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集錦15篇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集錦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
暑假里,我讀了老師推薦的書——《窗邊的小豆豆》,我被書本里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
本文的主人公小豆豆剛上一年級,因為頑皮,很難管教,被學校退學了。媽媽就帶著小豆豆來到了“巴學園”一所特別的學校:教室是電車;座位可以根據當天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選擇;上課也有學生們自己選擇,從喜歡的開始;吃午飯的時候也很特別,“海的味道,山的味道”,讓大家吃得很開心;午飯后,如果大家非常努力,上午就把一天的學習計劃完成,下午還可以去散步呢!小豆豆很快就喜歡上了這所學校,開始了快樂的學習生涯。還有,小豆豆第一天到“巴學園”,在校長室,小林先生耐心地聽小豆豆講了四個小時的話,給小豆豆充分的表達時間,小豆豆覺得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非常喜歡小林先生。從此,在小林先生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能接受的孩子。
我讀了這本書,知道頑皮,難管教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壞孩子,只要有正確的引導,她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2
我在假期中讀了一本名叫《窗邊的小豆豆》的書,這本書是我目前讀到最有意思的一本書。
這本書講了小豆豆來到巴學園不一樣的學校。第一次體驗電車教室、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散步……有趣的學校生活。小豆豆也開始喜歡巴學園了,愛上自己的同學和老師。隨著她慢慢長大,她經歷了朋友生病而去世,遇到了因為戰爭不能陪伴自己孩子的士兵,失去了被戰火燒毀的學校。
讀完《窗邊的小豆豆》后,我覺得小豆豆的媽媽是一位有耐心愛心的媽媽。小林老師是一位尊重孩子,愛護孩子,有方法有耐心的老師。我也喜歡這樣的校園生活,只可惜因為二次世界大戰把學校燒了。我們也正經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新型冠狀肺炎。因為這次疫情大家都在家隔離,不能正常的上班、學習和外出。所以說和平和健康是最重要的。希望我們早日控制疫情恢復往日美好的正常生活。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3
前幾天,我看了《窗邊的小豆豆》這一本書,每每想起小豆豆就想起了兒時的我。
小豆豆在一年級時因為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就這樣聰明活潑、頑皮淘氣的小豆豆,在巴學園——電車教室開始了她的學習生活。小林校長,用他的愛心、耐心和童心,把巴學園變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小豆豆就在巴學園里一天天長大了。那里有小豆豆和同學們快樂的身影,開心的笑聲……每一天都要在小林校長的帶領下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美味飯菜。每一個人都能在這本書里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在那里,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童年是最開心的時候吧!看完這本書我便深深地陷入了回憶:小時侯坐在地上耍賴的我、為一件事就開心的不得了的我,無論遇到什么都沒有煩惱的我……我在這本書里找回了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
真心希望我們的學校、天底下所有的學校也會成為像巴學園一樣的——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的學校。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4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電視主持人黑柳徹子創作的,是日本有史以來銷量最多的一本書。它主要講述了曾被退學的小豆豆來到巴學園之后發生的故事。
小豆豆是個淘氣的孩子。在原來的學校,她每天上課都跟房檐下的燕子說話。上課時她還把桌子蓋兒開開關關,弄得啪啪響,經常把老師也弄得哭笑不得。最后,被學校退學了。可是,她來到巴學園之后,有了很大的改變,她喜歡來學校,熱愛學習,變成了一個大家喜愛的孩子。在這里,小豆豆遇到了令她終生難忘和敬佩的小林校長,小林校長一切的良苦用心都被她看在眼里,并深深的感化和影響著她。運動會上,矮子高橋君處處得冠。原來是校長先生精心設計好的,想讓這個孩子不再自卑!巴學園里的這些在別人眼中心理或生理上有問題的孩子在這里受到了都充分的尊重。吃飯的時候,校長要先帶領孩子們唱歌,讓孩子們放松心情。不像有些家長要求孩子:吃飯要快、不準講話。小林先生把舊電車改裝成教室,上課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安排學習這一切都讓孩子們感到既新奇又迷戀!多年之后,當他們都長大成人,每個人都非常優秀!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5
推薦給大家這樣一部非常好的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不知道為什么,讀《窗邊的小豆豆》的時候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另外一個著名的卡通形象——櫻桃小丸子。也許,關于兒童的文學作品都很類似,基本都是寫關于孩子的童真世界。
《窗邊的小豆豆》故事內容并不復雜,小豆豆因故退學了,來到了一所全新學校“巴學園”,這所學校非常特別,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小豆豆就在“巴學園”那里讀書生活著,期間發生了很多事情,鬧出了不小鬧劇。小豆豆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小林校長,小林校長為人和善,而且很有耐性,會悉心聽小豆豆講話。
讀完《窗邊的小豆豆》之后,我想很多大人們也會很有感觸的。這部作品恰恰是通過小豆豆的入學經歷講述了作者心中理想學校的情況,這其中的巴學園可能就是作者理想的校園吧。通過這部作品,作者可能還在向人們表達,一所理想的學校應該是善于挖掘孩子特點,應該是懂得信任孩子,并且能夠讓孩子從中尋找到學習樂趣的一所學校。
我想“因材施教”應該是《窗邊的小豆豆》的一大核心思想。總而言之,《窗邊的小豆豆》真的值得大家去用心品讀一番。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6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黑柳徹子的作品。這本書講述了黑柳徹子小時候在巴學園渡過的一段快樂時光。
那時的徹子在普通的學校是個問題學生,才一年級就被退學了。她的媽媽帶著她來到巴學園,小豆豆(徹子的小名)在這里認識了可以聽她說四個小時不會不耐煩的人——小林校長。
她開始打心里喜歡巴學園。小豆豆還認識了有小兒麻痹癥的泰明,總是在運動會上拿第一的高橋君,校長的三女兒美代,大眼睛的女孩子朔子和大榮君……
我很喜歡巴學園的學風,那些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的感受,一定很棒吧!可惜我不能像小豆豆一樣,擁有一段幸福快樂的美好時光。要是真有了,那一定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給我許多慰藉,讓我留念的一段美好、幸福的時光。
不過沒關系,即使我沒有機會,等我長大了,我也要成為像小林校長一樣的人,讓更多的孩子擁有這個機會,讓他們在童年享受一段幸福時光。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7
她,一個長大后想成為售票員的天真小孩;她,一個為了一個空錢包而奮不顧身的可愛小孩。她,就是小豆豆。
小豆豆從小就是一個不安分的小孩。上課不安分,由于課桌是上下翻的,小豆豆就不停地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回家后還得意得跟媽媽說:''學校里的課桌真有趣。"藝術課的時候,老師給每個人發了一張白紙,小豆豆卻把白紙移到了一邊,在桌上畫起了史無前例的"大作"。因此種種,都是小豆豆被退學的原因。
可小豆豆來到巴學園之后,一切都變了:小豆豆每天都在大巴車里上學,自己想坐哪就坐哪,想上什么課就上什么課;吃午飯時,同學們就會把自己的午飯展示出來,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如果沒有,校長的夫人會把飯菜送到你的面前......
但好景不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一枚炸彈投中了巴學園,頓時,火光四濺,大火紛飛,巴學園成了一片廢墟。孩子們的巴學園沒了;小豆豆的巴學園沒了;校長的巴學園沒了!
......
巴學園沒了!
雖然巴學園消失了,但黑柳伽子筆下的巴學園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8
暑假期間,我讀了好幾本書,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窗邊的小豆豆》了。
在這本書中,作者寫的是一個叫小豆豆的女孩,在周圍大人的引導下,終于能順利的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相處的故事。
這本書里面有許多的故事,比如:第一次來車站、窗邊的小豆豆、新學校等等好多有趣的故事。
小豆豆非常的調皮,她上課總是走神。有一回,她在窗外看見了宣傳藝人,她就大喊:“宣傳藝人!”結果全班同學都大喊:“宣傳藝人,快過來表演一下!”老師也沒辦法,只好讓宣傳藝人來班里表演一下,通過這件事,小豆豆的老師認為小豆豆在班里太干擾別的孩子學習了,于是就讓小豆豆退學了。
退學之后的小豆豆來到了巴學園,她在巴學園里感到很快樂,她認為在巴學園里的孩子幾乎都不想回家,即便回家了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著早一點到學校去。因為巴學園的孩子們早晨把自己喜歡的科目學完,下午就到外面去散步,沒有普通的學校那么枯燥。這就是巴學園的魅力所在!
讀完這本書之后,我認為我們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如果你沒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欣賞不到美麗的大自然,請大家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吧!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9
在這個暑假中我讀了一本書。它是由黑柳徹子小姐所寫的《窗邊的小豆豆》。黑柳徹子小姐不但是一位作家,還是一名主持人,她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主持人并且擁有觀眾數十億人。她曾被《紐約時報》、《時代》周刊、《新聞周刊》贊譽為日本最一偉大的女性。她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小豆豆(黑柳徹子),一個因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
因為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小豆豆天真、童趣,退學只不過是甜的開端。因為退學,小豆豆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巴學園,一所與眾不同的小學,那兒的教室是電車,周圍是樹木和花草。在那兒有一位和善的校長,對待小豆豆也十分的有耐心。在讀這本書時,我從來沒有幻想過,他們的課程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做調整的,而且上課時都是在戶外邊玩邊學。午餐也是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
我曾幻想過,如果現代社會也有像巴學園的學校的話,那我也可以在那兒無憂無慮的上學嗎?雖然也有許多同學都和我一樣想在那兒上學,可是那畢竟是幻想!
這本書記錄了她來到新學校后的一段真實時光,這段時光奠定了她輝煌一生的基礎。
我喜歡這本書,我喜歡《窗邊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0
這個學期,我讀了一本書,名叫《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臺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子”。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片段是:“肉湯的調味,是根據大家的意見決定的。每個小組都傳來“呀!”、“哇!”、“討厭!”這樣的笑鬧聲。樹林中的各種鳥兒,也大聲的鳴叫起來,仿佛要和小學生們一起玩鬧似的。不一會兒,每一只鍋里都冒出香氣。在這以前,大部分的孩子在家里,都沒有這么耐心的看過鍋里,也不曾自己照料爐火。大家都習慣了等飯菜擺在桌子上的時候才去吃。所以,通過這次野炊,讓孩子們體會到了自己做飯的樂趣,同時也知道了做飯是多么不容易,還知道了各種食物從生到熟會發生好多變化。這些對孩子們來說,都是了不起的新發現。”
看完了片段,再看看我們。我們不正是小豆豆嗎?淘氣、天真、可愛。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報答祖國的'養育之恩!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1
這本書里的主人公小豆豆平時非常淘氣,精靈古怪,她非常的誠實,做錯了事情不會對老師撒謊。有時會鬧出一點笑話。
就說有一次她在班里鬧出的笑話,有一次學校要進行合唱比賽,小豆豆也加入了這次合唱比賽,這天,老師組織大家排練,小豆豆站在旁邊,聲音最大,別人的聲音幾乎就像螞蟻叫喚了幾聲一樣。旁邊的同學悄悄對小豆豆說:“豆豆,別唱聲音那么大,你的聲音好刺耳啊!”小豆豆心想:“好,我往旁邊挪一點,你就聽不見了吧!”于是他往旁邊挪了一點,又開始大聲吵起來,聲音比原來提高了100分貝。老師和同學是在受不了了,老師鄭重的對小豆豆說:“小豆豆,看來你不適合唱歌,你別報了!”小豆豆就這樣被“開除”了。
小豆豆太淘氣了,但我覺得那也不見得是件不好的事情,我認為這樣才顯得他很有童趣。但是,我想對小豆豆說:“小豆豆,太淘氣可不好,你不要耽誤了學習哦!”
小豆豆是個女孩子,大家都知道,可是我從他的表現中看她越來越像個假小子!她的活潑,她的淘氣······任何證據都表明了他像個男孩子。
也許我們也該向小豆豆學習吧!凡事看開些,可以減少許多學習上的壓力,像小豆豆那樣,把學習當成一種快樂。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2
翻開《窗邊的小豆豆》我就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住了。
小豆豆在以前學校很讓老師頭疼,靜靜的課堂上,她會忽然站起來看窗外的小鳥,因此,老師請來了小豆豆的家長,并建議小豆豆趕緊轉學吧。
轉學過后的小豆豆來到了巴學園,在這里開始了她的全新成長生活。
這里的校長是唯一一個愿意聽她講話講四個小時的人,這里的學生也對她特別的好,校長為了不讓那些身體有缺陷的人感到自卑,讓其他同學游泳的時候都脫光衣服去游泳,運動會的時候也專門為他們設計了運動項目。
小豆豆還有愛冒險的舉動,比如一次清潔工將糞池的蓋子拿起來了,為了避免臭,他在上面放了一張報紙小豆豆沒有看好,就往上面一跳,掉進了糞池里邊。后來被一位大哥哥撈了上來帶到房間換了衣服。還有他看到家附近有一座沙子做的山,想都沒想,直接跳進去,沒想到下面是水泥,她陷進了水泥里邊,還好***媽及時趕到。
小豆豆是一個令人頭疼又可愛開朗的小孩兒,我在她身上學到了很多同時也吸取到一些教訓。她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我很佩服她能當著全校50個同學說出了她自己的想法。還有凡事要思考過后才能去行動,否則下場會很慘。還要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那樣才容易學進去。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3
我們每個人都有五彩繽紛的童年,它總是讓我們依依不舍地悄悄離去,多么讓人留戀啊!有時我很想返回到六七歲時過的童年,那時的我無憂無慮,沒有煩惱。有時我又想快快長大,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巴學園里的小豆豆就在那里擁有了她那美麗而又純真、快樂的童年。
在這本書中,有我最喜歡的小豆豆,她是那么的天真爛漫,因為上課調皮,所以不得不讓小豆豆退學,又讓他來到巴學園,漸漸地也適應了那里的環境,而這所學校的校長小林宗作是那么的和藹可親,在小豆豆第一次去學校時,校長先生極其耐心地聽了小豆豆四小時的話,從來沒有人這樣認真的聽小豆豆說四小時的話,在這兩個人的身上都有同一種感覺,那就是溫暖與安心,仿佛被春天的太陽里照耀著,享受著滋潤,是不是很幸福呢?在小豆豆的心里永遠會有抹不掉的快樂回憶。
當我再次翻開這本書時,讓我感到溫馨,讓我感到這是一首美妙的歌曲,但是讓我們傷心的是,巴學園被大火毀滅了,雖然毀滅了,但是小豆豆在這里的美好回憶永遠不會被大火消滅,因為她愛巴學園愛小林宗作,在她的成長道路上,留下了永遠抹不掉的回憶,她永遠不會忘記的,直到生命沒有了為止。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4
這本書是一個日本作家“小豆豆”寫的自己小時候在一所學校里的真實故事。這所學校叫巴學園,一所神奇的學校。這所學校能讓所有不愛學習的孩子愛上學習。巴學園內最具特色的東西就是電車教室。把一輛電車的輪子、長椅、司機的座位和吊環、扶手拆掉,加上小學生用的桌椅和黑板,行李網架、天花板、窗戶、地板都原封不動,這便是電車教室了。坐在電車教室里上課,感覺像是一邊旅行著,一邊學習。
小豆豆是怎么來到巴學園的?她的父母一直沒有告訴她。因為小豆豆的父母怕告訴小豆豆后,小豆豆會在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結。因為小豆豆才一年級,就被退學了!所以,小豆豆的媽媽才四處奔波,終于找到了一所能理解這個孩子的性格的學校——巴學園。
你可能認為小豆豆這個名字不像一個日本人的名字,那是因為小豆豆本來叫“徹子”,“徹子”在日語中和“豆豆”發音相近,小豆豆呢一直以為她自己的名字就是小豆豆。
你肯定猜不出巴學園有多少學生。巴學園只有五十多個學生!相當于我們一個班的學生數量,因此,只需要六輛電車便可以裝下全體師生。
小豆豆在巴學園的故事,一篇讀后感是寫不完的。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趕快翻開《窗邊的小豆豆》吧!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5
豆豆是幸運的,真的。
我也是一名老師,班里有很多很多的學生,比巴學園所有的學生加起來,還要多一些。每個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就像在管理一個小型的企業,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可能沒有小林先生那么的有智慧,但是也一直在學習。
首先,給我留下最深刻的一個點就是:無論用多么精彩的語句向學生描述,都不如讓學生親自去感覺。同時,留下的問題就是,在超大班容量的課堂,如何讓教學更加直觀?
其次,沒有一個學生是孤立的個體,除了所謂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以外,同伴教育也同樣重要。現在的孩子學校上課沒時間做游戲(這里的游戲指孩子們一起進行的有意義的集體活動,比如跳皮筋、踢毽子……),上、下學家長接送,放了學送到輔導班,回家以后也沒有一大群同齡的小伙伴玩耍,那么同伴教育從何而來?是否可以從其他方面彌補?
最后,我越來越感覺到,當一個孩子接觸不到社會,又過分的缺乏同伴教育的時候,他的一言一行都夾雜了他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或許,這就是我們現在總是提到原生家庭、總是想讓孩子上好學校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