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36回讀后感(三國演義36回讀后感500字)
三國演義36回讀后感
《三國演義》是一部中國古典小說,以三國時期為背景,講述了曹魏、蜀漢和東吳之間的戰爭和政治斗爭。其中,第36回是該小說的高潮之一。本文將從幾個方面對這一回進行評論。
趙云單騎救主
第36回中,蜀漢大將趙云在長坂坡上單槍匹馬地救下了被曹軍圍困的劉備。這一情節展現了趙云的英勇無畏和忠誠不渝。雖然他只是一個普通士兵,但他卻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拯救將軍。這種忠誠與勇氣令人欽佩。
曹操出奇計
第36回中,曹操利用長坂坡地勢復雜的特點,在山路兩側布置伏兵,并命令手下張遼裝扮成劉備詐降。這一計謀成功地迷惑了蜀軍,并最終導致了劉備被困于山上。曹操的智謀使人驚嘆,但也不得不承認他的手段十分毒辣。
劉備危急存亡
第36回中,劉備被困于長坂坡上,岌岌可危。此時,他能否保住性命成為了全書最大的懸念之一。然而,在關鍵時刻,趙云的出現挽救了他的生命。這一情節讓人們看到了“天助自助者”的真諦。正如趙云所說:“將軍若非有大志在胸中,何必來到長坂坡?今日雖乘危而至,終究是在所不惜?!敝挥芯邆鋸娏业男叛龊蛫^斗精神,才能在逆境中生存下來。
三國格局初步形成
第36回是《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它標志著曹魏、蜀漢和東吳三方勢力的初步形成。這一回中曹操通過對長坂坡的攻打成功地削弱了蜀漢實力,并鞏固了自己在北方地區的統治地位;劉備則在趙云的幫助下逃脫了困境,開始向南方發展;而孫權則在等待著機會,準備趁機進攻曹魏。這一回中三國格局初步形成,為后面的故事鋪墊了基礎。
總結
第36回是《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集中體現了小說中人物的性格、智慧和勇氣,展示了歷史上那段動蕩不安的時期。通過閱讀這一回,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和歷史,并從中汲取力量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