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別了,司徒雷登》感慨:我們正向著恢復盛世的方向疾馳
重讀《別了,司徒雷登》感慨:我們正向著恢復盛世的方向疾馳
1876年,在今杭州下城區一個耶穌教堂中,誕生了一個男孩,多年后,這名男孩成為美國駐華大使,他就是司徒雷登。
1949年,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廓清宇內,建立新中國。國民黨撤退廣州時,曾邀請司徒雷登一道同行,但被拒絕了。
到了1949年的8月2日,美國對華政策滿目瘡痍,司徒雷登黯然登上了回美的輪船。
在當時看來,司徒雷登的回國,是美帝國主義對華政策的失敗,其更大的象征意義則在于,作為頭號強國的美國都已經無法干預中國事務了,這標志著帝國強權在中國已經行不通了,近代以來中國所遭受的屈辱在逐漸減少,中國人也在朝著恢復昔日盛世的康莊大道疾行!
71年前,偉大領袖的一篇文章《別了,司徒雷登》傳檄天下,伴隨著這篇文章,司徒雷登成為美國最知名的駐華大使。文章中有一句話,再次讀起,不免深有感觸:
和談失敗了,欺騙不行了,戰爭揭幕了。
寥寥幾句話,就把強權者的套路概括了出來,先是坑蒙拐騙,被識破后,就動粗了,他們居然也知道先禮后兵。
1、屈辱,不僅僅始于鴉片戰爭,其實更早
學術界普遍認為,中國近代史是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的。確實,鴉片戰爭是依靠工業革命強大起來的歐洲列強第一次用船堅炮利轟開了我們的國門。
但我覺得這個時間點其實可以再往前推一推,因為鴉片戰爭的種子早在康乾盛世時期就種下了。
為何?
歐洲人尤其是英國人販賣鴉片其實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至少在雍正朝就開始禁煙了。
鴉片這東西,中國人一直用來做藥材的,極少有人吸食。后來,英國人跑到印度,開始大肆種植,因其價格低廉,大清每年都會從英屬東印度公司進口,但是朝廷后來發現,廣州街頭居然開了好多煙館!
到了雍正時期,鴉片進口量成倍增長。朝廷已經充分意識到鴉片帶來的社會問題了,在雍正七年(1729),朝廷頒布了關于禁煙的條令:
興販鴉片煙者, 照收買違禁貨物例,枷號一個月,發邊衛充軍;若私開鴉片煙館,引誘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眾律,擬絞監候,為從杖一百,流三千里。船戶、 地保、鄰佑人等,俱杖一百,徒三年。如兵役人等借端需索計贓,照枉法律治罪,失察之汛口地方文武各官,并不行監察之海關監督,均交部嚴加議處。
從條文可以看出,朝廷治罪的不僅僅是那些吸食者,對于慫恿、引誘他人吸食者,其下場就是死緩,甚至其鄰居都要判三年徒刑!
律令不可謂不嚴厲,但是,依然擋不住它的瘋狂涌入。
1767年涌入鴉片超過1000箱;
1786年突破2000箱;
四年后遠超4000箱。
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妻離子散,一個好端端的藥材,硬是被歐洲人搞成了毒品,本是治病救人的良藥,反倒成了吸血鬼!大清與歐洲的爭端也就此埋下。
2、冷戰,別扯意識形態,其實就是為了利益分配
關于冷戰,主流界給出的說法一直是“意識形態之爭”。
如果把整個世界看成是一個家庭的話那就好玩了。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即便是親兄弟,彼此的生活方式、思維習慣、價值觀等都會出現重大分歧,但很多家庭依然其樂融融。
但還有一個說法,“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就暴露人的本性了,說白了,這個涉及到了個人利益分配,誰都不想多掏錢,個人利益受損的事壓根兒不干!哪怕是親如雙胞胎,都有可能因為這個干起來。
蘇聯解體后,其一度向北約靠攏,奈何美俄就是沒法做到一張桌上吃飯。
所以,冷戰其實是利益分配的外在表現而已。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大量的美國年輕人奔赴西歐、東亞戰場,今日之格局,也是當年美國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是美國人民用血與汗換來的。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當美國人穿上鞋后,就開始患得患失了,反正手底下有幫小兄弟,關鍵時候他們就是替美國擋子彈的。
美國之所以沒有大量出兵進攻中國,不是因為美國政府不愿意,而是因為美國政府有顧慮。
當然,現在是和平年代了,老大老二直接擼袖子不大現實,但美國有顧慮卻是真的。別的不說,起碼它怕丟人。
折騰個伊拉克、伊朗這樣的小國都夠它受的,更別說中國了。
但是,不弄一下,美國心里又癢癢的,咋辦?
還是唆使小弟出手!
美國怕丟人,這是骨子里就有的,一個老大萬一被別人打敗了,他丟的可能就不止是面子那點事了,里子都得賠進去。
去年,為了加大對華施壓,歐美頻頻接觸,但卻導致了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現在的西歐已經不是當年馬歇爾援助后的西歐了,美國已經不是那個美國,中國更不是以前的那個中國了。
1999年中國人民是含著淚水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及領事館之前進行抗議的,今天,成都領事館關門了,熱情的國民甚至還送了它一掛鞭炮。
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走吧,走的越遠越好,順便把四川的火鍋秘方傳遍歐美。
3、終于扯掉遮羞布了
當年日本、蘇聯的經濟總量最多不過是美國的一半,美國一出手,這兩個國家當場挫敗。當美國得意的擼伊拉克、伊朗等小國時,暮然回首,發現自己的光輝形象已經被一個黑影吞噬了,那就是中國。
如此近身卻沒能引起警覺,這讓美國脊背發涼,中國功夫厲害??!不行,得打斷它的勢頭,不然的話,那些小弟都被它順走了,順帶著,我也成了小弟。
當老大要有錢,沒錢誰跟你混?但美國的錢怎么來的呢?
除了鑄幣稅外,最重要的就是高科技產業,一部蘋果手機利潤可能是3000元,一部國產的,有300元就不錯了。
這就是科技帶來的差距。所以,美國為了維持這個壁壘也是拼了命的。它通過種種措施限制歐、日、韓發展相關產業。
千防萬防,最終還是沒能防住中國。華為就像一枚炮彈,將這個壁壘轟開了一個洞,我們相信,后續還會有更多華為這樣的企業加入廝殺行列,美國的“亡羊補牢”已經為時已晚。
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2008年,司徒雷登終于回到了他的出生地或者說是故鄉杭州,其骨灰被安置在了半山安賢園,其實,他的遺愿是安置到他最為得意的燕京大學校園。
悠悠幾十載,不過是一片浮云,從司徒雷登灰溜溜的離開中國,再到重新安葬到故鄉,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旅程,實際上,這也代表了中華民族自信、包容的心態,當年大唐盛世下的百姓不正是此種狀態?
一個民族,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居然可以忍辱負重三百年,放眼全球,似乎也只有中華民族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