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的故事
【生卒】:250?—305?
【介紹】:
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屬山東)人。他家世業儒學。少時曾學書法鼓琴,皆不成,后來由于父親的激勵,乃發憤勤學。左思貌丑口訥,不好交游,但辭藻壯麗,曾用一年時間寫成《齊都賦》。泰始八年(272)前后,因其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曾任秘書郎。元康年間,左思參與當時文人集團“二十四友”之游,并為賈謐講《漢書》。元康未年,賈謐被誅,左思退居宜春里,專意典籍。后齊王召為記室督,他辭疾不就。太安二年(303),河間王颙部將張方縱暴洛陽,左思移居冀州,數年后病逝。
左思是太康時期最杰出的作家,詩賦都很有名。他的詩以《詠史》8首為代表,風格在當時獨樹幟。《詠史》名為詠史,實為詠懷,托古諷今,概括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抒發了自己內心的不平。表現了詩人對門閥制度的極端蔑視和強烈抗議。《詠史》語言樸實,感情充沛,氣勢雄健,雖然抒發了內心的郁悶苦惱,但沒有流露出沮喪頹廢的情調,一氣貫注的詩篇中回蕩著壯志不已的悲涼,很近于建安文學的慷慨任氣。被鐘嶸稱為“左思風力”,給后來的詩人以很大影響。
左思的賦,今存《三都賦》和《齊都賦》、《七諷》(殘文》,以及抒情小賦《白發賦》。其中《三都賦》最著名。此賦一出,即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度假x》的突出特點是其寫實精神。左思以為,司馬相如的《上林賦》、揚雄的《甘泉賦》、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二京賦》等作品固然可觀,然“考之果木,則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則出非其所;于辭則易為藻飾;又義則虛而無征”。他認為這樣的作品“雖寶非用”,“雖麗非經”,因而他寫作《三都賦》的原則是“美物者貴依其本,贊事者宜本其實?!边@種創作原則貫徹到他的寫作中,于是“其山川城邑,則稽之地圖;其鳥獸草木,則驗之方志;風謠歌舞,各附其俗;魁梧長者,莫非其舊?!笔闱樾≠x《白發賦》,語言樸實,行文幽默,感情含蓄,與《三都賦》完全不同。它采用頭發與人對話的寓言體,尖銳地抨擊“靡不追榮,貴華賤枯”的社會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