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雨果的格言匯集90條
維克多雨果的名言
【第1句】: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第2句】:未來將屬于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
【第3句】: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
【第4句】:人的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一把開啟數字,一把開啟字母,一把開啟音符。知識、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第5句】: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氣力。
【第6句】: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氣力。
【第7句】:大膽是取得進步所付出的代價。
【第8句】: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
【第9句】: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
【第10句】:誰虛度年華,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會拋棄他們。
【第11句】:笑聲如陽光,驅走人們臉上的冬天。
【第12句】:勉強應允不如坦誠拒絕。
【第13句】: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
【第14句】: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
【第15句】:人,有了物質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
致維克多·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信,肯定對各類書信都很熟悉吧,書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達意見、傳遞信息、互通情況的工具之一。你知道書信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致維克多·雨果先生的一封信,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雨果先生,您好:
尊敬的雨果先生,您好!我學了您的那篇書信,是您寫給巴特勒上尉的,不知道您有沒有印象?看了您的信,我十分欣賞您的公正,您不是站在你們法蘭西帝國的角度,而是站在人類,站在一個公正的審判者的角度來評價那次“侵略”行為。因此我認為您值得我尊重,與敬愛。也因此,我想給你寫封信。
我一直很喜歡貴國的艾菲爾鐵塔,也很喜歡貴國的巴黎,當我學習了您的書信以后,我發現,原來是貴國和英格蘭帝國火燒的圓明園,即使我以前知道是八國聯軍燒毀圓明園,可,突然一下,還是不太能接受。畢竟,以前我是真的喜歡貴國,與貴國的風土人情。但我也并沒有怨恨,怨恨貴國和貴國的“盟友”。因為我覺得您說的對,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錯的'不是您,更不是貴國的子民,也不是英格蘭的子民,是那些帶頭侵略中國的人,是當時貴國和英格蘭帝國的統治者。
雨果先生,您在信中說您希望看到一個“干干凈凈”的法蘭西。可是,恕我直言,法蘭西似乎到現在也沒有“干干凈凈”呢!或許現在的法蘭西比以前好了一些,可我相信這也不是您所希望看到的法蘭西。
雨果先生,貴國的巴黎圣母院失火的事,相信您在天之靈已經知道了。起初我并不知道巴黎圣母院是貴國的,所以不甚在意。只是感慨這又是一個人類文明的遺憾呢!以前那個人人稱贊的巴黎圣母院已經有污點了。但卻遠不及我們中國,不,是人類!是人類文明的遺憾大!知道嗎?!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巴黎圣母院也是一個人類文明。后來我知道巴黎圣母院屬于貴國時,我承認,我有一種報復性的快感,因為是貴國把我們的圓明園搶劫一空,燒的是什么都不剩就留那幾塊石頭。 后來,我想起了您的話,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我覺得我不該這樣,因為,那場事故與貴國子民無關,也不是貴國現在的統治者要求的,所以我無權慶幸,相反,我應該遺憾,遺憾人類的文明有了這樣一個污漬。
雨果先生,我這個人,不喜歡恨也不喜歡愛,但我知道,我有一顆永遠忠于祖國的心,我相信,您和我一樣熱愛并且忠于自己的祖國。但像您一樣,在熱切愛著自己祖國的同時也沒有缺乏理智。這一點,是我所沒有的,但也是我應該學習的。 我曾恨過怨過,把那些國家在以前對中國做的喪盡天良的事通通怪罪到那些國家身上,其實,是我錯了,因為,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啊!時代在進步,我也不能一直耿耿于懷以往的那些事。
但我也不會忘,因為這是國恥。
最后,雨果先生,你已經很受人愛戴了,不僅是法蘭西,還有所有熱愛于文學,熱愛于人類文明的人的愛戴和崇拜了呢!我也相信,總有一天貴國會變得“干干凈凈”,把那些從中國掠奪的東西還回來。就算現在的法蘭西還沒有“干干凈凈”,但總會有那么一天的吧!
雨果先生,愿你在另一個世界,一切安好!你的那句話也將一直存于我心,它將一直警醒我理智愛國。
xxx
20xx年10月19
雨果的名言大全
維克多·雨果,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下面我們來看看雨果的名言大全,歡迎閱讀借鑒。
【第1句】:一個獨眼人和完全的瞎子比起來缺點更嚴重,因為他知道缺什么。
【第2句】:把全世界縮減到唯一的一個人,把唯一的一個人擴大到像上帝那樣,這才是愛。
【第3句】:使人變渺小的感情可恥,使人變孩子的感情可貴。
【第4句】:進步,意味著目標不斷前移,階段不斷更新,它的視野總是不斷變化的。
【第5句】:一顆心靈的嘆息,能比一城的喧嚷道出更多的東西。
【第6句】:良心是直線,生活卻是旋渦。這旋渦在人的頭頂上,造成了陰霾或者晴天。
【第7句】:這塊石板光禿禿的,鑿石的人只想到這是筑墓石所需,除了使它夠長夠寬能蓋住一個人之外,就沒有考慮其他方面。上面沒有名字。
【第8句】:盡量少犯錯誤,這是人的準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
【第9句】:人類進步克服迷信、偏見和物質的三種形式的阻礙。三種沉重的枷鎖套在我們的脖子上,那便是教條、法律和自然的桎梏。
【第10句】: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幾乎優于偉大的人。
【第11句】:失敗將失敗者變得更為崇高。倒下的拿破侖仿佛比立著的拿破侖更為高。
【第12句】:極端的痛苦,像極端的歡樂一樣不能經久,因為它過于猛烈。
【第13句】:人類的智慧是不可能戰勝的,可是自然也是難于攻破的。
【第14句】:巨富并不是用漂亮文章取得的,最有學問的人冬天還生不起一爐好火呢。
【第15句】:一個仆人,只是低賤的經過挑選的泥土做成的瓦罐。
【第16句】:天才的特征之一,就是把相距最遠的一些才能結合在一起。
【第17句】:在道德的領域里,跌倒并不排除飛翔。上升出于下降。庸人才在似是而非的障礙面前低頭;強者就兩樣了。
【第18句】: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
【第19句】:建筑藝術一直是人類的大型書籍,是人在各種發展狀況里的主要表現形式,它可以是力的表現,也可以是智慧的表現。
【第20句】:太陽西沉了,照的地面上最小的石子也拖長影子。
【第21句】:在我們這樣陰暗的社會里,向上爬,不能不說是一種由上而下的慢性腐蝕劑。
【第22句】:應該強調,不嚴肅認真的教育,有許多隱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聰明的。
【第23句】: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線,失去了路線,只好停止前進。
【第24句】:所謂活著的人,就是不斷挑戰的人,不斷攀登命運峻峰的人。
【第25句】:降臨在人生的無上幸福,便是確信我們被愛著。
【第26句】:苦難超過了一定的程度,人們就會被某種邪惡的冷漠所征服。
【第27句】:我也是瞎子,我不停的說啊!說啊!卻沒有看見你們是聾子。
【第28句】:太陽有那么多的黑點,月球有那么多的窟窿,處處都是饑寒災難,我懷疑,上帝不是富有的。他的外表不壞,這是真話,但是我覺得他不能應付自如。
【第29句】:人的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一把開啟數學,一把開啟字母,一把開啟音符。
【第30句】:靈魂的某種模糊部分是不能用語言來形容的。詞匯有邊界,思想沒有邊界。
【第31句】:痛苦總是守在歡樂旁邊。
【第32句】:風度是理想的形態,容止則是理想的動態。
【第33句】:要想叫觀眾耐心等待,先得向他們聲明馬上開演。
【第34句】:舊世界就好像一個苦難的`瓶,一旦翻倒在人類的頭上,就成了一把歡樂的壺。
【第35句】:最偉大的人,也是最能忍辱的人。
【第36句】:音樂表達的是無法用語言描述,卻又不可能對其保持沉默的東西。
【第37句】:慈悲也不過是一種比較高級的法律而已。
【第38句】: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卻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
【第39句】:悲哀是一只果子,上帝不使他生在太柔軟的載不起它的枝上。
【第40句】:這是黃昏的太陽,我們卻把它當成了黎明的曙光。
【第41句】:惡夢是失望的繼續,他夜里做夢,白天幻想。
【第42句】:愛和曾愛過,這就夠了。不必再作其他希求。
【第43句】:在一個黑暗社會里,應受到懲罰的不是犯罪的人,而是制造黑暗的人。
【第44句】:真愛的第一個體現,在男孩身上是軟弱,在女孩身上是勇敢。
【第45句】:唯有人的心靈才是起初的。嚴格說來,相貌不過是一種面具,真正的人在人的內部。
【第46句】: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戰勝者。
【第47句】:他明白了人是需要感情的,他知道沒有溫情,沒有愛的生命,就象一個干燥的車輪,轉動時格軋格軋的亂響。
【第48句】:在那些建筑物外表不可思議的千變萬化之中,卻依然存在著秩序和一致。樹干總是一成不變,樹葉卻時落時生。
【第49句】:人有了物質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與生活的不同嗎?動物生存,而人則生活。
【第50句】:各種各樣的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作用下,仿佛烤在火上的紙一樣漸漸燃盡。
【第51句】:黑暗籠罩著整個世界,但理想卻光芒四射,無比燦爛。
【第52句】:虔誠的開端,帶來美好的結束。
【第53句】:一場戰役,總要有一場暴風雨干預。
【第54句】:安撫觀眾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知道戲即將開始。
【第55句】: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種失敗,自己揭下面具卻是一種勝利。
【第56句】:孤獨可以使人能干,也可以使人笨拙。
【第57句】:人們夜里走路,眼睛總要盯著燈光。
【第58句】:目前的一代人有權在地球上過路,不能強迫他們為了后代而縮短自己的路程,后代和他們是平等的,將來才輪到后代過路。
【第59句】:他一生只有一個過錯,就是過分愛了兩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他的國家和我。
【第60句】:邏輯只是理智,感情往往是良心;前者是從人類本身來的,后者是從天上來的。
維克多雨果《悲慘世界》讀后感
“在種種艱辛和逆境中,他不斷地完善自己,為貧窮和值得同情的人們獻出了自己的人生”。
這就是《悲慘世界》的結尾,冉阿讓和這個悲慘而又黑暗的世界告別了。但是,本性并不壞的冉阿讓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我手捧著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津津有味地看著:失業工人冉阿讓因為生活貧因,偷了一塊面包,被抓住監獄,他因多次逃獄,延長刑期。出獄后,冉阿讓受教主的感化立志從善,他對許許多多的人做出了無數的貢獻,對自己幫助過的人毫無所求,對犯了錯誤的人寬宏大量。終于他當上了事長。然而,歷盡種種曲折又被抓進監獄……
當我讀到這里時,我讀不下去了,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我深深地被感動了。這時我想起了一句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冉阿讓也不例外,為什么,人們就不能像米里哀教主一樣有一顆寬容的心,原諒他的過去呢?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犯錯誤是人生必經之路,我們不應該將目光局限于犯錯誤的`人身上,應該把目光放遠一點,把心放寬一點。
這時,我不禁聯想到自己。
記得那次去小姨家,我看到了小姨家的電視機上擺放著兩只閃著銀光的水晶天鵝擺設,覺得非常有趣,便伸手從電視機上取下來。“嘭……”水晶擺設竟然讓我打碎了,當時因為沒人在家,我以為這樣就可以瞞天過海了,可是,這件事卻被媽媽知道了,他拉著我,非要我和小姨道歉,媽媽把我拉到小姨跟前,要讓我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告訴小姨:“我…我…,小姨,對不起!”我低著頭,不敢望小姨。“怎么啦?”小姨摸了摸我的頭問,這時,我已經落淚了,眼淚不由地流下來。小姨知道了這件事后,并沒有罵我,還表揚了我勇于承認錯誤是個好孩子……我又再次落淚了,我被小姨的那顆寬容的心所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