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鑒賞寫實記錄50字范文(通用4篇)
寫實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xiěshí,指據事直書、如實地描繪事物,或照物體進行寫實描繪,并做到與對象基本相符的境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藝術鑒賞寫實記錄50字范文(通用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1篇: 藝術鑒賞寫實記錄50字
《藝術欣賞》學習心得藝術欣賞能夠給人的精神帶來愉悅,使我們對生活充滿激情,解老師從古希臘神話講到我們的現實生活,從貝多芬的《月光曲》到馬克西姆的《出埃及記》,讓我們現場感受音樂的魅力,感受不同音樂帶給我們的感受,通過對解老師《藝術欣賞》課程的學習,讓我對藝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藝術本身最大的價值就是被欣賞。藝術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技能,創造出一種具體的客觀的感覺中的對象,這個對象能引起我們精神界的快樂,并且有悠久的價值。而欣賞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它不同于藝術研究,也不是藝術資料枯燥的堆砌,它是一種心領神會。音樂、影視、繪畫等都是運用藝術語言對生活的傳達,而進入欣賞的境界就意味著觀者與作者對生活在傳達方面產生了感受的共鳴。藝術是美的體現。盡管“美”不完全等于藝術,但藝術必須是“美”,中外美學史和群眾的審美實踐表明,作為意識形態的藝術,雖不是美學的唯一對象,卻是美學的重要的對象,藝術的門類眾多。但就藝術與生活,創作動機與藝術效果、審美對象與審美主體的關系等方面來說它們之間具有互相一致的共同本質。藝術是藝術家理想情感的具體化,客觀化,即所謂自己表現。所以藝術的目的并不是在實用,乃是在純潔的精神的快樂,藝術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識的構造,乃是一個民族精神或一個天才底自然沖動的創作,表現
出民族性或個性。人人都神往藝術,向往他那種藝術美的感受,正是如此,人們需要真正的藝術家來創造藝術美。而藝術需要現實生活,需要藝術家的創造,沒有這些又何來藝術美呢?藝術美是由創作主體的審美認識而產生的按照美的規律、并為著美的目的而創造的事物的美。因此,藝術作品的藝術美也是真、善、美的統一,人們只要欣賞她就能夠感受美、體驗美。藝術欣賞需要有一定的藝術知識和文化素養基礎,以幫助我們從更深層次了解藝術。雖然大多數藝術作品是雅俗共賞的,人們只需要徜徉其中就是享受,對于不同身份、不同層次、不同地域的人都能夠帶來快樂。但是不論何種藝術,都有《高山流水》和《下里巴人》之分,不同的人對同一件藝術作品的理解都不盡相同,藝術鑒賞能力的提高則為我們從更深層次理解藝術提供了一個通道,隨著我們對藝術作品的認識不斷提高,包括多創作者的創作背景、作品內涵等的了解,更能讓欣賞者和創作者產生共鳴。因而,文化素養的提高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藝術,讀懂藝術。就音樂本身來說,比如《祖國啊!我永遠熱愛你》,歌詞語言優美、樸實無華、感情真摯,由衷地表達了對祖國的贊頌和愛戀之情。欣賞這一類作品,一般不需要作過多的探究,也不需要借助更多的資料,我們不僅能夠感受音樂的旋律之美,還能從歌詞從感受到那種對祖國熱愛的情愫。但是對于柴可夫斯基的
《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如果不了解柴可夫斯基或者不懂歌詞,就只能活動音樂旋律帶來的美感和享受。藝術欣賞本身有助于開發大腦??茖W實踐證明,人的大腦分左右兩個半球,左半球具有語言、計算、閱讀、思維等功能,稱之為“語言腦”。右半球則管情緒、情感、審美、音樂等項目,稱之為“音樂腦”。通常情況下,人們左腦用得較多,右腦相對用得少,兩者發展不平衡。大量事實證明,學習音樂是開發右腦的重要圖徑,且能充分調動大腦功能,開發人的智力。由于音樂旋律的起伏波動能引人遐想,能活躍人的大腦思維,調動人的想象力,激發人的創造力。像古今中外許多智力超常的偉人志士都與音樂有不解之緣。古有中國的孔老夫子、曹操、孔明、李世民及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能演奏古琴,有的還是作曲家和音樂評論家?,F有著名的科學家李四光、錢學森等都在音樂上有所建樹。最典型的科學巨人愛因斯坦,他能高水平的演奏小提琴和鋼琴,他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為重要?!倍囆g欣賞也就是在提高我們的想象力。
第2篇: 藝術鑒賞寫實記錄50字
美術又稱造型藝術、視覺藝術、空間藝術。它是指藝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色、紙張、畫布、泥土、石頭、木料、金屬等,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思想觀念和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
美術鑒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并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美術鑒賞活動能幫助學生在欣賞、鑒別與評價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度。
從不了解美術,到懂得欣賞美術;從無視美的存在,到學會發現美;從對美術不感興趣,到喜歡上美術,這就是這學期學習美術鑒賞課的最大收獲。美術欣賞課將我帶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帶到了一個我以前從未涉足過的領域,帶到了藝術的殿堂,我可以說出那些美麗的作品的故事,它讓我發現原來世界是這么美,原來一個人的思想可以這樣表達,原來先代們是那么的智慧。
從先民們樸素而不成熟的美的作品到現代人獨特的表達思想的繪畫方式,中間的發展過程是豐富和復雜的。從稚嫩的遠古美到沉雄博大的秦漢藝術,到文人登場的魏晉南北朝,到雄渾壯麗的隋唐氣象,從繼往開來的五代到宋元意象,到畫派林立的明清,再到新舊交替的中西交融,最后到個性十足的現代,每個時期都呈現出獨特的繪畫特點,都留下了一批優秀的畫作,讓后人去贊嘆。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
就像凡高的藝術是偉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會的承認。他作品中所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其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代的前面的確難以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他以環境來抓住對象他重新改變現實,以達到實實在在的真實,促成了表現主義的誕生,在人們對他的誤解最深的時候,正是他對自己的創作最有信心的時候。因此才留下了永遠的藝術著作。他直接影響了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至于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肖像。
第3篇: 藝術鑒賞寫實記錄50字
1陶瓷書法
書法是傳統藝術的表達技法之一,它通過毛筆線條的虛實變化組合來抒發情感意境。而陶瓷作為一種藝術呈現的載體,與書法相結合是必然的。那么,何為陶瓷書法?它是以陶瓷為載體,借助陶瓷工藝的特有技法和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在陶瓷上體現書法韻味和意念,形成陶瓷裝飾的一種形式。它具有獨特的藝術形式與效果,在陶瓷造型藝術上主要采取書寫和鍥刻兩種方式――書寫分為釉下和釉上,鍥刻分為刻陶和刻瓷。通過這兩種手法完成的作品與其他陶瓷藝術作品一樣,最終都需經過燒制而成,方可使作品永久保持、千年不變。陶瓷書法歷史源遠流長,最初雖然只是出現于陶器上的漢字刻紋,但到了唐代,書法藝術和制瓷水準的大大提高促進了陶瓷書法的興起。時至今日,陶瓷與書法依然在不斷尋求更為完美的結合。書法裝飾了素凈的陶瓷,為人們帶來情感藝術的沖擊;陶瓷襯托了雋秀的書法,讓書法栩栩如生。陶瓷書法不僅傳播了文化、見證了藝術,還推動著陶瓷產業的發展,獨具魅力。
2書法藝術與陶瓷藝術
2.1兩者的共性
書法藝術和陶瓷藝術同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在某種程度上具有許多共性和相似。第一,書法主要為文字,然而同樣的字在不同的情境中都可以書寫得千姿百態、與情感相融,可謂取意造型,而陶瓷的造型也在作者不同的心境下也能創作得形態各異,別有韻味;第二,書法和陶瓷皆追求著“線”的藝術,書法漢字的線條虛實和流動反映的是作者的藝術素養和情感,而陶瓷造型工藝也十分注重線型和體面的變化結合,從中表現藝術的張力;第三,兩者都體現著美妙的藝術境界,書法藝術是在字里行間透露著流轉、靈動的氣息,陶瓷藝術則是在靜態造型當中表現著趣味和美感,兩者都共同體現出了氣韻天成的藝術境界。
2.2兩者的融合
書法是通過筆墨變化展現藝術,陶瓷則是通過工藝技術體現特色,兩者的融合過程中是剛柔相濟的。陶瓷之作為“剛”性的載體在一些地方受到工藝的限制,對書法之“柔”和隨性之美的發揮還是造成了一定的阻力。陶瓷書法想要淋漓盡致地表達作者的思想和靈感還是需要在工藝技術和材質探索方面進一步提高,因為它不單是文化的具體形態之一,更是科學與藝術在歷史文明中的相輔相成。
3陶瓷書法藝術的特性
3.1藝術特性
漢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演變,從最初的交流工具到現在已經變得極富藝術性。每一個筆畫都可以表現出藝術感染力,因為它們作為漢字構成的基本單位,本身就包含了人們的想象力,通過一筆一畫組成的漢字是中華民族千年智慧文化的結晶。而以陶瓷為載體的漢字書法,亦陶瓷書法,結合著陶瓷藝術工藝,當然更具藝術特性。在現今的陶瓷書法中,最主要有陶瓷書詩畫,也就是給陶瓷美術作品題詩落款;另外就是純陶瓷書法作品,通常以詩詞名句為書寫內容,在作品中彰顯作者的書法風格和藝術情感,其中的藝術特性更是不言而喻,將行云如水的書法表現在造型獨特的陶瓷工藝品上,給人帶來的無疑是獨一無二的視覺享受。
3.2工藝特性
隨著陶瓷工藝的不斷進步,豐富的器型和色釉給書法藝術帶來了更廣闊的展示空間,同時也為創作者帶來了陶瓷書法工藝上的難度。陶瓷書法通常采用寫、堆、刻、雕、磨等創作手法,要想使作品得到理想的效果,不光要在創作手法上下功夫,而且還要充分了解陶瓷采用的原材料性質、色釉,與此同時還要掌握顏料油性以及燒制的窯爐溫度。另外,創作者還可以用刀筆直接刻陰文,也可以用浮雕手法刻陽文,但力度的掌控也至關重要。所以,陶瓷書法不光具有藝術特性,也具有很鮮明的工藝特性。
3.3裝飾特性
陶瓷書法的裝飾性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許多陶器上就已經開始應用文字作為裝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陶瓷書法的裝飾能力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在陶瓷器具上書寫古代文人墨客的名篇名句,借著“詩句”與陶瓷藝術作品的結合,讓書法藝術與陶瓷藝術融為一體,不但增加其藝術魅力、還增加了文化底蘊,使其發揮更好的裝飾效果。另外,隨著藝術表現形式的多元化,陶瓷書法作品本身的美觀性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一些純陶瓷書法作品往往會結合古典文化象征元素,比如粉彩、灑金、瓦當紋飾、仿古色釉等等,以此來進一步提高陶瓷書法的裝飾特性。
4陶瓷書法藝術的審美特征
書法與器型相結合成就了陶瓷書法的藝術美感,它以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示了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藝術境界,其藝術價值也必然高于普通的書法作品。它不但為世人呈現了中國書法的美輪美奐,還體現了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陶瓷書法的藝術審美特征主要有兩點:第一,從它的外在來說,無時不刻表現著書法藝術與陶瓷藝術的形式之美,比如將字直接寫在某些坯上的效果比直接寫于宣紙的效果要好得多,由于坯和宣紙的質地大為不同,宣紙更易吸墨不容易將筆鋒表現得非常完整,而坯則可以將筆畫的鋒芒棱角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得陶瓷書法作品具有更強的藝術審美欣賞性;第二,從它的內在來說,陶瓷書法具有意境之美,陶瓷書法的意境美是作者“精氣神”的最高表現形式,“形”隨“意”動,意境可謂陶瓷書法作品內在的靈魂,通過虛實線條的構造和造型裝飾的融合,共同達到了氣韻生動的意境,從藝術的角度來說,陶瓷書法意境所表現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也是人們思維審美中的訴求。
5陶瓷書法藝術的創新與普及
陶瓷書法傳承著華夏文明的精髓,它將書法和陶瓷進行了完美的結合。隨著科學的進步與發展,陶瓷書法工藝越來越精益。與此同時,人們對書法的認知和修養也在不斷深入,陶瓷書法在陶瓷藝術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攀升,它的藝術性、工藝性、裝飾性正在被創作者們深度挖掘。如今,運用陶瓷書法作為裝飾的形式也更加豐富多彩,而其中抽象化、符號化的新穎表達手法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眼球,為陶瓷藝術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和色彩。而陶瓷書法藝術正是憑借著它源源不斷地創新,在內容與風格上齊頭并進、突破傳統審美意識、貼近時代生活,才得以有著持久的藝術生命力。它是一種立體而直接的藝術形式,也是非常符合大眾審美的藝術,平民百姓也能從陶瓷書法中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內涵。所以它拉近了藝術與生活的距離,使陶瓷藝術能夠走進千家萬戶。
第4篇: 藝術鑒賞寫實記錄50字
書法,又稱“中國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找尋和探究書法藝術的文化和內在涵義。
首先讓我們一起了解了解書法中所蘊含的豐厚文化。
中國書法“起于用筆,基于結字,成于章法,美于氣韻”[8]。其產生一方面由于特殊的表現對象-—漢字;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獨特的書寫工具-—毛筆。但是,作為一種“審美的、創造性的意識形態和生產形態”[9],書法藝術的形成與發展必然與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物質條件、典章制度、精神生活發生聯系。中華文化是中國書法得以形成的深層原因,是中國書法發展的營養土壤和生存環境,更是中國書法最深層的表現對象。而在文化中最穩定的就是文化思想,所以,鐘明善先生就認為:“中國書法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思想最凝練的物化形態?!盵8]作為中國書法藝術重要基礎的筆法與中國文化的關系也可以這樣理解。
從應用文字的書寫發展成為獨立的藝術門類,在世界各民族中,中華民族的書法藝術是獨特的。從它的書寫對象———漢字的產生,到書法藝術技法的積累,從書法風格的變遷,到民族思維方式的寄托,無不是處在中華文化的影響之下,無不是以一個側面體現著中華文化的現實存在,體現著中華文化的藝術精神。
再來我們就說說其文化內涵。中國古代書法中體現書法其自身文化內涵的數量很多,且大部分是語錄式的,采取詩話的體例,把古代的材料加以整理,根據材料,個人認為書法學其內涵包括以下幾種。
一***喻物性。最早的書法內涵,用自然之美來說明書法的美,用比喻為主要的論述方式。這種書法內涵包括對人、書體、筆畫等的比喻。如對人,描寫王羲之的有:“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睂w,“蓋草書之為狀也,婉若銀鉤,漂若驚鸞,舒翼未發,若舉復安?!睂P畫,衛夫人在《筆陣圖》中形容點畫的詞語有:“橫,如千里陣云;豎,如萬歲枯藤;點,如高峰墜石”等等。都是用一種比喻的方式來描寫書法學的。
四***緣情性。我們認為書法學的內涵是可以表現內心感情的。如唐代的孫過庭談到王羲之的書法,是完全從抒情的角度去描寫:“寫《樂毅》則多怫郁,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懌虛無,《太師箴》又縱橫爭折”還有書家要借書法把生活里的各種感情抒發出來,如唐張懷瓘在《書斷序》中說:“或寄以聘縱橫之志,或托以散郁之懷?!边€有唐孫過庭《書譜》中說:“然后凜之以風神,溫之以妍潤,鼓之以閑雅,故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這些書論所表達的感情可謂豐沛。
五***倫理性。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美學,認為美必須蘊涵善。欣賞書法也是在欣賞人格。漢代的楊雄說“書,心畫也;心畫形,君子小人見矣?!笨梢姇ㄋ嘎兜氖蔷有∪酥?,所以書法學的美也就是人的品格的美;還有作字應先作人,柳公權的“心正則筆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書法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之美,項穆在《書法雅言》里關于《中和》就已經指出:“圓而且方,方而復圓,正能含奇,奇不失正,會于中和,斯為美善。中也者,無過不及是也;和也者,無乖無戾是也?!奔词钦f高尚的人寫出的字應該是中和的,而且是最美的,也是最善的。
六***禪意性。最代表佛家書法理論的當推禪意派。這類的書論例子有很多,典型的書法家有黃庭堅、米芾等。這些宋代的書法家幾乎都和禪宗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黃庭堅最喜歡引用禪家的話語來點評書法,如:“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直須具此眼者,乃能知之。凡學書,欲先學用筆。”米芾評價唐代諸家的楷書為“一筆書”,并戲稱自己的筆法為“八面風”也是禪家語。還有一段關于當時書法名家的著名議論:“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韻,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倍约菏恰八⒆帧边@明顯受到文字禪的影響。這些潑辣的語言也是深受“自性成佛,身外無佛”乃至呵佛罵祖的狂禪文化內涵的影響。
書法學的文化和內涵較為獨特,并具備完善的理論依據。這是由其自身的文化內涵決定的。即書法學是根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中國的文化是講綜合的,所以書法藝術也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書法藝術自逐漸脫離實用性其藝術性得以強化以來,書法學的學科建立成為書法藝術史發展的必然。書法學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自身發展的歷史成就成為文化領域獨有的藝術現象。
總之,書法藝術所涵蓋的豐富文化內涵,是難以一言而概之的,認真研究其文化內涵對于書法學的學科建設有著現實意義,同時,對傳承書法藝術弘揚祖國傳統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