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藐”的成語(5個)
本文整理了藐茲一身、言之諄諄,聽之藐藐、說大人則藐之等含“藐”的成語5個,其中“藐”開頭的成語1個,“藐”結尾的成語3個,“藐”在中間的成語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藐”開頭的成語【第1句】:藐茲一身[miǎo zī yī shēn]
【解釋】藐:微小。指一個人的身軀和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出處】《漢書·文帝紀》:“遺詔曰:朕獲保宗廟,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
【示例】藐茲一身,其墮落于窮谷中不克自拔矣。 ——孫中山《倫敦蒙難記》四
“藐”結尾的成語【第1句】:言之諄諄,聽之藐藐[yán zhī zhūn zhūn,tīng zhī miǎo miǎo]
【解釋】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
【出處】《詩經·大雅·抑》:“誨而諄諄,聽我藐藐。”
【示例】言之諄諄,聽之藐藐。良藥苦口,信有之矣。 ——明·無名氏《三化邯鄲》第二折
【第2句】:言者諄諄,聽者藐藐[yán zhě zhūn zhūn,tīng zhě miǎo miǎo]
【解釋】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費口舌。
【出處】《詩經·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示例】顧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廖仲愷《消費合作社概論》
【第3句】:誨爾諄諄,聽我藐藐[huì ěr zhūn zhūn,tīng wǒ miǎo miǎo]
【解釋】教誨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講的人不知疲倦,聽的人若無其事。形容徒費唇舌。
【出處】《詩·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示例】方玭之為是書也,璨已長矣,詩曰:'誨爾諄諄,聽我藐藐。’悲夫! ——宋·陸游《跋柳氏訓序》
“藐”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說大人則藐之[shuō dà rén zé miǎo zhī]
【解釋】大人:大人物。原指向大人物游說時,不能把他們的地位和權勢放在眼里。后比喻敢于同權威名流爭鳴辯論的精神。
【出處】《孟子·盡心下》:“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