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攛”的成語(6個)
本文整理了攛拳攏袖、隔屋攛椽等含“攛”的成語6個,其中“攛”開頭的成語2個,“攛”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攛”開頭的成語【第1句】:攛拳攏袖[cuān quán lǒng xiù]
【解釋】捏緊拳頭,卷起袖口。形容準備動武的樣子。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35回:“出到大門外,汪為露還攛拳攏袖要打那侯小槐。”
【示例】他急得要攛拳攏袖。
【第2句】:攛哄鳥亂[cuān hòng niǎo luàn]
【解釋】攛哄:慫恿,起哄。形容人多起哄,七嘴八舌,像鳥聚集在一起一般噪亂。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眾人起初吃酒寫合同時,大家攛哄鳥亂,心下還有信有不信的意思。”
【示例】我無法適應這攛哄鳥亂的局面。
“攛”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隔屋攛椽[gé wū cuān chuán]
【解釋】比喻辦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出處】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長安少年,他每不斟量隔屋攛椽。”
【第2句】:一力攛掇[yī lì cuān duō]
【解釋】一力:極力;攛掇:慫恿、勸誘別人做事。指竭力慫恿別人去做某件事情,或竭力促成某件事情。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五回:“且說王婆一力攛掇那婆娘當夜伴靈。第二日,請四僧念些經文。第三日早,眾火家自來扛抬棺材,也有幾家鄰舍街坊相送。”
【示例】當日姐姐執意不肯應試,若非眾人一力攛掇,姐姐那肯同來?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九回
【第3句】:隔壁攛椽[gé bì cuān chuán]
【解釋】比喻辦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同“隔屋攛椽”。
【出處】《雍煕樂府·點絳唇·妓者嗟怨》:“隔壁攛椽沒忖量,更那堪不大量。”
【第4句】:鼠攛狼奔[shǔ cuān láng bēn]
【解釋】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6回:“北京城內百姓黎民一個個鼠攛狼奔,一家家神號鬼哭。”