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的故事
楚人卞和。劉向《新序》:“荊人卞和得玉而獻之。荊厲王使玉尹相之,曰石也。王以和為謾,而斷其左足。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復(fù)奉玉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尹相之,曰石也。又以為謾,而斷其右足。武王薨,共王即位,和乃奉玉而哭于荊山中,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共王聞之,使人問之曰:‘天下刑之者眾矣。子刑,何哭之悲也?’對曰:‘寶玉而名之曰石,貞士而辱之以謾,此臣之所以悲也。’共王曰:‘惜矣,吾先王之聽,難剖石而易斬人之足。夫死者不可生,斷者不可續(xù),何聽之殊也?’乃使人理其璞而得寶焉,故名之曰和氏之璧。”此故事亦見于《韓非子》、《呂氏春秋》、《淮南子》、《史記》等書,諸說稍有差異。其中楚王世系,與歷史也不盡符合。但內(nèi)容基本一致。漢東方朔《七諫》:“悲楚人之和氏兮,獻寶玉以為石。遇厲武之不察兮,羌兩足以畢斮。”(荊為楚之別稱)——可悲痛的是楚人卞和啊,敬獻寶玉卻被認為是石頭。遇到不明察的厲王武王啊,竟被砍斷了雙腳。揚雄《甘泉賦》:“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正殿巍然高聳啊,用和氏璧一樣的璧玉雕飾,光彩明亮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