴,能知止足者甚少。——(五代)劉的《舊唐書》
【140】、 云厚者,雨必猛;弓勁者,箭必遠(yuǎn)。——(晉)葛洪《抱樸子·喻蔽》
【141】、 為草當(dāng)作蘭,為木當(dāng)作松。——(唐)李白《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142】、 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南朝·宋)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143】、 此時風(fēng)物正愁人,怕到黃昏,忽地又黃昏。一(金)董解元《西廂記》
【144】、 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樂府詩集·橫吹曲辭·折楊柳歌辭》
【145】、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146】、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清)黃增《集杭州俗語詩》
【147】、 大丈夫?qū)幙捎袼椋荒芡呷!ㄌ疲├畎偎帯侗饼R書·元景安傳》
【148】、 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一《左傳·襄公十四年》
【149】、 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戰(zhàn)國·楚)屈原《九章·涉江》
【150】、 形勞而不休則敝,精用而不已則勞,勞則竭。——莊周:《莊子·刻意》
【151】、 和以處眾,寬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一(宋)林逋《省心錄》
【152】、 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元)高明《琵琶記·五娘剪發(fā)賣發(fā)》
【153】、 以言取人,人飾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逸周書·芮良夫》
【154】、 常勤精進(jìn),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一(清)翟灝《通俗編·地理》
【155】、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156】、 夢醒忽驚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一(清)龔鼎孳《百嘉村見梅花》
【157】、 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158】、 爵以功為先后,官用能為次序。一(漢)班固《漢書·外戚恩澤侯表》
【159】、 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能服勞,老必安逸。一(宋)林逋《省心錄》
【160】、 是非久自見,不可掩也。——(唐)房玄齡《晉書·賈充傳附賈模傳》
【161】、 大丈夫處世,當(dāng)掃除天下。——(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陳蕃傳》
【162】、 山之妙在峰回路轉(zhuǎn),水之妙在風(fēng)起波生。——(唐)張錫《幽夢續(xù)影》
【163】、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一(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
【164】、 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65】、 欲富國者,務(wù)廣其地;欲強(qiáng)兵者,務(wù)富其民。——《戰(zhàn)國策·秦策一》
【166】、 凡人之情,慢忽生于故常,狎侮起于疇昔。——陳亮:《陳亮集·漢論》
【167】、 私怒決不可有,公怒決不可無。——(清)陳確《陳確集·別集·治怒》
【168】、 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漢)韓嬰《韓詩外傳》
【169】、 故以眾小勝為大勝也。為大勝者,唯圣人能之。——莊周:《莊子·秋水》
【170】、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荀子·禮論》
【171】、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72】、 有國由來在得賢,莫言興廢是循環(huán)。——(唐)李九齡《讀(三國志)》
【173】、 好事盡從難處得,少年無向易中輕。——(唐)李成用《送譚孝廉赴舉》
【174】、 古人卻向書中見,男子要為天下奇。——黃興:《黃興集·為陳家鼐書聯(lián)》
【175】、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176】、 善為天下者,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一(漢)班固《漢書·食貨志》
【177】、 竹柏異心而同貞,金玉殊質(zhì)而皆寶。——(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
【178】、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179】、 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戰(zhàn)國策·楚策》
【180】、 順一人之顏情,為兆民之深患。’——(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jì)》
【181】、 曲則全,枉則直。釋義:意謂委曲就能保全,彎曲就能伸直。一《老子》
【182】、 登山須正路,飲水須直流。——(唐)孟郊《送丹霞子阮芳顏上人歸山》
【183】、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一《禮記·曲禮》
【184】、 富貴何足求,節(jié)操為可尚。一(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伯夷傳赤壁賦》
【185】、 上能同甘苦,下必同安危。——(宋)梅堯臣《送周介之學(xué)士通判定州》
【186】、 君看構(gòu)大廈,何曾一日成。一(唐)聶夷中《客有追嘆后時者作詩勉之》
【187】、 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一(宋)林逋《省心錄》
【188】、 論大功者不錄小過,舉大美者不疵細(xì)瑕。一(漢)班固《漢書·陳湯傳》
【189】、 守道而忘勢,行義而忘利,修德而忘名。——(宋)蘇軾《文與可字說》
【190】、 日:“漁網(wǎng)之設(shè),鴻則離之。”——魏源:《魏源集·默觚下·治篇十六》
【191】、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92】、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漢)劉邦《鴻鵠歌》
【193】、 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荀子·王霸》
【194】、 亡國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一《慎子·知忠》
【195】、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論語·里仁第四》
【196】、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dú)以儉素為美。——(宋)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197】、 天下無不可為之事。——(明)張居正《答河道吳自湖言蠲積逋疏海口》
【198】、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左傳·僖公四年》
【199】、 何當(dāng)撥去閑云霧,放出光輝萬里清。——(宋)朱淑真《中秋夜不見月》
【200】、 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