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之妻是什么意思(糟糠之妻的意思及典故)
糟糠之妻典故的三大主演
糟糠之妻,多指和自己從貧困、逆境中患難與共的老婆。這個典故源自東漢初年,咱們先聽聽這個故事,所謂知其由來,方知其往。
話說西漢末年政治腐敗、黑暗,王莽改制后天下時局更加動蕩,民不聊生各地不斷涌現起義軍。劉秀作為劉邦的嫡系子孫也開始起兵,四處征戰難免有傷亡。有一次大將宋弘為了救劉秀身負重傷,無奈只能將他托付給一個姓鄭的人家養傷。這家人很和善,對待宋弘像家人一樣。一日三餐,不,應該是兩餐,哈哈!平常百姓是兩餐,王侯貴族才可以吃三餐,皇帝么,不好意思-四餐。一日三餐普遍化的時期是在明朝。扯遠了,咱們繼續說宋弘。這老鄭家有個女兒,對宋弘照顧有加,端茶、倒水、煎藥。。。宋弘很是感動,慢慢地有了感情,傷好以后,兩個人就結成了夫妻。
湖陽公主
后來宋弘跟著劉秀南征北討,立下了汗馬功勞。東漢建國后被封為大司空,宣平侯。他為人正直無私,為國家舉薦了很多人才,所以劉秀對他很器重。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死了丈夫,看上了宋弘。說: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就是說宋弘不但儀表堂堂,而且人品很好,從不亂來。按現在話說,那就是妥妥的正能量啊。反正是看上宋弘了,讓劉秀給說媒撮合。劉秀想著大姐死了,二姐又死了丈夫,很是難過,于是就答應了。
后來找了個機會和宋弘喝酒,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君臣坐著山南海北的聊,劉秀問: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也?就是聽說這人一旦有了身份地位就換朋友;一旦有了錢,就換老婆,這事是人的本性不?宋弘說了那句千古名言:臣聞貧賤之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劉秀一聽,心想得了,這事沒戲了,于是對姐姐說你的事我也幫不上忙了。
宋弘
此典出自《后漢書?伏侯宋蔡馮趙年韋列傳》其中“宋”即是宋弘。
歷史上拋棄糟糠之妻,薄情寡義的人數不勝數。皇帝,王侯,士大夫,商人這方面比較出眾,老百姓一般沒那個能力。比如說劉邦,被項羽打敗后忙著逃命把老婆孩子踹下車,晚年中了箭傷不敢醫治怕被呂后謀害,只有等死,后來的8個兒子們被呂后殺了6個;三國的劉備,一逃命就不管不顧老婆孩子,而且居然有四次,真頗有“高祖遺風”!夷陵之戰后臥病不起,郁郁而終 ;民國的徐志摩,拋棄糟糠之妻張幼儀,最終死于飛機失事;所謂的才子郭沫若,拋棄結發之妻張瓊華,日本妻子佐藤富子,并直接導致姐妹于立群和于立忱自殺,文學上的才子,人品中的渣男。而晚年遭遇兩個兒子自殺,算是對他始亂終棄的報復么?細觀他們的結局真不免為之唏噓嗟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徐志摩
要說薄情寡義,始亂終棄的是常見生物,那么為富也仁,不棄糟糠的則是稀有動物。
上文的宋弘,守著老妻,雖說因為彈劾上黨太守被罷官但也算善終;唐初的尉遲恭,李世民覺他輔助自己登上大位,英勇忠貞,想把女兒嫁給他,尉遲恭不同意,說:臣聞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于是婚事作罷;司馬相如如果不是因為卓文君的《白頭吟》估計也會淪為渣男,好在及時回頭,沒有站錯隊。
自古人心難測,且多有喜新厭舊的夲性,所以在誘惑面前還能保持初心不改的,才真正難能可貴!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也只有甘于平淡的人才能善始善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