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1
想象是一種世間不可缺少的東西,要是生活缺少了想象,那生活就會變得乏味。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它的題目就充滿了想象——《裝在口袋里的爸爸》。我好奇地翻開這本書,想看看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和主人公楊歌發生了哪些趣事。看著第一篇的題目我就更加奇怪了人人都最討厭癩蛤蟆,為什么楊歌還要救癩蛤蟆呢?繼續往下看,原來是“三惡”在欺負一只癩蛤蟆,楊歌救了它,但是癩蛤蟆卻又一次請求他親它一口,楊歌想可能童話會成現實。就閉上眼睛輕輕地用嘴碰了它一下,突然銀光四射,當楊歌和他爸爸睜開雙眼時,在楊歌手上的不是癩蛤蟆,而是一個袖珍小女巫。小女巫為了報答楊歌給了他五顆愿望星并告訴他:“這五顆愿望星一顆只能用一次,并且在太陽落山時一切都會消失。”說完便不見了。
楊歌以前一直特別嫉妒翠花,因為,一次她突然演了一部電影——《一個也不能多》從此,便一炮走紅。第二天,楊歌便許了愿:我要當一個全世界都知道的大明星。他一出門便看見一群人圍在門口,一個叫蘇珊的女人走上來說是楊歌的經紀人。坐上車,蘇珊遞給了楊歌一份當天他的作息表。他翻開來一看,“天哪”一日二十四小時全天排滿,簡直是虐待兒童。中午他和一個胖的看不清五官的女孩吃飯,然后走進錄音棚一直到了傍晚才錄完,換好衣服后一切都消失了。自己卻離家有二十多公里呢!
我以前常做夢,夢見自己成了學校的大隊長,將全校同學管理的井井有條;有時也會夢見自己一下子成了富家女;也有時自己成為了大明星,同學們對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每次做起這樣的夢都不想醒來,一直做著這美妙的夢。有位科學家說:“每天做十五分鐘白日夢,為自己制作一個目標,可能真的會實現。”對呀!要不是懷特兄弟,想象著自己飛起來的時刻,就不會有今天的飛機;要不是愛迪生想留住孩子稚嫩的聲音,就不會有今天的留聲機。
想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沒有了想象就沒有今天這樣一幅幸福的畫面。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2
星期天,我讀完了《裝在口袋里的爸爸.愿望星》這本書。讀后,我深有感觸,佩服里面的主人公――楊歌。這本書講述了一個神奇的故事。因為楊歌的爸爸媽媽吵架,爸爸變得和人的拇指一樣大。一天,在上學的路上,一個癩哈蟆的叫聲引起了一系列的故事。
楊歌看到“惡三”在欺負癩哈蟆,就見義勇為救了它,并親了它一口,癩哈蟆竟然變成了一個小女巫,并給了他5個愿望星,他在太陽下山前會變回以住的情景,就走了。楊歌很高興,許下了第一個愿望――成為超人。開始很順利,一直在救人,可在電視塔頂欣賞夕陽時被困在上面了。幾天后,因為通貨膨脹,楊歌許了第二個愿望――擁有數不盡的錢財。
不一會兒,楊歌的儲蓄罐便向洪水一樣涌出了無數的百元大鈔,以至于錢財泛濫成災。因為心腸太好,楊歌不想給別人“假鈔”,便一分也沒花,但因為錢太多進了警察局。后來,他又許了當明星、做大人的心愿,但都以失敗而告終。最后一個心愿星他沒有用,將它放在了抽屜里。楊歌的愿望是那么神奇,我恨不得也有五個,可是,我許的愿望會一帆風順嗎,會合我意嗎。還是和楊歌一樣,每次都和警察局“有緣”。也許愿望星是沒有用的,沒有人可以許出一個圓滿的愿望,真正的快樂不在于成功,而在于追求成功路上的努力拼搏和奮斗過程。也許,只有是真正的努力實現的愿望才會是最圓滿的,但是如果不是努力得到的,它只會帶來一點點非常短暫的快樂,不會長久,不會美麗。
真正的快樂才是最美好的。同學們,如果現在你有五個愿望星,你會使用它們嗎?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一看到這個題目,我就被吸引了,爸爸怎么能被裝在口袋里呢,他是有多小,口袋能有多大,到底是個怎么樣的口袋呢,這一系列的問題,使我帶著好奇心,把《裝在口袋里的爸爸》這本書讀完。
故事的主人是一個小學生,名叫楊歌,還有他那個只有拇指大的爸爸。楊歌的爸爸本來也是個身高一米八、五大三粗的壯漢,但是因為他總是挨楊歌媽媽的罵,每罵一次,身體就變小一點,到了最后,就變得像拇指一樣小了。變小后的爸爸什么都不能干,只能呆在楊歌的口袋里,當他的“教育部長”,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但是,他的爸爸喜歡搞發明,他自從變小后也從不閑著,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拋出一個“偉大的構想”,比如“聰明飯”、“搖錢樹”什么的,有發明天賦的他總能夢想成真。不過,這些發明最后不但沒有給他們帶來幸運,反而將大家都還得慘兮兮的,讓人心有余悸。
故事圍繞楊歌爸爸的每一次奇怪的發明而展開,因為他只有拇指那么大,所以每次發明都要拜托楊歌收集材料,還要幫他瞞著他媽媽,這在楊歌看來可是一件辛苦的差事,所以楊歌每次都是被迫的。像他發明的魔藥能使家里的仙人掌能夠走路,雖然惹出了不少麻煩,但是還能幫忙抓小偷,不能不說也是一件好事。他們家很窮,楊哥也是相貌平平,成績平平。有一次楊歌喝了他爸爸研制的新魔藥,變成了一個天才少年,這讓楊歌很受歡迎。但是到最后楊歌發現這并是真正的自己,他還是想找回那個真正的自我。
這本書讓我深深認識到,生活中并沒有什么真正的使人變聰明或漂亮的魔藥,也不可能有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不要心存幻想,要實實在在的生活,活在當下,過好每一天。你們覺得呢?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4
爸爸在孩子眼里,或許是那個五大三粗、膀大腰圓的強壯的人;或許是有說有笑、幽默風趣的人;或許是敢作敢當、自強自立的男子漢。他們曾哭過,曾笑過,曾痛苦過,曾興奮過……,也許曾教訓過你。他們光榮地擔任了“一家之主”這個重任,可有個父親卻與眾不同。
這個父親連一米都不到,但絕不缺少幽默和風趣。不僅如此,還非常天真、機靈、善良、大膽,有非凡的智慧。沒錯,這就是《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中的主角楊歌的爸爸,是一個拇指爸爸。
一開始拇指爸爸也像別的爸爸一樣,是個身高一米八幾、粗枝大葉的漢子。可是經常被騙,而且事業不是很穩定。所以受盡了委屈,只有拇指那么大。
以后拇指爸爸就在楊歌的口袋里監視他學習。楊歌卻很不自在。我想,有一個拇指爸爸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嗎?楊歌怎么會不自在呢?原來,爸爸天天監視楊歌,沒有半點自由。
自從爸爸變小,他們家發生了許多奇人異事。拇指爸爸童心未泯,發明出了搖錢樹,可人們經不起誘惑,沖上去搶錢,遭到了搖錢樹的報復,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啊!拇指爸爸突然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預測考試題、預測股票、智斗“半仙”,在預測到的一次地震中,爸爸又失去了這個能力……
爸爸異想天開,腦袋里經常冒出一些新奇而又大膽的想法,有時卻遭到媽媽的反對,因為畢竟他們家不富裕。
最近,看了《裝在口袋里的爸爸。愿望星》,楊歌救了一個小女巫,小女巫送給楊歌五顆愿望星作為報答。前四顆愿望星許的愿都變成了一場災難。楊歌不想浪費最后一顆愿望星,便把它珍藏了起來。
其實,不是所有人的愿望都是美好的,有些人的愿望是心中貪婪的思想,是不勞而獲的想法。我們心中不能藏有這種貪婪愿望,要胸懷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系列中,每一本書都讓我受益無窮。小爸爸,大智慧!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5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一聽,就知道不可能。楊哥變成了巨人?更不可能!可是……這一本書上,明明清清楚楚寫了這一件不可能的事呀!
先說說爸爸為什么可以裝在口袋里呢?哦,原來是因為爸爸每挨一次媽媽血口噴人的訓,身體就會縮小一些,最后就可以裝在口袋里了。那為什么要把爸爸裝在楊哥的口袋里呢?嗯,我知道了,原來啊,是媽媽讓爸爸在口袋里監督監視楊哥的。
這里,我有點奇怪了,為什么我媽媽發我爸爸的火時,爸爸不會縮小呢?呵呵,我也不想這樣!因為,身上有一個監控器,我好像失去了自由一樣!
再說說楊哥為什么會變成一個巨人呢?呵呵,說到低,還是因為楊哥的一句話呢!“爸爸,書上說人的身體在發生某種變化之后常常會突然具有一種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特異功能。比如,德國伊文思的小學生,在一次車禍中,讓汽車撞傷了腦袋,當她的傷好了之后,很意外地成了數學天才,解開了歌德巴赫猜想:又比如說,日本一個叫真由美的老太太,有一回不小心摔折了一條胳膊,當她的胳膊好了之后,竟然會用耳朵聽字:再比如說吧,毛里求斯島的一個叫馬丁。伊登的老黑人,在一次打仗的時候瞎了一只眼睛,但不久之后他發現自己會透視術、穿墻術、意念移物術……”爸爸聽了兒子楊哥這翻話笑了。于是,從這天起,爸爸開始搞起了發明。結果一天,爸爸發明了變大藥水,被楊哥給誤喝了。二十四小時之內,楊哥將會長到十七八米高!(等于一幢五六層樓高的樓房)變成巨人的楊哥經歷了許許多多的麻煩。最后,爸爸廢寢忘食,發明出了變小藥水。
有趣,幽默的著名作家楊鵬叔叔編的故事里,個個角色都各有各的特色,因為這個,才讓我讀的愛不釋手,津津有味。比如,媽媽喜歡發火,而爸爸卻喜歡搞發明……這話說的好,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錯,因為書里裝著知識,裝在口袋里的.爸爸這本書也不例外。
這個暑假,我要像大家推薦這本書。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6
這學期我讀了《裝在口袋里的爸爸》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楊歌的爸爸,他原來是一米八的大男人,然后他一直都找不到工作,楊哥的媽媽就整天罵楊歌的爸爸,最后變成了拇指小人,但楊哥的爸爸,并沒有為自己變成小人傷心,他后來成發明家。但每次發明都被“猴子”偷走,但他們并沒有放棄,而是不惜一切代價來拯救世界。
比如:一次他們發明了“變大藥水1號”,為了試一試怎么樣?然后就用媽媽剛買來的蘆花雞做試驗品,結果無限放大,最后被送到太空。但他們并不放棄研究,又研究出了“變大藥水2號”,但最大沒有無限變大,是每隔一段時間變大一點兒……讀到這里,我被他們父子那種堅韌頑強的精神所深深的打動了。不管生活給予什么樣的困難,他們都能乘風破浪,最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他們父子一樣有與困難作斗爭的精神。記得有一次,我在做數學作業的時候遇到了一道難題,想了半天也做不出來。那時夜已經很深了,我的眼睛朦朧,便放過了這道題,心想反正明天老師會評講的,到時候把老師說的抄下來不就得了,神不知鬼不覺,輕松又省事。當時我就為自己聰明沾沾自喜起來,但沒想到這樣是把自己推進了一個大坑,一個一旦掉進去,就爬不上來的大坑。就這樣,我總是一次又一次的為自己找借口,一次又一次的原諒自己。直到期末考試的時候,我這個平時每門兒都是95分以上的尖子生,竟然平均分不足80分,這都是因為自己的知難而退。如果,我當初想他們父子倆一樣堅強,積極地克服困難,我也不會加入到差生的行列。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這本書,不僅內容豐富,而且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勇往直前,堅強面對。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7
閱讀了《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后,我知道楊歌非常想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竟招來了一把神秘的金鑰匙,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絕對的正確。楊歌成了一個聰明絕頂的小天才成了小學生的榜樣,他非常高興,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卻不以為然在金鑰匙的幫助下,楊歌成了無敵英雄,卻遭到了別人的痛罵,原來金鑰匙里有一個王子,王子深有感觸的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巫婆卻爭辯說:永遠正確才好。巫婆無法與他爭辯出結果,于是就把王子鎖到鑰匙里。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之魔力金鑰匙告訴我們人不能只追求正確,只有有了愛,一切才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為有了愛才會懂得關心別人,尊重別人,不能輕易冒犯別人,這樣別人才能尊重你。
我真佩服楊鵬叔叔,因為楊鵬叔叔寫出了一本本的小說,深受我們的喜愛,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我從新報里知道他上學的時候父親給了他一千元的人生啟動資金,創造了智慧的結晶,這些年他的一些作品正在呈現良好的普及效應,大小讀者,學校都自發推薦他們。這些作品的重印率、銷量,在不斷的猛增,他曾體驗過一個收入低微,但全家和睦的工友家里生活。他曾有寫含著淚笑這篇童話小說的沖動,他的作文,必須達到三個審美標準:不可思議的想象、不同凡響的夸張、不可復制的喜劇,而這:你希望自己的心理年齡是幾歲?楊鵬說:永遠十四歲!
我最喜歡《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因為他的開頭總是說一些或做一些不對的事情,可通過他們父子倆的精心思考下找到了一些我們領悟不出的道理,并加以改正,比如說這一冊告訴我們,無論發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其中包括著,對朋友的關心,對小孩的愛護,對不同家庭的愛心都讓我感同身受,他還教會我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有愛心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記住,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8
今天我跟你講一本非常好看的書,它叫《裝在口袋里的爸爸》。
大家聽到這本書,很好奇吧!爸爸這高大強壯怎么能裝在口袋里呢?
這本書的作者是楊鵬。我帶著疑問,便迫不及待翻開了第一頁看起來,看完了這本書,我心中的疑問終于解開了。
故事是這樣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楊歌的小男孩,他的爸爸媽媽結婚八周年的時候,發生了楊歌出生以來第一次爭吵,楊歌的媽媽總是把楊歌的爸爸和別的爸爸比較,隨著楊歌媽媽一次又一次的看扁楊歌的爸爸,使楊歌的爸爸變得越來越矮,最后從1.8米的高大身材變成了1.8厘米,他只有一個大拇指大小,就再也干不成什么事了,楊歌的媽媽讓楊歌的爸爸在楊歌的口袋里駕駛楊歌,楊歌和爸爸每天一起上學。
而每天他的媽媽上學之前都要問楊歌:橡皮帶好了沒有?家庭作業帶好了沒有?家長簽字的考卷帶好了沒有?紅領巾帶好了沒有?坐電車的月票帶好了沒有?爸爸帶好了沒有?
有一次,楊歌在衛生間里洗手忘了吧水龍頭關了,就去上學了。水嘩嘩地流個不停,爸爸發現了,連忙順著自來水管道爬了上去,可是他的力氣太小,怎么也關不上,水池里流出來的水越來越多,水勢不容樂觀。爸爸不得不忍痛舍棄了家,用一把小勺子當槳,坐在一只拖鞋里,劃了出去,才算撿了一條命。
后來發生了很多事,楊歌的爸爸也慢慢長高了,還變回了原來的身高,從此他們又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這本書不僅只聽名字就吸引住了我,內容更是讓我感到生動有趣,百看不厭。我希望能將這本精彩的書推薦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本書的歡樂。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9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一這是為班級所有孩子共讀一本書提供的書籍,作為老師的我也理所當然地和孩子們一起閱讀啦!看到這個題目,我就被吸引了,爸爸怎么能被裝在口袋里呢,他是有多小,口袋能有多大,到底是個怎么樣的口袋呢?故事的主人是一個小學生,名叫楊歌,還有他那個只有拇指大的爸爸。楊歌的爸爸本來也是個身高一米八、五大三粗的壯漢,但是因為他總是挨楊歌媽媽的罵,每罵一次,身體就變小一點,到了最后,就變得像拇指一樣小了。變小后的爸爸什么都不能干,只能呆在楊歌的口袋里,當他的“教育部長”,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但是,他的爸爸喜歡搞發明,他自從變小后也從不閑著,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拋出一個“偉大的構想”,比如“聰明飯”、“搖錢樹”什么的,有發明天賦的他總能夢想成真。不過,這些發明最后不但沒有給他們帶來幸運,反而將大家都還得慘兮兮的,讓人心有余悸。
故事圍繞楊歌爸爸的每一次奇怪的發明而展開,因為他只有拇指那么大,所以每次發明都要拜托楊歌收集材料,還要幫他瞞著他媽媽,這在楊歌看來可是一件辛苦的差事,所以楊歌每次都是被迫的。像他發明的魔藥能使家里的仙人掌能夠走路,雖然惹出了不少麻煩,但是還能幫忙抓小偷,不能不說也是一件好事。他們家很窮,楊哥也是相貌平平,成績平平。有一次楊歌喝了他爸爸研制的新魔藥,變成了一個天才少年,這讓楊歌很受歡迎。但是到最后楊歌發現這并是真正的自己,他還是想找回那個真正的自我。
這本書讓人深深認識到,生活中并沒有什么真正的使人變聰明或漂亮的魔藥,也不可能有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不要心存幻想,要實實在在的生活,活在當下,過好每一天。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10
最近,品德老師給我們推薦了這樣一套書《裝在口袋里的爸爸》,看了書名我覺得很奇怪,平時我們的爸爸都是人高馬大、身強力壯的,這個爸爸是什么樣的呀?怎么會放在口袋里呢?懷著好奇,我去圖書館借了一本回家看起來。
主人公—楊歌是個普普通通的小學生。他的爸爸原來是一個五大三粗,身強力壯的180厘米的大漢。爸爸為什么變小呢?噢,原來是媽媽叫爸爸做事情,如果爸爸哪一點做得不好,媽媽就張開嘴罵爸爸。就這樣,爸爸每被罵一次,就會矮十厘米,媽媽還從每月一訓,變到了每周一訓,又從每周一訓變到每日一訓。爸爸就這樣漸漸變小了,一直到只有拇指那么小。爸爸變小以后,每天都得坐在"我"的口袋里,幫媽媽監視"我",來督促楊歌的學習。爸爸也成了個發明家,經常發明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有個叫猴子的壞蛋科學家,他野心勃勃,一心要征服全世界,當世界霸主。可是,每一次他都敗在楊歌爸爸手下。就這樣,一個個正義與邪惡,充滿幻想的故事開始了。
我十分喜歡這套書,他充滿了孩子的想象。楊鵬叔叔的文字給了我們一雙隱形的翅膀,讓我們在幻想的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一個個奇思妙想的故事,一段段想象的篇章,都十分引人入勝。最后還要告訴大家《裝在口袋里的爸爸》這套叢書已經出版了16本,除了《爸爸變小記》以外,書中講述了“我”和能裝在口袋里的爸爸所發生的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如果你也是一個愛幻想的孩子,那就趕快到這些書里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