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媒”的成語(12個)
本文整理了媒妁之言、無謊不成媒、明媒正禮等含“媒”的成語12個,其中“媒”開頭的成語1個,“媒”結尾的成語2個,“媒”在中間的成語9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媒”開頭的成語【第1句】:媒妁之言[méi shuò zhī yán]
【解釋】媒妁?a href='.com/baike/223/3012【第80句】:html' target='_blank' >核島匣橐齙娜恕C餃說慕檣堋?/p>
【出處】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
【示例】憑媒妁之言而結婚的現象至今還有。
“媒”結尾的成語【第1句】:無謊不成媒[wú huǎng bù chéng méi]
【解釋】舊時媒人說親,多以謊言欺騙。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七:“常言'無謊不成媒。’,你與我包謊,只說十二分人才,或者該是我的姻緣,一說便就,不要面看,也不可知。”
【第2句】:蝶使蜂媒[dié shǐ fēng méi]
【解釋】比喻傳遞信息者或男女雙方情愛的媒介。
【出處】宋·朱淑真《恨春》詩之四:“蝶使蜂媒傳客恨,鶯梭柳線織春愁。”
【示例】鶯喉燕態,盡屬奇觀;蝶使蜂媒,都歸大雅。 ——清·張潮《〈板橋雜記〉小引》
“媒”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明媒正禮[míng méi zhèng lǐ]
【解釋】猶言明媒正娶。舊指正式婚姻。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九回:“老爺老奶奶明媒正禮與大爺娶的正頭妻,上邊放著老爺老奶奶,誰敢休?”
【第2句】:自媒自衒[zì méi zì xuàn]
【解釋】自我介紹,自我夸耀。
【出處】《梁書·蕭昱傳》:“夫自媒自衒,誠哉可鄙;自譽自伐,實在可羞。”
【第3句】:男媒女妁[nán méi nǚ shuò]
【解釋】妁:媒人。指男女媒人。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七:“除非他女兒不要嫁人便罷休,不然少不得男媒女妁。”
【第4句】:強媒硬保[qiǎng méi yìng bǎo]
【解釋】強迫做媒,包辦成親。
【示例】現在社會不能再出現強媒硬保的行為了。
【第5句】:三媒六證[sān méi liù zhèng]
【解釋】舊時婚姻,由父母包辦,還必須有媒人介紹。表示鄭重其事。
【出處】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我大茶小禮,三媒六證,親自娶了個夫人。”
【示例】媒人原來只是小旦一個人,劉家因為想合乎三媒六證那句古話,又拼湊了兩個人。 ——趙樹理《邪不壓正》
【第6句】:蜂媒蝶使[fēng méi dié shǐ]
【解釋】花間飛舞的蜂蝶。比喻為男女雙方居間撮合或傳遞書信的人。
【出處】宋·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后作》詞:“多情為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槅。”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偏是你瘦影疏枝,不受那蜂媒蝶使。”
【示例】也不用蜂媒蝶使,更何須燕侶鶯儔,硬撞八鳳窟鸞穴,只消我移宮換羽,便是我捎關打節。 ——明·朱權《卓文君》第二折
【第7句】:明媒正娶[míng méi zhèng qǔ]
【解釋】明、正:形容正大光明。舊指正式婚姻。
【出處】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現放著保親的堪為憑據,怎當他搶親的百計虧圖;那里是明媒正娶,公然的傷風敗俗。”
【示例】這平氏到是明媒正娶,又且平氏年長一歲,讓平氏為正房,王氏反做偏房,兩個姐妹相稱。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一
【第8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fù mǔ zhī mìng,méi shuò zhī yán]
【解釋】媒妁:婚姻介紹者。舊指兒女婚姻須由父母作主,并經媒人介紹。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示例】秀才,可記得古書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明·湯顯祖《還魂記·婚走》
【第9句】:落花媒人[luò huā méi rén]
【解釋】不正當男女關系的撮合人。
【示例】我們要堅決打擊落花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