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
《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1
我打開課本,看見《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使我深深地懂得了地球這位人類母親的苦哀。在老師講課的同時,我仿佛聽到了地球的痛苦哀鳴:“救救我吧!”
地球現在的年齡大約是50億歲,重約60萬億噸。科學家認為,如果地球沒有任何外來因素的干擾,將永遠存在下去。然而,地球無法逃避人的干擾。有誕生的一天,也就有死亡的一日。在地球上陸地的面積僅占地球面積的29%左右。然而,現在這不大的比例中,海拔20xx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卻占據著陸地面積的11%。至于海拔1000米的山地,竟占據著陸地面積地28%以上。共約420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整個亞洲的面積。如果加上低山和丘陵,地球的陸地上可以說到處布滿了山。
當我讀到“我們的地球太容易破碎”時,我心潮起伏,不禁浮想聯翩。
警鐘已經敲響。如果人們再執迷不悟,地球就會在茫茫的宇宙中消失。
“保護動物吧!”聽,地球在哀鳴。“珍愛動物吧!”看,地球在呼吁,讓我們共同愛護人類的家園吧!
《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2
今天,我讀完了《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后,我的心里此起彼伏,禁不住沉思起來,我的眼睛濕潤了,心也在悲痛著。
這篇課文講述了地球在茫茫宇宙只是一葉扁舟,可就是這一葉扁舟卻有著別的星球沒有的優點,那就是生物生長所需要的自然資源。可是,由于科技的發展,再加上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淡薄,地球母親已是傷痕累累,地球的礦產資源瀕臨枯竭,有些自然資源已無法再生。
看到這里,無法再讀下去了,雖然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財富與便利,但這樣卻永遠彌補不了地球所受到的傷害,到時候我們的地球母親只能給我們的子孫留下最后一滴純凈水,最后一片綠葉......到時候工廠的廢煙彌漫整個天空,噪音是刻在我們耳邊徘徊,路數紅花一去不回,生靈全部死亡,人類是多么孤獨......難道我們再去乞求另一片地球,祈求另一個世界,祈求另一片藍天白云?這是不可能的!
正如宇航員所說:“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所以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讓地球成為我們人類永世的樂土。醒醒吧——人類!地球母親正在哭泣!
《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3
地球母親慷慨地向我們提供礦產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等任何資源。本來這些資源是可以不斷再生的,但是我們隨意毀壞這些資源。濫用化學品,使它們不能再生。
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母親,不要在讓她受傷害了,不要讓她獨自一人在背后偷偷哭泣了,保護地球母親的方法很多。
比如:我們可以從身邊做起,先用水洗菜,洗過菜后,可以用剩下的水來拖地,拖過地之后,在用這些水來沖馬桶。還可以把我們寫完的本紙留下來,在背面列算式。要堅決不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口懷。那樣我們就能多留下多少棵大樹,從而保護木資源。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留心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時時刻刻都要記住保護環境,從自身做起”這句話。如果,我們每一個人一天都少用幾根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口懷,那么一個月下來,我們就留下了多少棵大樹,那么,我們的地球母親,就不會在一個偷偷的哭了。
《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4
讀了《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
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個美麗,晶瑩而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它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總是無私地為人類作著貢獻,但是由于人類不知珍惜,不加節制地開采和隨意地毀壞,不但使地球的自然資源越來越少,還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威脅。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惜了,同時又太容易受害了,同學們,科學家早已證明: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四十萬億公里內,再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不能指望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只有一個地球,地球的公民們,快醒悟過來吧!從保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行動起來,讓我們一起保護我們生活的大家園──地球母親吧!
《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5
學了《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我了解到了人們破環地球的行為,讓我感觸很深。
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地球的美麗外形和易破碎的特點。
當課文寫到了人類不加節制地開采自然資源,加速了地球資源枯竭這一點。以前,我總以為地球大得很,地球上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的,我們人類可以盡情享用。現在我才知道這種認為是錯誤的。原來,地球的資源也是有限的。是啊,人類如果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開采礦山,破壞生態平衡。工廠隨意地排放污水和廢氣,污染環境,不僅破壞了地球資源的形成,還給人類的健康和生存帶來威脅。
現在有許多人都因為金錢而改變了。金錢創造了貪婪,磨滅了人們心中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良知;對財富的過度迷戀同樣也萌發了自私的幼芽。例如:有些黑老板開了一家小工廠,工業廢水沒有經過處理就排放出來,導致原本清澈的河水變得烏黑發臭,水里面的魚兒們也全部死光。工廠生產中會放出一些難聞的氣味,不僅造成了大氣污染,也使住在附近的`居民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讓我們也開始環保行動,保護我們這一個美麗的家園!
《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6
“保護地球母親,真愛生命搖籃。”這句話是我讀過《只有一個地球》后的感悟。
這篇文章從地球渺小而又美麗;地球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且還不可再生;以及可再生的資源卻因為人類不加節制的開采,而變成了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這三方面來向我們說明地球只有一個,如果不精心保護它的話,它將會毀滅,人類也會別無去處!
讀完這篇課文,我印象最深的是:“礦產資源不會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如果不加節制的開采,地球上的礦產資源必將越來越少,最多再開采二三百年就沒有了。”這句話說明了一些不可再生的資源是經過很長時間才形成的。人類再無節制的開采,這些資源就很快沒有了。如果沒有它,人類怎么生存呢?但是人類如果不去濫用這一切自然資源,而是抱著“能省則省”的態度去開采和利用一切稀有的自然資源地球就不會破碎了。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只有人類不濫用化學品,不亂砍伐樹木,不亂往水里排放化學廢料……我們的家園才會更美好,我們的生活質量才會提高。
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7
其實,這篇課文寫:一個地球,是咱們的母親,如果不加節制地濫用各種資源,各種化學品的話,就等于傷害了她,等于破壞了她。最危險的是: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都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這句話說明,適合人類居住就是只有一個——地球,人類真的應該保護地球,不要讓地球上的各種資源枯竭,不然不但地球會毀滅,連人類的世界末日都要到了。地球,她已經慷慨地向人類不斷提供礦產資源,現在我們應該保護她,不應該去破壞她,毀壞她。地球,在我們心目中是重要的,也是美麗的。她所提供的水資源、生物資源、森林資源、大氣資源都是寶貴,它們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它們是經過幾萬年才能形成的。
所以說:沒有了地球,我們無法生存,只有地球,才能丞救我們,我們一定要保護地球,讓地球更加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8
記得我看過這樣一個廣告:五棵蒼翠挺拔的大樹矗立在大地上,萬物充滿了生機,鳥兒們在枝頭歡唱跳舞,和藹的太陽公公把陽光灑向大地。然而,好景不長,隨著伐木機的幾聲巨響,“吱、吱、吱、吱”,這些大樹只剩下最后一棵了。那些動物死的死,傷的傷,留下的是一只可憐的小鳥......
看著這則廣告,我浮想聯翩。顯然,這則廣告告訴大家要保護森林,保護生態平衡。記得老師曾在課上講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看著那孤零零的樹,我不禁想起了我國1998年發生的特大洪澇災害。雖然抗洪救災取得了成功,但是,人們不得不檢討,那次災害是因為長江上游的樹木被大量砍伐而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引起的。我了解到一組數據,我國砍伐樹木所得到的回報是兩億元人民幣左右,但因此而引起的洪澇災害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卻多達200億元人民幣左右。這難道還不夠引起我們的深思嗎?!
確實如此,樹木不僅為我們帶來財富,它更是保衛我們家園的衛士。我真希望地球是個“綠球”,但愿人們不要只著于眼前的利益,而要放眼于未來——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還要給子孫后代留下一個家園。
《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9
一個如此可愛的星球,就這樣被人類破壞了!
當前,我們所有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發展的地球母親卻面臨著浩劫,我們周圍的環境正在遭到嚴重破壞!
一些有關的科學資料告訴我們的是:
——全球森林被大量砍伐!每年都有1130多萬公頃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
——全球每年都有18000個物種滅絕!
——全球每年都有210億噸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氣!每年都會產生約4億噸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并對環境具有長期的危害性的危險廢物!
——全球酸雨肆虐,大片耕地被毀,無數珍貴的文物古跡受到嚴重破壞!
——溫室效應加劇,全球氣溫升高,海平面上升,世界許多沿海城市和各個大洋中的島嶼都面臨著被淹沒的危險!
——南極上空出現了大如美國國土面積,深如喜馬拉雅山的巨大臭氧層空洞,這樣下去將會使人類受到太陽紫外線的直接照射,后果不堪設想!
《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10
今天,我讀了《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篇后,我懂得了為什么說: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
據有幸飛不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個美麗、晶瑩而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它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總是無私的為人類作著貢獻,但是由于人類不知道珍惜,不加節制地開采和隨意地毀壞,不但使地球的自然資源越來越少,還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威脅。例如,1995年7月份,我國發生的一件事:因為部分工廠過量的向大海和大氣中排放污水和污煙,以致造成大量的酸雨降下,使大片森林和莊稼受損。這樣既污染了環境,又使自然資源受到嚴重損失。
我們的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受害了。同學們,科學家早以證明:在宇宙以地球為中心的四十萬億公里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在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只有一個地球,地球的公民們,快醒悟過來吧!從保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行動起來,讓我們一起保護我們生活的大家園——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