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夷”的成語(36個)

4628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夷”的成語(36個)

本文整理了夷險一致、以夷治夷、朝夷暮跖等含“夷”的成語36個,其中“夷”開頭的成語5個,“夷”結尾的成語17個,“夷”在中間的成語1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夷”開頭的成語

【第1句】:夷險一致[yí xiǎn yī zhì]

【解釋】夷:平安。不論處于順境或是逆境,節操均不變如一。

【出處】《抱樸子》:“竭身命以列國,經夷險而一節者,忠臣也。”

【示例】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 ——唐·白居易《養竹記》

【第2句】:夷險一節[yí xiǎn yī jié]

【解釋】夷:平安;節:節操。不論處于順境或是逆境,節操均不變如一。

【出處】《抱樸子》:“竭身命以列國,經夷險而一節者,忠臣也。”

【示例】故能出入將相,勤勞王家,而夷險一節。 ——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

【第3句】:夷然不屑[yí rán bù xiè]

【解釋】夷然:泰然;不屑:輕視。心中泰然,毫不在意。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深公得此義,夷然不屑。”

【示例】家產漸以中落,猶夷然不屑也。 ——清·汪琬《張府君墓志銘》

【第4句】:夷然自若[yí rán zì ruò]

【解釋】指神態鎮定,與平常一樣。

【出處】《魏書·盧義僖傳》:“內外惶怖,義僖夷然自若。”

【示例】家人進粥曰:“清官亦知有今日耶?”公夷然自若也。 ——清嚴有禧《漱華隨筆·魚盛二公》

【第5句】:夷為平地[yí wéi píng dì]

【解釋】夷:拉平,鏟平。鏟平使成一塊平地

【示例】這次強烈地震讓唐山城市夷為平地

“夷”結尾的成語

【第1句】:以夷治夷[yǐ yí zhì yí]

【解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矛盾,使其互相沖突,削減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出處】《明史·張祐傳》:“以夷治夷,可不煩兵而下。”

【第2句】:行比伯夷[xíng bǐ bó yí]

【解釋】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長子。品行可與伯夷相比擬。形容品德高潔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章·桔頌》:“年歲雖小,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第3句】:履險如夷[lǚ xiǎn rú yí]

【解釋】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險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樣。比喻平安地渡過困境。

【出處】漢·劉協《喻郭汜詔》:“今得東移,望遠若近,視險如夷。”《晉書·姚萇載記》:“董率大眾,履險若夷,上下咸允,人盡死力。”

【示例】愿你福星高照,履險如夷。 ——歐陽山《苦斗》四十九

【第4句】:行若由夷[xíng ruò yóu yí]

【解釋】行:行為;由、夷:指春秋時的許由和伯夷,古代的廉潔之士。比喻品德高尚,做人清正廉潔。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若仆大質已方缺矣,雖才懷隋和,行若由夷,終不可以為榮,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

【示例】方今讒人高張,賢士無名,雖材懷隋和,行若由夷的,終不能達九重。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八回

【第5句】:用夏變夷[yòng xià biàn yí]

【解釋】夏,諸夏,古代中原地區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諸侯國;夷,指中原地區以外的各族。以諸夏文化影響中原地區以外的僻遠部族。

【出處】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上》:“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于夷者。”

【示例】平時守著用夏變夷的古訓,把新政、新學批駁得一錢不值。 ——蔡東藩《慈禧太后演義》第13回

【第6句】:視險若夷[shì xiǎn ruò yí]

【解釋】走在危險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樣。比喻平安地渡過困境。同“視險如夷”。

【出處】三國·魏·吳質《與文帝書》:“雖云幽深,視險若夷。”《隋書·劉方傳》:“方肅承廟略,恭行天討,飲冰遄邁,視險若夷。”

【示例】《隋書·劉方傳》:“方肅承廟略,恭行天討,飲冰煓邁,視險若夷。”

【第7句】:以夷伐夷[yǐ yí fá yí]

【解釋】夷:舊指外族或外國。指在軍事上利用對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沖突,削弱力量。

【出處】《后漢書·鄧訓傳》:“議者咸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

【示例】今幸遭天授,北虜分爭,以夷伐夷,國家之利,宜可聽許。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章帝章和二年》

【第8句】:以夷制夷[yǐ yí zhì yí]

【解釋】夷:外族。利用外族和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鄧訓傳》:“議者咸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

【示例】我還記得,當去年中國有許多人,一味哭訴國聯的時候,日本的報紙上往往加以譏笑,說這是中國祖傳的以夷制夷的老手段。 ——魯迅《偽自由書·以夷制夷》

【第9句】:化險為夷[huà xiǎn wéi yí]

【解釋】險:險阻;夷:平坦。化危險為平安。比喻轉危為安。

【出處】唐·韓云卿《平蠻頌序》:“變氛沴為陽煦,化險阻為夷途。”

【示例】除夕遇險的一幕,自然又回憶起來,但我們這一次是化險為夷了,雖然費了一些周折。 ——郭沫若《革命春秋·南昌之一夜》

【第10句】:尊王攘夷[zūn wáng rǎng yí]

【解釋】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國古代對東方各民族的泛稱。效忠統治者排除少數民族侵擾

【出處】清·皮錫瑞《經學歷史·經學變古時代》:“但尊王攘夷,雖春秋大義,而王非唯喏趨伏之可尊,夷非一身兩臂之可攘。”

【第11句】:赴險如夷[fù xiǎn rú yí]

【解釋】赴:投身進去;險:危險;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險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艱險。

【出處】《魏書·于什門等傳論》:“史臣曰:'于什門等或臨危不撓,視死如歸;或赴險如夷,惟義所在。’”

【第12句】:履險若夷[lǚ xiǎn ruò yí]

【解釋】走險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難或本領高強。同“履險如夷”。

【出處】《晉書·姚萇載記》:“董率大眾,履險若夷,上下咸允,人盡死力。”

【示例】你昨晚把親兵通通留在城外……我真是有些擔心。可是我看看你的神色,跟平常一樣。你真是履險若夷,異乎常人。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

【第13句】:視險如夷[shì xiǎn rú yí]

【解釋】夷:平坦。走在危險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樣。比喻平安地渡過困境。

【出處】漢·劉協《喻郭汜詔》:“今得東移,望遠若近,視險如夷。”

【示例】處謚不驕,居勞不憚;視險如夷,忘身逐叛。 ——晉·史援《后漢史君頌》

【第14句】:河溓海夷[hé lián hǎi yí]

【解釋】猶言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

【出處】《宋書·禮志三》:“故精緯上靈,動殖下端,諸侯軌道,河溓海夷。”

【第15句】:急病讓夷[jí bìng ràng yí]

【解釋】猶今言將困難留給自己,將方便讓給別人。

【出處】語出《國語·魯語上》:“賢者急病而讓夷。”

【示例】公曰:'古人辭易不辭難,急病讓夷,吾之志也。 ——宋·王禹偁《殿中丞贈太常少卿桑公神道碑銘序》

【第16句】:放諸四夷[fàng zhū sì yí]

【解釋】四夷:統治者對少數民族的蔑稱,指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泛指四方邊遠地區。放逐到各地非華夏族居住的邊遠地區。

【出處】魯迅《對于批評家的希望》:“出洋留學和放諸四夷的區別,筍和竹的區別。”

【第17句】:以夷攻夷[yǐ yí gōng yí]

【解釋】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統治階級對少數民族實行的一種民族分化政策。晚清時,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學技術來對付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

【出處】《漢書·晁錯傳》:“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形也。”顏師古注:“不煩華夏之兵,使其同類互相攻擊也。”《明史·李材傳》:“給事中唐堯欽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示例】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 ——清·魏源《〈海國圖志〉序》

“夷”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朝夷暮跖[zhāo yí mù zhí]

【解釋】早晨被譽為伯夷,晚上被貶作盜跖。形容時論毀譽多變。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工部·邵上葵工部》:“邵之兩年昌言,其是非未可定,然一人之身,朝夷暮跖,亦可以觀世變矣。”

【第2句】:芟夷大難[shān yí dà nàn]

【解釋】芟:刪除雜草;芟夷:削平;難:災難。削平大亂。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

【第3句】:出夷入險[chū yí rù xiǎn]

【解釋】出入于安危之中。

【出處】宋·葉適《故運副龍圖侍郎孟公墓志銘》:“由此更踐內外,出夷入險,擇而守中,勞而有成,干方舉德,而莫有助之者也。”

【第4句】:毀宗夷族[huǐ zōng yí zú]

【解釋】把同宗簇的人都殺死。

【出處】晉·陸機《謝平原內史表》:“方臣所荷未足為泰,豈臣蒙垢含吝所宜忝,竊非臣毀宗夷族所能上報。”

【第5句】:匪夷所思[fěi yí suǒ sī]

【解釋】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談行動離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據常情所能想象的。

【出處】《周易·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示例】孫萊山入樞廷,是在意中,烏少云則匪夷所思了。 ——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第6句】:匪夷匪惠[fěi jí fěi huì]

【解釋】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備這兩位賢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駕馭的人。

【出處】《舊唐書·司空圖傳》:“匪夷匪惠,難居公正之明;載省載思,當徇棲衡之志,可放還山。”

【第7句】:不夷不惠[bù yí bù huì]

【解釋】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不做伯夷也不學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

【出處】漢·揚雄《法言·淵騫》:“不夷不惠,可否之間也。”

【示例】不夷不惠行中論。 ——清·魏源《廖含虛先生墓志銘》

【第8句】:鄙夷不屑[bǐ yí bù xiè]

【解釋】指輕視;看不起。

【出處】葉圣陶《倪煥之》九:“難得笑的平板的臉上卻浮著鄙夷不屑的笑意。”

【示例】他小學校里的先生老覺得傅聚卿這孩子跟梢瞟著自己在表示鄙夷不屑。 ——錢錘書《貓》

【第9句】:江左夷吾[jiāng zuǒ yí wú]

【解釋】管夷吾,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相齊桓公成霸業。后來詩文中多以之稱有輔國救民之才的人。

【出處】《晉書·溫嶠傳》:“于時江左草創,綱維未舉,嶠殊以為憂。及見王導共談,歡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復何慮!’”

【示例】野人只欲安耕釣,江左夷吾可見不? ——宋·陸游《泛舟湖山間有感》

【第10句】:詈夷為跖[lì yí wéi zhí]

【解釋】詈:咒罵;夷:伯夷;跖:盜跖。指將伯夷責罵為盜跖。比喻顛倒黑白,誣蔑好人。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言事·言官一言之失》:“其他占風望氣,詈夷為跖,自棄名教者,固不可勝數矣。”

【第11句】:傷夷折衄[shāng yí zhé nǜ]

【解釋】傷夷:創傷;折衄:挫敗。受到創傷,遭到失敗。

【出處】《三國志·魏志·袁紹傳》:“至乃愚佻短慮,輕進易退,傷夷折衄,數喪師徒。”

【第12句】:處之夷然[chǔ zhī yí rán]

【解釋】形容對待困難或緊急情況沉著鎮定的樣子。同“處之泰然”。

【出處】《晉書·王承傳》:“承[王承]每遇艱險,處之夷然。”

【第13句】:塞井夷灶[sāi jǐng yí zào]

【解釋】填井平灶。謂作好布陣的準備。亦表示決心戰斗,義無反顧。

【出處】《左傳·成公十六年》:“楚晨壓晉軍而陳。軍吏患之。范匄趨進,曰:'塞井夷灶,陳于軍中,而疏行首。’”又《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

【第14句】:等夷之志[děng yì zhī zhì]

【解釋】等夷:匹敵。指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即奪權篡位之野心。

【出處】《北史·周宗室傳論》:“及文后崩殂,諸子沖幼,群公懷等夷之志,天下有去就之心,卒能變魏為周,捍危獲者,護之力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va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色吊丝最新在线播放网站| 日本a∨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羞羞视频免费观看| 恋恋视频2mm极品写真 | 人成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三级国产4国语三级在线| 美国式禁忌芭芭拉| 富女玩鸭子一级毛片| 免费国产污网站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视频| 高清影院在线欧美人色| 中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日本熟妇人妻xxxxx人hd|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20p| 日本乱偷互换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三年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完整版中文| 美国bbbbbbbbb免费毛片| 女人18片毛片60分钟|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欧美aaaaaaaaaa| 国产人成777在线视频直播|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 周妍希美乳三点尽露四季图片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精品老司机|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