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言掙奶粉錢合集60條
中考作文素材:不賺奶粉錢
導語:面對各種金錢誘惑,卻都捍衛了自己對職業的使命感。今天繼續和小編一起搜集作文素材吧!
中考作文素材:不賺奶粉錢
央視少兒節目主持人董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自己從1977年入行到現在,雖然也曾面對各種金錢誘惑,卻都捍衛了自己對職業的使命感。董浩談到自己入行以來的感慨:“從1990年到現在,我至少推掉了9個億的廣告代言收入,什么奶粉廣告呀,一年至少有幾千萬元的廣告代言找到我。因為我喜歡孩子純粹的世界,這也是種職業使命感,有錢難買我樂意。”董浩還開玩笑地說:“我都54歲了,總不能現在為了錢違背自己的原則,那不是等于告訴看我的節目長大的孩子們‘錢是老大’嗎?這可不行!”
適用方向:堅守;聲譽;誘惑;名與利;保持清醒
堅持自我的名言
【第1句】: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會有能耐、機靈和知識。——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2句】:只要持續地努力,不懈地奮斗,就沒有征服不了的東西。 ——塞內加
【第3句】:守其初心,始終不變。——蘇軾
【第4句】:在希望與失望的決斗中,如果你用勇氣與堅決的雙手緊握著,勝利必屬于希望。——普里尼
【第5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
【第6句】:無論是美女的歌聲,還是鬣狗的狂吠,無論是鱷魚的眼淚,還是惡狼的嚎叫,都不會使我動搖。 ——恰普曼
【第7句】:小水長流,則能穿石。—— 翟灝
【第8句】:堅強的信念能贏得強者的心,并使他們變得更堅強。 ——白哲特
【第9句】:立志不堅,終不濟事。——朱熹
【第10句】: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朱熹
【第11句】:一個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樣,要有勇氣在風言風語的社會中堅定地高舉倫理的信念。 ——愛因斯坦
【第12句】:既然我已經踏上這條道路,那么,任何東西都不應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康德
【第13句】:堅持真理的人是偉大的。——雨果
【第14句】:雖九死其猶未悔。——戰 屈原
【第15句】:不作什么決定的意志不是現實的'意志;無性格的人從來不做出決定。——黑格爾
【第16句】:仍然堅持一些看似可笑的自我。——李若曦
【第17句】: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
【第18句】:意志若是屈從,不論程度如何,它都幫助了暴力。——但丁
【第19句】: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第20句】:能夠巋然不動,堅持正見,度過難關的人是不多的。 ——雨果
關于名與利的名言
【第1句】: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錢琦《錢公良測語·導儒》
【第2句】: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漢書·揚雄傳》
【第3句】: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第4句】:不以譽喜,不以毀怒。——明·海瑞《令箴》
【第5句】: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第6句】:不誘于譽,不恐于誹。——《荀子·非十二子》
【第7句】:不在乎別人是否賞識他的人,必然成功。——金基爾
【第8句】:成功一件事,千萬不要等待著享受榮譽。——法國
【第9句】: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鍔《南寧寓廬聯》
【第10句】: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三國·諸葛亮
【第11句】: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明·洪自誠
【第12句】: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第13句】:過于煩惱和過于愉悅都是過高評價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哈利法克斯
【第14句】: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第15句】: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棵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這《誡子書》
【第16句】: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鎖。——清·李汝珍
【第17句】: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第18句】: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明·薛宣《讀書錄》
【第19句】: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游快活人。——唐·白居易
【第20句】:貪材,權欲和虛榮心,弄得人痛苦不堪,這是大眾意識的三根臺柱,無論何時何地,它們都支撐著毫不動搖的庸人世界。——[前蘇聯]艾特到托夫
享賺錢還是賺人生
有的人是為了人生的成功而賺錢,有的人則是為了賺錢而賺錢!今天小編就來分享賺錢還是賺人生的哲理故事,希望讀者喜歡。
賺錢還是賺人生
朱先生白手起家,是一個建筑公司老板。雖然目前家大業大,但創業過程并非無風無雨。他很會找地,很會想點子,所在地的'政商關系也相當良好,才能耐住臺灣建筑業所經歷的長時間不景氣。
不賺錢就賺人生朱先生沒念過什么書,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讀點書,學歷高一點。不過,他的獨子念的是現代藝術,看來跟家業沒什么關系。孩子辦展覽時缺乏經費,他也都慷慨贊助。
很多人聽說他沒有努力安排孩子接班,問他:“你怎么沒要求孩子繼承家業?”他總是笑笑說:“當然有暗示過啦。希望他念商或是念建筑,可以把我擁有的資源都給他。不過,他從小就只對畫畫有興趣,我也沒辦法。”“念藝術恐怕連吃飯都有問題吧?”好事者這樣問的話,朱先生就會聳聳肩笑道:“也許賺不了錢,但應該會賺到他的人生。哈哈,我的工作也跟我爸不一樣,我爸是種田的,如果我爸要求我繼承家業,我恐怕也不會有今天的事業版圖吧。上一代總想不到下一代的發展,說不定我兒子將來會開一個比‘皮克斯’更大的動畫公司。”
以前,父親越成功,兒子的未來越被局限,現在,已有不少開明家長,愿意讓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他們明白,一個人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是很難成功的。萬一不成功,還會怪父母誤了他的選擇,這種重擔,現代父母應該難以消受。
我們的人生和金錢的關系,其實只有四種可能狀況:賺錢也賺到人生;不賺錢卻賺到人生;賺錢卻賠上人生;不賺錢也賠上人生。
你屬于哪一種?
賺錢和丟錢-作文600字
星期一早上,張老師正在報牛通社投稿獲獎名單。當聽到張老師說“402中隊的鐘可悅投稿的作文《第一次采訪》獲得獎勵20元……”時,我真是太高興了,連蹦帶跳地跑去領了獎。
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又看了一下我的錢,得意地想:“哈哈,我們班里只有我賺了20元錢!”到了爸爸的辦公室,我自豪地對爸爸說:“爸爸,今天我賺了20元錢!”爸爸驚訝地問:“你哪兒有地方賺錢?”我說:“牛通社!我投稿的作文得獎了!就是那篇《第一次采訪》啊!”爸爸說:“真的啊?那你把錢拿出來給我看看!”“好的!”我說。可是,我翻了一遍書包,卻沒有找到錢。我奇怪地說:“咦,錢去哪兒了?”爸爸也來找了一遍,還是沒有找到。我明明記得把錢放在書包里的,怎么就不見了呢?可真把我急得直跺腳。
爸爸說去學校找找看吧。我二話不說,收拾好書包,和爸爸一起趕到學校。走到我的位置上,仔細地找了我的抽屜,還是沒找到。我又去找同學的抽屜,仍然沒什么收獲。我的心情十分失落。突然,我想起來可能和作業本放在一起交給老師了。頓時,我有了一點兒希望,馬上跑到老師辦公室前一看,門關上了。于是,我和爸爸無奈地決定明天再去問老師。第二天,我經過老師同意,跑進辦公室找到作業本。可是,翻了又翻,找了又找,還是沒有找到。這次,我真的死心了。我心里想:“這下慘了,回到家媽媽肯定要罵了!”
經過這次,我知道了我們做事情不能馬馬虎虎的,否則,就會付出代價的。就像我,這次丟了20元,如果我不改掉這個馬虎的毛病,長大以后說不定會丟幾千元呢!
中考寫作素材:扶與不扶
導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碰瓷事件發生,導致很多人在面對真需要幫助的人也不敢上去幫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寫作素材,歡迎查閱,謝謝。
適用話題:保護,法律,愛心,溫暖
中考寫作素材:扶與不扶
(一)2013年12月19日,沈陽的“中國好大爺”被雪后騎電動車的青年撞倒后,謊稱自己有醫保,讓撞人青年“趕緊去上班”。此事一曝光,許多網友紛紛表示感動,以往有老人摔倒碰瓷訛詐,這位大爺卻以恩抱怨。一句“我有醫保你走吧”,感動無數網友的沈陽大爺王福順,今年60歲,是名保安,每月工資1700塊左右,根本沒有醫保。
(二)2024年12月12日,家住渝北回興的吳先生在兩路名人山莊小區附近吃完飯,正準備開車回家時,在路邊看到了讓人啼笑皆非的一幕:一位六七十歲的大爺直接倒在小車前,并慢慢爬起來趴在引擎蓋上要錢。
(二)被網友熱議最多的春晚語言類節目,無疑是開心麻花的春晚小品《扶不扶》。節目一經播出,“人倒了還可以扶起來,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來了”等臺詞便受到觀眾熱議,獲得媒體、網民的競相轉發。春晚小品《扶不扶》中,“這么和你說吧,哥以前開的是奔馳”,和結尾處的“人倒了還可以扶起來,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來了”因為直指社會熱點,爆笑吐槽中傳達正能量而受到觀眾強烈贊許。更有無數觀眾表達和小品中一樣的困惑,“如果真是我遇到了,扶不扶真是個問題”。
(三)香港文化評論人許驥認為,“小品《扶不扶》其實一點也不好笑,用小品來表現簡直奇葩。在香港,‘扶不扶’是不用討論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常識。不是說香港沒有壞人,而是香港有保護好人的制度。與其費盡心思對付壞人,不如想想辦法保護好人吧。”
【第2句】:構思點撥
自南京“彭宇案”開始,“老人跌倒”這個詞已經讓人感到恐懼與糾結,同樣糾結的還有隱藏在“扶與不扶”下的良知拷問。而一句簡單的“我有醫保,你趕緊上班去吧”,在如今撞人者與被撞者之間幾乎是爾虞我詐的氛圍下,起到了振聾發聵的作用。這個善意的謊言,顯然成為了這寒冷嚴冬中一抹感人至深的溫暖。社會需要這樣的“中國好大爺”,只有這樣寬容的大爺成為“長輩”,我們才能走出道德迷失的“叢林”。
第一,大爺的行為為自己贏得了尊重和掌聲,同時,也憑借自己的好品質被破格提拔為保安班長,并獲得了本市一家醫院的免費體檢和免費的醫療救治。
第二,通過此事,大爺被評為“中國好大爺”,成為央視、新華社、中新社等媒體追逐的焦點,通過報道傳遞正能量,可以在社會上樹立道德模范,對整個社會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
第三,很多網友表示對大爺的義舉很感動,也能讓公眾恢復對社會的信任,營造出積極健康的社會氛圍。
此事也能對全社會起到教育的意義,每個人都應該以此為鑒,認真反思自己的`言行以及對這個社會的看法。
第一,個別品質惡劣的群眾應該去反思自己的行為,不應該為了經濟利益而做出不道德的行為,惡意索賠或者惡意肇事。
第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損人利己的事情堅決不做,對于那些惡意索賠或者惡意肇事的人不要懼怕,要運用法律的武器保護好自己,
第三,我們應該積極陽光的看待這個社會,不要因為曝光的個別負面新聞而對這個社會失去信心,并不能因為這個負面報道而拒絕助人為樂。
第四,政府應該對這些好人好事積極進行宣傳,在社會上營造誠信友愛的氛圍,傳遞社會正能量,讓“助人而不害人”的風氣在全社會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