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少年》觀后感范本參考
《雄獅少年》觀后感范本參考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雄獅少年》觀后感范本參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是帶有“私心”的看了這部電影,未看之前秉著概述中的“底層少年”“現實題材”給它加了許多的光環,而中國水墨畫式的開場讓人感動到把光環加到極致。幸好去看了這部動漫電影,是理想中現代題材的國漫可以有的樣子,我們自己的文化模式慢慢清晰了。
官方地說,電影以2D水墨”舞獅“開源,詳細介紹了這項傳統活動,并將敘述范圍劃定在舞獅的南方派系,而后一系列的粵語插曲、閩南話插曲、主角丙丁帶有地域發音的普通話便順理成章的融合在電影里,使電影極具地域特色也為電影增加了一些幽默元素。
地域特色體現在電影的邊邊角角:大片的木棉花、高大的喬木、山上樹蔭下的蕨類植物,自然景物的繪制色調接近真景,制作精良,有畫面的美感,又緊遵嶺南地區氣候特征;黛瓦白墻、手打牛肉丸、市集上的咸魚店打破了單純景物帶來的精致,融入生活氣息……
主角的形象也很生活——瘦弱,頭發蓬亂,黃黑皮,背心,人字拖,更生活的是他像我們每個普通人——為了夢想不斷掙扎的平凡人,名字也是普普通通的“阿娟”。
十八歲的阿娟集欺凌、留守、失學于一身,自己本身瘦弱、略膽怯,熱愛“舞獅”,向往“舞獅”,然而沒有專業、系統的指導,尋找師傅想要入門時也似無頭蒼蠅,用著最笨、最傳統的方法苦守在舞獅館門外,直到遇見一位操著x口音的老爺爺(這大概也響應了南遷入嶺南地區的移民)指引他們拜師。
“他們”是阿娟為了參加舞獅大賽,費心思誘惑來的可以協助自己完成夢想的身邊僅有的小伙伴,“夢想”是電影的主線,基于這條主線,我不認為這部動漫的主角只有阿娟一人。這兩位小伙伴——散養而無所事事的瘦貓,需要養活自己的憨憨的胖狗,包括步入中年因生計不得不埋起“舞獅”這一熱愛的師父阿強,這些陪伴我們的人、這些生活中普通的總是被忽視掉的人,都是各自的主角,在阿娟起意倡導征程中救贖和治愈自我,也成就阿娟,尤其在十八歲的失學少年將李白的詩活為自己的標桿并喊給歷經生活搓磨的.中年師父聽時,那簡簡單單的書生氣綿軟而有力地戳的人熱血沸騰。
但阿娟似乎與生活有仇,或者生活與阿娟有仇,因為留守被欺凌,因為瘦小被嘲笑,因為不專業不敢在十八歲主動邁進舞獅館的大門,拜師之路也要多顧茅廬,一次次被打擊,一次次掙扎站起,在現實和理想的落差里懷疑著又堅持著,一點甜頭又使更多的力氣向前,是為了夢想幫助生活虐待自己的樣子——誰不期待咸魚翻身呢?
“舞獅”對于阿娟有兩層夢想的含義:一是自我的喜愛,一是借著參加大賽可以見到長期無法歸家的父母。就在阿娟拿到夢想的入場卷時,母親帶著“植物人”病態狀況的父親回家了,這也是電影狗血的橋段之一,如果將此處情節改為父母健健康康的回家,主題改為“夢想是為了成就自我而不是為了其他的人“可能會更好,但同樣的,后面阿娟不得不中斷“舞獅”練習外出打工而經歷的更深的社會現實便無法表現了。
阿娟打工住在”下下鋪“,這不是幾年前、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的社會,這是我們的現實,嶺南地區的某座城市中有一條街,街上住的人職業各樣,租住的是床位,與合租不同,人口流動性大,來來往往,彼此可能并不熟識,這是動畫的表現優勢。影片中更隱晦的優勢是,為阿娟出頭,激活其“舞獅”夢想、將獅頭傳遞給他的是在x長期生活開著寶馬SUV的同名女孩阿娟,她和男朋友是大賽看臺上唯一衣冠整潔色澤鮮明的觀眾。
電影的敘事線很簡單——弱雞主角成長史,有給予挫折的旁人,有給予幫助的貴人,旁人在結尾轉變態度認可主角,貴人堅持成就。貴人師父在家鄉帶著剩下的兩個徒弟“舞獅”賺錢貼補阿娟,除了屋頂劃下的基本功動作訓練、一個個暗自數著鼓點練習“舞獅”的數字,那是阿娟在冷雨里為數不多的暖。師父堅持自己在大賽中上陣“舞獅”,意圖通過直播告訴承擔生活重擔的阿娟“別認”,但很多時候,我們缺的不是“別認”,而是不得不認。
影片結尾,主角阿娟在阿貓的幫助下一步一個血印踩樁,躍向“舞獅”中象征“一山更比一山高”、習俗中約定俗成不可跨越的“擎天柱”,是明知不可,卻依然固執撞向南墻的你我。
去看電影吧,致意在夢想里掙扎或已藏起夢想的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