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梨”的成語(15個)
本文整理了梨花帶雨、禍棗災梨、哀梨蒸食等含“梨”的成語15個,其中“梨”開頭的成語4個,“梨”結尾的成語3個,“梨”在中間的成語8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梨”開頭的成語【第1句】:梨花帶雨[lí hu ài yǔ]
【解釋】象沾著雨點的梨花一樣。原形容楊貴妃哭泣時的姿態。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嬌美。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示例】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己烏云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回
【第2句】:梨園弟子[lí yuán dì zǐ]
【解釋】原指唐玄宗培訓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戲劇演員。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蛾老。”
【示例】通省梨園子弟各班愿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第3句】:梨眉艾發[lí méi ài fā]
【解釋】眉發俱白。形容年高。
【出處】清·檗子《聊齋志異俠女篇彈詞》:“其子后來鏡下芙蓉人及第,祖母尚梨眉艾發壽而康。”
【第4句】:梨園子弟[lí yuán zǐ dì]
【解釋】原指唐玄宗時梨園宮廷歌舞藝人的統稱。后泛指戲曲演員。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園子弟各班愿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示例】惟茲梨園子弟,猶存漢官威儀。 ——陳去病《論戲劇之有益》
“梨”結尾的成語【第1句】:禍棗災梨[huò zǎo zāi lí]
【解釋】舊時印書,多用棗木梨木刻板。比喻濫刻無用的書。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至于交通聲氣,號召生徒,禍棗災梨,遞相神圣,不但有明未造標榜多誣,即月泉吟社諸人亦病未離乎客氣。”
【示例】刻這些書無疑是禍棗災梨。
【第2句】:讓棗推梨[ràng zǎo tuī lí]
【解釋】小兒推讓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愛。
【出處】《南史·王泰傳》:“年數歲時,祖母集諸孫侄,散棗栗于床。群兒競之,泰獨不取。”《后漢書·孔融傳》注引《融家傳》:“年四歲時,每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
【示例】讓棗推梨,長罷歡愉之日。 ——《南史·梁武陵王傳》
【第3句】:如食哀梨[rú shí āi lí]
【解釋】哀梨:傳說哀仲家的梨,味道很好。好像吃到哀梨一樣。比喻言辭、文章瀏爽利。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桓南郡每見人不快,輒嗔曰:'君得哀家梨,當復不蒸食不?’”
“梨”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哀梨蒸食[āi lí zhēng shí]
【解釋】將哀梨蒸著吃。比喻不識貨。糊里糊涂地糟蹋好東西。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桓南郡每見人不快,輒嗔曰:'君得哀家梨,當復不烝食不?’”
【示例】這年頭大有“哀梨蒸食”的人在。
【第2句】:雨打梨花[yǔ dǎ lí huā]
【解釋】比喻零亂不堪的狼狽情景。
【出處】明·崔時佩《西廂記·回春柬藥》:“張君瑞,想是你分淺緣慳,雨打梨花深閉門。”
【示例】他的這個樣子讓我想起雨打梨花的模樣。
【第3句】:付之梨棗[fù zhī lí zǎo]
【解釋】指刻版刊印書籍。梨棗:舊時刻書多用梨木棗木,古代稱書版。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段序》:“然欲付梨棗而嗇于資,素愿莫償,恒深歉悵。”
【第4句】:哀梨并剪[āi lí bìng jiǎn]
【解釋】并剪:并州產的鋒利剪刀。比喻言語、文章流暢爽利。
【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蘇東坡詩》:“天生健筆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
【第5句】:災梨禍棗[zāi lí huò zǎo]
【解釋】從前印書用梨木或棗木刻板。形容濫刻無用不好的書。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至于交通聲氣,號召生徒,禍棗災梨,遞相神圣,不但有明末造,標榜多誣,即月泉吟社諸人,亦病未離乎客氣矣。”
【示例】其中或者有片言只語可采,敬煩刪定。至于會不會有災梨禍棗,非我所能計了。 ——高陽《胭脂井》
【第6句】:交梨火棗[jiāo lí huǒ zǎo]
【解釋】道教經書中所說的“仙果”。
【出處】《真誥·運象二》:“玉醴金漿,交梨火棗,此則騰飛之藥,不比于金丹也。”
【第7句】:杏雨梨云[xìng yǔ lí yún]
【解釋】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麗。
【出處】明·許自昌《水滸記·冥感》:“慕虹霓盟心,蹉跎杏雨梨云,致蜂愁蝶昏。”
【第8句】:推梨讓棗[tuī lí ràng zǎo]
【解釋】指兄弟友愛。
【出處】漢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取小者,大人問其故,答道:“我小兒,法當取小者。”見《后漢書·孔融傳》李賢注。又南朝梁王泰幼時,祖母集諸孫侄,散棗栗于床,群兒皆競取,泰獨不取。問之,答道:“不取,自當得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