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連線,同上音樂和語文課
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實現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共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5月9日,青島棗山小學通過“空中課堂”的形式,與新疆兵團第十二師104團中心學校的老師同學們進行音樂和語文學科的時空聯動,共同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分享新理念?;顒佑山虒幫趿罩魅沃鞒?。
首先是青島棗山小學趙曉晨老師帶來一節有趣的音樂課《編花籃。趙老師根據五年級學生特點采用了豐富、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審美體驗中去,這節課學生體驗了河南民歌的風格特點,激發了學生對我國民間音樂的了解和熱愛,趙老師幾次請新疆連線的同學一起體驗,用帶有方言口音特色的方式演唱歌曲,引導學生走進了地方民歌,了解了傳統民族文化,把中國傳統民族文化挖掘傳承下去。
104團學校的老師和棗山小學的音樂老師們進行了熱烈的評課。姜碩老師說,趙老師的課讓學生淋漓盡致地感受了河南民歌的特點,同時教學機智也是本課亮點。在用河南方言讀歌詞的環節正好發現新疆連線的同學中有一位來自河南的同學。新疆的老師表示,趙老師即興生成互動,拉近了作品和學生的距離,也拉近了棗山小學學生和新疆同學的距離,讓人驚喜。呂梅副校長、音樂組的老師們參與了聽課和互動評課。
王晨老師帶來五年級習作課《寫讀后感》。王老師以學校的讀書節活動設計單元整體情境,整節課圍繞“學、評、寫”三個學習活動展開課堂教學,課堂環節清晰,邏輯嚴密,層層深入。本節課充分體現了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王老師基于課堂教學目標,引導兩地學生充分參與課堂討論學習,同時注重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和學生共建寫作評價量表,再依據量表來寫、評及修改習作,學生對于讀后感的認識與寫作要求逐層加深,有效落實了“教-學-評”一致性。五年級語文教研組全程參與了聽課。
五年級語文教研組在課后進行了互動評課。棗山小學的孫琳老師說,這節課從分享讀書情節明“讀后感”概念;知曉撰寫讀后感的好處;在學方法中明確“讀后感”的寫作范式和謀篇布局;在想“寫感受”中重點通過學到的方法寫具體感受;最后在自評、自改、互評、互改中寫好讀后感。整個教學圍繞評價量表展開,讓教學評成為一個有機的循環體,既節省課堂時間,又給學生提供了寫作支架,有效降低了習作難度。新疆的老師這樣評價王老師這節課,這節課借助課前“預學單”、課中“助學單”,設計實施了“學為中心”的高效課堂,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此次活動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為兩地老師之間搭建起了思維碰撞的平臺,為新疆104團學校研究“美動課堂”助力,營造了相互學習、不斷探索、共同進步的良好教研氛圍。兩校師生今后也會一同攜手,在一次次連線活動中積累經驗、逐步完善,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初審:王 琳
攝影:宋娜波
復審:呂 梅
終審:劉巖林
往期推薦
?
?
?
點贊在看 為棗山教育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