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格言大全80條
中國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在這樣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乏的`時代,名人名言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暴露無遺。下面是關于中國古代名人名言大全的內容,歡迎閱讀!
【第1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第2句】:親者痛,仇者快。(朱浮)
【第3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陸游)
【第4句】:打破沙鍋問到底。(吳昌齡)
【第5句】: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官場現形記)
【第6句】:前門拒虎,后門進狼。(趙雪航)
【第7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杜弼)
【第8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第9句】: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紅樓夢)
【第10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
【第11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紅樓夢)
【第12句】: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紅樓夢)
【第13句】: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
【第14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第15句】: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紅樓夢)
【第16句】: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紅樓夢)
【第17句】: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杜牧)
【第18句】: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封神演義)
【第19句】: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三國演義)
【第20句】:心病還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系鈴人。(紅樓夢)
【第21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西游?
【第22句】:嬉笑怒罵皆成文章。(黃庭堅)
【第23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陸游)
【第24句】: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西廂記)
【第25句】:殺雞焉用宰牛刀。
【第26句】:書到用時方恨少。
【第27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第28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史記)
【第29句】: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史記)
【第30句】: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第31句】:一登龍門,身價百倍。
【第32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第33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第34句】: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第35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第36句】:一朝權在手,便來把令行。(朱灣)
【第37句】:此地無銀三百兩。
【第38句】:人怕出名豬怕壯。
【第39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曹炯)
【第40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第41句】: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第42句】:酒香不怕巷子深。
【第43句】:死豬不怕開水燙。
【第44句】:磨刀不誤砍柴工。
【第45句】: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涌泉相報。
【第46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第51句】: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第52句】:政通人和,(名言 )百廢俱興。(范仲淹)
【第53句】:人之所能,不能兼備,棄其所短,取其所長。
【第54句】:常格不破,人才難得。(包拯)
【第55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第56句】:醉翁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
【第57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文嘉)
【第58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明,凌蒙初)
【第59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明,凌蒙初)
【第60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第61句】: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第62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第63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
【第64句】: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也。(劉義慶)
【第65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羅大經)
【第66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第67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第68句】: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李密)
【第69句】: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第70句】: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
【第71句】: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第72句】:疑則勿用,用則不疑。(陳亮)
【第73句】: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明,李開先)
【第74句】:寧為太平犬,不作亂離人。(馮夢龍)
【第75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馮夢龍)
【第76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第77句】:公則生明,廉則生威。(清,朱舜水)
【第78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馬致遠)
【第79句】: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曹雪芹)
【第80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元雜劇)
【第81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吳承恩)
【第82句】: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之高翔。(丘遲)
【第83句】:推赤心于天下,安反側于萬物。(丘遲)
【第84句】: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丘遲)
【第85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丘遲)
【第86句】: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雜劇)
【第87句】:臨危受命,力挽狂瀾于既倒。
【第88句】:可望而不可即。(劉基)
【第89句】: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第90句】: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蒲松齡《阿寶》
【第91句】: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第92句】: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第93句】: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
【第94句】: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 ——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第95句】: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
【第96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第97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炎武
【第98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第99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100、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鄭板橋《竹石》
中國古代稱謂大全
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在稱謂方面很講究,主要有尊稱和謙稱,其它有自稱、他稱、鄙稱、專稱、代稱、慣稱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國古代稱謂大全,歡迎大家參考!
【第1句】:人的稱謂:
(一)稱字:幼時命名由父親長輩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鴻字雁冰,魯迅字豫才。
(二)稱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年齡不限,如李白號青蓮居士,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
(三)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如范仲淹稱文正,歐陽修稱文忠。
(四)稱籍貫: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稱孟襄陽,柳宗元又稱柳河東。
(五)稱官名:以人的官名來命名,如杜甫稱杜工部。
(六)稱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來命名。如岑參:岑嘉州柳宗元稱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對貴族功臣的封賜爵號(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第2句】:謙稱:
【第1句】:自稱:愚、敝、卑、臣、仆
【第2句】:帝王自稱:孤、寡、朕
【第3句】:古代官吏自稱:下官、末官、小吏
【第4句】: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不才、不肖
【第5句】: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第6句】:其他自謙詞:
尊長者自稱:在上
晚輩自稱:在下
老人自稱:老朽、老夫
女子自謙:妾
【第3句】:敬稱:
【第1句】:對帝王:萬歲、圣上、天子、圣駕、陛下、大王。
【第2句】:對將軍:麾下。
【第3句】:對于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用令、尊、賢。
令: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郎(對方兒子)令愛(對方女兒)。
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和物。
尊上(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對方父親)。
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的親戚)尊命(對方的吩咐)尊意(對方的`意思)。
賢:稱平輩或晚輩。
賢家(指對方)賢郎(對方兒子)賢弟(對方弟弟)。
仁:稱同輩友人中長于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
【第4句】: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以后稱岳父為丈人,又稱泰山。妻母為丈母,又稱泰水。
【第5句】:稱謂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
稱死去的父親:先考、先父。
稱死去的母親: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賢。
死去的帝王:先帝。
【第6句】:君對臣敬稱:卿、愛卿。
【第7句】: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稱,“孔子”為“圣人”,“孟子”為“亞圣”“杜甫”為“詩圣”,后來“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駕”。
【第4句】:特殊稱謂:
【第1句】:百姓的稱謂:布衣、黎民、庶民、蒼生、氓。
【第2句】: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第3句】:不同的朋友關系之間的稱謂:
貧賤之交:賤而地位低下的時結交的朋友。
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
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忘年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竹馬之交:從小一塊長大的異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
【第4句】:年齡的稱謂:
垂髫:三四歲——八九歲。
總角:八九歲——十三四歲。
豆蔻:十三四歲——十五六歲(比喻人還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稱為“豆蔻年華”)。
弱冠:20歲。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天命:50歲。
花甲:60歲。
古稀:70歲。
耄耋:80歲、90歲。
期頤:100歲。
中國古代情詩大全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漢 漢樂府 上邪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春秋 詩經·國風·周南 關雎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 王維 相思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 崔護 題都城南莊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唐 劉禹錫 竹枝詞(三)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唐 元稹 離思
娉娉嫋嫋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知。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唐 杜牧 贈別(二首)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唐 李商隱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唐 李商隱 無題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唐 李商隱 錦瑟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 金縷衣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北宋 秦觀 鵲橋仙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干?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 柳永 蝶戀花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北宋 歐陽修 生查子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北宋 蘇軾 蝶戀花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南宋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
——清 黃增,集杭州俗語集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上下眉頭,卻上心頭。
——宋 李清照 一翦梅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宋 晏殊 木蘭花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幾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宋 李之儀 卜算子
中國古代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
【第1句】: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第2句】: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蒲松齡《阿寶》
【第3句】: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第4句】: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第5句】: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
【第6句】: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第7句】: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