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愿清單》觀后感(通用10篇)
《遺愿清單》觀后感(通用10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遺愿清單》觀后感(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遺愿清單》觀后感1
今天晚上,剛剛看完了這部期待已久的電影,自從去年上映之后,就心心念念想看中文版,今天一個很偶然的機遇,讓我看到了,而且,網絡通暢,讓我真的大呼過癮。這部電影可以看作是繼20年之前,吉永小百合與天海祐希再度合作的經典之作,在我看來,不但比起原版作品,毫無遜色以外,比起《千年之戀》來說,我也覺得這部電影中的兩位演員,更加出色。
原版《遺愿清單》我大概看過3遍,還寫了一篇影評,在一次比賽中獲獎,可見我對原版作品的喜愛程度。這次看天海祐希版本的《遺愿清單》,本來不抱太大的期望,卻沒想到,給了我一個意外的驚喜,雖然說是一部翻拍電影,但是,不論是編劇還是導演,都是用心去做一部別具一格的《遺愿清單》,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剛剛看完這部電影的我,內心還是激動不已,對于這部電影的喜愛溢于言表。
說說對于天海祐希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讓我非常感動的,不僅僅是天海,還有年逾古稀的吉永小百合,一位被天海非常敬重的演員,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兩位演技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地步了,默契的演出讓我覺得對手戲就是要這樣的,兩位演員相得益彰的把這部電影拍出了新的高度和境界,如果要問我,最喜歡天海祐希的哪部電影,我一定會說是這部電影《遺愿清單》,這部電影鑄就了兩位演員合作的契機,給觀眾也帶來了非常大的藝術享受,看完這部電影,對于人生,對于生活,我也多了一份思考和感悟。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天海祐希和吉永小百合,最高的人生!
《遺愿清單》觀后感2
前段時間去做了一次全身檢查,去之前反復想打退堂鼓來的,可能是小時候體質太弱,吃藥的時候比較多,以至我一直都有點諱疾忌醫,很怕會檢查出什么絕癥,就算是真的有,在不知道的前提下,我心態好,可能都可以活得久點,過得開心很多,但是如果知道了,那剩下的日子就得被嚇死了!
檢查結果出來后,終于松了一口氣,沒什么大毛病,得的都是都市人的通病,醫囑都是:要注意休息,盡量不要熬夜,注意飲食以及營養搭配等。
昨晚看了《遺愿清單》,被劇中兩位老年人的心態感染了。他們原本就是退休的年齡了,不過突然知道自己只剩下半年或者一年的日子,剛開始還是有點接受不了,但是慢慢地,他們就釋然了,以及躺在醫院里一邊痛苦地化療一邊絕望地等待死神的到來,還不如在生命的最后時光里,去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嘗試或者去實現一些之前一直沒來得及實現的愿望,那么在那一天到來的時候,自己可以了無遺憾地笑著離開了。而且可能因為積極樂觀的心態,原本被診斷最多只剩半年的愛德華還活到了81歲。雖然卡特并預計的一年還提前離開了,但是他最后是笑著走的。只要活著的時候是幸福的、有意義的,長短也就沒那么重要了。
我沒有認真地去考慮過生死的問題,但我希望,如果未來有一天,噩耗突然傳來,我希望自己最后的日子也是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安然結束的。
《遺愿清單》觀后感3
電影在放映到28分鐘的時候,卡特對愛德華說:曾經有這么一個調查,有一千個人被問及“若有可能事先獲知,想不想知道自己死亡的確切時間,96%的人選擇了不想。只有4%的人選擇了想。
其實,我也是屬于那4%的人。如果有這種可能,我當然想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離開這個世界。因為,我會利用剩下來的時間,去完成自己想做而又一直都沒有時間或者機會去實現的事情。就像電影里兩位主人公詮釋的故事。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這么做過,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篇報道。國外有一個男的,當然,他并沒有像電影里的主角一樣得了絕癥。他是個健康的人。但是有一天他突然放棄他現實生活中一切。背上背包離開了家。他用一張紙,列出了大大小小五十個愿望,然后通過自己的努力逐一去實現?,F在,不知道他的五十個愿望是否都已經全部實現,如果都實現了,離開人世的時候至少就不會有那么多的遺憾了。
人,如果知道自己的生命何時結束,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也許會有很多人害怕,或者恐慌。但是,我想我會是高興的。因為我知道該如何安排自己剩下來的人生?;蛘?,我也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情,因為,每一年,我都會選擇一個時間,用自己的方式寫一封“遺書”。但,那僅僅是對自己若是發生意外突然離世而準備的。并沒有想過,自己還有些什么是需要在活著的時候去實現的?;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利用最后的時間去瘋狂一把,去為了自己想要的而放肆一把。
我想,我也需要一份《遺愿清單》。找個時間,好好想想。我還有些什么是想要去做的。
《遺愿清單》觀后感4
遺愿清單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玩轉生前事,講述兩個將要死去的老人不愿意呆在醫院等死,果斷列出清單,把想要做的事情統統的完成一次,最后兩人被葬在高山之巔,完成了最后一個遺愿,欣賞壯麗的風景。電影看完的時候,又是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說實話,兩位男演員非常的出色,對于人物的把握很到位。
電影很普通,沒有錯綜復雜的情節,也沒有投資龐大的特效。兩位老人像是在娓娓和你對話一般,講述著他們的故事。說實話,吸引我的是這個電影題材,同類型探討死亡的影片確實不多,因為這種片子通常沒有市場,而且死亡這個話題也很沉重,所以很多電影也都繞道而行。遺愿清單上映后,也確實經歷了兩邊倒的評論,有說好的,也有搖頭的。
通常人們都不想知道自己確切的死亡時間,人們總是愿意相信一切都會天長地久??墒沁@又是非常沒有常識的一件事,人總要死的,而且有時候會很突然,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時候離開你所熟悉的一切,這并不是電影,而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說不定有一天也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地震、海嘯,也許是一場急病,甚至有時候無意中的摔倒都會要了我們的小命,誰知道呢,人生充滿了未知和驚喜。
當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捫心自問,我們的愿望都實現了嗎?或者說,這一世活夠了嗎?還想做什么呢?電影最后的時候,卡特對著愛德華說,上天堂必須回答正確兩個問題:
1,你找到生命中的快樂了嗎?
2,你為他人帶去快樂了嗎?
《遺愿清單》觀后感5
當我們把所有的時間放在經營上,經營自己的汽車房、醫院、公司……經營自己的家庭、學業,自己周遭的關系網……當我們忙碌在其中,日夜不停的忙碌,忘記了時間的流淌,忘記了歲月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增長了許多的年輪。我們的腳步總是匆忙的,像敢死隊一樣的沖著,勇往直前……直到有一天,滿頭的黑發浸染成銀白,開始一根根脫落;發黃的牙齒被磨得參差不齊,開始慢慢松動掉下;明亮的眸子開始泛白,模糊得要靠觸覺判斷。
或者是有一天突如其來的絕癥擋在我們面前……我們才開始不知所措,才會慢慢地一點一點停下自己,也放下掙扎,開始去回想自己走過的人生軌跡,或享受或追悔,也才會去反復地深刻地去思考自己的一生走過的路?;钪鵀槭裁?,為什么活著?正如《遺愿清單》影片開頭所說的:人生的意義是什么,答案眾說紛紜。
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么,有人認為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說要用愛來評判,還有人說人生根本就毫無意義……
或許可以從以你為鏡的人身上看到你人生的意義。影片中愛德華?科爾是一家健康醫療機構的CEO,可是他卻發現自己也成為了一名病人,并入住到他自己經營的醫院里。也許不知道何謂“風水輪流轉”,畢生都積極推行“一個房間兩張病床,誰也不能搞特殊”的經營理念的愛德華,也只無奈地做好和別人共同分享一間病房的打算。愛德華在醫院的室友卡特?錢伯斯,是一個來自于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世界的機修工人。這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兩個人卻在生命最后的幾個月時間里有了交集。
可以想像,這對60多歲的老人最初的時候是多么地合不來,因為身份地位相差的太過懸殊,卡特更是處處表現出了一種卑微的謙遜隨和,存在于他們之間的惟一共同點,似乎就只有生命殘存的那幾個月的時間了。
為了在最后的生命里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他們決定享用共同的遺愿清單?——從高空中的飛機一躍而出;駕駛著福特野馬賽車你追我趕;參觀金字塔;參加狩獵遠征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刺一個紋身;出于善意,幫助陌生人;笑到流眼淚……他們在完成一個個遺愿的同時,又往里面添加一個個遺愿……由于卡特中途去世,愛德華帶著卡特的信念,繼續完成他們的遺愿,最后由他們的助手幫他們完成了最后一個遺愿,幫他們骨灰裝進罐頭里藏在雪山頂上,去欣賞最壯麗的風光。
人生也許就是由一個遺憾又一個遺憾累加組合而成的,當你最終即將面對死亡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一生中,有太多值得嘗試的事情,卻被你無情地忽略了。當愛德華無意間撿起了卡特扔在地上的遺愿清單,他突然有了想法,為什么不在生命的最后時光去完成自己的一些遺愿呢?單身而又富有的他,沒有什么包袱,唯一的一個女兒也與他決裂了,他一直都在做滿足自己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于是他決定將他自己的遺愿也加入到這紙清單里。
可是當愛德華勸說卡特一起去完成他們的遺愿時,滿腔遺憾的卡特卻猶豫了。因為卡特與愛德華不同,他一直在為別人而活。為了自己的家庭,卡特放棄自己當歷史老師的夢想,在引擎蓋下干了45年,為的就是讓他的家人衣食無憂,因為他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還是一個祖父,是一個修理工。
可是當愛德華一番看似無關痛癢的話卻又是真真切切地打動了卡特:“我回去上班,然后傻坐著,聽別人說著融資次貸的事情,假裝自己還很關心那些該死的錢,你呢,回家沐浴焚香穿好壽衣,任由身邊的人圍著你,看著你咽氣,而你還要安慰他們,那就是你想要的?在同情和悲情的氣氛中慢慢窒息?”卡特終于領悟了,他不能帶著遺憾離開,在生命的最后時光,這也是唯一的機會,他要為自己活一次,于是,他決定要離開一段時間,和愛德華一起去完成生命中的一個個遺憾。
在這愿望之旅中,兩位孤獨的老人開始相識相知。愛德華從卡特的嘴里得知,卡特與他的妻子看著很相愛,但如今的卡特卻一點也沒有當年牽著她妻子的手過街的感覺了,按卡特自己的話說就是妻子還是以前那樣沒有變,變的是周圍的世界。古靈精怪的愛德華巧妙的安排了一個與她妻子一樣同是黑人的女子與卡特搭訕,企圖與卡特過夜時,卡特拒絕了,但他卻重新找回了對妻子的愛。按他妻子的話說就是,卡特離開她的時候像一個陌生人,回來時卻成了他丈夫。
而其間愛德華也向卡特說出自己的秘密:他結過三次婚,每次都不長,因他喜歡婚姻生活,卻也喜歡單身生活。他有個女兒,卻不再聯系,因為他認為女兒恨他。當女兒把男友帶回家時,這個從十六歲就出來掙錢的父親很反對,認為這個男孩不可靠。
當然,女兒很像父親,很執著,依然與男孩結了婚?;楹?,當男人第一次打了女兒,女兒來找父親,依然說自己愛他,也許他只是一時喝多了;當男人第二次打她時,她沒再來找父親。而愛德華從前妻口中得知后,擺平了這件事,那打人的男人不再出現。
女兒也因此恨父親。而今天想起來,愛德華卻說如果時間倒轉,他還會那樣做。因為他是一個父親。說完這些,卡特很明白,愛德華很想念家人;卡特的家人來探望卡特時,卡特能覺察到愛德華內心的愿望。當他們游玩極地冰原,印度,開羅,北京,香港,最后從西藏回到家時,卡特帶愛德華到了他多年不聯系的女兒家門口,愛德華生氣了,他說自己不是泛泛之輩,他不需要像其他人一樣,有人陪著死去才不覺得孤單,他不要對女兒說自己只剩個幾個月的生命,所以請原諒我吧。愛德華扔下卡特揚長而去。
但最后,卡特去世后留給愛德華一封信,希望他繼續完成他們的遺愿清單,于是愛德華拿著卡特寫給他的信,找到了女兒,親吻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他的外孫女。兩位老人在完成一個個遺愿的同時,找回了最初的自己。
影片中有一幕特別的深刻,就是當愛德華與卡特在埃及金字塔看神山時,卡特說:“古埃及人對死亡有種美好的信念,當他們的靈魂到達天堂門口,神會問他們兩個問題:‘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過快樂,那你的一生有沒有給別人帶去快樂?’”卡特叫愛德華也回答那兩個問題。愛德華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很肯定。
而他回答第二個問題時,卻支支吾吾,最后拿女兒用自己的錢做善事間接的說明自己做了善事。
這兩個問題似乎就是這兩位老人集合,卡特一生都在為別人活,當然給別人帶去過快樂,他所不能回答是在他生命中是否有過快樂這個問題,但是現在,在愛德華的幫助下,他鼓起勇氣遠離一切的喧囂,拋棄所有的煩擾,去完成自己的遺愿,真正為自己活了一次,他覺得他真正快樂過了。
而愛德華因為他一直都在為自己而活著,做自己想做的事,在他的生命中當然有快樂。而他同時又是一個憤世嫉俗的怪人,對別人永遠都只有責怪和命令,但是最后,卡特去世前留給愛德華一封信,為了完成卡特的遺愿,愛德華繼續去完成他們的遺愿清單,在卡特的葬禮上,愛德華救濟了窮人,給別人帶去了快樂。
相信兩位老人最終都可以進入天堂之門。
影片的最后,兩位老人都找到了他們生命的意義,面對死亡,他們可能無能為力,但是對于自己生命中的遺憾,他們可以盡力去完成。一樣是走向死亡,但他們選擇面對著自己的一生倒著走過去,這樣他們才會審視他們的一生,彌補他們這一生的缺憾。他們可能最終還不明白生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那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使他們的生命有意義。就像那兩句話:在你的生命中有快樂,在你的一生有給別人帶去過快樂。
《遺愿清單》觀后感6
每個人都害怕暴力,可是世界上有一種我們誰都無法反抗的暴力機制,叫“死亡”,我們的生命無時無刻不在被它的陰影所籠罩。無時無刻都害怕它的到來。因為我們害怕失去再見這個世界完美的機會。
《遺愿清單》不只是關于如何應對死亡的故事,看完這個電影,更令我感慨的是兩個陌生人之間的友誼。他們貧富差距很大,但他們在生命的末尾給予對方陪伴,并共同體會了最終的酸甜苦辣。不管是他們一齊跳傘,一齊看動物大遷徙,還是在埃及金字塔上討論天堂,還是在最終死亡過后富人的助理把他們埋在最終愿望的所在地珠穆朗峰。
在電影中,我反思到:活著,其實是很累。可是,就像打針一樣,明白要打針很疼,還在努力心理掙扎,可是你明白必須得打,打下去之后你就后悔自我為什么不躲避一下,或者干脆不要生病,可是當你走出醫院的時候,你的疼痛就會緩解一點,然后在過幾個小時你就會忘記,直到有一天再生病再需要打針的時候,你還是會想起當初的疼痛,可是你還是會緊張,會想起,甚至跟第一次一樣的癥狀,可是當你打了幾次后,你就不會覺得是疼痛了,因為你明白必須打的同時,你也長大了,在年齡上的成上,也在心靈理解本事上的成長。
沒有人是神在遇到一些心理有抵觸或者心理痛苦的時候想起以往最最難受的事。他的QQ消失其實也是一種對你的保護,與其讓你整天想起還有那么一個人會在線上,還不如忘記那么一個人來的痛快。想死的話,先在你的手腕上割一道淺一點的試試疼痛感,看看那種痛的持續性有多久。沒有人是不會失戀的,也沒有人會永遠守著那么一個不知是不是童話故事里的感情過一輩子。在那里我不說你的家人和朋友。那是因為你此刻根本無法想起他們來。有一天,當你完全絕望的時候才能夠看到真正的期望。因為你此刻認為的絕望還在他的世界里,而不是你自我的世界里。想想吧?在他之前你是否也有喜歡的人,失去的人,可是你必須認為這個是最愛的人,是不是,當初既然能夠遇到為什么以后就不能遇到更好的呢?記住,僅有使自我變強,才能夠讓別人看的起你。做人就是這樣的。愛是能夠改變的。可你,你能嗎?我覺得,是能夠的,在電影中富人的女兒是跟他有矛盾的,兩者是相互不往來,可是在最終的時刻,他拉下來面子去跟女兒和解,最終他在對著外孫女展露出開心的笑臉,可證明愛是能夠改變的。
死亡正如一句古話所描述的那樣,“人死如燈滅”,也貼近史鐵生寫的“正如水消失于水中”。即使生命無意義,又有什么關系呢。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是異常的,但在死亡面前,我們都是渺小。所以生命的意義對于每個人都會不一樣。唯一相同的就是,在我們得知就要死亡的時候,總有那么多未完成的事情來不及履行,甚至好多都是想了無數遍的事情了,帶著遺憾死去誰都不愿意,但在生命的最終時刻,我們都會拋棄一切的念想,放棄一些不必要的顧慮,用飛蛾撲火的絕念來給自我最終的時光畫上完美的句號,即使結局不是很美,可是我們努力過,爭取過,那我們就不會留下遺憾。
遺愿清單這部電影其實是想告訴我們,把握此刻。沒錯,不管明天會發生什么,我只在乎此刻,也就是活在當下。心里的愿望在有機會的時候不要放棄,要勇于追求,因為每個人都不明白明天我們會在哪里。它告訴我們要抓好最終的時光。生命很脆弱,需要你好好的珍惜,是母親辛苦十月懷胎來孕育你,你是沒有資格去踐踏生命。我的感想是: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明白死亡快要到來了,卻還在那踐踏最終的時光,不去做有意義的事。
《遺愿清單》觀后感7
剛看了一部電影《遺愿清單》,故事簡述了兩個老年癌癥患者,在得知自己將不久與人世時,億萬富翁艾德華·科爾(杰克·尼科爾森飾)和卡特(摩根·弗里曼)都察覺到人生中還有很多未完的心愿與夢想,因此兩人一拍即合,決定離開陰暗無望的病房,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人生夢想實現中。
艾德華以他雄厚的財力幫卡特領略到未曾奢望過的冒險生活,卡特則以他睿智的人生觀幫艾德華走出絕望的心境,兩人高空跳傘、在長城上飚摩托車,開跑車跨越極限賽道,充分享受了一把瘋狂人生的滋味,在此過程中,兩人在一次次無傷大雅的爭執中逐漸結為摯交,各自對人生也都有了全新的體驗與理解……
片中有這樣的鏡頭讓我記憶深刻,卡特和愛德華坐在金字塔旁的一個塔上,卡特說:“古埃及人有一個美好的信仰,當他們的靈魂到了天堂的入口時,他們的神明會問他們兩個問題,他們的答案將決定能否進入天堂”于是愛德華問什么問題,卡特說“你找到了生命中的快樂嗎?愛德華:是,卡特又問:你為他人帶去了快樂嗎?愛德華抓頭擾耳:啊。。。我不知道,要看別人怎么想了,你還是問別人吧。這段對話我讓感受很深刻,我們活著不僅要自己過的快樂也要能給別人帶來快樂,這也許就是我們每個人存在的意義吧。
還有一個場景是愛德華在卡特的追悼會上所說的一切,他們雖然認識不到三個月,但是在他生命中最后的幾個月,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卡特拯救了他的生命,他比他更早知道了生命的正真涵義,他們都為能夠相互認識而自豪,他們都為了彼此的生活帶來了快樂。
最后一個場景就是,愛德華的助手在他死后,一個晴朗的周日下午,帶著愛德華的骨灰來到了珠穆朗瑪峰的雪山上,把他們兩人的骨灰放在了一塊,完成了他們最后的遺愿。影片最后卡特的口吻說:他知道愛德華離去時他的雙眼是緊閉的,而心靈確實敞開的。這段獨白讓我感動,在一個人將要離去之前,讓他明白人們對生活的態度,死也瞑目。
其實人生的意義是什么?誰都無法下結論,所以人生才豐富有趣而值得期待。奮力去追逐你的夢想,即便不曾實現,那過程的體驗亦不會讓你后悔。
而死亡又是什么?我們更無從知道。這個宏大又神秘的話題,每個人都知道,每個人都見過,每個人都熟悉,但每個人都不了解。能夠真正去了解的機會只有一次,親身體驗的機會只有一次,但這樣的體驗過后,便永遠無法折回。留給活著的人的,還是神秘和未知。但是總有一天,謎底會解開。
其實死亡并沒有什么可懼怕的,它是我們人生中必定要跨過的最后一道坎,與其終日惶恐不安,倒不如在此之前去盡情享受人生,完成你自己的“清單”。每一個生命最終都會隨風而逝,但是每一個生命存過在的印記會永遠鐫刻在心底,鮮艷明亮。
《遺愿清單》觀后感8
春天的花花草草,藍天白云,總是讓人想些風花雪月的事,對于“遺愿”,“死亡”這樣的字眼,算不上是刻意避而不談,但也沒有誰會故意追著,趕著去說它。
某個午時,天色地漸漸暗下來,于是打開臺燈看書,屋里沒有其他人,她們回家的回家,狂歡的狂歡,早已習慣了一個人呆著。突然之間,心境差到了極點,一個字也看不下去了。窗外,有人在樓下嬉戲,笑聲是那么清晰??墒呛诎担陋殔s像一只巨大的手單單把我抓住。
打開電腦,隨便亂翻著。看到了這部在電腦里已經住了一段時間的電影。不是什么異常的開頭,也不是什么吸引人的故事情節,可是是兩個老頭在預知了生命期限后的一些看來瘋狂的舉動。完全的美國味兒,要是編成故事的話,肯定會放在《心靈雞湯》里。盡管心境不好,但還是耐著性子看下去。我明白,那個有錢的老頭不會就這么下去的。他們之間會有一場沖突。我等待著一場暴風雨。
最終,爆發了。“總統回來征求我的意見,皇室成員和我一齊進餐!”是的,他是一個驕傲的人,沒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他呼風喚雨,要什么就有什么,生活很瀟灑,從來沒有人看到他有難過的時候??墒?,看著他氣急敗壞地敲打著餐盒時,淚就下來了,這是一個多么驕傲的人啊。
也許是為了煽情,也許是為了所謂的完整,她們在說:“他在哭嗎——我不明白?!皇呛軞g樂嗎”這真是兩句糟糕透頂的臺詞。到這兒已經十分好了,接下來的根本就不需要再演下去了,那真的是在演戲。那里才是全劇的精華所在。
喜歡看那些驕傲的人流眼淚,不是心里不正常,而是這樣的時刻真的很讓人心動。在沒有人的時候,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覺得你無比強大的時候,你卻偏偏一個人躲在角落里流下了眼淚。他們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啊他們在經歷著一種什么樣的疼痛啊斯嘉麗,白瑞德,羅切斯特先生,還有很多,他們流淚了。
不是他們屈服了,不是他們害怕了,也不是他們放棄了,只是在內心深處,他們從來就沒有長大過。他們像倔強的孩子,從來不愿意在別人面前低頭,不愿意服輸,不愿意承認自我也和別人一樣又脆弱的時候,他們就是這么堅持著自我,像被大人騙著的小孩,“只要你一哭,狼外婆就來了”。所以,他們從來不愿意在別人面前說:“我跟你們一樣還害怕”。
那些驕傲的人都是活在童話里的小孩。
寫這篇東西的時候,大學即將畢業,此刻碩士即將畢業。這幾年里,固執、自卑、無可救藥的封閉,一如既往。實習一個月后,指導教師說,孩子你不要那么固執。我明白,一切都未曾改變。時間真的能夠改變一切嗎我懷疑。
不愿一生就像他一樣,把自我的心封鎖直到白頭。成長以示弱為起點。什么時候,承認自我脆弱了,承認自我沒有那么強大了,承認自我也一樣需要愛,需要別人了,那才是真正成長的開始吧。
《遺愿清單》觀后感9
“我們的生命如同溪流,朝著同一個方向奔流,無論是朝著天堂的芳草地,還是在瀑布的迷霧中,一定要找尋到屬于你生命中的快樂……”
這是電影《遺愿清單》中卡特。錢耐德在生命的盡頭寫給朋友愛德華??茽栃爬锏淖詈笠痪湓?。
“找尋到屬于你生命中的快樂……”一句再樸實不過的話語,卻又帶來無盡的思考!
電影《遺愿清單》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億萬富豪愛德華??茽柵c修車工卡特。錢乃德因為患癌癥而成為同房病友。不同的病癥,相同的卻是他們的癌癥都到了擴散的晚期,生命只有短短的幾個月。在住院治療的過程中,愛德華與卡特成為朋友。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愛德華看到了卡特所寫的在臨死前所羅列出的“遺愿清單”。愛德華決定幫助卡特完成|遺愿,并且把自己的“遺愿”也加進去。
在他們倆人共同的清單里,包括有諸如:“跳傘”,“賽車”“紋身”“笑到流淚”“幫助一個陌生人”“去泰姬陵,長城,金字塔”“看讓人震撼的美景”“親吻美麗的女孩|”等等。
帶著這些遺愿,他們這兩個病入膏肓的人踏上了周游世界的旅程。
在旅途里,卡特說起了自己的3個孩子和妻子:“40多年工作的辛苦,換來孩子都大了,都成功了。可是家庭出現了真空……”對于妻子維吉尼亞“從愛上她開始,就一直愛著,這種愛一直沒有改變過,可是40多年一路走來,卻不知道怎么了……”
愛德華也說起從16歲開始獨立生活,奮斗到現在“總統制定政策也會問我”“可以買下泰姬陵”以及一生4次失敗的婚姻,和唯一的女兒與自己決裂的經過……
實現遺愿的過程有的不僅僅是瘋狂而快樂的。還有面對死亡這個問題更加淡然的思考。影片廣角鏡頭記錄,在埃及金字塔的頂部,夕陽的余暉紅紅的映照著倆個病入膏肓的老人的臉上,沒有了病痛的折磨,沒有了慘白失血的病容,有的是晚風徐徐吹來,倆個來自不同階層老人臉上洋溢著的生命的曼妙,和從眼里透露出的坦然和祥和,說起了埃及古老傳說中,人死后在天堂入口的地方的倆個問題:你找到生命的快樂了嗎?
你為他人帶去快樂了嗎?
再美妙的旅程也該結束了,再華彩的生命也要凋零。環球旅行結束了,他們收獲到了伴其余生的友情。愛德華找到了失去許久的與女兒及外孫女的親情;卡特找回了與妻子間的愛情,用妻子維吉尼亞的話說:“沒有旅行前丈夫是陌生的,回來后,卡特又變成了丈夫”。
找尋到了生命的涵義、親情、愛情、友情之后,愛德華和卡特相繼的離開人世了,他們走的是如此安詳“眼睛是緊閉的,心靈卻是敞開的……”這對老友被埋在了“讓人震撼的美景——喜馬拉雅山”上。
我們在倒計時的生命之旅中,能否也能夠“找尋到屬于你生命的快樂”呢?
《遺愿清單》觀后感10
《遺愿清單》這部影視作品主要描述了兩個素不相識的美國老頭子因命運安排得以相識,他們在生命末班車中完成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
人生是一張單程票,掌握當下,把每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后一天來過,你便能拋去許多雜念和不必要的時間。其實遺愿清單更像是一種plan,一種人生計劃,它的性質也可以不是臨死前的遺愿,它可以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目標。但有時有些事可能只有直視死亡時才能無畏地做,如跳傘等極限運動。清單是我們完成任務的一種良好方式,做一件、勾一件,可以讓我們增加成就感和自信心。
從遺愿清單的項目中,我看出了他倆的勇氣和激情,每天都在不確定中過著,讓他們更加緊張和期盼未來。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唯一能掌握的只有現在。不能以為自己擁有青春年華就肆意揮霍,生命是由時間組成的,平時我們的生命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著,我們平常不覺得,細想起來實在值得警惕。
在影視中還有一個細節是愛德華和卡特在埃及時所提到的兩個問題:1、你覺得你現在快樂嗎?2、你有給他人帶去過快樂嗎?我覺得中也是本片的題眼,每個人都希望在快樂中終老,而不是全身插滿導管,身邊滿是金屬器械。他們倆人從陌生到一同旅行感受人生,這也是一種幸福,一種快樂。在死亡面前,錢乃身外之物,你不可能帶著所有的東西一齊離去,無論你生前有多么威望,還是家徒四壁,死后都將化為一縷青煙,飄散在渺遠的天地之間。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沒有任何人能抵擋他前進的步伐,不要無限追求,來填補人那貪婪的內心。
“你出發的時候像個陌生人,回來后卻像是我的丈夫!”一句溫馨的臺詞,蕩漾在我的腦海里??此破胀ǖ目鐕眯?,為什么會對一個人產生那么大的影響呢?一場旅行讓卡特開了眼界,體驗了上流社會的生活,一切都是偶然,一切也都是必然??ㄌ囟昧藴嘏说目鞓?,同時學會了體貼家庭。愛德華也緩解了他和女兒的不良關系,并親吻了世界上最美的女孩——他的外孫女。一切在旅途過后都是那么美好,他們倆人擁有了美好的心靈,在死后,他們葬在了神跡的地方——喜馬拉雅山脈上,完成了最后一個遺愿!
全片立意深遠,讓我感觸甚多,體會到人生活著的重要。在結尾,我把這句話送給大家: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去世的人渴望的明天;你所厭惡的今天,更是你再也回不去的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